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采访在深度报道中的应用
2018-02-22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湖北 430000)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度报道在我国兴起以来,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采访对于完成深度报道至关重要,所谓“七分采,三分写”,业界记者也认为,一篇深度报道的完成,90%在于采访,10%在于写稿。深入采访是完成深度报道的关键,是记者做好深度报道的基本功,简单、肤浅、表象是采访中之大忌。[1]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深度报道的采访有着与一般新闻报道的采访不同的特点,是一种多层次、多侧面、系统性、立体性全面而深入的采访,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采访方式也需要转变,以提高深度报道的效率和质量。
目前,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仅用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许多突发公共事件的消息源。作为工具,社交平台在内容上具有社会性、多元性、分享性等特征,在信息传播上具有高度的便捷性,社交平台被大量应用于深度报道的采访中,可以更快地还原事实、追寻真相,使深度报道完成的周期越来越短。
一、社交平台采访在深度报道中的应用
(一)快速找人的技巧
突发事件中,记者在赶到现场前如何使用网络快速找到目击者,有记者总结了三个最常用的平台,分别是微博、百度贴吧、微信。根据一些深度报道记者的经验,新闻事件刚发生时,直接在微博里搜索很容易找到目击者,但是如果新闻事件发生有一段时间了,微博上相关信息已经很多的时候,直接搜索往往很困难,这时可以使用微博提供的高级搜索功能,可以更准确地找到目击者。[2]除了微博,百度贴吧和微信也都包含高级搜做功能,可以提供定向搜索,准确找到采访对象。2014年招远血案中,《新京报》记者刘刚使用微博短时间内找到10个目击者,而在2014城刀砍学生案中,他通过贴吧QQ在2小时内找到了行凶男子的吸毒背景。[3]类似的例子还有《南方周末》实习记者,在50分钟内找到乌鲁木齐火车站暴恐事件的目击者。
(二)为团队化采写提供平台
不可否认,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传统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新平台,新闻报道的采写也出现了新的模式。团队化采写是目前一些专业媒体深度报道记者在采访中使用的模式,从空间上来看,采写工作在过去是线性完成的,而团队化采写将采访演变成三维空间同时进行,把写稿环节变成了“插件安装”[4],把以往一个人完成的任务分给不同的人来做,减轻了个人的负担,提高了采写效率。在团队化采写中,团队联系的核心平台是微信群,有问题及时交流改进,有变化快速调整,采访不再是记者单枪匹马去干的工作了。
2018年1月4日下午4点30分左右,俄罗斯新西伯利亚一仓库发生火灾,其中包括7名中国工人的消息出现在网上,第二天晚1 0时,北青“深一度”深度报道《俄火灾7同胞罹难:阿军返回灭火却“再也没出来”》发出,这时国内很多新闻机构的报道依然停留在短讯和翻译外电层面上。[5]《北京青年报》29个小时做到这一切的方法,正是团队化采写。火灾消息发布1个小时后,《北京青年报》关于俄罗斯大火7名中国人遇难的微信工作群就建成,对各方的采写快速展开。类似的例子还有深度报道记者QQ群,可以用来提供新闻线索、寻找采访对象、远程核实事实、实现组团采访。[6]
二、社交平台采访的优劣
(一)深度报道中社交平台采访的优越性
深度报道应用社交平台采访的优越性,一方面体现在渠道便捷化上,一方面体现在模式合作化上,深度报道尤其是互联网环境下的深度报道,需要从这两方面发生变化。
突发事件的深度报道需要记者在第一时间找到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和人,但大多数突发事件中,由于空间的阻隔,记者不能及时赶到,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现突发事件的目击者、知情人甚至当事人及其背景资料的方法,已经在《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的深度报道中得到实践。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现场网民会通过微博和微信等,第一时间发布现场情况,他们是事件的目击者,记者在未到达现场前找到他们就可以进行初步采访,把握现场。另一方面,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可以发现关于某个人的资料和生活片段,从中了解到采访对象的日常生活,以此作为采访切入角度或采访突破,有助于报道的深入和人物的刻画。微博等社交媒体的便捷性,可以为新闻采访和报道节省大量时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我国网民的增加,通过这个渠道发现线索、寻找相关对象,会更加快速高效。
