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效提升:大数据视阈下高校思政课研究
2018-02-22贺文华
贺文华
(西安文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出台 (以下简称《意见》《计划》),尤其是十九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目标,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在利用大数据如何改革、如何建设、如何创新的重要遵循。
一、剧变中的永恒: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准确定位
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1](P34)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虽然那个时代并没有网络技术,但是马克思对当时历史时代巨变的这一客观描述迄今仍有意义。
当年引起社会生活巨变的原因是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被迅速而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及其他领域,从而带来了人们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剧烈变化。今天,互联网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以智能化为标志的“工业4.0”时代。这个时代是以网络信息、云计算技术的大量运用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它将人、智能设备以及由此产生的爆炸性大数据连接起来,并以智能的方式利用这些可以共享、交换的大数据,人们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结合,进而完成各行各业的产业升级。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深受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影响。
面对诞生不久却已渗透各行各业的大数据,作为引领社会潮流的象牙塔却显得有些惊慌失措,尤其在当前一浪高过一浪的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大数据下催生的这些全新的教育模式面前,再次将高校的思政课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风口浪尖。改革潮头不改则退!但是理性面对新形势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热定思热,不能盲从,不能跟风,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加以取舍利用,要清楚要什么、改什么,否则可能舍本逐末。
有曰:纵使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确,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从未中断过,从过渡时期的以社会主义革命为主题开始,历经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初期,到当前《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颁布的新时期,可以看到思政课在不同历史时期无一例外地都进行了符合时代特征与要求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推出“85方案”“98方案”“05方案”“15创新计划”,虽然每个方案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是,课程设置的基本内容始终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是思政课不断改革却能保持高度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根本原因。这应该就是思政课的“体”,是思政课应万变而不变的“宗”,即“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只有把这个根本问题搞清楚了,再来考量当前以大数据为典型特征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进行高校思政课的改革,方能在剧变之中站稳脚跟与立场,而不会被万花筒般炫目的新技术所左右。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为了不被其所迷失,非常需要重申思政课实效性的科学内涵,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课改。
总体来说,置身于大数据时代的洪流中,高校思政课教育的根本宗旨仍然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有关高校工作的会议上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意见》与《计划》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结果,是当前以大数据为特征的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遵循,再次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我国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依然是提升我国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改进目标,也是检验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不变标准。
二、剧变中的变数: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契机
(一)基于大数据时代下思政教育的顶层设计是当前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遵循
2015年可谓是国家在高校思政教育领域进行深入改革创新力度最大的一年,按照先后时间顺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以下分别简称“宣传意见”“创新计划”“行动纲要”“建设标准”)。这几个重要文献高屋建瓴、统揽全局,从战略高度对以大数据为典型特征的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是指导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和重要遵循。
《宣传意见》强调,“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2]《创新计划》指出,充分运用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探索网络教学试点,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课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站”建设。[3]《行动纲要》中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建设教育文化大数据,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4]《建设标准》从规范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等方面,为进一步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宏观指导。[5]
