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基层支部 建好战斗堡垒
2018-02-22袁肄新
袁肄新
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实基层支部是尊崇党章、切实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和基本功能的必然要求;是巩固执政根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也是加强自身建设、巩固联系服务群众桥梁纽带的内生动力;更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基础支撑。但是,处在改革攻坚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矛盾叠加的时期,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新的伟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基层支部而言,少数单位仍然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高、重业务轻党建的问题,党务干部兼职多、素质不高的问题,党员教育管理创新不够、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党员作用发挥不够,群众评价不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持续用力加以解决。
突出抓“细”,夯实人员基础
支部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支部建设中最重要的方面。支部书记选得好不好,班子配得强不强,党员是否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党的组织是否真正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的重中之重。这项工作只有一件件抓“细”,才能真正抓“实”。
着眼高标准,把支部书记选准。支部书记是支部的领头人。一个支部强不强,首先是看支部书记强不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更好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的要求,把党性强、作风实、自律严、群众威信高、敢创新、敢“亮剑”的得力干将放在支部书记位置上,帮助其提高党务工作能力,使支部书记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使其既挂帅出征,靠前指挥,在抓规范、促运转中提升保障力、贡献力,又有“走在前”、“向我看”的责任担当,确保在任何时候支部建设不放松,组织不涣散,作用不弱化,以实际行动成为基层党员“四讲四有”的参照标准和行为示范。
着墨厚关爱,把支部班子配强。基层支部除支部书记在部分单位是专职外,其他支部委员绝大多数都是兼职的党务干部。要发挥支部委员的作用,应当更加注意从政治上关心:按照支部职能的定位和民主集中制的要求,支部重大事项一律由支委班子集体决策,在工作分工上更要重视其自主发挥作用,做到切实履责,支部书记决不能搞包办代替;要在评先晋级、后备培养、绩效考核中,对支部委员群体予以倾斜,提升其抓好党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要经济上暖心:适当探索兼职支部委员党务工作津贴等有效举措,或在晋升晋级、岗位薪酬等方面适当予以优先考虑,提升党务工作者的获得感。要业务上悉心:注重将党务工作培训与指导的触角伸向基层支部,帮助支部委员厘清角色定位,提升履职能力,发挥应有作用。
着力严要求,把党员带好。党支部是教育管理党员的基本单元。要把好党员发展关,确保发展质量,输好新鲜血液。要抓好典型示范,认真挖掘、培养、宣传先进典型,严肃批评、查处、警示党内不良现象,抓两头带中间。要搭好平台,围绕“给权利、给任务、给舞台、给客观评价”,培养造就一支能打硬仗的党员队伍。
突出抓“严”,夯实制度基础
制度建设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抓实基层支部的关鍵。从严抓制度,才能使基层支部的工作提升至科学化水平。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要对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查找差距、改进提高,要克服以往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不严肃的问题,防止出现随意化、庸俗化、形式化、表象化、空洞化甚至娱乐化的现象,为打造过硬支部注入强劲动力。
健全相关制度。要结合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内相关制度。完善“三会一课”制度,使之成为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基本制度安排。要定时间、分专题召开研讨会和组织集中学习,突出政治教育,突出党性锻炼,着力提高党员思想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基层党支部书记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党员、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要经常开展谈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完善主题党日活动制度,使之成为党员的“学习日、议事日、奉献日”,让党员从中受教育、得锻炼,增强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红色讲堂”制度、党费收缴管理制度等,使从严教育管理党员体现在制度,落实在支部。
在严格落实制度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在贯彻上狠下功夫。制订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工作、解决问题。因此,必须强化问题导向,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在制度层面上查找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推动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一起解决,新问题和老问题一起解决,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一起解决,组织问题和个人问题一起解决。只有从制度层面抓严抓实,一锤一锤钉钉子,一项一项抓改进,久久为功,才能夯实基层基础。
突出抓“准”,夯实工作基础
基层党支部工作千差万别,情况复杂,但归根结底,其核心任务就是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必须按照党章对不同类别基层组织功能的定位,精准发力,精准施策,才能使基层组织进一步巩固,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要坚持基层支部建设与推进中心工作相融合。要充分发挥支部教育、带领、服务党员的职能作用,引导广大党员认识经济社会新常态,掌握本单位的中心工作任务,自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神,改进作风,自觉把个人的本职工作与中心工作任务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岗位履责上奋发有为,建功立业,真正使基层支部的工作与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要坚持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相结合。要找准突破口,既要探索从“心”入手的思想建设路子,又要开出务实管用的制度建设良方,做到同时发力,同向发力。加强思想建设,重在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培养锻炼,把学习贯彻党章党规作为常习常练的“基本功”,落实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和廉洁自律等要求。加强制度建设,重在强化制度的外在约束力,按照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行规范等要求,明确基本标准和规矩,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通过以思想建设引领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保障和巩固思想建设成果,做到内力和外力并用,不断夯实党的组织基础。
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基层支部服务中心,建好战斗堡垒的目标导向,要求我们必须找准着力点,强化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改。组织党员进行“党性体检”,对照“四讲四有”要求,“四个合格”标准,以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先进典型为镜,鉴心察已,躬身自省,定期打扫思想灰尘,查找解决党的意识不强,组织观念不强,发挥作用不够等问题,推动党支部进行“对表看齐”,查找解决组织生活不够经常认真严肃、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不够严格规范、团结教育服务群众不够具体到位等问题,确保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确保广大党员党性坚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要坚持组织生活和文化建设相契合。党内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和渠道,也是单位文化建设的亮丽风景和示范标尺。党员参加高质量的组织生活,就是经历一次政治体检,一次党性淬炼;党内举行严肃认真的组织生活,就是在进行政治文化的塑造与升华,就是对单位文化建设的引领和示范。要通过党内组织生活的标准化、严肃化,找准契合点,培养健康清爽的党内政治文化,引导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单位文化,真正让广大党员在群众中当好表率,正确处理公与私、真与假、荣与辱、正与邪、亲与清等关系,以良好的文化生态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