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成果对金本位制度的冲击
2018-02-22何竞
何 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70)
1 一战前德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原先松散的联邦政治结构对于发展资本主义的阻碍被清除,并且直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牢牢把握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顺势而上完成了工业化,迅速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1.1 德国统一对德国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统一之前,身处欧洲中部的德意志只是一个号称德意志联邦的松散的政治结构,无法避免不受到欧洲列强宰割的命运。而德国的统一不仅结束了混乱的局面并且从以下两个方面促进了德国工业的发展。
1)德国的统一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统一的政治行为体在其统治范围内实施了重商主义政策,瓦解了国土领域内封建主义与地方主义的分割,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孕育与发展。这无疑推动了德国工商业资本主义经济的蓬勃起飞,还为工业产品的销售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市场,进而为德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德国的统一使得整个国家更加重视军工业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德意志帝国通过王朝战争建国,统一后完全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另一方面,德意志帝国有着欧洲国家的通病,即自身的国内市场太过有限。因此在帝国统一后,扩张、再扩张并寻找掠夺海外市场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需求,德国的工业才能发展如此迅猛,并且在军工业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就。
1.2 德国工业的主要发展成果
在德意志帝国工业蓬勃起飞的40多年里,不仅在传统领域如钢铁业、采矿业有了新的发展,并且在新兴产业如电气、化学中,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由于造船技术的进步,德国在军工领域特别是海军军备方面,获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首先,在传统工业领域中,德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十分迅猛,到了1890年,德国生铁和钢的价格降到在欧洲同行业中最低。其次,在新兴产业领域中,电气工业的进步推动德国迅速电气化,其1911年总发电量10 000 kW·h中在满足基本居民用电后绝大部分被作为工业动力。在化工领域,到1900年德国生产的合成染料占世界总产量的80%~90%,远超英国[1]。另外,德国在军工领域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到了20世纪初,德国不断通过新的造舰法案,其造船的规模越来越大,造船技术也越来越先进甚至走在世界的前列。
1.3 德国工业发展与同时期的英国相比较
1870年到1913年这一段时间,由于英国的设备陈旧、技术老化,再加上殖民帝国主义落后的经济体制,英国的工业增长速度与德国开始拉开差距。在这43年中,英国工业增长了1.3倍,而德国工业增长了4.6倍[2]。到了1913年,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德国已经超越了英国,老牌的工业强国英国所占的比重为14%,而德国则高达16%[3]。
在传统工业领域,1870年英国生产占世界生铁总量的50%,德国仅占世界总产量的12%。而到了1900年,实力就已经发生逆转[4]。在新兴工业领域,德国把握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而同时期的英国则因为长期向殖民地输出大量资本,致使更多的资金流向老工业部门,大大拖延了电气、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在海军军备方面,1908年时两国的造舰实力不相上下。而英国在1909年决定,德国每建造一艘无畏舰,英国就造两艘。但是其国力的回落使得这样的竞赛给英国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德国作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此时已经拥有足够的技术和财力承受技术复杂,耗资巨大的海军军备建设。
2 德国工业发展对英国霸权地位的挑战
2.1 英国霸权地位对金本位制度的重要性
这里所论述的金本位制度并非指19世纪初期仅在英国国内实施的金本位制度,而是指后来涉及到各国的以黄金为基础,以英镑为世界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笔者将会从金本位的产生和维持两方面论述英国霸权地位对于金本位制度的重要性。
1)金本位制度的产生依赖于英国的霸权地位。原因在于金本位制度在英国国内建立后,英国并未迫使其他的国家实施金本位制度,国际金本位体系的产生实际上源自于这些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英国经济的追随。英国突出的经济成就吸引着欧洲其他国家,于是这些国家也想效仿英国并且通过与英国进行贸易而获得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利益,从而自愿融入国际金本位体系。同时,基于英国作为“日不落帝国”不可撼动的经济地位,各国对于英镑可以兑换黄金充满了信心,在国际贸易中使用英镑作为主要的结算货币。于是金本位体系迅速扩散到各国,成为世界货币体系。
2)金本位制度的维持也依赖于英国的霸权地位。国际金本位体系中各个国家的权利与义务并不是对等的,英国作为整个体系的创始者以及核心,拥有控制、管理整个体系的能力。这种能力与特权不仅是因为英镑作为世界货币(又被一些学者称为“顶级货币”)而享有控制货币发行量的金融霸权。因为毕竟金融霸权和货币地位只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真正能够在背后支撑这些软实力的是政治霸权、军事霸权等硬实力。也就是说,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参与到国际金本位体系中以后之所以愿意接受英国对于体系的管理,是出于对于英国政治、军事地位的忌惮。