(二)智慧校园建设为思政课的“教与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经历了‘十二五’的数字校园集成整合阶段后,高校进入了智慧教育的融合创新阶段,智慧校园的建设就成为重中之重。”[6]智慧校园作为互联网+时代里迅速成长的一个新事物,迄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关于智慧校园诸多解释的核心要素都基本一致,即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将丰富海量的教育信息上传网络并建立关联,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不断优化整合重组再造,以协同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而高效利用教育资源,以此推动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云计算、大数据、无线网络等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对“教与学”的定位会发生很大变化。对于学生而言,智慧校园让学生学习有了更加多样获取资源的手段,校园网、班级和学习主题微信公众号、交流论坛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知识信息来源,同时教室的环境也能够满足学生更加个性的学习需求。对于老师而言,能够利用大数据,让老师全方位多方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甚至心理活动等情况,同时因为一些更加便利而又节约体力的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帮助老师减轻了一些教学负担,也让教学形式与方法变得更加多样而有趣,师生关系也自然变得更加趋于和谐。
2018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从技术的角度来说,需要更加关注智慧校园,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支撑下,加速改变传统以固定的课堂、固定的老师、固定的课程为主的思政课教育,打造一个高效、灵活、平等的 “教与学”思政课教育资源平台,使移动互联的课堂、泛在的学习资源成为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
(三)“慕课”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的迅速发展为思政课教育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教育生态新环境
我国高校从2013年初开始MOOC建设。慕课是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迅速发展的一种在线教学方式,由于其覆盖范围广、参与者众多,具有“大规模性”;其依赖网络信息技术形成的“开放性”模式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被称为“自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毫无疑问,“慕课”正以全新的教学形态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在重点任务中指出,“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有组织地建设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在线开放课程”。[7]同年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在线教育引起教学变革和学习的革命”。[8]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高校已经逐步开展慕课教学模式的尝试,从课程数量来看,“截止到2016年1月,‘中国大学MOOC’上的合作高校有60所,共发布779门课程”。[9]可以看到的是,虽然慕课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发展势头却势如破竹般迅速,尤其国家专门提出要整合一切有利资源,打造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慕课平台,这对于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确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生态环境,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开放的在线的授课方式下,借助神奇的网络技术,教师很有可能成为点击率爆棚的网红,学生很有希望收获更多的教育资源,再加上生动有趣的呈现方式,师生线上线下更多的交流、互动、沟通,既能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又能够给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后,大数据平台后台跟踪分析综合教师与学生的相关数据,为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有的放矢地提出可预见的有效建议,真正提升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
三、剧变中的对策:驾驭大数据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实践考量
置身于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既要与时俱进地适应变局,又要体现自身独特的意识形态魅力,则必须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二者之间的关系,要以“思政教育为体、网络技术为用”作为基本遵循,以国家规定的思政教育目标与内容为核心,驾驭大数据,为新形势新条件下提升思政课教育质量探寻一个崭新有效的平台与路径。
(一)以大数据思维创新思政课教育新理念
大数据思维应该是一个多元概念,主要指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使用者、终端产品平台的互联互通,对整个行业生态重新进行整合优化的一种思考方式,大数据思维的特点主要是平等、开放、即时、民主。今天的“互联网+”时代要求思政课的主导者、施教者首先要树立大数据思维,主动适应、融入互联网时空,探索提升“互联网+大数据+思政课”的实效性,这是利用大数据服务于思政教育的起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那样:“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10]
大数据时代思政课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皆是因网络而生,QQ、微信、论坛、微博、层出不穷的各种智能App等,各种社交网络媒体的广泛盛行,使今天这个时代人人皆有麦克风,95后的大学生们更是能够熟练使用它们直抒胸臆,也体现了平等、开放、即时、民主的大数据思维特点。这就倒逼思政课教师必须面对这个现实,不仅要懂得而且要能够熟练掌握一般网络平台的基础应用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动态,跟上时代律动的节奏。
新的教育理念应包括:一是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责任感。二是要成为网络空间正能量的传播者与捍卫者。三是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都需要思政课教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争取掌控网络空间的主动话语权,并且敢于同错误的言论做斗争,净化学生学习生活的网络生态环境。思政课教师要与辅导员、团委、学生处、党委党支部等探索协同创新,探索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
(二)构建思政课教育必需的基础大数据
今天是一个“得数据者得天下”的年代,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形态,思政课教育也应在此洪流中利用这些应用不断产生的大数据,通过对不同来源数据的管理、处理、分析与优化,将结果反馈到思政课的教育应用中,大数据因此可以更好地帮助施教者全面深刻地了解大学生在想什么、需求什么,通过为思政课提供更好的服务,真正做到“数据为教者所用,受益为学生所谋”,结果将大大提升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
