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铁岭市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2018-02-22秦巧凤

现代农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铁岭市公众绿色

秦巧凤

(铁岭市环境保护监测站,辽宁 铁岭 112008)

1 积极培育生态理念

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不同层次的生态教育,普及推广生态保护意识,广泛传播环境法律法规,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培养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伦理观,树立良好的环境价值观,倡导节约资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行为规范,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整个城市的文明与进步。

1.1 加强生态知识普及教育

以铁岭市的学校、党政机关、企业以及公共活动场所为主要区域,以学生、党政干部、企业经营者为主要对象,以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医院、绿色商场、绿色宾馆为载体,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公民生态环境教育,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将生态示范市建设与生态教育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建设具有生态教育、生态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齐备的生态教育基地。

1.2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通过积极推动义务植树、废物回收和各项生态保护志愿者活动,倡导公众参与。鼓励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参与生态市建设。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平台,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发布信息,介绍决策情况和目标,使公众获得政府及其环境保护部门生态环境信息。制订相关法规政策确立信息公开制度,维护公众环境知情权、议事权和监督权,提高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

2 倡导绿色消费与生活

2.1 引导公众形成节约型的消费理念,推行“全民绿色消费”活动。

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为重点,大力推动绿色采购与消费,营造绿色需求,推进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发展。

2.2 倡导公民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过程中树立绿色消费理念,适度消费,削减城市生活资源消耗和垃圾产生的压力。

2.3 培养良好的节约习惯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行循环利用模式,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培育节能意识,转变传统能源消费观念,推广节能设备的使用,减少能源浪费。

2.4 关注重点行业

以政府绿色采购为突破,培育绿色消费观念,以商场、餐饮、酒店宾馆等行业为重点,开展绿色消费示范活动,推广绿色消费。

2.5 加大保护绿色产品力度

制定相应的产业优惠政策,体现绿色技术思想,大力扶持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产品的开发;重点打击假冒伪劣的绿色产品,加大行政保护力度。

3 倡导绿色生产与工作

3.1 发展生态产业,推广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减少“三废”排放,加大对工矿企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修复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等的使用,推广节水技术。倡导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如旅游业,树立环保意识,减少对资源消耗。

3.2 企业文化角度,从改善外部环境和推进企业内部实施绿色管理、转变企业价值观念两方面着手,全面推动铁岭市企业文化的生态化。

3.3 以机关、企业、学校等为突破,倡导节约理念,减少日常工作中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消耗,通过适当的节约奖惩机制鼓励绿色生产与工作。

4 倡导绿色教育

在建设适应铁岭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合理、高效优质的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开展绿色文化建设工程,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途径,促进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机构和绿色学校的创建,提高绿色宣传教育的普及率。提高市内学校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态学习环境。

4.1 创建生态示范校。开展多层次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快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重点推进创建生态示范校工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适当标准,树立示范典型,规划以新区实验中学、铁岭高中等为试点,重点开展生态示范校建设。

4.2 绿色学习。建设绿色教育体系,开设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课程,将绿色教育内容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绿色活动。建立绿色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夏令营等形式定期开展绿色教育活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切身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3 绿色校园。加强学校环保和文化宣传设施建设,设置一些室外健身、运动设施,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自然。

5 创建生态社区文化体系

深入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众参与机制,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各类环保活动。培养公众良好的环境伦理道德规范,倡导符合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和参与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促进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提高社区生态文明水平。

加强铁岭市内各居住社区服务中心、健身、环保和文化等设施建设,积极创建“绿色社区”,在方便、舒适的同时,注重节能、节水,实行垃圾分类收集,还要做好社区环境绿化、美化、洁化、亮化,营造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社区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运动、休憩的良好生活环境。推广使用低污染、节能、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建材、构配件和装修材料,努力降低社区和居室环境污染。加强社区治安、环境、景观、卫生管理,树立生态文化的氛围,为发展生态型社区创造良好条件。

结语:公众生态意识的提高是环境宣传教育的最终目标,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人人要为生态市建设做出贡献的良好社会风尚,让社会各界和全体群众共同参与和监督,从而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蔡登谷.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内容[J].中国林业,2007(14):11.

[2]赵兵武,陈煊,李娜.新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初探[J].新疆林业,2009(4):4-7.

[3]程丕金.浅谈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内容及其重点[J].新疆林业,2010(2):9-10.

猜你喜欢

铁岭市公众绿色
绿色低碳
铁岭市烈士陵园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花灌木在铁岭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铁岭市职工书画展部分参展作品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