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示于极,则民动于心
——《国家宝藏》的文化综艺新探索

2018-02-22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国家宝藏宝藏文物

赵 敏

文物,埋首岁月,凝望苍生,于千年尘烟中静默无言。文博事业日益兴盛的当下,普通百姓与馆藏文物的距离依然有点远。然而,2017年底央视推出的《国家宝藏》对27件瑰丽文物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深深打动了亿万观众。跟随国之重宝一眼看尽千年时,泪目者比比皆是,无论老少。

被定格为“央视文化节目元年”的2017年,原创文化类节目持续回暖迹象明显。点燃大众文化热情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朗读者》让荧屏在诗词、书札、信笺中流淌着的诗意与远方,和观众的朴素情怀之间有了种具体而微的切近。有学者反思,“文化类节目正在开展的极富后现代意味的文化拼贴,……由此勾勒出一幅幅看似热闹且紧随文化传统脚步的理想图景,却在实质上忽略了传统文化对提振本土文化信心与维系民族凝聚力的深层隐喻”[1]。而2017年12月一登陆央视便火爆大屏小屏的《国家宝藏》,可谓是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对“提振本土文化信心”与“维系民族凝聚力”更具创新性意义的深刻响应。

1 示物至极:创新模式

道在器中。传承千年的文物中蕴涵的文化精神和美学内涵,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在其相关知识、信息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并不是那么容易领会。一档围绕文物展开的节目究竟该如何破题?宣教式的专家讲解让节目虽高端,却往往失之于沉闷;纯娱乐化的呈现,又无法契合文物本身的厚重历史感,显得轻佻。《国家宝藏》历经两年多的时间潜心制作打磨,其中大部分时间正是在思考如何进行模式创新,更好地找准切入点。

法国艺术史家达尼埃尔·阿拉斯认为,对于艺术作品而言,脱离原先语境的展示方法,是文化在舞台上的亮相。从《国家宝藏》的创作手法中,不难看出制作团队充分调动电视艺术的手段,营造出有别于博物馆中静态陈列的语境,无论是小剧场的运用,还是纪录片手法的叠加,无一不是让这种语境更丰富,能开拓出更大创作与表达空间,更契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愉悦。

要拉近普通观众与文物的距离,首先需要消弭的是观众对相关历史文化的陌生感,而故事化是最佳手段之一。怎么讲,谁来讲,讲到何种深度,考验的是节目团队的创作意识和把控能力。《国家宝藏》在前期对每件文物大量史料调研的基础上,用文物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来串联起历史与现实的两端。而“前世传奇”恰好能够将戏剧的因素纳入节目中,提升故事张力,使围绕在文物之上的历史故事的合理想象空间最大化。同时,前世的演绎都是基于史实的合理杜撰,一方面可以弥补一些文物本身所留存史料欠缺的不足;另一方面,不会造成观众对所呈现内容的失真感,从而提升欣赏指数。

今生故事的展开,则是用纪录的手法,探寻文物以及背后蕴藏的文化价值在当今时代的意义。与国宝今生故事发生关联的人,无论是文物讲解员还是考古学家、大学老师抑或普通民警,其“素人”身份极大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前世重在演绎,今生则落笔真实,由此,综艺与纪录的手法交相辉映,但观众的观感却并不会觉得很突兀。

同时,《国家宝藏》中“守护”的理念,可以说是节目的一条隐形线索,贯穿始终并烘托出节目最基本的情感底色。用“守护人”的角色设置将明星与国宝绑定,让明星的介入显得自然、合理;而今生故事讲述者们,则更是以实际行动,切切实实践行对文物的传承与守望。最终,在极具仪式感的宣誓环节,守护人诵读出凝练厚重的守护誓词,让所有的参与者在庄重的仪式下,达至情绪顶峰,产生情感的最大共振。可以说,此环节的设置是升华节目主题的妙笔,不仅调动了观众的情绪,更能深深震撼和打动人心。

“文博类探索节目”“纪录式综艺”,可见,国家宝藏以清晰的节目定位,让原创的节目模式除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外,也彰显了国家级主流媒体对传播话语的把控自觉。虽然并未打破综艺类节目“明星+素人”的组合常态,却依然能够凭借制作精良的内容赢得口碑。