象牙塔内外,都能看到大学生们用手机上网读写聊天、看小说、下载音乐视频、网上购物和网上支付,这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百度90后洞察报告》显示,90后是在互联网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平均网龄达7.53年,日均上网时长达11.45小时。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学生的生活、沟通、娱乐休闲,乃至学习方式。由此也正在倒逼思政课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亟须跳出传统思维,重构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模式。
大数据之大,不仅在于其容量大,更在于其价值大,这种突破集中表现在数据的挖掘建构与有效利用上。面对数据大爆炸,如何在数据的海洋中打捞出思政课教育所需要的有用数据则成为思政课改革的新起点。
一是构建思政课教育知识内容方面的数据。目前思政课教育的依据就是国家规定的四本统编教材,而教材在时空上较之于现实总存在一定的延滞性,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目前最新版本是2015年修订的最新教材,但是从内容上讲截止到十八届四中全会,2015年秋投入使用,而实际的教学中,十八届五中全会已经胜利召开了。因此在教材知识体系的数据方面,应该以教材的知识框架为依据,借助互联网及时更新补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的知识信息,数据来源可参考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求是网、教育部官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以及其他门户网站的新闻网。
二是构建教师资源方面的数据。当前按照国家规定的高校思政课师生比1:400来算,现有的教师人数仍然严重不足,教学任务繁重。因此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立足当地放眼全国,挖掘各地、各校的教师资源,互联共享、互通共建,驱动思政课教育的建设发展,从三个领域拓展思政课教师资源,一是引入优秀辅导员。辅导员熟悉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切身的感受与需要,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接地气,他们可以“兼职教师”身份参与课程讲授。二是建立思政课教师流动站。借助于数据平台,兄弟院校间的思政课教师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互换授课,以此推动教师队伍彼此砥砺奋进,取长补短,提升整体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三是聘请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专家做顾问。学校可从当地省市宣传部门、政策研究室、党校、省市社科院等单位聘请专家,结合各自学校教学实际情况,请专家到学校结合政策方针的热点问题给师生们做报告,加强对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探讨,切实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
三是构建来自学生方面的数据。思政课教育实效性的最终检验标准就是学生,鉴于当前在校大学生多为95后,被称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因此构建学生方面的数据应该主要从网络内外或者说虚拟与现实生活两大部分来进行。一方面,构建与大学生现实生活有关的数据。通过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借助宿办楼、食堂、图书馆、自习室、教务处、科技处、学工处等,对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图书借阅、自习、学习成绩、科技研发等信息之间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发现他们的阅读取向、学业表现等。另一方面,构建与大学生网络生活有关的数据。汇聚整理大学生的网络浏览记录、校园贴吧网络言论、参与讨论的话题、电子图书阅读记录等多项数据,从中可以了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表达方式、话语体系、观念倾向的信息,进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三)有效利用在线课程平台,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这两年随着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在线教育的飞速发展,全国高校中已有数十所高校在共同开发自己的“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这也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91.5%的大学生表示所在学校拥有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公众平台, 45.9%的大学生会主动浏览思想政治教育类主题网站”。[11]按照在线课堂的理想模式,思政课程只需要一位会讲课的老师就够了,一个好老师可以突破教室的场地局限,同时教数以万计的学生,既解决了思政课师资短缺的问题,又适应了学生的需要,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当前从教育部到地方政府,都很重视推行慕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站”建设,切实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但是绝大多数思政课教师对慕课的热情并不高,因为,如果有网红教授的课程受到学生欢迎,其他思政课教师则面临“下岗”。另外,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仅仅需要意识形态知识的传授,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这才是思政教育完成“立德树人”至上目标的根本。而在线教育在丰富思政教育的教学形式、增加学生互动方式、海量知识信息搜索等方面的确有着传统思政教育无法比拟的相对优势,但是在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方面却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先天缺陷:一方面,在线教育主要的教学手段是“人机对话”,它缺少教师的言传身教、师生间的人际交流与教学相长,这些因素在学生成长中所具备的独特价值是在线课程难以替代的。另一方面,在线教育这种近乎充分自由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有更强的自主性和自我控制能力,达不到这一点,有可能造成学习效果的差强人意。因此,应该理性辩证地看到在线教育所伴生的问题,只有扬长避短,有效利用在线课程平台,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能真正起到提高思政课教育实效性的作用。
总之,在今天这个唯数据至上的信息时代,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拥有了绝对的竞争优势。思政课教育在这样一个时代环境中,可以说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人文精神PK技术的挑战。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利用并且驾驭大数据的技术应用,拓展思政课教育的网络生态环境,这是思政课教育当下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