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和处理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重要关系
2018-02-22王国聘张婉
王国聘 张婉
摘 要:现代文明与自然生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当代需要与永续发展、美丽中国与全球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协调和处理好的重要关系。新的生态文明观要求建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世界观,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形成对生态环境友好的道德观。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之路,关键是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既有相互制约、不易兼得的矛盾和冲突的一面,也有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这种良性互动的一面。在我国的现代化实践中,我们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现实关系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关系具体表现为哪种性质和状态,主要取决于依据什么价值观在两者之间进行取舍,取决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理念、方式去对待经济发展和生态,生态保护则要求暂时舍弃眼前和局部的利益。在满足当代需要中,更加重视生态需要这最普惠的民生诉求;在看待当代需要和后代需要关系时,更加重视让后代共享;考虑眼前利益与长远生态环境关系时,更加关注生态未来。建设美丽中国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中国使命,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合作,应有中国的国际责任担当。
关键词: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当代需要;永续发展;美丽中国;全球生态安全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顺应世界绿色发展潮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大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世界观,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目标追求,坚持人民共享优美生态环境的社会主义文明性质,为我们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科学认识和解决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系列重要关系,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了先进的思想基础,确立了鲜明的价值导向。
一、生态与文明的关系
生态是自然界的存在状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则反映着一个社会对待生态环境的文明程度。生态系统看似外在于人类文明系统而独立存在,但实际上,随着人类社会对自然的不断改造和利用,我们所面对的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人化自然,成为文明的一部分。文明改变和依托着生态,生态也在影响和制约着文明。没有文明的关照,自然就同文明无关,体现不出其巨大的外在价值;另一方面,没有生态的支撑,文明就失去了根基,我们也建立不起现代文明的大厦。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告诫人们,任何文明的兴起与衰落都与一定的生态条件息息有关,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铁的定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生态与文明的关系时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这是站在大历史、大文明层面对生态与文明关系的深刻阐释。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发源于水量丰沛、森林茂密、田野肥沃、生态良好的地区。正是先有“生态兴”,才有后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文明兴”。在文明进化中,什么时候生态被牺牲掉了,生态危机出现了,文明危机也就不远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居民的例子,这些地方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了不毛之地,恩格斯的这些忠告至今对我们仍有巨大的警示作用。我国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之后,曾经遭遇过雾霾、沙尘、黑臭水体、毒土地等一系列环境病,也出现过因过度放牧、过度伐木、过度垦荒造成的植被锐减、洪水泛滥、河渠淤塞、气候失调、土地沙化等生态危机的困局,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有的破坏甚至无法逆转。生态可载文明之舟,亦可覆舟,决定一个民族和文明兴衰更替的不仅仅包括经济发展、政府能力、人口结构等因素,也与生态环境的改变直接相关。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①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推动着文明观的变化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这是党对生态与文明关系的新思考,为生态与文明在新的时代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开阔了新视野,创造了新境界。
首先,生态文明观要求建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世界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深化,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新的认识,开启了一种与传统人与自然主客两分模式完全不同的整体思维方式。在生态世界中,人与自然共同组成的生物圈,是由人类和其他生物群落以及自然环境系统组成的统一体,因此任何事物都处于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中,整个大自然都在按相互依赖的原则来运转。没有其他物种的帮助,任何有机物或物种都没有机会生存下来。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德姆指出:“尽管人类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但仍然寄生于生物圈,以维持其生存。寄生物的生存有赖于减少危害和建立起有利于寄主的正反馈。对人类来说,这个概念就是减少废物资源破坏,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护地球,促进可更新资源的持续发展。”1生态系统寄生物的生存与否,取决于它们是否减少了对寄主的危害,以及是否建立了有利于寄主的报答式的反馈机制。自然也是人类的“寄主”,人与生物圈之间的寄生——宿主模式决定了我们必须从掠夺自然转而照顾自然。我们对自然世界的作用应加以限定和节制,以不破坏自然实体的整体特性及其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为原则。在与自然界的接触过程中,人是能够发挥巨大的主观能动作用的。通过实践,人类能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利用自然和社会力量来为人类谋利益。但是,我们决不能忘记,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其次,新的生态文明观要求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在对待自然的价值理念上,現代仍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潮,一种是近代以来到现代仍然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类“支配自然”的思潮,另一种是排斥近现代文明,希冀“与自然一体化”的浪漫主义思潮。前者把“生存斗争”作为一个普适原则,不仅贯彻在生物世界,而且推导到人类社会的世界,甚至在人与自然的关联中,“生存斗争”概念都曾是一个基础音调,人们依从于产业需要去利用自然,从而抽去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导致人类主体能力对自然的过度滥用。