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运动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特征探析
2018-02-22李卉蕾
摘 要 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女性群体得以在更开放、平等的平台上发表观点,话语权得到了提高。而MeToo运动更是把单独的、孤立的女性话语集结在一起,掀起了一场新时代的女权运动。文章旨在对社交媒体中MeToo运动的传播进行分析,为女权运动借助新媒体传播提供参考。
关键词 社交媒体;MeToo运动;女权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21-0132-02
1 MeToo运动的发展概述
2017年10月,《纽约时报》里的两名记者公开揭露好莱坞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的性骚扰事迹,丑闻曝光后,美国女星艾丽莎·米兰诺等人更是站出来出面指责哈维·温斯坦对她们实施性侵,并在社交媒体贴文附上标签#MeToo#,呼吁所有曾遭受性侵犯女性挺身而出说出惨痛经历,引起广泛关注。于是,#MeToo成为了一个反性骚扰的标签,在社交媒体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指控行动,大胆指控曾对她们实施性骚扰或性侵的恶魔。这是一次女性保护意识的觉醒。
2 MeToo运动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形态
2.1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MeToo运动
美国传播学者萨默瓦指出,跨文化传播是指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他们这些不同足以改变交流事件[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人使用社交媒体资源的能力提升,各国之间的文化在“地球村”不断得以传播、整合与融合,跨文化传播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而在同一时期的中国,2018年元旦,美国硅谷华裔女学者罗茜茜在网上实名举报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陈小武。罗茜茜表示12年前在北航读博期间,曾被自己的副导师陈小武性骚扰。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此之后,一场中国版MeToo运动悄然兴起。
尽管中西方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背景都是截然不同的,但通过#MeToo运动这一传播符号,使得中西方女性在社交平台上共同发声来捍卫自身的权利,并反哺各国大众媒体纷纷发文加剧MeToo运动的传播,MeToo运动的跨文化传播影响力可见一斑。
2.2 社交媒体赋权女性发声
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大多数权力集中在男性手中,女性缺乏公开表达诉求的渠道,媒介接近权无法实施。但如今互联网媒介的赋权,已成为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虽然一部分曝光者并不知名,但其信息涉及知名人士,依然能吸引众多转发关注;且正是信息发布门槛低,才使得更多非意见领袖能参与进来,让公众意识到问题的普遍与严重性。
当前的媒介技术加速度发展,从电子媒介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再到更为开放的社交媒体时代,在现在这种开放自由的传播环境中,女性话语权逐步崛起,社交媒体的联结和女权社群的形成,为女性群体聚集提供了便捷、开放的平台,很多女性开始通过社交媒体去表达和控诉,把事实和观点汇聚形成舆论气候,再由各个媒介去传播捍卫自身的声音,使受众关注到这些受剥削、受压迫的故事。
大众传播改变了舆论环境,重建女性话语权,同时更为开放和自由的网络媒体为传统媒体设置议程,传统媒体借助多年来的社会影响力改变当下媒介环境中女性边缘化的现象,女性意识在不断地交流互动中提高,并敢于打破男权的禁锢,女性的权利和男女平等的舆论环境逐渐形成,从使得女性能更积极主动地行使自己的话语权。女性意识的传播有利于女权主义思想的交流互动,对推动女性意识觉醒、捍卫自身权利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2.3 在沉默的螺旋中爆发的MeToo运动
纵观2017年在社交媒体引起关注的性侵事件,如台湾作家林奕含、北电阿廖沙、北电侯亮平事件,都曾引起过一轮舆论反响,随着舆论热度减退,这些孤立在舆论场域中的性侵事件也迅速地从人们的谈资中消失了、沉默了。但同年的MeToo运动却打破了这种孤立无援的沉默,受害女性通过集体符号#MeToo,以集群式的方式站出来,实名对侵害者发出指控,并且还得到女性意见领袖的转发支持,使得她们的指控在社交媒体的传播过程中日益得到多数和优势意见,形成滚雪球般的放大效应,MeToo运动声势得到螺旋式的上升。从高校学术圈罗茜茜实名举报北航陈小武、北师大法学院院长赵秉志性侵女学生被免职,到媒体圈章文、孙冕等人被揭发性侵行为。中国的“#MeToo”反性骚扰运动在各大高校、职业场域迅速发酵。
随着越来越多人站出来倾诉之前曾受到的伤害,那些曾有过被害经历的沉默者会更与勇气站出来讲述经历。在MeToo运动的感染下,她们冲破了耻感文化的禁锢,勇敢站出來指责施暴人,借助公共事件的影响力和意见领袖在社交媒体的传播力,聚集形成强大的合力,将女性难以启齿的私密事件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集体反抗,它所带来的效应是林奕含、阿廖沙等孤立事件所难以企及的。
2.4 意见领袖推动运动发酵
在社交媒体背景下,意见领袖多为专业垂直领域的佼佼者或有一定知名度的人。他们转发热点事件非常迅速,并经常发表带有煽动情绪的评论引起网友共鸣,从而获得更多网友关注。
