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庐山真面目”

2018-02-22聂锦芳

新视野 2018年3期
关键词:赫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布鲁诺

文/聂锦芳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来临之际,延宕多年、吊足了研究者胃口的MEGA2第一部分第五卷出版了,作为国际上最权威版本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可以说是马克思文献学中最具典型性意义的课题之一,对其写作动机和过程的考察、手稿原貌和文字的甄别、编辑原则和具体方案的确立等等,耗费了文献专家数十的时光,因为这些细节的真实状况是理解和诠释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7年思想的复杂性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我在这里想简单介绍和对照一下MEGA2从“陶伯特方案”到“先行版”的“试水”直至正式版本收文情况的变化,以飨对此感兴趣的读者。

一 “陶伯特方案”

前东德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的英格·陶伯特(Inge Taubert)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编辑和研究方面最权威的专家之一,她把后半生的大部分精力献给了此卷,直到2009年去世,也没有最终完成,可以不折不扣地说她是“赍志以殁”。根据笔者查阅到的资料,早在1968年她就在《德国工人运动史论丛》上发表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章的几个理论问题》。MEGA2重新启动后,她成为第1部分第1卷(收录马克思从中学到1843年3月以前的著作、文章、文学习作)的编者之一。在该卷于1975年出版后,由她领导的研究小组就投入到第5卷,即《德意志意识形态》卷的资料收集、研究和编辑准备工作当中。大约到1987-1988年间,即在苏东剧变之前,她的研究小组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卷初步的编辑设想以及非常详细的内容概述。据此她撰写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1部分第2和3卷的新认识及其对确定第5卷的研究与出版工作的意义》《〈费尔巴哈〉手稿的形成过程和将其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版第1部分第5卷的情况》《关于莫·赫斯参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论阿·卢格的〈巴黎二载,文稿和回忆录〉》等三篇论文,刊载于1989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论丛》第26辑上。

1990年2月,在特里尔马克思故居研究所召开了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卷的学术讨论会,陶伯特在会上发表了长达78页(德文)、总题目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产生的?新的理解、疑问和争论》的研究报告,包括了《对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批判。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的写作过程》与《从马克思、恩格斯和施蒂纳的争论中反映出来的法国革命》两篇论文。此外,艾克·莫利格(Elke Röllig)、赫尔穆特·埃斯纳尔(Helmut Elsner)、马里奥·巴泽尔(Mario Barzen)、雅克·格朗让(Jacques Grandjonc)等专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研究论文,这些成果以《关于马克思首次在巴黎的活动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诞生的研究》为题,作为《卡尔·马克思故居研究文集》第43辑于当年出版。

苏东剧变既给MEGA2的编辑出版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1990年10月成立了不受任何政府和意识形态控制的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1992年初为了加强国际合作、协调编辑工作,由德国特里尔马克思故居研究所、法国普罗旺斯-艾克斯大学、巴黎第十大学等机构的有关研究人员组成了MEGA2“德法项目组”,其中由陶伯特、雅克·格朗让和汉斯·佩尔格组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工作小组”。由于其他小组成员都肩负着好几卷的编辑工作,雅克·格朗让又于2000年10月去世,所以实际上只有陶伯特本人专注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卷的工作。

自1993年起,《德意志意识形态》卷又有了一个新的编辑框架。为了形成一个最终的稿本,曾进行过多次讨论。在此基础上“德法项目组”于1996年10月24至26日在特里尔又一次召开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框架大纲》的专题讨论会。陶伯特在会上发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手稿与印刷稿(1845年11月至1846年6月)。问题和结果》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流传过程及首次以原文发表的情况》;她还与汉斯·佩尔格、雅克·格朗让联名发表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1部分第5卷的结构。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莫泽斯·赫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与印刷稿(1845年11月至1846年6月)》和《马克思1847年4月3日的声明》的研究报告,这些成果都收入了《MEGA研究》1997年第2期。

这一设想是陶伯特等人在考察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存所有手稿、誊清稿和刊印稿,研究了过去所有的版本之后提出来的。他们特别指出,从1926年梁赞诺夫真正主持出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起,过去所有的版本都想把这部实际上未完成的文本编成一部完整的著作,尤其是所有的编排方式都试图给其中的《费尔巴哈》章建立一种逻辑体系结构,或者试图对流传下来的手稿进行逻辑体系编排。陶伯特认为,这些版本都有一定的根据,也有各自的特点,但是,都有独断的特征。

