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古代雕塑中的“方圆”
2018-02-21吕相勃
吕相勃
摘 要:因为汉朝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哲学理念,形成了本土的审美情趣。所以当佛教传入中土,与儒家正统思想的碰撞中,逐渐造就了佛教造像的汉化。佛造像在造型上开始体现儒家思想的审美特点,力量开始由外向内转化,造型圆融却不失棱骨,在方与圆中找到了一种“之间”的审美情趣,这些转变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審美观念。从云冈到龙门,是这种审美转变的具体例子。
关键词:“方圆”;佛教艺术;气韵
西方写实雕塑大多是体会自然主义美的追求,而东方艺术体会到的却是心灵和信仰上的精神美,我觉得两者在造型本体语言上是相互区分又相互融合的。本文欲尝试解读舶来文化遇到中国本土文化后,在雕塑方面的一些变化和体会,并将这些体会应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
一、浅谈中国古代审美情趣的产生
(一)我对天圆地方的审美哲学理解
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就发明和创造了许多形状概念,来传达一些象征性的意思,到后来就成了一种象征符号。汉代大一统时期,圆的造型和方的造型逐渐结合起来了。汉代对“规”与“矩”——画圆的圆规和画方的矩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规矩”成为汉代的宇宙论①,不仅在汉镜中出现,在汉代画像石中总能看到“伏羲女娲图”一手执“规”一手执“矩”(图1),代表了宇宙的文明创始,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方圆之说在器形上的体现
在出土的汉朝时期的镜子和一些生活用品上都体现了这种方圆融合,如玉琮(图2)和汉镜铭文(图3)这种造型的方与圆,反映在现实的人生里就是树立一些平凡的生活典型。这些都表现出“之间”一直是汉文化里的核心,也可以说是一种冲突的均衡,是汉人处事的一种智慧。在汉镜的方格周围总能看到一些愿语,如“结心相思”“幸母见忘”“长乐未央”“乐无事”“日有喜”“宜酒食”“常富贵”。从某种意义上讲,汉代圆和方是天和地,是时间和空间,又是天道和人世。
(三)审美理论出现
到魏晋时期,士族阶级出现了顾恺之和王羲之这样的艺术大家,美学逐渐形成了概念,并且出现了艺术专著,如文学上钟嵘的《诗品》。绘画上出现了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其中定出了“六法论”对绘画艺术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书法上出现了卫夫人的《笔阵图》,对书法的线条美做了归纳和概括。这些著作成就了一批大家,至今仍然影响我们对美的感知力。这些对美的感知力当然也作用于中国的各个艺术门类上,特别是对绘画和雕刻的影响更加深远。
二、佛教艺术的传入和演变
(一)佛教艺术传入的背景和造像的兴盛
魏晋以后中国南方稳定安逸,使得绘画以及书法等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北方连年战乱,汉族失去了主导地位,五胡的乱华,外族的入侵,却意外带来了艺术上新鲜的血液——佛教艺术。上百年的战乱也就造就了佛像在中国的辉煌发展。
(二)佛造像汉化的例子——宾阳洞
到北魏孝文帝后,造像本土化开始,以云冈为代表,而进一步明显的是龙门的宾阳中洞。宾阳洞是布局完整性的极度体验,或松或紧,或张或弛,充分体现了造像汉化的尝试,不仅受到当时绘画和书法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汉文化中“方”和“圆”的世界观的影响。它的局部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像古代书法一样,步步相生,一步不到位可以从下一步找回,充分体现了汉代五行学说中的均衡。
在人物布局上,人物大小有度,塑造感极强,从迦叶和阿南来说充分体现了人物的不同性格。阿南(图4)的手的缩小化处理体现了人物聪慧灵巧的性格。从气韵上说,各个人物处理顺气,形体主线明确,概括精炼,这大概是受到了当时书法的影响。主佛面目圆润,体现了佛法的纳万物思想,形体却结实圆满,可以说是极品中的极品。它使方与圆达到了一种完美的结合,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其他装饰更是把整个气氛加以烘托,浑然一体。在细节处理上,单是一只脚,形体概括更是精炼,但该有的都有了。
中国古代的审美是一种“之间”状态的表达,如《石涛画语录》中的“似与不似之间”和古代器形中出现的方与圆的协调布局等,这些都与儒家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我对造像中气韵的理解
中国古代的造像都有一口“气”在其内,使整个雕塑有了一种生命力,这个气就是我所理解“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
当然,这种气由多种因素来传达,如动感所带来的气韵之生动,山西铁佛寺(图6)布局紧凑,形体飞舞,气息张扬热烈。又如山西洪福寺的迦叶那个眼神、动作之怪异,可以说真是一股怪异一股生动。福胜寺主尊座下四个小力士动态极为生动夸张,富于动感。
可见动感是体现生动最直观的手法,也可以说气韵之生动是由形体在空间中的扭转所带来的,当然,在西方这个体现得就更明显,如《掷铁饼的人》等。
但是令我更吃惊的是古人居然可以用静来产生气韵生动。崇庆寺十八罗汉之罗睺罗(图7),动作极小,双手放于腿上,闭目,仿佛进入了禅境,在静中感之其性动。再如善化寺之五方佛,每一个都好像有一种状态要传达给你,但是又静静地停止了,而且是五种不同的感受,难道这就是古人所谓的意境吗?再有就是双林寺的骑狮文殊,波浪澎湃的曲线,凶猛的神兽,动感十足,而文殊坐于神兽背上的莲花宝座上,一腿垂下,表情自若,神态安详,一静一动,又产生了一种气韵之生动。
在这几年的雕塑学习中渐渐感觉到“六法”中其余五项都是产生“气韵生动”的因素。有了“传移模写”的学习后,然后就开始了“应物象形”的写生练习,最后在创作中学习到了骨法用笔,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有了这些,才能慢慢去促成气韵上的生动。
三、结语
通过研究古代造像的规律后,对古代造型语言有了新的体会,进而去尝试将这些体会应用于当代具象写实雕塑当中,产生一种造型语言上新的认识,从而去更好地体现东方“方圆”之间美学体系下的含蓄美。
注释:
①出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盖中国早期之哲学家,皆多较注意于人事,故中国哲学中之宇宙论亦至汉初始有较多完整之规模”。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韩刚.“谢赫六法”义证[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杨泓,李力.美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贺西林.寄意神工(古代雕塑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6]殷双喜,隋建国.穿越·时空:雕塑系历任教师论文选集[C].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