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
2018-02-22北汽镇江汽车有限公司郑菲
北汽(镇江)汽车有限公司 郑菲
■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必要性
企业安全管理是指按照国家的法律和相关规定以及技术标准,运用各种管理手段,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状况,避免事故的发生。企业安全管理的内容包括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和职业卫生管理等,管理对象不仅包括生产人员、设备和环境、还包括生产的动力、能量、信息和资料,所以,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企业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安全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一大需求,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与有效实施是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助力。
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管理系统,它能够提供一条便捷、高效的沟通渠道,把所有的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到相关工作人员手中,缩短各级管理层次反馈问题所需的时间;它能够实时采集现场的安全管理基础数据信息,对比数据库模型,及时、准确做出预测预警;它能够对安全隐患信息的上报、整改和验证及时跟踪,真正实施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闭环管理;它能够更加便利的查阅企业安全管理历史信息,向公众如实发布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
■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需求分析
建立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就是要实现安全管理标准化,数据实时采集和分析,管理制度和经验的共享,各过程的PDCA闭环管理等需求,以保障企业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笔者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国家和地方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要求,对标了同类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经验,确立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包括企业基础信息、安全管理、职业卫生、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治安保卫6个主要模块和安全教育、安全协议签订等14个基础过程(见下图)。
■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理念
1.物联网技术,实现动态管理
企业安全管理内外部环境和管理方式并不是一蹴而就,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改进的管理活动。现场的隐患、设备设施的运行参数、人员和车辆入厂后的运行轨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变化等都需要一个高度智能化的动态信息系统来维护。因此,企业需要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将现场各类涉及安全的信息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类汇总和对比分析,形成大量的数据源,从而实现安全动态管理。
2.大数据技术,实现预测预警
企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将获取大量的现场安全基础数据,例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实时变化数据、车辆和人员入厂后的活动轨迹数据、设备设施运行参数数据等,通过对比这些实时采集数据与数据库中标准数据的差异性,就可以对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定量的数据分析,找出未来的变化趋势,实现预测预警,给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功能设置
1.基础信息
安全基础信息:包括企业简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企业愿景、价值观及安全方针,企业安全绩效情况公示,企业适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企业安全管理标准,企业应急预案等基础信息,安全信息化系统必须具备批量数据导入和导出功能,减少繁重的数据输入工作。
2.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系统:针对安全管理各要素,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流程,规范各类安全管理行为;通过对安全管理基础数据的统计、汇总和分析,自动形成分类汇总台账和分析图表,为进一步管理管理提供依据。
2.1 安全教育过程
形成员工从入职到离职的全过程安全教育数据库,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当出现人员入职、离职、岗位变动等信息时,自动进行安全教育预警提示,指导员工和管理人员完成安全教育工作
2.2 安全协议签订过程(见下图)
流程说明:
(1)收集安全环保协议基础资料:根据不同项目性质,收集商务合同或确认函、施工安全保障方案、入厂人员清单及身份证复印件、入厂设备清单及特种设备资质材料、入厂人员保险缴费记录、授权委托书等资料.
(2)提交安全环保协议签订流程:由申请部门安全管理人员预审后,提交申请,并上传基础资料。
(3)安全环保协议基础资料审查:由人力资源部审查基础资料充分性和合规性。
(4)通过审查,办理签订手续:通过审查后,由申请部门至综合管理部办理盖章手续。
(5)形成相关方电子台账:形成电子台账(具备分字段检索功能,并分类形成分析图表)。
2.3 事故调查处理过程(见下图)
流程说明:
(1)发生事故:各类事故(事件)发生。
(2)应急处置:按应急预案进行现场处置。