后者把生态化与科学技术完全对立起来,主张为了生态化的目的,放弃人工自然,再回到原始的天然自然,这是十分可悲的倒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思维并没有简单、抽象地否定人对自然的改造,而是历史地分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和转换的必然性,承认对人来说自然“从敌人到榜样、从榜样到对象、从对象到伙伴”的历史动态关系,反对的是在人类具有巨大的支配能力的时期,这种能力在对象上的过度滥用。为此,生态文明观提出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时代定位——生态学的“伙伴”关系,并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准则。和谐共生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存。人绝对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一样统治自然,因为人类并非是脱离自然系统之外的另一个独立系统,而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同该系统中的其它因子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系统中各要素间的协调和同一,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没有自然的生存,就没有人类的生存;没有自然的发展,便没有人类的发展。人类必须与大自然一起生存,一起发展,这是人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第三,新的生态文明观要求形成对生态环境友好的道德观。我们要把人类的道德关爱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让全社会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不使生物多样性灭绝,不使自然资源消耗超过它的可再生能力,不使环境对废弃物的接纳量超过其代谢能力,去除或消除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病,治理或惩治各种破坏生态的“生产腐败”“生活腐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让文明与生态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之路,关键是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的 “不平衡”就包括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不平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为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遵循。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既有相互制约、不易兼得的矛盾和冲突的一面,也有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这种良性互动的一面。经济本身具有外部性的特点,决定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负反馈机制,也就是说,无论哪一种经济活动,它的成本代价不但包括了对各种生产要素的消耗,同时也应该包括外部经济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对生态的保护,就会导致关系的不断失衡,矛盾和冲突凸显;当意识到了生态保护问题,但是对生态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矛盾和冲突会继续加剧;只有当对资源、生态和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两者关系才有可能进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阶段。这样一个认识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反映出两者关系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在我国的现代化实践中,我们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现实关系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态资产,可通过直接和间接利用,转化为生态资本而产生经济效益,让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发展与保护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认识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关系具体表现为哪种性质和状态,虽然会受制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态势,但主要取决于依据什么价值观在两者之间进行取舍,取决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理念、方式去对待经济发展和生态。如果抛开生态,就经济发展经济,就会发现经济增长了,环境破坏了,经济和环境就是矛盾的。其结果必然是污染肆虐,损害人民健康、恶化投资环境,给发展“拖后腿”。而经济“不给力”又削弱了投入环境保护的资源,环境与经济交相恶化,不仅会使发展放缓,还可能把整个国家拉入恶性循环。如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在环境承载的范围内发展经济,尽管可能对局部的、微观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從长远看、从宏观上看、从大局上看,加强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是正相关的,生态保护不是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而是抵御增长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因为绿水青山不仅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且也是自然资本,通过发展基于生态保护的环境保护业、新能源产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中医中药业等等这些绿色经济,充分利用自然资本来生产财富,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又可以使环境成为一种资本,成为未来生态经济增长的资源,经济和环境之间关系就是良性的、互动的、统一的。
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上同样是知易行难,因为经济发展是直接谋利,生态保护则要求暂时舍弃眼前和局部的利益。当前,尽管全社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但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重GDP增长、轻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这就要求人们算清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账”,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彻底改变唯“增长速度”和唯“政绩化”的发展观念,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再转移”的旧思路,走出新时代“减污染、重治理、促转型”的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新路,打造不同以往的升级版的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价值取向,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防止不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按眼前经济利益办事的倾向,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当代需要和永续发展的关系
进入新时代,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满足人民当前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当代人的美好生活需要既包括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也包括美好生活环境的需要。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不是唯眼前利益的发展,而是着眼于长远的发展,需要把永续发展寓于不同历史过程之中。建设生态文明,让代内代际共享良好的生态环境,既可以为当代谋福利,又为后代开拓发展空间,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是处理好当代需要和永续发展的关系的必然选择,
