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类型农村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2018-02-21丁宗尧

新疆农垦经济 2018年8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发展

丁宗尧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经济学部,北京 100091)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又以此为主题对战略进行具体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出的20字总要求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要求一脉相承,体现着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逻辑。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造成地区间差异较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优先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十九大报告最新提出的陆海统筹这五大区域发展战略都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有力措施。农村间也存在巨大的不平衡,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表明不同区域之间只有根据自身特点,分类选择产业政策,而不能什么火、什么新就集中力量全部投入,这不仅对一个局部地区是不利的,同时也不利于整个国家的产业布局。将不同的乡村进行划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确定其各自的优势产业及政策重点,这一举措从全国范围上来看,既利于发挥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也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能兜住贫困地区小农经营这一个底,也能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延伸农村产业价值量,让更多价值留在农村地区。

一、乡村振兴战略历史逻辑与理论脉络

(一)历史脉络

从2004年颁布21世纪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以来,连续15份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统筹城乡发展时期,重点围绕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城乡一体化时期,着重补齐农村短板,围绕深化农村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乡村振兴,努力实现城乡平衡发展。一直以来始终坚持以体制机制作为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正是沿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道路,继续引领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纵观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同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所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一脉相承。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升级,是党在新时代为农村发展设定的新目标、提出的更高要求。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强调了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产业作为支撑;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强调了乡村振兴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强调了乡村振兴必须以农村社会的良好治理为保障;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强调了乡村振兴必须以农民更为富足的生活为目标。乡风文明虽然字面表述不变,但在内涵上更为强调新时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强调了乡村振兴必须以人的现代化为前提[1]。乡村振兴的各项要求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产业兴旺决定了生活富裕,产业的发展是经济结构不断完善、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的体现。农村实现产业兴旺,意味着农村的产业更好地参与到市场经济体系的产业分工中,使得农村的资源在更大的市场空间内得到充分利用,使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过上更富裕的生活。生活富裕构成了乡风文明与治理有效的基础。富裕起来的乡村,邻里关系融洽,人与人之间亲情甚浓;富裕之后的农民,更有能力关心农村公共事务,其协商合作水平必然提高,一些过去难以达成的合作协议也变得容易。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促进了生态宜居的形成。只有达到一定富裕程度后,农民需求才会从吃饱穿暖转向对整洁的道路、清新的空气、绿水青山的景致、适宜的人口密度、便捷的城乡交往等新要素的需求,也只有在产业兴旺发达之后,农民才有能力和动力通过生产方式的转换,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当中去,从而实现生态宜居的要求。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宜居对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也起着推动作用。社会治理的改善鼓励乡村精英发挥作用,一部分从农村流出的精英开始回流反哺村庄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提升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了农业的进步与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态宜居程度改善,可以推动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1]。可见,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对于乡村振兴的其他三项要求有着基础性的地位,而二者也会由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态宜居的发展而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乡村振兴的良性发展格局。

(二)理论逻辑

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变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时代基础,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矛盾。乡村发展相对滞后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表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加以弥补的主要短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城乡出现分化,农村发展也出现分化,目前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三农”发展的不充分,包括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充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充分,农民群体提高教科文卫发展水平和共享现代社会发展成果的不充分等[2]。新时代解决各种不充分,破解城乡之间的主要矛盾亟待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知道城市化的脚步决不会因出现问题的农村而停滞,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绝不能一边是繁荣的城市,另一边是凋敝的乡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人才双向平衡流动,才能避免因城镇化而加速了农村荒芜萧条。

国际上,乡村衰落是个世界性难题。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乡村衰落是伴随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化伴随着人口大量向城市地区集聚,同时导致农村地区人口的大幅减少。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看,无论是过去的100年还是最近的30年,在繁华兴起的大都市背后,衰落的乡村也往往成为城市发展之殇;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更是呈现出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乡村人口急剧减少、城市的贫民窟规模日趋扩大的景象。“乡村衰落是现代化的必然代价”,似乎成为全世界各国难以避免的“现代化陷阱”[1]。同一城市中富人区和贫民窟接壤而立,触目惊心。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最早试图通过单一的农业政策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然而,面对始终无法改善的乡村衰落的局面,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由实行单一的农业政策转为实行综合性的乡村发展政策,通过将农业生产、乡村环境、农民福利等问题采取“打包解决”的办法来扭转乡村衰败的局面[3]。反观拉美一些国家,因为没有能力或没有政治意愿实施乡村复兴,大量无法就业的人口聚集在城市的贫民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任由农村衰落,墨西哥、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落了“中等收入陷阱”,其经济长期停滞同社会矛盾突出相交结相促进导致难以越过“中等收入陷阱”。

