“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同向同行
2018-02-22万林艳姚音竹
万林艳 姚音竹
摘 要:“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是要实现不同课程教学内容的同向同行。一方面各类课程要向思政课程靠拢,深化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底线意识,种好思想育人的责任田;另一方面思政课程也要向各类课程学习,注重归纳与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同行评价,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使自身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如此,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同向同行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思政”改革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同向同行。即,如何改革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使之能够自然而然地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如何改革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使之能够像专业课一样专业化、科学化、学术化,为学生所认同,更好地发挥思政育人的作用。
一、“课程思政”育人意识的提升与底线意识的坚守
在各类课程中,人文通识课程一直在开展文化育人工作,因此其“课程思政”改革开展得比较顺利,这里不再累述。但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离得相对比较远,其“课程思政”改革还未真正展开,这将是今后改革的重点。专业课程要根据文理学科属性转换教学内容,理工课程注重育人意识的提升,文科课程注重底线意识的坚守。
理工科课程过去只重视专业学习而忽视思想育人,因此需要提升育人意识,在专业教学中升华出思想和精神,寻求知识传授与世界观教育、价值引领的融合之路。
一是要深化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核心的科学精神的教学内容。科学精神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即唯物主义无神论的世界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在世界观层面,随着量子力学、生命科学的深入发展,世界的普遍联系被进一步证实的同时,不确定性也被不断揭示,导致个别科学家在研究最深层次的问题时开始从科学向神学、神秘主义倾斜。马克思主义指出,客观事实和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统一性,“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科学界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两个公认的原则——“奥卡姆剃刀”主张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和“休谟公理”主张的“非同寻常的主张必须有非同寻常的证据”,坚持这两大原则也就坚持了无神论。“课程思政”必须为学生树立科学无神论的世界观。在方法论层面,专业课程的科学方法都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在具体学科领域的运用,把专业方法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高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联系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的观点,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底线思维能力。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公共课“大学物理”在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时,通过讲述爱因斯坦发现狭义相对论的过程,讲清楚了力学和电磁学在运动学基础上的统一,并进一步揭示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空间和时间在本质上的统一性及其与物质运动的联系,这正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理论基石。
二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少数理工科学生对政治不敏感,容易受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想的干扰,导致政治信仰淡漠化、人生信仰庸俗化。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有光老师的“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课程通过介绍中国移动通信技术从无到有再到制定行业标准、登上国际舞台的发展历程来介绍专业知识,颇受学生欢迎。2018年美国宣布制裁中兴通讯,张老师在课堂上详细介绍了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努力钻研科学技术,担当起科学报国的重任。
与理工科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不同,文科课程的改革重在坚守底线意识。理工科不直接涉及立场、价值观的问题,人文科学则不同,它本身就存在著立场、观点的差异甚至是对立。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大量文科教师出国学习了西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理论,也由于大量西方人文科学教材的直接引进,使得文科课程中存在大量西方学术思想因素,它们有的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不一致,其是非对错往往不能一概而论,更多是要看谁更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文科课程的思想育人往往不是从无到有的问题,而是育人方向的问题,根本来说是要守住底线,在坚持科学探索的同时强化价值引领,不唯西,只唯实。
在“课程思政”的改革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能将碎片化的思政主张或知识刻意地嵌入到专业内容中去,或是简单地灌输思政内容再讲解专业内容,这都会造成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两张皮。优秀的思政思想是专业内容的自然升华,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尚志老师的“数学大观”课程非常受欢迎,并不单单是因为他讲清楚了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而是因为他授课的同时展现了学科的文化魅力,宣扬了科学家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提升了学生对客观世界的兴趣和理解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没有过重的思政痕迹,却起到了极好的思政育人效果。
二、“思政课程”科学意识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但目前的“课程思政”建设往往只注意各类课程向思政课程的靠拢,忽略了思政课程向各类课程的学习,难以真正形成“同向同行”。那么,思政课程如何向各类课程学习?各类课程的共同点是专业性、科学性、学术性,因此,思政课程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学习各类课程的科学意识,着重发展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客观的评价机制,注重专业性、科学性、学术性,用与各类课程相通的学术话语来教学,获得各类课程的认同和学生的认可,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归纳与演绎。爱因斯坦在研究科学发展史后提出,科学不能只通过归纳从经验中抽象出来,还要依靠逻辑演绎;经验归纳与逻辑演绎是人类最主要的科学原则和方法[2]。
首先,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学习经验归纳的科学方法,确保自己的理论是建立在经验事实基础上的坚实大厦,而非空中楼阁。经验事实既包括历史事件,也包括当下实践。一方面,思政课程在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时,不能就理论本身做空洞阐述,而要把这些思想展现在社会主义五百年和中国革命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里,放到中国近40年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浪潮中,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思想的历史依据与现实基础、客观规律与主体选择,使理论本身和理论的宣传都更加客观、科学和专业。另一方面,经验归纳原则要求思政课程更加重视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从实践中归纳出来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才能成为指导实践的真知灼见。也正是因此,教育部2018年颁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才着重强调务必落实思政课程的实践学分。
