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创新培训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18-02-22周桂飞
周桂飞
摘 要:为丰富培训模式,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提出了“3+1”培训体系。“3+1”培训体系即三个培训、一个论坛,四位一体的学习型班组建设模式,四个部分内容为:理论授课(引师传经)、现场实超(推陈出新)、换岗轮训(一专多能)、技能论坛(交流提升)。通过这四位一体的培训,逐步锤炼出一支“精一、会二、通三”的“一专多能”的“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复合型员工队伍。
关键词:“3+1”培训体系;一专多能;复合型员工
对煤矿企业来说,搞好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基础在培训,关键在人才。针对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必须增强全员素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丰富培训形式,体现超前性、突出实用性。分层次、分专业、多渠道地开展培训活动,努力把培训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3+1”创新培训体系内涵
“3+1”培训体系即三个培训、一个论坛,四位一体的學习型班组建设模式。创新培训体系四个部分为:理论授课、现场实超、换岗轮训、技能论坛。通过这四位一体的培训,逐步培养出一支“精一、会二、通三”的“一专多能”的“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复合型员工队伍。
二、“3+1”创新培训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一)理论授课—引师传经.实行每周一课制,聘请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的“老工人、技师、高级技师、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实际,侧重实用性。
1.授课内容。包括:《煤矿安全规程》、一通三防、应急救援、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煤矿安全生产方针与法律法规、现场管理等。
2.授课老师。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老工人、技师、高级技师、工程技术人员”。
3.目标要求。煤矿安全教育与培训具有直接性、经常性、针对性、及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要做到四个坚持:1.坚持以人为本;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3.坚持持之以恒;4.坚持行为养成。
(二)现场实操—推陈出新.本着“理论实践同步,注重教学实效”的培训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员工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和考核力度。围绕井下现场操作前准备、现场操作流程、收尾工作和问题处理等岗位技能和操作知识对学员进行现场实操考核,使员工把所学理论有效践行到工作当中,确保员工岗位技术理论知识培训与操作能力得到有效结合。
1.实操模式.如下图所示,实操模式培训模式包括:井下现场集中面授、导师带徒集中训练、研讨交流、效果考核。
1)井下集中面授:聘“老工人、技师、高级技师、岗位能手”到现场进行示范教学。逐步推动安全教育培训由理论教学向现场教学、实物教学和实践操作过渡。
2)导师带徒集中训练:集中面授后,采用导师带徒方式进行集中训练。把学员分成若干组,分别由不同老师负责传授,反复训练,使广大员工真正懂操作规程、懂工艺流程,会操作、会维修、会鉴别、会排除故障,真正做到“一人明白,全班都会”。
3)研讨交流:集中训练后,举行经验交流会,每位学员须准备一份在现场实训中的经验交流材料,通过交流操作经验,促进职工之间互相取长补短。
4)效果考核:加强实操训练考核,确保训练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相关要求.1)强化认识,严格执行。切实做好员工训后实操技能考核工作,提高员工实际操作的技能水平2)与“手指口述”、“现场教学”、“师徒帮教”、“技术比武”结合起来,相互促进。3)实操技能考核成绩突出的个人和班组进行评比。
(三)换岗轮训—一专多能.一专多能培养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复合型队伍。当工种岗位缺人时,就可以顶岗作业,既能解决班组在缺人时的生产矛盾,又扩大职工的工作范围,增强职工对工作的兴趣和在事业中自我成才的自豪感。
(四)技能论坛—交流提升.为进一步拓展自主教育培训的途径,推出“技能论坛”。通过技能论坛,把职工个体学习和组织团体学习整合起来,使班组学习成为职工技术交流的“小讲台”,传授知识的“小课堂”,解决技术业务的“诸葛亮会”,技术练兵的“演武场”。
1.交流目标.通过技能论坛,员工由亲身实践、个人回味、反思感悟、交流提升,最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实施方式.利用“技能论坛”这个载体,让广大员工做发言的主角。对本岗位的安全状况、工程质量、任务兑现、材料消耗、劳动组合、工时利用、工序之间的配合和衔接进行深入讨论:
三、“3+1”创新培训体系实践效果
不断创新培训模式,立足岗位,勤学苦练,着力锤炼“技能型”班组,以全面提升各类人员素质为目标,强化全员岗位培训,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1)通过理论授课,使广大员工懂操作规程、懂设备结构、懂设备性能、懂工艺流程,会操作、会维修、会鉴别、会排除故障,真正做到“一人明白,全班都会”。
2)通过现场实操,超前谋划,培养出一支“精一、会二、通三”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员工队伍。
3)通过换岗轮训,切实提高班队自主管理水平,增强班队驾驭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按照“交流、培训、提高”的原则,对在职班组进行换班轮训,使其开阔视野,在个人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培养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班队管理队伍。
4)通过技能论坛,把职工个体学习和组织团体学习整合起来,使班组学习成为职工技术交流的“小讲台”,传授知识的“小课堂”,解决技术业务的“诸葛亮会”,技术练兵的“演武场”。
参考文献:
[1]劳冬冬,冯达丽,彭桂明.浅谈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方案设计[J].现代企业文化,2010(24).
[2]徐丽娟.员工培训与开发[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吴召军.浅谈新时期企业员工培训的几点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