首先,在满足当代需要中,更加重视生态需要这最普惠的民生诉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保证全国人民在共建共享的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质量在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还不尽如人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块短板。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共享共有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我们党新时代增进民生福祉的科学抉择。
其次,在看待当代需要和后代需要关系时,更加重视让后代共享。中华民族是一代一代承续下去的,与本代人一样,每一代人都必须依靠足够的自然资源才能生存。后代人与本代人一样,都有着生存下去的的权利。后代人的生存权利不是空洞的,没有生活必需的生态环境资源,就谈不上有什么生存权利,后代人不可能在缺乏生活必需的环境和资源的条件下生存下来,因此,每一代人都必须关心以后各代。这就要求我们开展某项经济活动及其考虑其收益时,要做到保护有限的不可更新资源和维持可更新资源的更新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共生和协调,有效治理已经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尽量减少它们的再发生,使未来的我们或我们的后代既能有条件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也不会为我们的今天的行动付出代价,特别是生态恢复方面的代价。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生态关切是以现实规定未来与未来导向现实的统一,它不仅一般地强调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时空特性,同时也保证中华民族在未来的发展有同当代人一样的机会和能力。
最后,考虑眼前利益与长远生态环境关系时,更加关注生态未来。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常常不能意识到(预料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后果。美国环境生态学家内贝尔曾指出:“昔日的规划者并未故意创造出能源危机、地球污染、人口过剩等东西。这些东西是一些值得赞赏的努力所产生的未预见到的副产物。”1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常常不能意识到(预料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后果。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所决定的,一是由于客观事物的生成、发展和成熟需要一个过程,人们由于受到主观条件的制约和局限,在事物真相没有较充分地显现时,人们是不可能加以揭示和说明的,也难以及时地预见到事物的未来。二是从人的认识本性来看,一般来讲,人们会更容易、更密切地关心当前的、短期的、个人的小范围的事物,而较难于和疏于关心长远的、全局性的事情。
以往出現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有不少是由于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当前利益,以当前取代长远甚至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盲目开发地下矿产资源,盲目进行大规模建设带来的后果,不仅损害了当代人的生存利益和环境需求,也危害到下一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现代社会的各种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科技、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以致社会活动中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都迫切需要我们纵观全局,面向未来,在关心现在利益的同时,还要更多地展望生态未来,对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衍生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生态环境问题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对国际关系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使我们对社会发展的价值思考既有对现实社会发展质量的追问,又有对未来生态和社会发展可能性后果的预测。
四、美丽中国与全球生态安全的关系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同时要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把美丽中国建设同国家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与全球生态安全相联系,认真处理好本国和全球两个维度的关系,做到既把本国生态环境恢复好、保护好,同时又要担负起维护全球生态安全责任,这赋予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使命和国际担当,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绿色性质和内涵。
首先,建设美丽中国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中国使命。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人口大国,像中国这样一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发展方式不当,其对全球生态的消极影响将是十分严重的。中国以自身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解决好自身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不仅符合我国自己的发展目标,本身就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可以为全球生态安全贡献中国智慧,促进美丽世界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美好社会理想。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山清水秀、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天人合一的美好家园,是美丽中国的具体呈现,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共生之美、和谐之美、活力之美是美丽中国的本质特征。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应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十分先进的国家。这是我们党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生态文明方面作出的新规划。马克思曾经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这个理想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①。将“美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标志之一,反映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民生态需求的回应,对人与自然关系理想境界的追求。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负责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摒弃传统发展方式,凭借独有的生态文明道路及其坚强的制度保障证明了中国的生态立场,在努力遏制生态恶化、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彰显出其生态维护者的角色。太湖水的治理就是一个例证。近几年来,太湖流域累计关闭化工企业几千家、关停重污染企业上千家,代之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高效农业的兴起。这说明选择了什么样的发展方式、生活方式,也就选择了什么样的天空与河流。只要下决心,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是能够恢复的。虽然重现“美在太湖水”还需要一个漫长过程,但起码已经踏上了生态回归的“美丽之旅”。