2 示物至极:萃取精华

《国家宝藏》由作为行业翘楚的故宫博物院牵头,并有八家自2009年启动的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加盟,其节目起点之高,可以说是对我国顶级文博资源的一次极致运用。选择这一资源来创作,本身即是对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极具民族特色、极富文化价值的无数宝藏,从文物这个角度进行的一番梳理,是在精华中萃取精华,以文化书写文化。从数百万件藏品中挑选27件国宝来PK,凭借的不仅是文物的珍贵程度,更多的考量在于附着其上的历史文化信息,在借助现代媒体手段诠释、传播时,能否找到最适宜的呈现方式。

就效果而言,节目首期播出即获无数点赞。即便以“故宫跑”的姿态追过《千里江山图》原作的观众,依然为LED大幕上画作无以伦比的绚烂影像所震撼;“各种釉彩大瓶”前世故事中的相关情节被网友称为“乾隆农家乐审美的官方版吐槽”,活泼生动的戏剧性效果迅速引起网友热议和自发传播;而不少观众在网上表示,看了《国家宝藏》才知道故宫有石鼓这样一件镇馆之宝。从观众参与度很高的投票结果来看,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的石鼓,从一度鲜为人知到票数高居榜首,可见,一旦文物被真正了解、认知,即便是较冷门的品类,其蕴涵的深厚人文气象、情怀和价值,也能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与推崇。同样,如貌不惊人的云梦秦简能够意外获得高票脱颖而出,也证明越是怀着敬畏与诚意的创作心态,去对文化价值维度进行深入挖掘,越能使文化精髓真正地感染人、化育人、引领人。

27件国宝件件可谓冠绝古今的妙品、神品。其神妙极处,藉由9大博物馆馆长以专家身份进行压轴点评,既增加了节目的专业性、严谨性、庄重感,也巧妙地将相关历史、文博知识如润物无声般授予观众。馆长们各自陈述的选宝依据,看似是为自家宝贝拉票,其实更是对文物价值的高度提炼,有助于文物向大众的深度普及。

《国家宝藏》绚丽的舞台效果、高品质的原创音乐与内容环节珠联璧合、相辅相成。观众留言说,“每一首乐曲悠扬动听、古风雅韵、切合主题,使得《国家宝藏》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一场听觉盛宴”,“听得我很有自豪感怎么回事?鸡皮疙瘩起来了”,“之前吊打演技节目,现在又不给音乐节目活路了”。无怪乎网友们的留言情真意切,11首原创BGM或磅礴大气,或深沉古典。主题曲《一眼千年》以及为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辛追墓T形帛画量身定制的单曲《仙才叹》《帛画魂》悦耳动人,将唯美情境营造从视觉延伸到听觉,成功构筑了生动、鲜明、隽永的古典文化意境。节目原创音乐从传统诗词、历史故事中汲取了诸多灵感,也赋予了它们独特的“中国风”气质,受到网友追捧热议。

成功地将高冷的文物从馆舍中请到最具传播活力的现代媒体上,《国家宝藏》缩短的不仅仅是文物与大众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更从视觉、听觉、意象各个维度对节目内容进行整体构思与打造,用丰富的电视语汇去追根溯源,让文物真正活了起来,让中华文化中抽象、深邃、美好的内在意蕴得以展现。

3 民动于心:传播影响

费孝通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曾指出,“生活在某种特定文化中的人,要对自己的文化有清醒的认识,明白它的来龙去脉、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2]。无论是历史文化资源,还是既有的博物馆数量,中国均处于世界前列。据统计,2016年度全国注册登记博物馆总数达到4 873座,且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4 246座,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87.1%。有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位公民约2年才走进一次博物馆,与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每位国民每年3~5次走进博物馆相比,大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还很有限。而自2017年12月初《国家宝藏》开播后,通过“博物馆”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数据骤然上升了50%。随着节目热度的攀升,不少家长原本的亲子游、游学计划改变为“寻宝之旅”。在某知名旅游平台上,国内博物馆旅游线路已达到近千条,为一座博物馆赶赴一座城,成为新时尚。

湖南省博物馆皿方罍的前世传奇演绎得颇有深度,今生艰难的回归故事更有温度,可以说是27件国宝中最感人至深的,很多观众都禁不住潸然泪下。该期节目播出后,湖南省博物馆的热度指数达到了463,远超其他馆,新馆开馆以后观众参观人数达到167万,大大超出馆方预期,主创团队“让人们的生活与博物馆建立联系”的初衷得以实现。