很多记者认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确实如此,如今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如何利用信息的方法,网络社交平台就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可以将记者和编辑、前方和后方、采访和写作联系在一起,大大提升深度报道采写的效率,北青“深一度”在团队化采写中,微信群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二)深度报道中社交平台采访的劣势
对于深度报道来说,应用社交平台采访也有劣势,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网络社交平台上信息传播情绪化,二是信息传播碎片化。
1.情绪化信息容易掩盖事实
社交化媒体是基于社交网络或者人际关系而传播,所能引起广泛关注、传播的话题往往与情绪相关。[7]社交平台上基于人际传播的内容很多包含个人的意见与态度,而且观点和评论的内容大于对事件本身的呈现,甚至很多人并不清楚事件真相就先发表评论,是网民出自自身情感和利益对问题发表的看法,往往不能考虑到公众利益。深度报道必须以公众利益为首,理性还原事实,这需要记者客观、冷静的思考,不能像网民一样做情绪化的表达。
2.碎片化信息往往误导记者挖掘事件真相
互联网传播带来传播主体多元化,导致信息碎片化,呈现的不是完整的事实,而只是部分事实的碎片,往往误导记者错误地理解事实,制造假新闻、反转新闻等等。
有学者认为,新闻传播领域后真相现象的形成与社交平台传播有关。信息碎片化传播中,人们得到的只是部分事实,以还原事实、追求真相为目的的深度报道记者可能因此遇到困难,如把个别网民发布的内容当做事实,或者因为不能考虑到整体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三、新媒体背景下深度报道记者的应对措施
(一)甄别社交平台上的信息价值
通过社交平台,记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众多的信息资源,缩短了采访时间,但是在信息渠道多样化扩展、信息资源更为复杂的今天,社交平台上碎片化、情绪化、实时化产生的内容中不乏谣言和虚假信息,这就需要记者在采访中加强信息甄别的能力,在多样的碎片化信息中剔除虚假的、偏颇的信息,发现关乎公众利益的、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就深度报道采访而言,即在海量的信息中挑选与新闻事件进展有关的、能反映采访对象特征的信息。
(二)提升社交平台上的采访能力
如今,通过社交平台采访新闻提高深度报道速度的重要方式,北青“深一度”、《新京报》等媒体的深度报道都在使用这一方式。记者应该熟练使用社交平台发现其丰富的搜索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社交平台的使用,同时要具备新闻敏感辨别其中信息的真伪,发现并利用有价值的信息。社交平台上信息流动速度快、传播形式杂乱,找到想要的信息并不容易,对于如今的深度报道来说,社交平台是一座富矿,而如果没有良好的技巧,则不能充分挖掘其价值。另一方面,记者要提升整合社交平台上碎片化信息的能力,单个的碎片化信息传达的信息量有限,如果记者运用专业思维将其整合,也是具有新闻价值的。
(三)核查整合社交平台的信息
最后还要对采访到的素材进行分析验证。由于深度报道涉及问题的特殊性,对于素材的推敲验证是深度报道采访中重要的一环。微博、微信上的信息固然快速便捷,但是其真实性是要经过验证的,网民情绪化、碎片化的表达不能直接拿来作为新闻。另外,网络上鱼龙混杂,网民身份匿名,不是谁提供的消息都可以相信的,应该多方验证、交叉求正,避免为了时效性而丢失了真实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核查能力对于记者越来越重要,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拿到可靠线索的关键。
强调一下,要辩证地看待社交平台上的碎片化信息,不能一味诟病于其不完整性。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增多,网民构成将多元化,网络社交平台上的碎片化信息也可以代表社会现实的多元化,深度报道可以通过整合碎片化信息把事件还原得更加丰富、立体、真实。
结语
有句话说的好,“给读者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深度报道就是如此,需要通过大量的采访取得大量材料。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记者能够通过相关网站获得关于事件的一般信息,这是所有记者都能做到的,但是有价值的信息要通过记者特殊的采访技巧获得,社交平台采访可以做到这一点。随着U G C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手机终端阅读习惯的养成,新闻竞争的拼抢速度越来越快,新闻事件发生后以致第二天甚至当日就有大量深度报道推出。[4]所以,深度报道的采访应当运用各种社交平台提高效率。需要强调的是,不能为了提高速度而牺牲深度报道的质量,高质量的内容是最重要的。正如《新京报》记者刘刚所说,“电话和网络采访只是各种采访技巧中最原始单一且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的采访方式之一,我依然推崇新闻人应该第一时间去到现场,新闻是靠脚跑出来的,不是靠打电话问来的,只有越逼近现场,离真相才越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