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扇贝是如何看清世界的?

2018-02-22

东方企业家 2018年2期
关键词:每颗扇贝晶状体

两百多年前,意大利医生兼军官兼物理学家兼博物学家Giuseppe Saverio Poli在他的《西西里双壳类志与解剖学》中最早描绘纪录了扇贝眼的形态。例如最常见的欧洲大扇贝,竟然有多达两百多只小眼,每颗直径只有1mm左右,环绕分布在壳缘的外套膜上。虽然做不到360°无死角,能覆盖大约250°的方位角也是很可观的。又过了一百年,又有几位生物学家详细研究了扇贝眼的组织结构,看上去扇贝与人类等大多数动物眼成像的基本原理是類似的:光线经由晶状体等结构折射,汇聚于视网膜上成像。接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整合汇总后,经由视神经传递到大脑。

不同寻常的发现出现在五十年前,神经科学家Michael F. Land利用当时刚刚普及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成像手段,得出了新结论——扇贝的眼睛并不依赖晶状体聚光,而是具有反射式成像能力的特殊的眼。其成像原理与反射式望远镜类似,都是靠一个凹面反射镜汇聚光线,在镜面的前方/上方成像。除了扇贝,在某些甲壳类浮游动物和深海鱼类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反射式成像的眼。

猜你喜欢

每颗扇贝晶状体
突然视物清晰 未必是好事
静,静
牵动每颗心
扇贝的眼睛在哪里
扇贝的眼睛“排排站”
白内障患者须慎重选择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烤扇贝:贝壳反复利用,壳比肉还贵
全钻腕表
填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