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改案例
2018-02-22
01
模范生: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的混改着实吸引了股民的眼球。早在中国联通发布混改方案之前,笔者身边就有朋友将股票账户中的大部分资金买入了中国联通的股票,用他的话说“同为移动企业,中国移动的股票是每股60多块,而联通则才只有3块多钱,这样的潜力势必会在改革中得到释放”。
果不其然,在混改方案酝酿期间,联通股票在停盘几个月之后,复盘后就迎来了多次的攀升,这后面是多方对于联通混改的看好。
中国联通正式发布的混改方案中明确指出,“除通过老股转让和股权激励募集资金外,拟通过向BATJ在内的战略股东非公开发行不超过约90.37亿股股份,募集资金不超过约617.25亿元,用于优化4G网络、建设5G网络以及实现创新业务规模突破。”
结果是圆满的,混改后联通集团合计持有公司约36.67%股份,中国人寿10.22%、腾讯信达5.18%、百度鹏寰3.30%、京东三弘2.36%、阿里创投2.04%、苏宁云商1.88%,光启互联1.88%、淮海方舟1.88%、兴全基金0.33%和结构调整基金6.11%。
相比较于资本的注入,联通更看重的战略合作伙伴的引进。腾讯、百度、阿里这些互联龙頭的加入,使电子销售渠道、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支付和金融系统等这些领域的合作水到渠成,这些都将让这个老牌国企时髦起来,赶上信息产业的快速步调。
与此同时,法人治理结构也随之改变。混合所有制改革后新增了13名董事会成员,其中8人为非独立董事,有3人来自中国联通,另外5人,则都是联通混改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分别是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阿里巴巴资深副总裁胡晓明、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卢山、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中国人寿副总裁尹兆君,规模堪比乌镇互联网大会门
资本的的引入倒逼了体制的变革,中国联通混改后全面启动“瘦身健体”。其高官直言:“我们这次首先从臃肿的机构开始下手进行改革,总部带头,从过去的27个部门,一口气压到了18个部门,减掉了33%。”
联通模式及其决心使业界明晰了其背后布局,国资委研究专家称:通过整体设计,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将部分公司股权释放给其他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以市场化为导向健全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机制,聚焦公司主业、创新商业模式规模发展基础业务和创新业务,全面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能力,实现经济效率的提高和效益的增长。
02
首个样本:东航物流
作为第一批试点改革企业,东航物流的混改目标和计划都极其明确。
“混改的目标是努力把东航物流打造成各类资本优势互补、股权结构均衡有序,具有健全的法人治理机构、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的体制机制,符合物流行业产业生态圈的高端物流服务集成商,打造成能够比肩FedEx、UPS和DHL的世界一流航空物流国家队,并为国企改革探索路径,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其董事长刘绍勇在某次采访中直言不讳。
由此,为了稳中取胜,东航物流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股权转让。将东航物流从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体系内脱离出来,专注于经营航空物流产业;第二步是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开展核心员工持股计划。东航集团所代表的国有资本持股比例为45%左右;若干个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所代表的非国有资本合计持股比例为45%左右;核心员工持股方持股比例为10%左右;第三步是改制上市。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企业上市。该阶段完成后,东航集团所代表的国有资本持有东航物流的股权比例不低于34%;其余非国有投资者和核心员工以及公众持有东航物流的股权比例不高于66%。
除去资本和业务上的讨论,此次东航物流混改的亮点落在了员工持股上。根据要求,所有参加混改的人员都需“脱马甲”转换国有企业人员身份,与东航解除劳动合同,再与东航物流签订完全市场化的新合同。
同时,东航物流还将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相应的选聘、考核、奖惩和退出机制,并全面对标市场化薪酬,根据业务领域与岗位职责对标不同行业的市场薪酬水平,将员工收入与企业长远发展相挂钩。
据媒体报道,过去以行政级别制定薪酬的东航物流,现在依照市场上同类企业的标准,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将薪酬分为固定和浮动的两块。像市场部这样强调业绩的部门,浮动部分最高可以定到55%,这种业绩导向实际上是将个人收益与公司发展捆绑。
而对于持股的核心员工,或以个人资产抵押银行贷款持股,或以自己的真金白银入股,“相当于把身家性命都绑在了企业身上”,公司高管将这样的设计理解为“持续做好公司的激励机制”。