为此,陶伯特等人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和MEGA2《编辑准则》,决定在编辑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时不再沿袭这种传统做法,而准备把流传下来的手稿作为独立成篇的文稿收录进来,并编成独立成篇的论文;原样收录流传下来的刊印稿;收文范围也有所扩大,将赫斯作为该书的作者之一,收录其两份手稿和四篇文章。这样,MEGA2第1部分第5卷的书名就成为: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莫泽斯·赫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与印刷稿(1845年11月至1846年6月)》。

陶伯特等人提出的编排顺序如下:[1]

一、正文

1.[卡尔·马克思:]《答布鲁诺·鲍威尔》

2.卡尔·马克思:《序言》

3.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费尔巴哈。草稿和笔记》

4.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卡尔·马克思:《费尔巴哈》

5.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费尔巴哈。A.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的意识形态》

6.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费尔巴哈。正如我们德国的玄想家们所许诺的……1.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

7.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费尔巴哈。正如德国的玄想家们所宣告的》

8.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关系……》

9.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个人……》

10.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莱比锡宗教会议》

11.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I.圣布鲁诺》

12.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II.圣麦克斯》

13.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莱比锡宗教会议闭幕》

14.莫泽斯·赫斯(卡尔·马克思参与):《“格拉齐安诺博士”的著作。阿·卢格的〈巴黎二载。文稿和回忆录〉》

15.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真正的社会主义”》

16.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莱茵年鉴〉 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哲学》

17.[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卡尔·倍克〈穷人之歌〉,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诗歌》

18.卡尔·马克思:《IV.卡尔·格律恩:〈法兰西和比利时的社会运动〉(达姆施塔特1845年版)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编纂学》

19.莫泽斯·赫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参与):《“霍尔斯坦的格奥尔格·库尔曼博士”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预言。〈新世界或人间的精神王国。通告〉》

二、异文

1.a.[卡尔·马克思:]《答布鲁诺·鲍威尔》

18.a.卡尔·马克思:《卡尔·格律恩:〈法兰西和比利时的社会运动〉(达姆施塔特1845年版)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编纂学》

3.莫泽斯·赫斯的文稿,收入资料卷,并且说明、解释其形成过程

20.[莫泽斯·赫斯:]《晚近的哲学家》

21.[莫泽斯·赫斯:]《阿尔诺德·卢格》

22.[莫泽斯·赫斯:]《共产主义预言家的密谋活动》

23.[莫泽斯·赫斯:]《奥古斯特·贝克尔的月刊:〈宗教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快乐信使〉》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正文开头的《答布鲁诺·鲍威尔》,即《对鲍威尔·布鲁诺的反批评的答复》一文,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4-367页。过去有人误以为这篇文章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圣布鲁诺》一章,实际是这一著述的“先行稿”。

与过去的各种版本相比,上述编排办法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人为地编造一个体系,维持了手稿或刊印稿的原貌,把进一步的解释工作留给研究者去做。

二 “先行版”的“试水”

2003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年鉴》收录了按照上述思路编辑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1、2章,作者除了马克思、恩格斯外,还加上了约瑟夫·魏德迈,主编为陶伯特和曾经长期担任特里尔马克思故居博物馆馆长兼研究中心主任的汉斯·佩尔格,还提及玛格丽特·狄岑(Margret Dietzen)、格拉德·胡布曼(Gerald Ghubman)和克劳蒂亚·莱希尔(Claodia Reichei)协助编辑。它被视为MEGA2《德意志意识形态》正式版的“先行版”。在排版方式上它遵照原始手稿的对折模式,并且使用不同字体凸显马克思加的着重号。在页码上在每一段文字的相应部位只是标注了马克思的原始页码,对于恩格斯标注页码和马克思标注页码的关系放在文章后面的解释中加以说明。

其正文和附录目录如下:[2]

1.正文

卡尔·马克思:《答布鲁诺·鲍威尔》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费尔巴哈和历史。草稿和笔记》

草稿第 1-29 页

草稿第 30-35 页

草稿第 36-72 页

笔记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费尔巴哈》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费尔巴哈 A.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的意识形态》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费尔巴哈 1.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费尔巴哈。序言》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费尔巴哈。残篇1》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费尔巴哈。残篇2》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莱比锡宗教会议》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I.圣布鲁诺》

2.附录

约瑟夫·魏德迈:《鲍威尔和他的辩护士》

其中《II.圣布鲁诺》中四小节标题与“通行本”[3]完全一致,即“‘征讨’费尔巴哈”“圣布鲁诺对费尔巴哈哈和施蒂纳之间斗争的思考”“圣布鲁诺反对《神圣家族》的作者”和“与‘莫·赫斯’的诀别”。