2.2 德国工业发展对英国国际地位的挑战
一战前英国的工业实力已经落后于德国,并丧失了工业垄断地位。于是其曾经无人能及的国际地位受到了来自德意志帝国的挑战。
在经济方面,德国率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高速增长的工业经济使其成为一战前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强国。同时由于德国处于欧洲的中部位置,国内市场有限,庞大的国内产能只能通过贸易和殖民地进排解。在扩张殖民地的过程中,德国斜断东西非计划与英国的纵横南北非的开普敦—开罗计划相冲突,从此拉开了英、德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斗争的序幕。
在军事方面,工业化的率先完成使德国在军工领域获得了突出的工业成就,再加上威廉二世提出的“世界政策”的指引。德意志帝国通过了1898年到1908年四次海军法案,大力扩建海军,提升造船技术。德国海军力量惊人的发展速度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让通过海上贸易立国的英国面临很大的压力。
工业迅速的发展让德意志帝国异军突起,其亟须扩大产品销售市场、争夺殖民地的意愿也与霸主英国产生了冲突。这使得德国不再愿意服从由英国主导的国际秩序而遵寻现有的世界势力划分。于是德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与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建立起同盟国集团,并与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展开对峙,公然挑战英国“世界老大”的国际地位。
3 德国工业发展对黄金自由流动的阻碍
3.1 黄金自由流动对金本位制度的重要性
金本位制度实施的先决条件是要满足“三个自由”,即自由兑换、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缺一不可。黄金的自由流动包括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入,自由兑换是指金币可以在市场上自由流通,银行券于黄金之间可以自由兑换。这是基于民众层面对金本位制度的根本保障,人们之所以从原有的以黄金结算的交易方式转变为以纸币或银行券为结算的交易方式,是因为英格兰银行承诺随时可以兑换任意量的黄金。
自由输出入是指黄金输出,输入一国的国境没有任何限制,完全自由。这是基于国家层面对金本位制度的保障,因为国际金本位体系是以黄金为基础,英镑为世界货币的体系。并且,各国以英国为贸易的核心,在国际贸易中,英镑被广泛地用作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而英镑可以自由兑换黄金。因此随着国际贸易的进行,必须保障黄金在国家之间可以自由输出入。
3.2 德国工业发展对黄金自由流动的阻碍
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德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甚至有赶超英国之势。这无疑打破了原有的世界格局的平衡,国家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起来。于此同时,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大量消耗了两国的财力,却并没有一方获得压倒性的优势,使得双方更加互不相让。在这样不明朗的局势下,作为主导国际秩序的霸主,英国不管在政治军事地位还是经济贸易霸权方面都十分忌惮来自德国的挑战。那么得益于工业发展而迅速崛起的德国,为了争取更多的利益,已经跃跃欲试。此时英国和德国都意识到双方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够解决。因此在这个时期,备战准备形势明显,各国都加紧了对黄金的搜刮和掠夺,以国家的形式存储大量黄金以备战时之需。由于各国疯狂囤积黄金的行为,限制了黄金的自由输出入和自由兑换,导致了无论是国际市场上还是国内市场上,黄金的流通量都急剧减少。
4 金本位制度被冲击后还能维持的原因
德国工业的发展既挑战了英国的霸主地位,又阻碍了黄金的自由流动,金本位制度已经开始出现要崩盘的趋势。那么金本位制度并没有在短时间内被摧毁,甚至还维持到一战后的一段时期。以下将分析金本位制度受到冲击后还能维持的原因。
实际上,英国受德国的影响,在其曾经称霸的很多个方面都面临被取代的压力,然而英国却仍然是国际金融的核心。这与英镑作为世界货币是分不开的,因为作为世界货币就可以获取大量的铸币税。进而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和贷款,持续到一战前,尽管英国已经丧失了工业领域的垄断地位,但其海外投资规模仍然具有相对垄断优势[5]。数据显示,1870年,英、法、荷三国的资本输出总额为79亿美元,其中英国就占62%的份额。1913年,英、法、德、美、荷五国的资本输出总额为395.5亿美元,英国所占的份额下降至49.3%,却仍然是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庞大的资本输出规模为英国带来巨额的源源不断的收益,这一点对于当时的英国维持其综合国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6]。换句话说,英镑特殊的国际地位及英国海外投资的收益,起到了延缓英国衰落的进程,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金本位赖以生存的基础。
[1]刘立.德国化学工业的兴起[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8.
[2]孙炳辉,邓寅达.德国史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约翰·哈罗德·克拉潘.1815—1914年法国与德国的经济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4]张长全,刘亮.论金融霸权的表现及对其抗衡[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55-57.
[5]Peter Lane.Documents on British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J].Macmilan,196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