(3)事故快报:利用移动终端填报事故快报,并上传现场照片和伤者照片。
(4)组织事故调查:按调查权限,调查部门组织事故调查,收集调查资料(包括:现场照片或布置图、证人证言、医疗证明、技术分析报告等)。
(5)填报事故调查报告:按规定模板填报事故调查报告,并上传事故调查资料。
(6)推送相关责任部门:依据事故调查部门判定的责任部门,推送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
(7)填报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责任部门按事故调查报告防范措施要求,填写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和完成时间。
(8)防范措施验证:事故调查部门验证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9)形成事故台账(具备分字段检索功能,并分类形成分析图表)。
2.4 隐患排查治理过程(见下图)
流程说明:
(1)隐患上传:各级管理人员在现场隐患排查中,移动终端拍照,并上传照片。
(2)填报隐患信息:排查人填报隐患类别、隐患描述、责任部门及责任人、整改建议、完成时间等信息。
(3)隐患推送:根据信息填报的责任人,将隐患信息推送责任人。
(4)隐患确认:责任人确认隐患信息,并填报整改措施及计划完成时间等信息。
(5)隐患整改:责任人组织隐患整改。
(6)整改信息确认:整改完毕后拍照上传,并对整改措施完成情况进行描述,填报整改完成时间,隐患排查人对整改完成情况进行确认。
(7)形成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形成电子台账(具备分字段检索功能,并分类形成分析图表)。
2.5 危险作业审批过程(见下图)
流程说明:
(1)危险作业申请:危险作业需求部门提交申请。
(2)危险作业审批:根据危险作业分级,分别由申请部门、属地部门、保全部、人力资源部、公司分管领导逐级审批(可实现电脑和移动终端审批)。
(3)生产危险作业审批单:生产危险作业审批单电子版或生产危险作业审批单二维码(收集扫描识别审批信息)。
(4)现场公示:现场张贴审批单或二维码。
(5)施工完毕确认:施工完毕后,由组织部门确认施工完毕。
(6)形成危险作业电子台账:形成电子台账(具备分字段检索功能,并分类形成分析图表)。
3.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系统:全面梳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员工职业健康体检数据,形成可追溯的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入库、发放、领用的全程管理记录,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1 职业健康监护过程(见下图)
流程说明:
(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包括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检测、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采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在线检测数据。
(2)确定岗位: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确定职业病危害岗位。
(3)确定人员:依据确定的职业病危害岗位,确定需职业健康监护的人员。
(4)职业健康体检:依据职业病危害岗位和职业健康监护人员,组织岗前、岗中、离岗职业健康体检。
(5)数据录入: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数据录入信息化系统。
(6)形成分析缺失图:由录入系统的数据,自动生成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变化趋势图和员工个人职业健康体检变化趋势图。
3.2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过程(见下图)
流程说明:
(1)建立发放标准:根据不同岗位作业性质,形成各岗位劳动防护用品配发标准。
(2)组织采购:提交年度采购流程和各采购批次订单流程,组织劳动防护用品采购。
(3)入库发放:到货检验后入库,填报入库信息,按标准发放至员工。
(4)领用人确认:利用员工手机,采用APP软件等方式,员工对劳动防护用品领用情况进行签字确认。
(5)形成劳保用品台账:形成劳保用品出库、入库、库存台账,形成员工一人一档的劳保用品发放台账。
4.消防安全(见下图)
流程说明:
(1)基础档案资料:包括消防设备清单、灭火器清单、建筑消防审批资料等基础档案。
(2)资料上传:将基础资料上传至信息系统。
(3)设备设施点检:形成点检二维码,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完成点检,并查看历史记录。
(4)故障提报:使用部门和监控室人员针对消防设备设施故障提报维修申请。
(5)故障排除确认:故障修复后,由使用部门确认维修情况,并予以确认。
(6)形成分类电子台账:具备分字段检索功能,并分类形成分析图表。
5.交通安全(见下图)
流程说明:
(1)车辆管理台账:包括驾驶人、产品车动车人员、公务车、职工自备车等基础信息资料。
(2)资料上传:将车辆管理台账上传信息系统,具备批量导入和导出功能。
(3)人员离职提示:与人力资源部信息管理系统对接,自动提示人员离职信息。
(4)资料维护:根据系统提示信息,维护车辆管理台账。
(5)形成分类电子台账:具备分字段检索功能,并分类形成分析图表。
6.治安保卫(见下图)
流程说明:
(1)人员出入:形成人员和车辆出入预约系统,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进行预约,按审批权限完成审批流程。
(2)车辆出入:同上。
(3)人员轨迹跟踪:在访客证中植入RFID芯片,通过物联网实时跟踪人员在厂区内移动轨迹,并在非法进入设定区域时完成预警,增强公司保密管理。
(4)车辆轨迹跟踪:同上。
(5)重点部位人员管控:针对试制车间、储漆调漆间等重点保密、防火管控部位设置人脸识别系统,及时预警非法进入人员。
(6)形成分类台账:形成人员和车辆出入信息(具备分字段检索功能,并分类形成分析图表)。
■结论
本文通过对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需求进行分析,运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实现企业安全动态管理和预测预警根本需求。通过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管理数据的查找将更加快捷、档案管理将更加清晰、数据统计分析将更加准确、安全管控对策将更加有效,为企业的长治久安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