三 新版本收文情况

之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进展陷入了很缓慢的状态:一方面,MEGA的专业编辑们的工作只是断断续续地进行着,主要是手稿文字的校定、编排方案的再斟酌和附录收入的新考量;另一方面,学界对这一著述却空前重视,在迫切希望再现原貌的版本迟迟未能问世的情况下,部分学者从思想史角度和文本内容方面召开的讨论反而突破了单纯从编辑技术角度进行“复原”的局限。时间节点迫近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内外压力逼迫MEGA编辑终于在2018年到来之前拿出了“定稿”。其基本状况如下:

作者只有马克思、恩格斯,编者不再有陶伯特和汉斯·佩尔格的名字,而改为乌尔里希·帕戈尔(Ulrich Pagel)、格拉德·胡布曼和克里斯汀·维克维特(Christine Weckwerth)。其正文和附录目录是这样的:[4]

1.正文

[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批判]

卡尔·马克思:《序言》[草稿]

[手稿 《I.费尔巴哈》]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费尔巴哈。A.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的意识形态》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费尔巴哈。1.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费尔巴哈》]

[第1-29页。批判鲍威尔部分的一个早期草稿]

[第30-35页。从《III.圣麦克斯·教阶制》挪过来的一部分]

[第 40-73页。《III.圣麦克斯·教阶制》中挪过来的两个片段的早期草稿和一些笔记记]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卡尔·马克思:《费尔巴哈。笔记》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片断3]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片断5]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莱比锡宗教会议》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I.圣布鲁诺》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II.圣麦克斯》

[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真正的社会主义》

I.《〈莱茵年鉴〉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哲学》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IV.《卡尔·格律恩的〈法兰西和比利时的社会运动(1845年达姆斯塔德版〉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编纂学》

莫泽尔·赫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V.《〈霍尔斯坦的格奥尔格·库尔曼博士〉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预言。〈新世界或人间的精神王国。通告〉》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关于真正的社会主义手稿》]

2.附录

莫泽尔·赫斯(卡尔·马克思参与):《格拉齐安诺博士的著作 卢格的〈巴黎二载,文稿和回忆录》

莫泽尔·赫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关于格奥尔格·库尔曼和奥古斯特·贝克尔的手稿片断》]

罗兰特·丹尼尔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参与):《维·汉森博士的〈1844年在特里尔圣洛克展览会上出现的神奇医疗的文档演示。1845年特里尔版〉》

对照“通行本”,这里需要对其中的一些情况作出说明:《II.圣布鲁诺》四小节标题与“通行本”是完全一致的,即“‘征讨’费尔巴哈”“圣布鲁诺对费尔巴哈哈和施蒂纳之间斗争的思考”“圣布鲁诺反对《神圣家族》的作者”和“与‘莫·赫斯’的诀别”。《III.圣麦克斯》目录与“通行本”也基本一致,变动只有两处:一处在“5.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社会”后加了“论断1:关于地产的析分、地役权的赎买和大地产对小地产的吞并;论断2:私有财产、国家和法”;另一处是将通行本中与“1.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并列的“2.辩护性的评注”改为“1.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下“新约:我”中的最后一小节,即排在“6.所罗门的雅歌或唯一者”之后的“7.辩护性的评注”。《〈莱茵年鉴〉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哲学》的两个小标题与通行本完全一致,即“A.《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建筑基石》”(又分为三小节,即“第一块建筑基石”“第二块建筑基石”“第三块建筑基石”)。《卡尔·格律恩的〈法兰西和比利时的社会运动(1845年达姆斯塔德版〉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编纂学》的四个小标题与“通行本”完全一致,即分为“圣西门主义”(又分为“《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实业家的政治问答》”“《新基督教》”和“圣西门学派”)、“傅立叶主义”“《目光短浅的卡贝老头》和格律恩”“蒲鲁东”。《〈霍尔斯坦的格奥尔格·库尔曼博士〉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预言。〈新世界或人间的精神王国。通告〉》与通行本不同的是,MEGA把书名《新世界或人间的精神王国。通告》也列入了目录之中。

这里还需要说明一下附录所增补的一个人物罗兰特·丹尼尔斯(Roland Daniels,1819-1855)。他于1838年入波恩大学攻读哲学,不久转学医学。1844年在巴黎成为马克思的朋友。1846年起在科隆为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工作。该委员会计划成立一个出版社,出版社会主义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威斯特伐利亚刊印受挫后,马克思通过魏德迈要求把手稿寄给丹尼尔斯,试图在科隆出版,未果。《1844年在特里尔圣洛克展览会上出现的神奇医疗的文档演示》是一部250多页的资料集,由维·汉森撰写,1845年在特里尔出版。

