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襄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途径探究

2018-02-21陈文君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1期
关键词:襄阳文创旅游

陈文君 马 敏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

1961年,欧洲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Industry”一词变成复数,并称之为“文化产业”,用来指代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存在和作用。此后,“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学术概念被推广到文化、经济等领域。文化创意则是文化产业的精神内核和价值体现。襄阳是一座以三国文化、荆楚文化为名片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其中包含诸多历史名人,如诸葛亮、宋玉、刘秀和米芾等。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有郭靖和黄蓉。近年来,襄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老河口丝弦、沮水呜音、黑暗传、襄阳花鼓戏、老河口木版年画等已陆续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襄阳城墙作为明代古建筑,已有600多年历史,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襄阳又建立了唐城、汉城等影视基地,为旅游业蓬勃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然而,随着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襄阳的文化创意产业却进展缓慢,尤其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非常淡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各行都受到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与影响。尤其是“互联网+”融合了电子商务、文化产业、传统服务以及政府政务等社会各个领域,同时为创新创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平台与技术手段。总的来说,互联网已经渗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彻底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那么,我们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平台提升襄阳文化软实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目前的各类主流互联网平台与新媒体客户端来看,有关襄阳三国文化的创意产品和内容都极为匮乏,在互联网消费市场的占有率很低。所以,通过古隆中这一线下旅游平台,并以襄阳三国文化元素为主题设计一系列文创产品显得尤为重要。此后,将这些文化创意产品精准投放到互联网和古隆中线下旅游平台上,推动襄阳文创产业及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为襄阳市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建设文化襄阳提供新生力量。本文将探讨襄阳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可能性,并探索襄阳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径。

1 襄阳市文化旅游建设现状

近年来,襄阳市坚持实施“文化立区、旅游强区”战略,将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打造为全区支柱产业,取得突出成绩。借助互联网及新媒体平台推进文化襄阳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1 打造融媒体宣传矩阵,文化襄阳宣传初见成效

襄阳市近年来积极探索实践媒体融合发展,推进“报+网+微+端”融合发展,现开办有襄阳日报、襄阳市政府网、襄城新闻网、襄阳市新闻微信公众号、襄城新闻官方微博等多个媒体平台,近期又开通“云上襄阳”,在全市首家入驻湖北日报客户端,并与襄阳广播电视台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宣传襄阳市的媒体矩阵,凝聚推介襄阳市文化的强大合力。襄阳市共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刊播新闻稿件500余篇,其中,省级以上稿件30余篇,其他各类重头稿件50余篇,产生了较强社会影响力,为襄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襄阳市襄城跨平台新媒体宣传推广点击量突破8 000万次,活跃粉丝比例高达80%以上,孝女郭红雁带母上大学、襄城乡村振兴等多个热门话题被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关注转载,影响力持续位居全市各县市区政务媒体平台前列。

在融媒体栏目频道设置上,我们加大襄阳市文化方面的比重,在襄阳市新闻网设有文化、旅游、文学和魅力襄阳四个专栏,全方位大力度宣传襄城历史文化、民风民俗、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景,并通过襄阳市新闻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等平台,加强襄阳市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推送,对外展示襄阳市独特文化魅力,提高襄城文化影响力,提升襄城文化软实力。开展网络大V看襄城活动,邀请武汉、黄石、荆门的十多位荆楚网友来到襄城区采访文化小康建设成果,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小康建设的样板,展示了襄城区文化建设成果,同时也请网友为襄城区文化建设出谋划策,促进襄城文化建设更好更快发展。襄阳市襄城区旅游文化项目相继建成运营,宣传推介造势取得成效。2018年上半年,全区共接待大型团队634个,同比增长35.31%;接待游客突破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3%和12.5%。

1.2 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展示非遗独特魅力

襄阳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和保护工作,近年来,已有吴氏武狮、龙凤书、七星镇痛膏制作技艺、吴氏糖画等多个项目入选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供各种参演展示平台,并在湖北日报、襄阳日报、襄阳广播电视台、襄城新闻网等媒体平台报道襄城非遗项目,展示襄城传统文化魅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襄阳市文化馆与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进行协同育人合作,带领学生对襄阳市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及其传承人进行数字化抢救,将多种地方民族文化以口述史、影像资料、文学资料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记录与保护,为后期的文化传承、文化挖掘与创新提供了较全面的融媒体文化池与数据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演展示平台拓展工作上,襄阳市也正与唐城影视基地、建设路文化创意园区等新兴文化旅游平台进行多方位的合作探讨,如文艺汇演,手工艺品包装上柜等。

