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节目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与节目形态创新发展
2018-02-21冯瑞丹周芳冰林昀肖
冯瑞丹 周芳冰 林昀肖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1 文化类综艺节目新发展: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此前,2017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创作要“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
政策的鼓励和人民对于优质文化类节目的需求,使一批文化类综艺节目应运而生。中央电视台、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于2017年12月3日起开始播出,播出一段时间以来广泛好评。《国家宝藏》受到大众青睐的背后绝非偶然因素,本文将对《国家宝藏》节目的文化自觉意识以及节目形态的创新进行研究。
2 节目的文化自觉意识
从2017年的12月开始,《国家宝藏》联手9大博物馆,用镜头语言带领观众走进博物馆,一一揭晓27件“国宝”的传奇。“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不仅是一件陈列品,而且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文化传奇。”这是《国家宝藏》的节目追求。
2.1 借助大众传媒,让国宝活跃于全民视野
《国家宝藏》的受众主要是年轻人,在传播媒介方面节目进行了精准定位。除电视呈现的方式和央视网播放外,爱奇艺视频、腾讯视频等多家网络视频播放平台也被授权播放《国家宝藏》节目。各大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也是节目的传播重地。《国家宝藏》充分利用了当下被受众青睐的的大众媒介平台,通过融合式媒体的传播,实现了节目的大范围、多方位传播,活跃于受众常用的各种终端。
“文化自有强烈的爱好,那就是热切追求美好与光明。还有一件它愿意更热切追求之事,那就是让美好与光明蔚然成风。”①《国家宝藏》的确起到了让美好与光明蔚然成风的作用。通过让国宝活跃于全民视野的方式,《国家宝藏》节目自觉担负起了向大众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受众文化自信的责任。
2.2 国宝文化内蕴的立体化叙事传播
《国家宝藏》并非单纯对文物的文化内涵进行科普性的知识介绍,而是立足于文物资源,通过镜头语言,全面而细致地展示国宝的样貌。
在国宝文化元素的传播方面,节目为每一件国宝设置了国宝守护人。围绕着文物的历史,节目中会用镜头语言呈现出明星艺人、博物馆工作人员、文物专家、文物志愿者与这一件国宝的种种联系和故事。明星演绎+学者、志愿者讲解模式如层层解开国宝面前的面纱一样,带领受众逐步深入了解国宝背后的故事。明星来演绎文物的前世传奇故事,再由文物志愿者和学者们来讲述、呈现自己与国宝之间的种种牵连,将带着温度的国宝以人格化的模式呈现给受众。
2.3 以文物叙事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承
文物是没有话语表达功能的物体,但一个文物的背后,常常有关乎许多人的故事。立足于文物的相关历史,《国家宝藏》融合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首创“纪录式综艺语态”②。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态,讲述了关于27件国宝的27个温暖的故事。文物相对于人而言,有着前世今生。每件文物身上都蕴含着温暖而厚重的前世经历。每件文物呈现在我们眼前,节目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对文物历史的剖析、演绎,使我们可以看到前人的智慧、前人的艰辛、前人的情怀。而节目中文物与当代人之间的故事,使文物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走进了观众内心,引发了受众民族情怀的共鸣。《国家宝藏》节目做到了多方位、细致化、有温度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3 文化自觉意识推动下的节目形态创新
3.1 文物元素在节目中的主线式定位
传统综艺中,明星嘉宾的角色定位往往是主导性的。《国家宝藏》中明星的地位重新设定,仅仅作为文物“前世传奇”的演绎者。在这档节目中,国家宝藏成为贯穿每期节目的主线性元素。
“《国家宝藏》从博物馆文物入手破题文化综艺,用镜头语言带领观众走进博物馆,力图对每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进行梳理与总结,与观众在一眼万年中,感悟传统文化的深厚与自豪。”这是这档节目的节目宗旨。
在《国家宝藏》中,文物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点状的文化元素,它更是一条叙事主线。节目流程的展开,完全以国宝为中心。当明星守护人来到《国家宝藏》的舞台上后,开启国宝“前世传奇”的演绎,深入展现国宝与前人之间的故事,展现国宝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前世传奇讲述完成后,明星守护人会将国宝素人守护人(或是学者,或是志愿者)邀请上台,以多种艺术形式呈现国宝与当代人千丝万缕的联系。体现的是国宝在现代中国,在现代社会的文化意义。是一种传承,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更是一种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自信的代代相传。
3.2 嘉宾构成突破传统综艺模式
传统综艺模式中,明星嘉宾常常处于主导性地位,掌握着节目的节奏和承担着大量话语表达的任务。《国家宝藏》中,明星嘉宾的分量在节目嘉宾构成中只占到了一个环节,其定位被重新设定了,不再是主导性嘉宾,而是整个节目形态中的一环。这样的节目形态突破了粉丝效应的局限,形成了自己的固定模式,培养了固定的受众群体。
《国家宝藏》节目嘉宾构成有:九大博物馆馆长、明星国宝守护人、学者和志愿者等素人国宝守护人。每个博物馆中参加《国家宝藏》展示的文物是由各博物馆馆长推选出的,博物馆馆长在节目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国宝守护人中的明星艺人,是作为在镜头语言下,带领观众“走近”国宝,并演绎国宝“前世传奇”的演绎者;而素人守护人们则常常会以舞蹈、表演、讲述等各种形态的艺术形式呈现国宝在当代发生的故事。
从明星艺人守护人到素人国宝守护人,他们完成自己对文物历史、文化内涵的演绎和讲述过程,其实就是观众对于国宝从基本情况到前世人文历史再到文物内蕴传承的现实意义的认知过程。
4 结语
《国家宝藏》节目的初衷是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活起来”并不是一句空话,这需要节目为此进行全方位策划。从《国家宝藏》这档节目的节目形态中,可以看到节目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正是这种意识,将一件件古董文物推向了公众的视野,从行动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大国文化自信的培养,也正是节目的文化自觉意识催生出了新的综艺节目形态:大型文博探索节目。
注释:
①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修订译本)[M].韩敏中,译.北京:三联书店,2012.
②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 (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