可以看出,较之陶伯特1997年提出的方案和2003年“先行版”,MEGA2《德意志意识形态》卷的变化在于:第一,明确了马克思、恩格斯作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作者的主导地位。该卷标题只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赫斯也只是一个不很重要的参与者,正文收入赫斯的文章一篇(恩格斯参与),附录收入两篇(分别由马克思参与、恩格斯合作),而1997年方案中列入的其独著《晚近的哲学家》《共产主义预言家的密谋活动》则悉数被删去了。而作为“先行版”的作者之一的魏德迈则不见了踪影,只在附录的最后收入了罗兰特·丹尼尔斯的一篇论文。第二,不再标明是两卷本的著述,而以“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批判”和“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来“结构”这部文本。第三,严格按照原始手稿刊印,比如,《III.圣麦克斯》的目录在“5.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社会”后加了“论断1:关于地产的析分、地役权的赎买和大地产对小地产的吞并;论断2:私有财产、国家和法”;而“辩护性的评注”曾经被通行本鉴定为《III.圣麦克斯》章中的两节之一,即“2.辩护性的评注”,而现在根据原始手稿改为“1.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下“新约:我”中的最后一小节,即排在“6.所罗门的雅歌或唯一者”之后的“7.辩护性的评注”。仔细研读手稿的内容就可以判断出,这里的“7”是误笔,而将它与“新约:我”中的最后一小节“6.所罗门的雅歌或唯一者”并列并排在其后,明显是不对的;因为按照这样的编排,《III.圣麦克斯》章只有一节,即“1.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而如果没有“2.辩护性的评注”,这里标出的“1”就是多余的了。

四 审慎地评估“影响”

最后,我想指出的是,一方面我们当然欢迎再现《德意志意识形态》原貌的新版问世,但另一方面也应该审慎而客观地看待它给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解释可能带来的影响。

此前,并非此卷编辑的英国某学者根据其所掌握的材料作出了惊人的判断,不仅彻底否定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价值和地位,而且认定根本不存在这一著述![5]影响所及,国内也有学者担心,MEGA《德意志意识形态》卷的出版是否会颠覆我们以往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和评价。作为曾经将很长时间和精力倾注在这一文本研究上的学者,我自然非常关注这一卷的出版动态,一拿到《目录》和《导言》就展开了认真的研读。最终,我不仅释然了,而且为自己几年前的研究[6]经受住新文献的检视和挑战而感到欣慰。

我的看法是,客观地再现留存下来手稿的原始状态,并不意味着文本所隐含的思想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就会自然地呈现出来。在文献学信息除了个别细节外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动的情况下,把握和揭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变化,特别是要深入理解在经过“博士论文”、《莱茵报》-《德法年鉴》时期的评论、“巴黎时期”的著述和《神圣家族》等的历练后其理论体系所获得的阶段性提升,最好的方式是还是按照他们反思和写作的顺序、进程来清理和透视;如果只是按照哪怕是最权威的编者的编排,平面地解读文本也恐怕很难达此成效。这也表明,我当初按照文稿写作的先后,在对其各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学术界研究非常薄弱而又占全书绝大部分篇幅的《圣麦克斯》《圣布鲁诺》章进行详尽释读的基础上,来理解和分析《费尔巴哈》章,继而更进一步分析《真正的社会主义》部分的思路,仍然是正确的。这种研究的结论是,曾经作为其同道的青年黑格尔派“观念论”“思辨哲学”,不仅是1845-1847年间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对象,也是他们突破“纯粹”“直观”的唯物主义重要的参照和支撑,“新哲学”体系是对既往不同类型的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和超越。

注释:

[1]Inge Taubert,Hans Pelger,Jacques Grandjonc,Die Konstituion von MEGA2 1/5“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Moses Hess:Die deutsche Ideologie.Manuskripte und Drucke(November 1845 bis Juni 1846)”,MEGA Studien,1997/2,S.57-58.

[2]Marx-Engels Jahrbuch,Akademie Verlag,Berlin 2004,S.Ⅴ-Ⅵ.

[3]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二版以及以此为原则选编的德文版著作集和以此为基础翻译的中文第一版第三卷。

[4]MEGA 1/5,De Gruyter Akademie Forschung,Berlin 2017,S.V-VIII.

[5]Terrell Carver,“The German Ideology Never Took Place”,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Vol.XXXI, No.1(Spring 2010), pp.127.

[6]聂锦芳:《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猜你喜欢

赫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布鲁诺
赫斯三角:全球最小的私人领地
赫斯三角:全球最小的私人领地
王者赫斯
布鲁诺
托马斯·赫斯维克简介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小布鲁诺的疑问:爷爷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