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的激趣教学

2018-02-2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唐雎孔乙己济南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第三中学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去学,学习效果自然就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中也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先声夺人,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的起始环节,新颖别致、形象生动的导入,能及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蒹葭》一课时,当《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响起,一个个《诗经》中的人物与美景随之出现,孩子们被深深地吸引了。于是,我适时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而诗歌的源头就是《诗经》。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学生在图画与音乐的优美意境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提出疑问,巧妙导入。

导入环节中,我们同样可以巧妙地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如在学习诗歌《黄河颂》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保卫黄河》,学生迅速沉浸在气势磅礴的意境当中。这时,我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振奋人心的大合唱叫什么名字吗?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呢?”学生露出疑惑的表情,于是,我接着导入:“它,就是《黄河大合唱》。今天,让我们走进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黄河颂》,来感受黄河的英雄气势。”学生迅速进入到情境中。

3.设置悬念,有效导入。

我们知道,设置悬念是文章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课堂导入环节中设置悬念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在《济南的冬天》一课中,我这样导入:“漫步春天的西湖,这眼前的湖水,似乎如那女子般清柔,美丽……走过夏天的瑞士,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老舍先生曾说过:上帝把春天的艺术赐给西湖,把夏天的赐给瑞士,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到底济南的冬天具有什么样的美景,使得老舍先生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济南的冬天》。”同时,又配以美丽的图片,学生被深深吸引了。激趣的目的便达到了。

二、课堂教学,巧用激趣

1.小组合作,竞争处激趣。

在自主互助学习的课堂中,小组合作必不可少。那么,巧设竞争,同样可以达到激趣的目的。

学习《愚公移山》时,“疏通文意”和“当堂检测”的环节,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各小组推举一人翻译课文。其余同学对照课文,指出并纠正译得不够准确的地方,然后小组进行评比。在“当堂检测”的环节中,可以用抢答的方式给小组计分,评选出“最佳小组”。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2.抓住特点,兴趣点设疑。

我们知道,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有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兴趣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设疑。学生对于一些历史故事、有争议的知识点往往很感兴趣。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可抓住兴趣点设问:唐雎在什么情况下出使秦国?秦王与唐雎见面后,进行了哪几个回合的唇枪舌剑?结果怎样?为什么秦王长跪着向唐雎道歉……这样的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根据需要,关键处设疑

教学中离不开必要的提问,而且教师要精心设计,以确保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教师要抓住教材的关键处设疑,找到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如《孔乙己》这篇课文,有多处出现了一个“笑”字,这个笑字是全文的“文眼”。抓住这个“笑”字设疑提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掘文中蕴涵的深意。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孔乙己出场后,哪个字多次伴随他?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孔乙己的可笑之处?周围的人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后来孔乙己在讥笑中悲惨死去,造成这悲剧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抓住了关键点,都问到了点子上,也就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引起学生热烈的争论,学生情感也在问题的探讨中一步步升温,兴趣也更浓厚。

三、余香犹存,结语激趣。

当课堂教学进入结尾阶段,正是学生精力最感到疲倦的时候。这时,要想保持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就需要介入有效的刺激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时候,我们仍然可以将激趣进行到底。

1.学生表演,趣味结语。

学生喜欢参与,喜欢实践。有一些文章,我们可以在结语中用表演的方式结束。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兴趣也会一直延伸下去。在学习《孙权劝学》时,结语时我让他们进行了情景剧表演。孩子们自己设计符合人物性格的帽子,衣服,还煞有其事地粘上了胡子。台上表演获得了全班同学的阵阵喝彩,我相信这也一定会成为他们人生中一个深刻的记忆。

2.多加赞美,评语激趣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教学中,教师鼓励的话语,满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都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恰当的赞美就像春天的细雨、冬日的暖阳,让学生如沐春风。在《济南的冬天》结语中,学生进行了仿写,我便用赞美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啊,济南美,美在你们的笔下。同学们,你们的生花妙笔让我深深地陶醉了。相信家乡在你们的建设下,一定也会如济南一般美丽迷人的!”这段话无疑给了学生很高的赞赏,也调动了课堂气氛。

3.真情结语,激趣升华。

真情是最能打动人的,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真情结语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升华主旨,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记承天寺夜游》中,我这样结语:“苏轼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他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他的追求与坚守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明月不老,经典永远不朽;明月不老,精神永远年轻!面对生活的风雨坎坷,请常读一读苏轼,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学生被打动了,主旨也得到了升华。

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有耐心,更要加强自我教学技能的训练,深究教学激趣艺术。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达到巧用“激趣”学好语文的目的。

猜你喜欢

唐雎孔乙己济南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孔乙己
Paving Memory Lane
唐雎不辱使命否?
济南
唐雎不辱使命
Hi济南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练习
唐雎的说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