作为试点,东航物流在寻求一种在平稳过渡中的大胆决策。对此,民航业内人士评论,借助此次混改良机,改变个别国企“决策要谨慎、工作要政绩、创新绝对不能出错”的决策文化,引入员工持股后,也可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化机制,打破铁饭碗,真正实行市场化的用人制度、薪酬和考核标准,激发企业活力。
03
破题者:中信集团
混改之初曾有言称,新形势下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是改革的大方向,而实现央企集团的整体上市则是最终目的。事实上,中央企业整体上市面临的一个困难是集团公司如何实现整体上市,中信集团这一步酝酿了四年之久。
2014年是中信集团35周年,当年9月1日,更名后的中信股份正式以此名称开始股票交易。而此举,也被媒体称之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首个破题者。”
而这个低调的巨无霸国企,一直在混改中,勇于尝试,扮演着探路者的角色。
2015年,中信集团出售20%的股份给外资企业,这个最初遭到否定的“外资入央”操作,最后得到了财政部这样批语——希望通过此次并购,让国企改革步子迈得更大,国际化步伐走得更远。
而最近被市场关注的是,中信集团拿出拥有稀缺电信牌照的中信网络49%股权进行混改。将混改从集团层面的资本运作,进入到垂直化的子集团的业务整合。
同样是電信行业混改,中国联通是增发股份引进民间资本,而中信集团则主要是将公司资产公开挂牌,通过市场竞价的方式吸引民间资金,拍卖底价为13.37亿元,最终成交价格为78.18亿元,印证了这一模式的司操作性。
除了挂牌转让中信网络股权外,2017年11月25日,中信集团将所持在重庆地区的三条高速公路公司股权集中挂牌出售,挂牌价合计约28亿元。此前,中信集团还陆续将中信期货有限公司和青岛特种钢铁有限公司股权挂牌。
当然,除了将资本引进来,也将资本流入市场,参与到其他国企的混改中去。
2017年8月24日,中国黄金集团旗下中金珠宝混改落地,同步引入战略投资者、产业投资者并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在战略投资方的名单中,中信证券赫然在列。2018年1月17日,中信集团旗下现代农业投资公司中信农业基金与北京首农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联合宣布,中信决定投资首农股份,第一轮出资入股拟占首农股份16.7%股权,投资分两个阶段完成,预计投资总额达20多亿元。
引入、流出,中信集团在资本市场上表现活跃,在不同的产业链条上与各类资产形成利益共同体。下一步,中信还会有哪些尝试,我们期待这个破题者为我们带来多种创新模式和解题方案。
04
缓行加速:中铁总
相比较其他央企的改革,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行动显然要慢一步。
2015年,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将在铁路领域开展混改试点。然而,由于铁总体量大、负债高、市场化程度不够,导致社会资本进入的意愿较低,因此混改进展缓慢。
经过探索,铁总确立了国铁企业公司制改革“三步走”目标并强力推进,第一步是将包括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在内的非运输类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第二步是让全国18家铁路局进行公司制改革,而第三步就是铁总本身进行公司制改革。
截至2017年底,18个铁路局已改制为集团有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基本形成,新旧体制实现平稳过渡。第二步已经走完。按计划,今年铁总将加速推进混改,研究各专业优势公司和科技型企业实施混改方案,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投资。很快,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混改就有了实质性动作,且动静不小。
2018年4月2日,动车网络49%股权以30.49亿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相关公告显示,意向受让力.可为联合体,且每个企业仅能参与一个联合体,联合体成员不多于5家,且每家联合体成员受让标的企业股权比例不低于5%。
消息一经发布受到广泛关注,国内众多知名企业表达了合作意愿。最终,腾讯和吉利控股组成的联合体以43亿元成功中标该项目。马化腾表示,参与动车网络49%股权转让项目,是腾讯在国企混改领域的又一次重要尝试,也是发展智慧交通业务的重要布局。李书福则称,参与“互联网+高铁”项目的运营,是吉利控股支持铁路部门混改的一次实践性探索,也是吉利控股布局未来出行、转型发展的重要一步。
这是一次皆大欢喜、互惠共赢的合作。铁总希冀通过合作加陕建设和经营动车组Wi-Fi平台,向旅客提供站车一体化、线上线下协同的出行服务。
而此举也印证了陆东福对于如何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开展思路:拓展与铁路运输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促进铁路资本与社会资本融合发展。探索股权投资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新模式,建立市场化运营企业。
首单落地,铁总的改革也进入到了加速期。据了解,自2017年6月起,铁总高层曾先后与顺丰、京东、上汽、阿里等近十家各行业顶尖企业进行了接触。显然这些都是为后面的实质性合作在做铺垫,第二只靴子何时落地,资本市场们的热钱已经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