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把握“快新闻”中数据信息的真实性
2018-02-22张玮
张 玮
(天津体育学院 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天津 301901)
一、国内主流媒体的报道倾向
我国媒体是大数据时代的后起之秀,随着国内媒体报道的发展,兴起了以传统媒体为主、新媒体报道为辅的报道形式,甚至国内顶尖媒体,如中央电视台、凤凰网都已经开始向新媒体报道倾斜。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
以央视携手一直播共筑“中国梦”,大屏连小屏推进媒体融合为例,2017年10月1日至8日,央视国庆特别节目《我的中国我的梦》在CCTV-1播出,节目组特邀“一直播”助阵演播厅,实现“大屏+小屏”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全新互动播放模式,线上线下同交流。通过聚焦各行各业为国奋进的先进人物代表,献礼十九大。节目制作期间,“一直播”播放总时长达1633分钟,最高在线观看量超10万人,累计点赞量近500万,得到了网友的广泛热议与一致好评。节目总导演表示:“近些年来,传媒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的网络直播兴起,给电视节目制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之所以要把节目录制过程直播出去,一方面是想实现电视大屏和手机小屏的联动;另一方面也想让网络直播的新媒体用户关注到我们的节目。从多元的视角来观看节目。”
简而言之就是:大屏连小屏,小屏回大屏,多屏连受众。“有一点可能需要说明的是,节目录制过程本身就是我们特意设计的直播内容,而不仅仅是为节目提供网友互动,我相信很多观众是不知道一档节目是如何录制的,他们会有新鲜感。也就是说,大屏和小屏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总导演进一步指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趋增多,传播主体、传播媒介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迭代更新。2017年8月4日,“一直播”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宣布,双方达成深度合作,旨在打造全国广播电台与移动直播平台跨界合作的典型案例。此前,央视、人民日报、新京报等在内的多家主流媒体及政务机构均已在一直播开启直播账号,并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可以预见,未来“一直播”将成为媒体直播和政务机构直播的标配。
(二)国内媒体报道未核实新闻的影响
央视《共同关注》曾经于2016年10月13日报道了“‘实习生薪酬800元起征’误用政策,实习生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的有关新闻,报道中强调实习生应该按照3500起征的劳动报酬所得扣税(“[共同关注]国税总局:‘实习生薪酬800元起征’误用政策 实习生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不过按照劳务报酬所得800元起征扣税的实习生把这篇报道出示给公司HR后,HR表示联系当地地税后,地税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条假新闻,实习生工资按照劳务报酬所得800元起征。而事实上,我国实习生与用人公司签订的实习协议,发工资时部分按照劳务报酬所得800元起征点扣税,部分按照劳动报酬所得3500起征扣税。报道后,国税总局却删除了原文章标题。
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个留下深刻印象的税制。该税制规定的800元起征点,远低于工薪个税3500元的起征点。该文还分别提道:“类似实习生、小时工等非全日制的灵活就业人员,都存在税收上的问题。从目前的税收制度来看,税收鼓励的是主流就业,不鼓励灵活就业形势。”“给实习生造成困扰的,除了个税法之外还有劳动法。用人单位极少与实习生签署劳动合同,实习生收入也因此无法作为签订劳动关系的工资、薪金征税。”在2012年以前,对于支付给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等灵活就业人员的报酬,该如何扣除,税收政策的规定是不太明确的,而企业的习惯也是按劳务费用处理,或要求灵活用工人员自行或企业代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劳务发票(还要缴营业税及附加)。
二、新闻信息检索甄别能力的培养
(一)信息量的增长
媒体人需要获得更多的信息,这是为日后深度报道中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奠定基础和保障。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人皆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发布新闻信息,在海量新闻事件不断涌现的同时,也给新闻工作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媒体人要时刻保持新闻敏感,随时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同时,要保证新闻消息真实可信,需要新闻工作者核实新闻来源,在海量信息源的背景下,培养对新闻信息检索甄别的能力。
(二)数据调查的能力
以假新闻频发的民生新闻为例,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鱼龙混杂的信息每天爆炸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尽管这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了读者对新闻和信息的渴求。但是,在海量信息中,一些与读者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知识、伦理观念背道而驰的新闻屡屡出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读者的理性判断。在这种条件下,质疑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就成为舆论中的一个新现象,这种新闻也被人们称为“质疑类假新闻”。
比如,违背伦理的《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名列虚假新闻的榜首。这篇稿件被质疑,是因为“村妇组团约炮”等事件骇人听闻,记者描述的一个伦理崩坏的农村社会给当地村民造成了伤害,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为救女童 女子被狗咬成重伤》被质疑,经查被狗咬伤的女子并非因为救助女童,而是其男友为引起社会关注而编造的谎言。
有关自然灾害的《江西九江浔阳区发生6.9级地震》《燕翅山告急》2篇虚假报道被质疑,都是因为它们涉及自然灾害——地震和地陷。一篇是来自地震台的测试消息,一篇是照片挪用了他人拍摄的非新闻发生地的照片,这2条虚假报道均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离奇事件的《四川小伙在南极开火锅店》是某微信公众号编发的虚假新闻,因为其猎奇性,产生的新闻效应也大,被多家媒体转载。
当然,这次通报的虚假新闻,都是在质疑声中被揭穿的。这些被质疑的虚假新闻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他们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广泛的传播效应,对社会公众产生了严重误导,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几年前被澄清的假新闻,近几年来又兴起,可能对受众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新闻媒体工作者应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及时对比过往数据,核实新闻,及时发出报告。
(三)甄别信息的能力
在核实新闻信息时,新闻工作者可能会通过采访、实验等方式来验证新闻消息来源。
三、新闻信息检索甄别实践的方法
(一)检索新闻
广泛搜集新闻,包括国内外各大新闻网站,如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台、路透社、新华社、央视网、凤凰网等。其中,也包括新媒体的微信公众号新闻,社交媒体推特、微博等。
(二)甄别新闻
第一,从有公信力的主流媒体搜集新闻。第二,新闻五要素不全的新闻,基本不可信。第三,新闻中所列事实都是孤证的,要到相关机构或官方网站核实。第四,非正规媒体报道的新闻,不可全信。第五,从其他渠道获得相关信息与新闻报道出入很大,不可全信。第六,实地走访新闻地进行采访或相关数据调查、实验等。
(三)整合新闻
在选定要报道的新闻事件后,新闻记者要通过搜集大量的新闻信息,并核实信息来源,思考内容报道的角度和切入点,确定报道主题,明确报道目的,补充相关报道素材,使用文本、音频、视频、图像等方式报道新闻事件。
新闻媒体通过广泛搜集新闻消息,核实相关新闻信息,做到专题报道内容的真实有效外,还应该保留新闻出处,提供相关信息延伸和相关信息延伸,普及相关知识,使新闻报道的内容更为丰富。
四、结语
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工作的严谨态度决定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新闻数据的有效性。在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形势下,新闻出处和信息的真实性越发受到受众的关注,因此在新闻事件面对“速度”与“准确”时,笔者更倾向于报道真实的信息,为“快新闻”的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