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大规模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和非农业化,农村逐步走向萧条衰败。正因如此,十九大报告将“三农”问题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并基于此提出“乡村振兴”这一全方位的农村发展战略,为应对“现代化陷阱”的挑战而及时做出决策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的准确把握,是新时代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战略。

二、农村三种区域的划分依据——因地制宜

对农村地区进行科学划分是产业选择及分类施策的前提,本文将农村区域粗略地划分为三种区域:具有资源及市场区位优势的地区、具有规模经济的传统商品粮生产基地、需政策兜底的地区。其主要理论依据在于:

(一)自然资源的区域差异

自然资源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广袤的土地,高标准的良田,完备的灌溉体系是中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自然优势,而青山绿水、小桥人家、粉墙黛瓦、人文景观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比较优势。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区域差异,才能理清何谓坚持传统农作产业,何谓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

(二)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主要的观点是分工有利于各区域充分发挥所具有的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资源配置水平,提高区域经济效益,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合理划分区域,有效实现区域分工,防止出现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实现等量资本投入有最大化回报及资源的最优利用。

(三)现有产业的区域性差别

传统商品粮生产基地早已因规模经济获得规模效益,大规模的生产经营可以摊低农业单位生产成本,而位于城郊地区或经济发达区域的农村,大量人口转移入城市中从事非农产业,传统农业的荒芜是不可避免,振兴乡村只有依靠引入现代化生产要素,发展新兴产业。

(四)未来产业发展及政策调整的影响

根据《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消费已成为强劲的经济增长力量,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并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布局高端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粮食收储制度的改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跨区域调剂市场的建立是农村改革的重要抓手。合理布局未来产业,利用好政策基于合理区分农村区域。

(五)农村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不考虑政策主导因素下,依靠市场自发配置资源要素,只有真正具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地区,由于外部拥有成熟的高新科技、丰富的人力资本、充裕的资金、旺盛的市场需求等一系列条件,这些条件在资本逐利天性的驱使下依托农村配置组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

(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坚持实时求是的原则,充分尊重中国小农生产的现实,认识到依然存在力量所不能及的贫困偏远地区。在发展好具有资源及市场区位优势的地区、具有规模经济的传统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同时,也要稳定需政策兜底的地区。

因此,将我国农村区域划分为具有市场区位优势、由内外部环境赋予其优势资源的城郊地区;已形成规模经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深化融合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贫困偏远地区及碎片化经营的农作地区。不同的农村区域应该有不同的产业选择及政策重点。

三、三种农村区域下的产业选择及政策重点

乡村复兴是对当前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乡村衰败现象与乡村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旨在通过乡村重构焕发乡村发展活力,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4]。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如果农村没有支柱性的产业、农民没有稳定性的收入、农业没有现代化生产要素的投入,持续依靠政策优惠、资金扶持,最终难以维续。依靠产业引领乡村振兴不能一味追求高端产业、现代化,产业兴旺应有发达但也要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或者说有现代也要有传统。需兼顾价值链高端和价值链低端,产业兴旺应同各自实际相结合,实际承载了的新产业可以搞,脱离实际脱离实情的就少搞。

(一)具有资源及市场区位优势地区

靠近大城市、地处经济发达区域、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地区,周围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同时存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积累优势,应积极吸引现代化生产要素流入农村、农业中去,因地制宜确定乡村的产业发展策略。农业发展早已进入城市反哺农村阶段,农业农村发展也需要技术、人才、理念等现代化要素流入农村,比较优势绝不能丢,改革开放中率先实现经济腾飞地区应明确自身存在的市场需求、资源供给,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主导产业,形成能够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并符合市场需要的产业结构,着重发展特色产业。新时代中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与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的矛盾已经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人民需求结构也发展极大改变,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无限的,农业应充分挖掘和拓展其自身的多种功能,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契合,例如智慧农场、休闲观光园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都是可以发挥乡村自身优势且契合时代需求的产业。

