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安排
——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的文本分析
2018-02-22
(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汉 430070)
网络群众路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群众路线的伟大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于群众路线如何适应新时代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群众路线思想、认真践行网络群众路线,是当前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群众路线的提出与践行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座谈会上首次使用“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提法,指出党和政府要将群众路线和网络平台结合起来,通过互联网更好地了解人民、走进群众,将其视为践行民主、接受监督的新途径。[1]
网络群众路线提出后,学者们对如何践行网络群众路线进行了理论研究,分别从搭建网络平台、提高干部媒介素养、治理网络生态环境、提供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方面,陶鹏指出,建章立制是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基础工作。[2]谢晓娟和金国峰认为,网络群众路线是一种非制度化的领导干部与广大网民之间的互动工作模式,需要制度的规范与约束。[3]左雪松和夏道玉建议,把制度建设贯穿网络群众工作的全过程。[4]大家认为,要真正走好网络群众路线,保障网络群众路线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就必须加强网络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
在网络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限于理论层面,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进行的实证研究较少。2015年以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这为网络群众路线走上规范化、常态化和法制化轨道提供了制度保障。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些政策在践行网络群众路线中的重要意义,并且认真贯彻落实。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在践行网络群众路线中的重要意义
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更好地了解人民、走进群众,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国务院各部委根据国务院政策精神,相继出台了符合本部门特点和实际情况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践行网络群众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快网络群众路线法制化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网络群众路线也应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需要相关的政策法规来保障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清理不符合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法律法规,结合发展实际进行修订,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体系,确定平台架构和电子政务等标准规范,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合法性。《意见》突出法制先行,对互联网+政务服务涉及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做了合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妥善处理。
(二)促进网络群众路线基层化
由于地域空间方面的原因,乡村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短板,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乡村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开展,针对这个情况《意见》指出,“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地方城乡规划,实现所有设区城市光纤网络全覆盖,推进农村地区行政村光纤通达和升级改造。”网络能够跨越地域限制将政务服务和基层服务结合起来,使群众路线更加贴近基层。我们要具备将大数据应用在推进网络群众路线之中的先进思维,不断提升政府数据集成和利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地域空间的限制,有效统筹城乡差距,并利用技术创新和服务深化,逐步将城镇与乡村纳入网络群众路线的辐射范围之内。
(三)保障网络群众路线常态化
网络群众路线的践行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政府部门应该不断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模式,用优质的服务与高等的效率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长效的公共服务。《意见》强调,“借助网络平台创新服务方式,在提升政务大厅服务水平的同时,更好地与网络结合起来,实现线上线下互补的局面,全面创新政务服务。”创新是政务服务进步的动力,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政务服务模式,才能为群众提供更满意的服务,群众的满意与支持是党与政府群众工作长效开展的有力保障。
三、贯彻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认真践行网络群众路线
互联网+政务服务系列政策是网络群众路线的具体化,政策的目标和措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思想。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的贯彻落实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响应并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由于工作的复杂性,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的贯彻落实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对此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的贯彻落实,通过互联网平台更好地了解人民、走进群众、为人民服务。
(一)完善政策配套措施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是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切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需要各级政府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制定政策配套措施,各地方、各部门必须认真学习政策内容,根据国家政策的指示精神,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相关细则。要根据各自职能按照责任分工,进一步细化措施、优化流程,补充操作细节,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完成时限及推进措施、工作职责及分工、工作要求等。各部门可通过例会了解项目进度和推进措施,明确下一步工作计划,保障政策的充分落实。
(二)进一步明确政策主体责任
政策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配合,必须明确政策主体责任,牵头部门负责顶层设计,操作部门分工细化,监督部门保障操作落实。不同层级、不同职能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需要有一个横跨在各部门之上的牵头部门来打破,明确领导部门责任,对实现一站式服务的各部门进行顶层设计,避免各部门独自做无用功。隶属的各部门要根据总体设计将政策中的各项措施细化,对工作交叉重叠的部门做明确分工,保证工作有序进行。监督部门要独立,严格监督政策的落实,对落实不到位的环节根据相关责任督促整改,保证政策能准确、有效地落实。各部门对各自环节的政务服务质量要承担责任,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
(三)优化政策绩效考评机制
政策绩效考核有利于督促政府落实政务服务,促进公众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建树,现有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未提及考核后的奖惩与整改,考核机制还不完善,要将政策绩效考评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中,成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依据之一。明确奖惩标准,对考核不合格的政府网站,应该由负责部门提出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监督整改过程,审核整改成果,让群众知晓考核结果并参与监督整改,提升政府公信力,整改不合格的,要监督到整改合格为止,相关负责人要承担责任接受处罚,对考核优秀的政府网站给予奖励,并号召其他政府部门学习,分享经验。
(四)建立政策纠错完善机制
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的落实应该随着群众个性化、特殊化、具体化的诉求不断更新充实,要建立政策纠错完善机制,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可以通过政府与公众的线上互动沟通、线下调查核实等途径,发现政策落实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将情况反映给政策制定发布部门。相关部门要重视政策执行部门的反馈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使政策不断完善,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务服务需求,将网络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