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编语文教材
2018-02-21刘永加
刘永加
今年秋季开学,我国中小学新生统一更换语文课本,此举意在增强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实践的能力,具有里程碑意义。说到语文教材,我们不能不想起叶圣陶先生,他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编辑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倾注语文教材的编辑和教育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的开拓者。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对于今天的人们仍有启发作用。
把童话与儿歌融进教材
叶圣陶1894年出生在苏州,他的原名叫叶绍钧,字秉臣。3岁时就开始学描红,6岁时上私塾,11岁时参加中国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第二年(1906年)他就上了苏州成立的第一所公立小学,当时学的还是文言文。叶圣陶小时候受的是传统的教育,后来却一直提倡白话文。1921年,叶圣陶写了他的第一篇童话《小白船》,用的即是白話文。就在写《小白船》的第二年,他出版了中国的第一本童话集《稻草人》,这部集子里面全是给孩子们写的童话。1928年叶圣陶写的《倪焕之》先在《国文教育杂志》连载,后来开明出版社出了一个单行本,这本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有记载的,是第一部比较成熟的、影响比较大的长篇白话文小说。
叶圣陶从17岁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93岁,一天都没有间断,日记一共有700万字。他的那首著名的童谣《小小的船》也记在日记里,“自以为得意,录之。”得意在哪儿呢?他是多用叠字,多用an音,而且意义很浅显,情境不枯燥,适合孩子幻想。这首儿歌完成了他多年的一个愿望,“20年前在开明编小学课本,即设想及此,直至今日使乃完成。”“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里面用了6处叠词:弯弯、小小、蓝蓝、闪闪,使用叠词之后,就使文句有了一种可爱感、韵律美,就像妈妈在哄孩子睡觉唱的摇篮曲,亲切生动又活泼。这是叶圣陶的童话和儿歌的主要特点,所以多年来赢得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喜爱。
因为叶圣陶从事过教育工作,所以他觉得童话是对儿童进行文字启蒙、文化启蒙的一个最好手段。童话童话,就是和儿童对话,就是说出儿童心里的话。叶圣陶写童话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孩子,因为民族的未来,都是从孩子开始的,他是中国第一部童话集的作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非常大的贡献。进而,叶圣陶把自己的童话和儿歌融进了教材,让更多的孩子接受优美的母语教育。
情注开明国语课本
1917年,叶圣陶的同学在苏州甪直小学当校长,请他到那里去教书。当时,这个学校集结了一些热爱教育、志同道合的人。当时大家对旧的教育制度不满,提出很多改革想法,其中就有编课本。从那以后,叶圣陶的一生就跟编课本结下了缘。
1931年,叶圣陶进了开明书店,编《中学生》杂志。这期间,他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编了一套小学生《开明国语课本》,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这套教材,由叶圣陶撰写课文,丰子恺先生绘制插图。课本上市后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称赞,尤其小学教员反响更是热烈,他们说原来有的教材内容陈腐、语言枯燥、插图呆板,孩子们见了就厌烦,哪儿来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科书本该编成这个样子。叶圣陶和丰子恺受到鼓舞,1934年,又完成了高等小学用的四册国语课本。
这套课本初小八册,高小四册,共四百来篇课文。叶圣陶说:“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序。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
叶圣陶这套《开明国语课本》的特点是编写指导思想纯正,不是为了灌输知识、应付考试,而是从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出发,讲究科学性,侧重于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学习方法。在“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度”的前提下,让学生不仅仅是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提高思想素养、陶冶心灵。因此,课文内容都与儿童生活相适应,采用做游戏、讲故事、介绍见闻、思考辨析等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传授给孩子的思想全都渗透在课文里,循循善诱,娓娓道来。
“语文”这两个字的概念,是叶圣陶提出来的,以前都叫国文、国语。他说,说话就是语,写字就是文,所以叫语文。他还说,教语文不是为了培养作家,教语文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接受和表达。听说读写里头的听和读,就是接受,说和写就是表达。叶圣陶奠基了新中国的语文教育。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叶圣陶曾反复强调,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小沫是叶圣陶大儿子叶至善的女儿,她在北大荒当老师的时候,叶圣陶给她写过几封信,有一封信就专门说到了这个:“我有一个说法,叫作‘教是为了做到不用教。说得详细些,大致如下:老师给学生讲道理,传授知识技能,这就是‘教。学生明白了道理,自己能运用懂得的道理去应付事物,这就不用再教了。”叶圣陶一再强调,做一个教师,要为人师表,必须是身教重于言教。叶圣陶在给叶小沫的另一封信里写道:“关于思想政治方面,固然要用嘴来讲,这就是‘言教,但是‘不言之教的‘身教更重要。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你要叫学生守纪律,除了精要地讲几回而外,你自己时时处处守纪律是作为深入的‘教”。你说对不对?”叶圣陶还说:“说话要说清楚,让人能听得明白,然后写字要写得清楚,让人看得懂,要为别人着想。”
叶圣陶有3个孩子,他给这3个孩子起名叫:至善、至美、至诚。真善美是叶圣陶一生的追求,他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有这样的品质。日常生活中,叶圣陶就给孩子们讲,你要读书,你们读什么书都可以,我不给你们限制,但是你们看完以后可以给我交流一下你们看书的心得,然后你也可以写文章,文章我也不给你们出题目,你们觉得对什么有兴趣,就写什么。大儿子叶至善写过一段父亲给他们改作文时的情景,说那时吃完饭以后,把桌子收了,就点一盏小油灯,父亲就读孩子们的作文,读的时候他会说,你看这里头这句话你写得很好,为什么好?那句话你写得不太好,为什么写得不太好?3个孩子写了一年,有朋友看到了,就跟叶圣陶说:“你的这3个孩子文章写得这么好,可以给孩子出书了。”头一本书就叫《花萼》,过了一年以后,他们又出了一本书叫《三叶》。从此,3个孩子都走上了文学的道路。
叶圣陶有一副对联,概括了他对做人的一种追求:“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它的意思就是得失要看淡,做人要勤勤恳恳,像孺子牛一样。叶家三代人在编辑事业上都有非凡的成就,实践了叶圣陶的理念:叶圣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首任社长兼总编辑;他的长子叶至善,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首任社长兼总编;孙女叶小沫,是《中国少年报》的主编。
叶圣陶的一生,都在从事语言文字的实践、研究、推广工作,为祖国的语文教育教学事业,为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健康成长,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人们会永远记住他的功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