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迷人的兰州牛肉面

2018-02-21汪志

风流一代·青春 2017年11期
关键词:清汤牛肉面拉面

汪志

暑假,在浙江宁波读大一的儿子坐火车回到家已是天麻麻亮,我们给他准备好了可口的早餐,想不到儿子却将饭菜一推:“哎呀,我不是微信中跟你们说了吗?我回家第一顿想吃的就是兰州牛肉面。”吃完牛肉面回家后,儿子笑逐颜开:“还是咱们这儿的牛肉面迷人,清香可口,百吃不厌。”

生活在西北的人,尤其是生活在“兰州牛肉面”故乡的甘肃人,每天的早餐绝大多数是一大碗牛肉面,不分男女老幼,争先恐后,一饱口福。在兰州,每天早晨最亮丽的风景线便是牛肉面馆门厅内外吃牛肉面的食客,里面坐满了,门外蹲的、站的、靠在墙边的,人人一大碗牛肉面,“呼啦呼啦”响,此起彼伏,那个美呀,那个香呀。

是什么人造就了这人间美味?清朝末年,回族人马保子在兰州城挑担卖热锅子面,日日早出晚归,不出几年,他的面赢得了喜欢面食的兰州人的喜爱。不久,马保子开了一家店面,并打出了“清汤牛肉面”的招牌。马保子的清汤牛肉面汤色清亮、滋味醇厚,拉面柔韧爽滑,一时间食客如云。后来,马保子的儿子马杰三接管经营“清汤牛肉面”,进一步改进口味。据说,他每日里用一头小毛驴驮一个大木桶,收来當日的牛肝煮汤,佐以独特的调料,兑入新鲜清凉的牛肉汤中,使得兰州清汤牛肉面更加浓香四溢,名震四方,获得了“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美誉。考究的用料、精湛的手艺、悠久的历史,使兰州牛肉面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1999年,兰州牛肉面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兰州被誉为“中国牛肉面之乡”。

笔者从小生活在南方,儿时的日常主食是米饭。长大后来到甘肃工作,第一次吃兰州牛肉面就被它清香可口的味道迷住了,以至于生活在此30多年,兰州牛肉面成为了我的至爱。每次回老家过年,待上几天,就想念兰州牛肉面。虽然在老家的街上也能找到打着“兰州牛肉面”旗号的面馆,但味道与真正的西北“兰州牛肉面”大相径庭。

兰州牛肉面不仅西北本地人爱吃,凡吃过的都会爱上。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条图文并茂的新闻,说一个日本留学生在兰州学习生活了几年后,迷上了兰州牛肉面,回去前费了很大周折在兰州拜师学会了做兰州牛肉面,回到日本后开了一家“兰州牛肉面”,结果每天吃牛肉面的人排起了长队。

兰州牛肉面为什么这么招人待见,这缘于它的面条全程纯手工,“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一疙瘩普通的面剂子在拉面师傅手中极富变化,大宽、小宽、韭叶、细面、二细、毛细、二柱子、荞麦棱……多达十几种,想吃哪种就拉哪种。不同形状的拉面合着不同的脾性和年龄,大宽粗犷生猛,二细稳重有力,毛细温柔细腻,所谓“拉面好似一盘线,下到锅里悠悠转,捞到菊花瓣”。孔子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从汤到面,兰州牛肉面把中华面食的仪式感和丰厚蕴藉的含义表达到了极致。至于碗里绵绵不绝的一根面条最长能有多长,据说能达366米,真可谓碗大乾坤、绵长亘古。

“牦牛肉卧底,红烧牛肉冠顶,萝卜擦青,香醋调味,香菜绿绿,辣椒油点红”,这就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兰州牛肉面特征,观之,色香形俱佳,夺人眼目;闻之,味香扑鼻,叫人馋涎欲滴,百吃不厌。

迷人的兰州牛肉面啊,欢迎你来兰州品尝原汁原味的“牛大碗”……endprint

猜你喜欢

清汤牛肉面拉面
夜的清汤
非洲特色美食,兰州牛肉面
远去的清汤担
一碗清汤的想念
一碗拉面加个蛋
第一次照顾妈妈
吃火锅最怕遇到的八种坏毛病
兰州味道牛肉面的故事
漫画+脑力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