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诗玛歌声的音乐分析

2018-02-22何婷巴胜超

戏剧之家 2018年35期
关键词:阿诗玛

何婷 巴胜超

【摘 要】《阿诗玛》,被彝族撒尼人誉为“我们民族的歌”,近年来,石林彝族自治县旅游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石林彝族自治县音乐协会、石林阿诗文音像工作室等政府或民间机构,专注于与《阿诗玛》相关的音乐采录、制作,先后有《叙事长诗阿诗玛传统唱法集》(简称“唱法集”)《撒尼传统真假声唱法民歌集》(簡称“民歌集”)《阿诗玛的歌声:石林彝族原创歌曲选》(简称“歌曲选”)等音乐作品问世,民间自发进行的音乐片、音乐作品集的录制传播更是异常活跃。“唱法集”,凝练了民间传统艺人对叙事长诗《阿诗玛》的口头传承风貌,“民歌集”,是撒尼人“真假声唱法”与西方音乐体系的对话,“歌曲选”则呈现了石林县域彝族撒尼人音乐创作的基本现状。现以文述乐,对《阿诗玛》传统唱法集、 民歌集和原创歌曲选的基本内容进行音乐分析。

【关键词】阿诗玛;口头传承;音乐形态;出现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35-0063-01

一、从音乐的角度分析其特征

(一)叙事长诗《阿诗玛》传统唱法集

叙事长诗《阿诗玛》属于原生态唱法,用彝族撒尼语演唱,采用真假声转化的方式唱出了阿诗玛从出生到死亡的种种经历。在这个文本中,以绵延起伏的形式进行,音乐大部分都是从一个悠长的两小节的引腔开始,从旋法上,作品的旋律主要特征是吟诵性。音乐形态上表现为:旋律大多音域较宽,往往在八度以上;旋律线条波动大,运用级进和大跳较多,常常出现大的跳进;演唱中大量使用装饰音、滑音、颤音等;音调高亢、奔放,使人受到了强烈、激奋的热情;节奏复杂多样,多种节奏在曲调中穿插,如:全音符、八分音符、小附点、大附点、切分、大切分节奏等;句幅与句节似乎随时都在变化;在唱词中间喜欢用长音与延音,将一个音节延长三拍以上,加强音调感,突出民族原生态唱法的特点;在每句的开头与结尾用了大量的语气词,如:啊、哩、哎;伴奏主要用三弦和笛子。这种音乐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彝族语言的声调特征决定的,十分重视音乐与语言结合的关系。

(二)石林彝族原创歌曲选集《阿诗玛的歌声》

在这个文本中间与叙事长诗《阿诗玛》大有不同,《阿诗玛的歌声》分为彝语歌曲与汉语歌曲,有专业的音乐制作团队进行创作。曲子经过后期处理,效果较好,现在去当地看到的表演都是《阿诗玛的歌声》里的歌曲,看来这种相对于较流行的音乐更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阿诗玛的歌声》主要是反映了彝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歌曲中能感受到他们的淳朴,被他们的音乐所感染。

作品的旋律主要特征是抒情性,音乐形态上表现为:旋律大多音域比较窄,往往在八度之内;旋律线条较平,运用极进与小跳多,较少出现大的跳进;常常出现短小的、重复的音调;演唱中使用较多的切分节奏,体现节奏的欢快;在伴奏上,乐器除了用传统的三弦、笛子和琵琶之外,还加入了很多现代乐器,如:架子鼓、钢琴。这种传统乐器与现代乐器的结合,既没有破坏民间音乐的韵味,反倒别有一番风味,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也更让年轻人更能接受。

(三)撒尼传统真假声唱法(民歌集)

民歌是指每个民族都有带有自己民族风格的歌曲,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这些歌大部分都不知道是谁是作者,而是以口头传播的方式,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云南作为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这样的民歌在每个民族都有,在彝族撒尼村寨,(民歌集)与叙事长诗《阿诗玛》有很多共同之处,都是在用真假声转换的方式来演唱,其中伴唱部分不是采用的真假声转换,他们都属于原生态唱法,不同的是(民歌集)主要是唱彝族人民日常生活的片段,更加贴近生活,也能让我们走进彝族的村寨看看。

撒尼传统真假声唱法(民歌集)的旋律主要是叙事性,音乐形态上表现为:旋律大多音乐较宽,大部分在八度以上;旋律起伏较大,运动极进与大跳较多,经常出现大的跳进;音调高亢,常出现重复的音调;演唱中使用较多的装饰音、滑音、颤音等;非均分律动的节奏组合,节奏复杂多样,多数是混合节拍,速度时快时慢;乐器伴奏采用三弦、笛子、口弦等,伴奏的节奏较为平稳,大多采用二八的节奏。

二、民间音乐面临的问题

民间音乐的抢救工作迫在眉睫,很多频临灭绝。对于以上说的这三个文本,好的部分体现在在当地的知识精英或者文艺工作者的抢救下,主要是对散乱的民间音乐进行了一个归纳和整理,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对于民间音乐的传承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当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民歌由于只能是以口头传承的方式一代传一代,以前没有传统的记谱法,导致收集的歌曲不能是完整的,现在只有部分唱段;二、大部分年轻人都不喜欢传统的东西,面对这样的民间音乐,大部分都被流行音乐所取代,所以民间音乐传承的问题面临很困难的局面;三、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结合的方式固然好,我们可以从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但是却不能丢掉它原本的模样,我们加入流行音乐是为了传统音乐更好的传承下去。

三、结论

本篇用三个文本想让大家对阿诗玛音乐做一个了解,并从音乐的角度分析了阿诗玛口头传承的特征。面对这些传统的东西,想传达的精神主要是有三点,尊重、保护和传承。虽然现在民间音乐慢慢的被人遗忘,但不管是原生态的音乐还是加入流行音乐的民歌,我希望这种“文化记忆”能一直留在人们心里,继续这《阿诗玛》歌声的传奇。

猜你喜欢

阿诗玛
《阿诗玛文化丛书》编排及其文化传承的价值探析
阿诗玛
王玉芳与撒尼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
《阿诗玛》在日本传播的历时性思考
《阿诗玛》在日本传播的历时性思考
活在民间的“阿诗玛”
——云南叙事长诗《阿诗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玉芳访谈录*
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