文化本身即是一种共有、共享、共建的内容和过程。文物代表的文化内容的传播及这种传播在受众内心产生的回应、触动、分享,实现了物与人的交融,也是让文明活化起来、传承起来的动态交互过程。通过社交媒体营销和对视频网站的应用,节目组强化了“用户意识”,使《国家宝藏》基于央视主阵地的全媒体表现可圈可点:5万名豆瓣网友给出9.2的高分,最高分达到9.5,节目一举荣登豆瓣年度内地综艺榜首;粉丝讨论量破百万,居文化类综艺节目第一;微信10 000+文章破110篇次,双微平台留存用户数累计突破100万;官方微博持续三个月单日阅读量均破100万+;截止到2018年4月,节目相关视频全网播放量破8亿,微博话题#CCTV国家宝藏#阅读量累计突破22亿①。

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助理总经理称“这简直是个奇迹”,因腾讯视频点击量达到1.57亿;喜马拉雅FM副总裁提供的数据则是在喜马拉雅FM收听达到2.8亿次,是历史类节目之最;节目播完已经一个多月后的某时点,还有6 000多人在豆瓣上热议《国家宝藏》。

节目目标受众是最具活力和话语生命力的青年一代。事实上,20到25岁年龄段的年轻人是《国家宝藏》的主要收看人群,15岁到20岁次之。作为收视主力军,广大年轻观众持续在B站、豆瓣、微博、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刷屏、点赞及分享,从混剪、说唱、漫画、表情包到各大网站论坛自发成立的答疑解惑小组,对历史的探讨、知识的辨析让年轻受众主动勾连文物、勾连传统文化的热情充分表达,而这种表达则激发出更广泛的关注与热议,让《国家宝藏》的传播实现了“多次抵达”[3]。

一档文化类节目,其社会效益的关键就在于传播影响力,以及这种影响力辐射开来对文化事业的助推,对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力的提升作用。《国家宝藏》所构筑的叙事空间,在博物馆的有形物理空间之外,形成了一个广开民智的无形文化场域,借助对文物的历史谱系、价值传承的深入挖掘,将观众从对文物外在形式美的惊叹和市场价格估量的简单层面带离,实现向文物背后潜藏的道与精神文化价值层面的跃升[4]。

4 结语

2018年4 月初,《国家宝藏》《朗读者》等九大中国原创节目的模式推介会登陆法国戛纳电视节,中国原创节目模式走向海外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从其成功轨迹可见,文化类节目不仅仅栖息于诗意与温情,它正尝试从一首诗词、一卷书札、一封家书这些简单的文化符号中,向更丰富的历史实物、工匠技艺与文化精神的传承里更深地钩沉下去,将其视域向更磅礴广大处拓展开去,诚可谓是国家层面的文化战略、节目层面的锐意创新、受众层面的审美追求之间的和谐共振;是物与人、历史与现实、意象与审美、文化与情怀的昂扬唱和。其中蕴含的大情与大美,在2017这样一个被标志为“文化元年”的时间点迸发出来,有其内在必然。而灿烂中华文明可数的家珍岂仅限于诗词歌赋抑或数百万件馆藏文物,我们完全可凭借厚重的历史积淀,以对更多优质内容的发掘、传播,去彰显泱泱大国的文明血脉与文化自信,融入皮肉筋骨,化为精神魂魄,只因“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注释:

①文章相关数据综合引用于网络公开数据。

[1]颜梅,何天平.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嬗变轨迹及文化反思[J].现代传播,2017(7).

[2]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J].文艺研究,1999(1).

[3]王彦文.火成了“大IP”的《国家宝藏》印证一个事实——文物的摩登瞬间,我们触摸历史的最好时代[N].文汇报,2018-2-14.

[4]汤浩.寓教于乐的艺术表达——《国家宝藏》栏目历史题材戏剧的创意策划[J].电视研究,2018(2).

猜你喜欢

国家宝藏宝藏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真正的宝藏
什么?海底宝藏
宝藏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国家宝藏》: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央视《国家宝藏》定档12·3 讲述“大国重器”前世今生
解析《国家宝藏》中的美国文化意蕴
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