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应激对畜禽的危害及抗冷应激措施
2018-02-22李宝贵贾光荣江浩王继芬
李宝贵 贾光荣 江浩 王继芬
随着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应激因子越来越多,许多畜禽对应激的反应也越来越强烈。一般来说,畜禽越小,对应激越敏感,家禽表现尤甚。在放养条件下,在冬季,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冷应激是最普遍、最强烈的应激因子。了解冷应激的危害,并掌握抗冷应激的措施,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途径。
一、冷应激对畜禽的危害
1.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危害。冷应激使畜禽生长发育减慢,降低畜禽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在冷应激条件下,动物对能量的摄入从原来的维持生产转变为维持体温。适应了冷应激后,动物的饲料摄入量增加,基础代谢率增加,能量储备减少,异化作用加强,同化作用降低。环境温度每下降1℃,牛1公斤代谢体重的维持能量需要增加大约2.89千焦。猪在冷应激下的生产性能也会受到类似影响,如偏离最适温度20℃时,采食量增加5%~20%,育肥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25%以上。低于13℃,种鸡产蛋量下降;低于12℃,肉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
2.对畜禽免疫功能的危害。冷应激会对畜禽的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抑制,使畜禽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了畜禽染病的风险。
二、抗冷应激措施
1.改善饲养管理条件,精准控制环境温度。要获得良好的温控环境,需从气候、风向、养殖场选址和布局、高标准建圈舍、精准温控设施等入手,科学设置、运行温控设施,满足畜禽对温度、湿度、空气、光照的需要。加强防风保暖,根据不同畜禽、品种、日龄对温度的要求精准控温,并对畜禽温度敏感部位给予特别关注,如仔猪腹部、禽类呼吸系统等。注意防贼风,注意缝隙、出粪口的遮挡。
保持圈舍干燥是获得良好温控环境的重要途径。保证饮水系统正常运行,防止滴漏,活体消毒时避免畜禽淋湿。必要时,养殖舍内应放置新鲜生石灰,以起到一定的吸湿作用。通风换气也可降低空气湿度。
通风换气与控温是矛盾的,因此两者有机结合对养禽尤为重要。应根据温度、有害气体、粉尘浓度精准控制风机转速,保证一定的空气流速,使通风与控温有机结合。为了使鸡群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鸡舍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应低于2.5克/升,氨气浓度要低于10毫克/升,可吸入性灰尘应小于3.4微克/升。寒冷季节则要兼顾鸡舍内温度不低于基本要求、温度不发生快速下降、有害气体含量不超标,风速一般以0.1~0.2米/秒为宜,不宜超过0.3米/秒。鸡舍内气流分布应尽可能地均匀,既要考虑水平层面,也要兼顾垂直层面,防止冷空气直接吹向鸡体。要想让鸡舍内气流分布均匀,重点是要做好进风口的设计。
2.改善营养,添加抗冷应激物质。通过提高饲料能量水平,如添加油脂来满足畜禽对低温热量的需要,适当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注意饲料中氨基酸的质量和数量,减少热增耗,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的产生。在日粮中添加小肽能增强畜禽的生产性能及免疫机能,还能提高畜禽在逆境中的生理平衡能力和减少圈舍中有害气体的产生。有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抗冷应激添加剂(由65%小麦水解蛋白、35%的鹰嘴豆蛋白肽組成)2.3%~2.8%,能显著增强鹌鹑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
添加高剂量的维生素E,也具有良好的抗应激作用。在饲料中补充高于畜禽正常需要量3~6倍的维生素E,可提高雏鸡的抗病力。维生素E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提高畜禽机体的耐寒力。补充一定数量的维生素C,对抗冷应激也是必要的,其补充量为每公斤鸡体重添加维生素C 100~200毫克。胆碱可增强畜禽对应激因子的抵抗力,在低于适宜温度下,增加胆碱的供给量可促进畜禽生长,提高其成活率。注意饲料中不要缺碘、锌和硒,这些微量元素对参与代谢、维持体温从而在抗冷应激方面可起到重要作用。含碘盐中的碘按饲料配方基本能满足机体需要,补硒可采用亚硒酸钠补给,按正常的稀释方法通过饮水每周补给1次,在冷应激情况下,可每周补给2次。
添加丁氨丙磷有一定的抗冷应激效果。复方丁氨丙磷溶液能显著降低冷应激肉雏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提高血糖和血清甲状腺素含量,同时降低皮质醇含量,因而具有抗冷应激的作用。使用黄芪、红景天、当归等中药能明显提高畜禽抗冷应激效果。在日粮中添加1%的黄芪、红景天、当归,均可明显提高冷应激畜禽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水平,降低其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提高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从而提高畜禽机体抵抗力,对畜禽生理机能具有促进作用。其中黄芪的使用效果最为明显。
根据养殖经验,用红糖加生姜熬制成温水给畜禽服用,也有较好的抗冷应激效果。
3.培育耐寒品种(品系)。要满足人们对畜禽肉品高质量的要求,就需提高放养畜禽的抗冷应激能力。特别是在北方高寒地区,培育耐寒品种(品系)对畜禽养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筛选出具有高适应性的耐寒畜禽品种(品系),提高畜禽在冷环境下的存活率和生产效益,是畜禽选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如:耐寒性较强的猪品种为杜洛克,因此可采用杜洛克杂交来培育猪耐寒品种(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