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南采茶舞蹈在赣州市小学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2018-02-22陈婕

戏剧之家 2018年35期
关键词:现状调查小学教学

陈婕

【摘 要】赣南采茶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围绕赣南采茶舞蹈进行的学术研究与日俱增。本研究对赣州市有代表性的三所小学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赣南采茶舞蹈进小学校园的实践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赣南采茶舞蹈;小学教学;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35-0184-01

随着赣南采茶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发扬采茶文化成为赣南地区舞蹈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由于让非遗进校园是国家一个保护传承性策略,小学校园也是非遗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因此加强非遗文化在小学校园的传承也至关重要[1]。为了更好地让赣南采茶舞蹈进入小学校园,笔者对赣州市开展过赣南采茶舞蹈教学的三所小学开展现状调查,并对其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结果

(一)研究对象。赣州市章贡区范围为研究区域,抽取其中开设有赣南采茶舞蹈相关课程的3所小学(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赣州市厚德路小学、赣州市西津路小学)进行调研。随机抽选部分参与赣南采茶戏学习的学生发放4200多份问卷,实际收回问卷4107份。实地采访学校音乐课程及相关活动负责老师,获取赣南采茶舞蹈在学校教学传承切实情况。

(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及访问调查法等方法对赣南采茶舞蹈进小学校园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三)结果。在通过赣州市三所小学4107份问卷调查中发现有97.93%的学生看过赣南采茶戏,94.42%的学生知道赣南采茶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79.13%知道赣南采茶舞蹈中的“矮子步”;学校开展赣南采茶舞蹈活动较少,经常开展率大概为38%;对于赣南采茶舞蹈教学存在的多选问题72.45%的学生认为学习的时间太少,53.61%的认为课程没有延续性,14.76%的学生觉得家长不支持,13.74%认为教师教学没有趣,只有8.71%的学生认为对这门课程没有任何兴趣。

(四)老师访谈情况。通过与三所小学访谈,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缺乏专职的老师。授课老师都是兼职,普遍为音乐老师,连舞蹈专业毕业的老师都偏少。二是对舞蹈的教学都是按照成人的采茶舞蹈动作所模仿,教授难度比较大,赣南采茶舞蹈的基本韵味很难跳出来。3.缺乏具有童真童趣适合小学阶段舞蹈教学的组合。

二、讨论

(一)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对于赣南采茶舞蹈的认识不深入,缺乏学习的兴趣。学校学生作业量多,业余爱好学习的时间太少。家长也认为学生没作业或作业少不好,为了成绩,更多的家长选择了与主课相关的培训。这些都导致学生不愿深入学习赣南采茶舞蹈,更不要说体会赣南采茶舞蹈的精髓,导致赣南采茶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更加不利。

2.赣南采茶舞蹈缺乏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材和组合。赣南采茶戏有大量的经典的剧目片段,多数是远离现代学生生活和思维的表演内容,比如《禾杆丢打丢》《刘二与四妹》《闹春》等采茶舞蹈。这些舞蹈反映的生活和思想,距离现代生活已经太遥远,且部分含有传统的优良道德观念,也包含部分封建社会争取婚姻自由等的题材,这些内容并不适合现有的教育现状,特别是小学生教育。

3.缺乏师资力量,课程没有延续性也是采茶舞蹈教学存在的较大问题。小学教师缺乏赣南采茶舞蹈的理论学习、科研能力和探究能力,高校教师们又把重心放在赣南采茶舞蹈在高校中的课程设置建设中。因此老师只是让学生进行单纯的动作模仿,而对本身舞蹈的认知与感知却没有。

(二)改进措施

1.培养、提升、优化小学音乐教师对赣南采茶舞蹈教学的综合素质。通过“把专家迎进门、把教师送出去”的办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把赣南采茶舞蹈的专家、教授等长期请入小学进行舞蹈教学的指导工作,对音乐教师进行技术和理论的双向指导,以点带面把教师队伍培养起来,让教师们足不出户就能完成采茶舞蹈的培训[5]。作为分管的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也可以定期开办采茶戏教师培训班,组织老一辈的采茶舞蹈家或者著名民间艺人,对培训班学员进行培训讲学,以达到赣南采茶舞蹈教学的要求。

2.改善赣南采茶舞蹈在小学课程中出现的古板教学模式,增加其在小学教育中的延续性和拓展性。一是优化赣南采茶舞蹈在小学的教学内容。建立一套适合少年儿童这个特别群体的赣南采茶舞蹈教材,有童真童趣,改善古板的、说教式的赣南采茶舞蹈儿童训练教材。二是改善教学方法,发展多元化教学。三是结合小学生的现实特点,创作更加貼近学生的生活。

3.增加赣南采茶舞蹈在小学教育中的艺术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在校园内开展赣南采茶舞蹈艺术实践活动;结合赣南采茶知识,开展家庭亲子活动;拓展校外展演活动,组织参加区、市举办的舞蹈比赛等模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根据现有的现状,在对于赣南采茶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中,必须进行符合时代变化发展要求的创新,为其发展传承融入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萍.赣南采茶舞蹈的流传与继承[J].福建茶叶, 2017,39(8):314-315.

[2]傅丽,肖满英,何玲.“二老艺人”在赣南采茶戏丑角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7(4):117-120.

[3]温卫玲,谢莉.论赣南采茶戏在高师教育中的传承[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11):81.

猜你喜欢

现状调查小学教学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模式刍议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