其次,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学习逻辑演绎的科学方法,确保自己的理论有周延、明晰的逻辑表达,能自圆其说,经得起推敲。“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很繁杂,学生不易看出其背后的逻辑链条。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与逻辑是统一的,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事实,从逻辑上说是四个选择的历史演绎过程,即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搞清楚了这“四个选择”,就抓住了课程的核心,就能把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连接成为一个有序的逻辑链条,避免学生迷失在史实的海洋。再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块内容,但现有教材并没有展现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实际上,课程背后存在一个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逻辑推演与现实转换的逻辑链条。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由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辩证法所决定的,资本主义在其发展之初比之前的社会制度更符合这一规律,但发展到后期,生产资料私有制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剥削关系也使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愿望最终破产,这就逐渐违背了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使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成为逻辑必然。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现实转换?一方面通过将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重新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另一方面通过将剥削关系改造为平等关系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新符合人的发展规律。这就是这一课程的逻辑链条,只有揭示这一链条,才能彰显课程的科学品质和学术魅力,赢得学生的理解与认同。
除了归纳与演绎,科学意识还特别重视发展客观的评价机制,重点是同行评议。科学成果经由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得到,再经受住严苛的实践检验和同行评议,才能为科学界所认同。以此类比,思政课程应尽可能地展现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及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评价,在比较中不断成长,避免自说自话。
过去我们在课堂上对这方面介绍不多,导致很多学生误以为只有中国有思想政治教育,容易产生反感情绪。但实际上,关注和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只是“政治教育”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是敏感词汇,因此这类研究往往隐藏于政治社会化问题的研究之中。纵观西方国家校园的公民教育,均强调隐形的意识形态宣传、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同时,马克思主义研究在西方俨然已成为一门“显学”,西方学术界中认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道路的学者越来越多,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也成为许多国外学校相关专业的必修内容。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与具体科学领域里的成果一样具有可证实性、客观性、科学性,我们的思政课程要客观研究、全面展现这些情况,把自己的思想原理放到国际化的大背景中去研究、讨论,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化水准,使自身更符合科学的共性特征,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现实作用
“课程思政”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在新时代的关键跃迁,能够使高校一直倡导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真正落到实处。长期以来,大学生专业科学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被割裂为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两张皮,二者自说自话,甚至还出现过个别专业教育否定思政教育的情况。孤岛式的思政课程即便讲得再好、再受欢迎,其涉及面和影响力也是相对有限的。“课程思政”建设以来,各类课程将科学实践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对自然规律进行感性把握和实践体验,充分认识社会历史规律的现实性和复杂性,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面前保持独立思考,进一步完善自身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使思政课程的教学获得教育同行的认同,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进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与时代特征,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课程思政”改革也能成为沟通自然科学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桥梁工程。现代大学的课程设置基本遵循学科课程论,即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根据某一门类的学科知识编制课程并进行讲授”[4]。随着人类的科学探索不断深入化,大学课程的划分也日益细致,这一方面有利于各专业学科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课程之间距离越来越大,互相不理解,难以合作,甚至相互鄙视,这有违对自然与社会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研究的要求,也使当代大学生少了些许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追求与担当。“课程思政”建设能有效扭转这一局面,它不仅是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是思政教育的应有之义。“课程思政”能在自然科学课中提炼人文精神,将人文社会科学力求反思社会、批判人生以让世界不断自我修正、日益进步的工作介绍到课堂中,时刻提醒学子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要以人为本、以时代为本、以国家为担当,追求理想与价值。“课程思政”也能在人文社会科学课中培养科学精神,将自然科学力求探索客观真理不断追求科技进步的工作介绍到课堂中,以防人文学子自说自话、孤芳自赏,培养他们求真求实、精确精准、合作进取、探索创新的实践品质。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主体)与世界(客体)是一个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科学精神在肯定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更偏重于强调客体、对象、客观、规律、真理;人文精神在肯定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更偏重于强调主体、人、主观、需求、价值,这是实践活动的两个方面,也是实践活动的两种追求。“课程思政”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打破了两类课程之间的坚冰,也使它们真正符合辩证的实践活动要求,使学生学以致用。
“教师是教育教学核心中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者和推动者”[5]。马克思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6]。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自身首先要不断学习、全面进步。今后,各学科教师将以思政教育工作为纽带,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科、综合素养学问中获取思想源泉、学术支持和文化元素,共享资源,互通信息,形成教育共同体,共同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
[2] 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490.
[3]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4] 杨明全. 课程概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9.
[5] 王光彦. 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中国大学教学,2017(10).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4.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