其次,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合作。在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等各个方面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时代,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理念、治理技术、管理模式和有益经验,需要同世界各国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合作共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西方发达国家经历过生态破坏之痛和绿色发展之兴的历程,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他们倡导的生态优先、循环经济、稳态经济等绿色发展理念;建立严密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严格生态环境司法、执法的法治保障;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成功实践;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和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两手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都值得我们通过交流合作,学习借鉴,进而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和模式。周边和区域环保国际合作是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阵地,我国与周边国家或地区存在一些资源环境方面的争端和遗留问题。沙尘暴、界河污染、酸沉降、海洋污染等长期拖延的矛盾问题逐步显现。为此,要积极采取行动,结合建设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过中国—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等环境合作,建立和完善合作机制,妥善解决矛盾,共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此外,我国与这些国家在资源环境及利用方面存在突出的互补优势。在稳固周边、塑造周边、惠及周边、消除隐患、不出问题的原则下,推进周边地区环境合作的资源优化配置,以环境合作促进资源贸易发展。
最后,建设美丽中国应有中国的国际责任担当。当前,生态安全的跨国性、相关性、突发性日益增强,气候变化、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丧失、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输出和转移等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的持续生存已经构成了严重影响和威胁,在应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上,世界各国已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共有的资源,特别是空气、海洋、物种和公共生态系统,只有在共同目标和决心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很好的管理。当然,面对这场生态环境危机还会有不同的认识,有利害冲突、意见分歧,但只有采取参与、合作和互助的方式,才是保护人类共同生存基础的唯一道德的抉择。在维护地球生态安全的合作中,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应同舟共济,决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更不能推卸责任、以邻为壑、转嫁灾害。
走进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更紧密联系在一起,需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负责任的大国的身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承担与我国发展水平及阶段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把继续发挥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建设性作用与解决好国内生态环保问题有效衔接起来,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国际生态环境事务,努力推进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尽自己所能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成为“全球生态文明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On Critical Relationships i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Modern Era
Wang Guopin, Zhang Wan
Abstract: The critical relationships i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natural ecology, that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at between modern need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at between the strategy of beautiful China and global ecological security. The new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deology involves the ecological world view that stresses life community of human and nature, values that stresses the harmonious symbiosis of human and nature and the ethics that benefits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The harmonious symbiosis of human and nature calls for the proper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There are mutual coordination and promotion as well as mutual restrictions and conflict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our cogn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has undergon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e sit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is determined by humans values, attitudes, ideology and approach. Ecological protection calls for the abandoning of immediate and partial interests. In meeting contemporary need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meet ecological needs, which are also the most popular livelihood demands. In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needs and needs of future generation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haring with future generations. In consid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mediate interests and long?ter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ecological future. To build beautiful China is Chinas mission in maintaining global ecological security, which needs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hina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internationally.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logical protection; modern ne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autiful China; global ecological secu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