而MeToo运动之所以能引起病毒式传播,也多亏女性意见领袖的发声。比如网友“猪西西爱吃鱼”在新浪微博举报受到资深媒体人章文的性侵,随后作家蒋方舟也加入了实名举报性侵行为的队伍,在朋友圈发文表示:自己也曾遭遇章文的性骚扰。蒋方舟作为中国女性微博意见领袖之一,这一公开发表也鼓励了其他女性站出来实名指责章文的性骚扰行为,如媒体人易小荷、奇葩说辩手王嫣芸等。
女性意见领袖参与女性公共领域议题,不仅可以曝光一些不为人知的事实来引起受众高度关注和讨论,还能给出专业意见帮助处于弱势一方的女性群体,鼓励她们勇敢站出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3 扩大女权运动效果的建议
3.1 提高女性意见领袖在社会公共领域的话语权
微博作为社交平台,不仅是信息流通的渠道,还是作为观点和知识分享的平台,这种社交平台给女性带来了自由表达的机会,但女性相比男性而言,使用微博的动机多为关注私人领域,如美容美妆、发型穿搭。这就导致在社会公共领域发声的女性领袖得不到大多数女性受众的重视。因此,媒体应多给予女性意见领袖发表关于社会民生观点的机会,而一些有志于为社会发声的女性意见领袖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多为社会事件建言献策,改变多为男性发言的社交状态。
3.2 媒介需提高责任意识,减少对受害女性的二次伤害
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发表的《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研究报告》显示,微博上91%的意见领袖为男性,他们掌握着微博上绝大部分的话语权。而拥有高度话语权的男性会因受到社会男权主义的影响,没有顾及到媒体会出现带有性别歧视的内容,甚至变本加厉的为了博取男性眼球,获得点击率和关注度从而生产含有对女性负面印象或是诋毁女性的内容见诸媒体。
这种荡妇羞辱理论指的是人们贬低或嘲笑某些女性的一种可悲社会现象。而羞辱原因,可能是因为她的着装较为性感暴露、言行放浪,或者仅仅是谣传她言行放浪。“荡妇羞辱”助长了性侵文化,如果这种歧视侮辱根深蒂固,则会认为性暴力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也会提高社会对性暴力的普遍容忍程度,认为女性被骚扰是自己“犯贱”等[2]。人们认为这样的女人活该被骚扰,被强奸,她们没有声张正义的权利。因为她们太性感,哪怕不是她们故意的,她们就莫名其妙的站在了道德的反面。
因此,媒介媒体作为控制舆论话语的指向标,在处理女性报道时必须把受害一方的隐私进行保护,减少对受害女性的二次伤害,从而营造更良好的舆论环境。
3.3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建立有效的防治机制
我国《民法总则》的有一条“自愿原则”,内容之一是:“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有一定的意志自由。”说明法律也保护自然人的意志是不受非法侵犯的。而对他人做出他们不自愿的行为就违反了个人意志,也是违反了民法。所以在他人非自愿的情况下,对他人进行搂抱、亲吻、抚摸等行为,也构成对权利主体的侵权,也是违法行为。
公民的法律意识薄弱,而法治环境对性骚扰和性侵等性暴力事件惩罚力度也是捉襟见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建立的法律法规数据库中,以“性骚扰”作为关键词搜索,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有关于“性骚扰”的法律条文出现。《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条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但这项法律条文只是在原则上阐述对性骚扰行为的禁止,而没有具体界定性骚扰的概念、构成要件和认定标准。对于受害者遭遇性骚扰后,如何举证、如何追责都没有详细的司法解释。在一个缺少完善的性骚扰防治机制的法治环境下,受害者在性骚扰发生之后往往无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且犯罪者得不到惩治,助长犯罪风气。要摆脱反性骚扰举步维艰的困境,建立有效的防治机制必不可少。
庆幸的是,在MeToo运动的余温下,2018年8月27日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提出新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行动或者利用从属关系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可以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用人單位应当在工作场所采取合理的预防、投诉、处置等措施,预防和制止性骚扰行为。”这款条例一旦写进民法典中,当事人即可主张民事损害赔偿,且此规定强调了用人单位负有相关的义务防止性骚扰的发生,减少在职场这类权力场域中因权力不对等情况下发生的性骚扰事件,使受害者能更为勇敢的站出来指证侵害者。人格权法做出的新规定,不仅是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也规定了侵害人格权要承担的责任,再加上侵权责任法的双重保护,使每一个人格主体的性权利都能得到法律保障。
阻止性暴力的第一步,是将其定义为犯罪。这不仅需要公民提高法律意识,知道性暴力后的惩罚后果,更需要法治环境及其制度对性暴力的惩治予以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英鹏.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2]范红霞.基于性别视角的媒介暴力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作者简介:李卉蕾,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