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视觉艺术与当代影像艺术之间的“语言”

2018-02-21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3期
关键词:视觉艺术当代艺术艺术家

徐 阳

(作者单位: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1 当代影像艺术

将计算机视觉的语言方式和电影视听语言相结合,是否会形成一种具有特殊表意性的影像作品,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因为计算机视觉本身也只是一种通过计算形成的视觉效果,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而视听语言是传统影像的一种表达方式,运用视听语言可以将影像的含义准确传达给观众。任何艺术作品的目的都是表达,艺术本身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是艺术家在生活中的感悟提炼的一种精神感觉并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来,越来越多人接受这种表达方式就出现了艺术现象,艺术现象的出现绝对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批人的集体行为。所以,艺术可以说是一批人或一代人的表达,就好比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出现,他们对生活的深度感触,形成了第五代导演整体的叙事风格。不管是音乐、雕塑、绘画还是当代影像,所有艺术现象之下肯定有一个我们看不见但又相通的概念即“语言”。

当代艺术是一门多元的语言,包含影像、绘画、装置、互动、综合材料等多方面的艺术。伴随着社会发展,在当下时代所形成的一种新的艺术思潮,当代艺术家在今天的艺术群体中占有很大比重,今天的各大美术馆、展览馆,尤其是发达城市已经能看到无数的当代艺术品陈列摆设。当代艺术的概念非常简单,在时间点上指的就是今天的艺术,深层含义上也主要指的是具有当代精神和现代语言的艺术。其实,对于当代艺术没有明确和准确的定义,我们生活的周围无时无刻不出现当代艺术,当代工业设计、当代建筑设计和无数大中小型的当代艺术品,同时当代艺术也包含了影像,例如,一些当下的实验影像和先锋影像。但无论哪种艺术形式都是反映了生活在这个时代下的艺术家对于生活的态度。影像作品也是运用了当代语境下的语言表述方式来表达作者的观念。说到当代影像艺术,不得不说“中国录像艺术之父”张培力,是最早对录像艺术进行实验的艺术家。1988年,他创作了《30×30》,艺术家所使用的视听语言是用自己的双手在镜头前反复摔碎、粘合、再摔碎一片玻璃。内容毫无变化,摄影也采用固定机位和拍摄角度,整个语言风格非常艺术化。早期由于拍摄设备和环境的简陋、技术匮乏造成的张培力这种不经过后期处理,形成冗长而令人难以忍受的沉闷风格,但这种风格却逐渐发展成为录像艺术的标准模式,受到年轻艺术家的追崇。随后,他又相继创作了《(卫)字3号》、《相关的节拍》和《焦距》等视频影像作品。所以,影像只是作为语言的载体存在,真正重要的是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笔者曾经设想如果用计算机视觉语言将张培力的作品重新解构,可能会得到一个比较新颖的影像作品。影像发展到今天已经变得更加多元,语言的载体更加多样,但种种丰富多彩的变化始终改变不了语言本身所具有的表达魅力,不然,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会变得空洞、乏味。

2 “语言”的一致性

从静态艺术到动态影像再到计算机视觉,语言的概念在其中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今天的语言讲述方式更加丰富。计算机视觉这个关键词在今天看来并不陌生,大量的当代影像艺术是由计算机完成的,有些艺术品还可以与观者产生互动。计算机程序已经不是神秘的代名词,影像艺术的创作因为有了计算机的参与会更具有创新性和延展性。北京电影学院薄一航教授作为中科院博士后来到电影学院,给传统的美术学院添加了动力,计算机视觉已经成为主干课程。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Prosessing语言,让更多的视觉艺术创作者学会与计算机对话,并创作出大量计算机视觉的影像艺术和交互作品。我们都知道视听语言是电影最基本的构成方式,那么作为语言有其相通之处就是表达,只是表达的环境有所不同而已。如果在计算机语言基础上,发掘电影视听语言的语法进行创作,从而表达创作者的意图可能会形成一种新的影像风格。简单来说,一个故事有跌宕起伏,我们用计算机视觉将这种故事状态再现出来,可能又形成一种影像。所以,语言是相通的,但传达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计算机和人类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因为有了计算机视觉,有了我们利用计算机表达艺术观念的过程,当代影像艺术才会琳琅满目。识别、捕捉、跟踪等技术是计算机视觉的技术分支,这些技术为更多视觉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可能性和延展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更多计算机技术出现,利用好这门“语言”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不能盲从更不能跟风。说到底,技术的出现还是为了让“语言”有更多延伸的可能性。

3 永远不变的“语言”

目前,中国当下社会正处于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大众广泛关注最多的依然是经济问题,对于艺术的关注还略少,尤其是带有实验性、先锋性的计算机影像作品就更难被大众理解。计算机视觉这个概念也是近几年才得以普及,进入2000年以后,由于市场的开放和技术的普及,人们才发现其中的价值,现在越来越多国外艺术家以及本土艺术家认为,中国的当代艺术是有价值的。“实验影像”不被大量的受众所接受,这个笔者认为不要紧。重要的是,一种新的艺术方式的出现,对整个社会之间的平衡起到了特别重要的调节作用,因为这是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事情,社会发展的越快,实际上在它的意识形态里有某些东西是很恍惚的,这个时候需要艺术发挥调节作用,所以实验性的作品非常重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更增加了我们用语言去描述这个时代的可能性和趣味性,所以新事物的出现必定有其基础。

影像艺术的价值就在于此,计算机视觉艺术和当代影像艺术在国内一定会迅猛发展,因为这种艺术方式对人类的未来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最基本方式,语言的环境可以改变,但语言的表意性永远不会磨灭。新语言方式的出现将会改变人类未来的审美走向。未来并不是某一个画派、一个流派甚至一大批艺术家的出现,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因为人类从现在开始面临的问题的复杂性超越以往,已经不是以前我们遇到过的问题。所以,纵观所有科学门类的发展,唯独“语言”是最深层,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永远存在的一个重要元素。计算机视觉艺术作为“语言”的一个载体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计算机视觉艺术与当代影像艺术是当代的一种艺术现象,就存在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艺术语言方式的积累形成一种对时代的感悟和诠释,所以语言的“包容”是未来计算机视觉艺术和影像艺术发展的必备条件。

猜你喜欢

视觉艺术当代艺术艺术家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电视综艺节目宣传中视觉艺术的创新思考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