1.3 突出古韵新风,擦亮襄阳市文化名片

襄阳市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盛,历史悠久,人文遗存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是襄阳“一城两文化”的重要载体。襄阳市襄城区确定“古韵新风 精致襄城”旅游推广语,在航空、高铁、车站等人流集中场所,以及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全方位投放,利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旅游节庆活动等向外界推介襄阳,提升了襄阳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擦亮了襄阳市文化名片。此外,伴随唐城影视基地、汉城文化基地、习家祠风景园区、建设路文化创意园区等新兴文化旅游平台的逐步发展与完善,襄阳市新的地标和名片也在数量上不断增加,种类不断丰富,旅游功能与配套设施越发完善。

2 襄阳市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品融合探究

借鉴故宫博物院成功的文创模式和经验,将襄阳的三国文化、传统民俗以及博物馆文物的文化元素关联整合到一起,组成一个襄阳文创IP的大综合体平台,为设计文创产品提供灵感和养分。设计能代言襄阳三国文化的创意产品,并投放到互联网平台和古隆中风景区线下平台,用Online To Offline(O2O)的商业模式挖掘襄阳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并让有丰富内涵和情怀的历史文化元素以快消品这一贴近民生、接地气的方式落户互联网和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构建新型襄城文化互联网平台,创作并投放足够的、有品质的、适应新媒体生态的原生内容。例如,文化旅游、民风民俗、文艺生活等内容可用短视频、图文、网络海报等方式呈现。打造一个能代言襄城文化,带动襄城各文化元素融会贯通的精品IP,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一条系统的文化产业链。例如,可以把诸葛亮或者郭靖黄蓉作为切入点进行IP搭建与改造,让有丰富内涵和情怀的历史文化元素以贴近民生,接地气的方式落户互联网平台。将掌上政务、便民服务网络平台与襄城旅游资讯、文化服务、生活指南区分开,并进行符合互联网标准的精准投放;将襄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俗文化以及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保护资料投放到网络新媒体平台上去,并进行定期更新。做好襄城区文化的互联网蓝海开拓工作,对襄城的文化生态乃至整个襄阳的文化软实力提升都发挥重要作用。

基体实施方案和路径探索主要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可以通过对故宫文创产品的考察和资料文献的研究,整理和归纳出设计方案。对襄阳市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进行详细记载,在此基础上充分学习与实践。对于目前已经展出和研究过的文创产品进行考察与研究,学习别人的设计思路及制作方式。然后,创新设计方案,挖掘其文化内涵,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创新点。有了创新点,需要重视互联网推广营销。在设计自己的作品之后,以“走出襄阳,面向全国”的目标,将襄阳三国文创产推向全国,增加其影响力。其次,在技术方案上,也有需要遵循的规范。整理各个名胜古迹和人文遗迹的详细信息,以时间为线索,简明扼要的对名胜古迹进行介绍。同时,做成电子文章存档。查找资料,进行资料整合,编辑好设计文稿,团队成员进行讨论修改,对襄阳三国文化、各地文创产品进行收集,并进行统一的设计和制作。通过“襄阳三国文创产品”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微博号,对制作进行日常更新,让全国使用互联网交流平台的人都能看到我们的设计制作日常以及文化创意成果,将每个文创产品成品进行二维码身份编辑与标识。在相关网站展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看到关于该成品的电子文档和影视资料。最后,将所有成果和文化创意产品、IP概念内容等在襄阳文化艺术数字馆进行专题展览宣传,增强市民的保护意识和线下传播的力度。

本文主要探究以襄阳三国文化为主题,以古隆中为平台,以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为参考,设计一系列能为襄阳本土文化代言的创意产品,并探讨襄阳三国文化IP创作的可能性及其传播渠道,为襄阳市设计文化创意产品,为襄阳市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品融合提供具有较高执行性的技术方案,为通过互联网和融媒体平台提升襄阳文化软实力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以改进襄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迈进的步伐。

猜你喜欢

襄阳文创旅游
陶溪川文创街区
襄阳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神秘的包裹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谱写时代新篇——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