1.智慧农场。智能农场是通过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利用传感器将农场中农作物生长环境中相关信息汇总起来,传输给控制终端,通过电脑判断后再去控制相应的执行部件协调工作,实现农场的智能化管理、实时化监控,改变传统需大量劳动力投入的模式,提供一个更加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智慧农场本身涉及一系列技术、新型管理理念及营销模式,其供给只能由经济率先发展起来已积累了技术、理念、模式的地区提供,产品的获客人群也只能来自城市的高收入群体。在种植、养殖生产作业环节,它可以通过构建环境生理监控、作物模型分析和精准调节自动化系统,根据自然生态条件改进农业生产工艺,进行农产品差异化生产,摆脱人力依赖。在农产品流通环节,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手机二维码追溯食品从种植、收割到配送的每一个环节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更多地体现在智慧创新要素的运用,智慧农场的出现就是典型[5]。位于北京昌平的阿卡农庄就是智慧农场的经典案例,致力于引入新生产要素改造传统农业营销和管理模式,将农业、金融、IT三者融合,打造中国创新农业的第一品牌。以众筹模式新建多家农场和有机餐厅;通过互联网微信营销和京东自营减少中间渠道;全面开展智慧农场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高效管理农业种植,每个大棚里装上360度全角摄像头,注册会员可以私人定制希望吃到的瓜果蔬菜并通过一款“看菜”手机APP,随时随地了解蔬菜生长情况,保证吃到的食物是绿色、健康、有机的。其智慧农场更体现在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流程化,阿卡农庄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中,每个地块都通过IT系统实时监控,并且对光照时间、大棚温度、土壤湿度等指标进行远程调控;育苗、授粉、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环节都有严格标准和流程。利用智慧农场模式将传统农业改造成为新的投资蓝海。

2.文创旅游。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具有优越的自然风光、丰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遗迹的农村地区,正可以根据自身优势,选择发展旅游业、建设休闲观光区等产业发挥农业多种功能,积极扩展农民兼业收入的范围。农业多功能性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在联合国的重要文献之中,主要是指农业除了为人类提供粮食、蔬菜、水果等食品外,还具有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等精神层面的功能[6]。如今真正富裕起来的农村地区,兼业收入早已超过家庭经营性收入,积极探索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以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主流方式。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也需注重农业多功能的发挥和挖掘。在发挥农业多种功能方面,需创新政策支持,采取多种方式扶持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为代表的新业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积极发展传承民间传统曲艺,保障农村文化多样性;加强农村传统文化同文创旅游、创意创新的深度融合,尤其在新时代新需求下,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加强同三产的融合有利于延伸农村产业价值链,让更多价值增值部分留在农村地区。例如浙江的外桐坞艺术村,凭借“万担茶乡”龙坞茶叶基地的自然资源以及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立的人文资源,形成前屋是各种工作室、艺术馆、沙龙,涵盖油画、国画、茶艺等等多种类文艺活动入驻,后屋就是茶园环绕、石榴遍地的自然景观。后根据2009年杭州市政府“风情小镇”工作规划,外桐坞被列为重点扶持的十余个“风情小镇”之一,如今外桐坞的目标,是要将艺术人士的狙击优势与茶村特有景观相融合,成为一个艺术、体验、交流为一体的风情小镇。

(二)具有规模优势的传统商品粮生产基地

农业是具有极强正外部性的行业,理应受到国家政策扶持,传统商品粮生产基地作为中国人民的粮仓,具有历史形成的产业优势,也具有新时代强大经济实力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优势,应在坚持传统产业优势,在继续发展第一产业、加快实现一产二产融合的基础上抓住新时期政策机遇,发挥好历史上形成的产业优势的同时响应国家政策调整。

1.藏粮于地,藏粮于技。1994年美国学者布朗曾提出“何人养活中国?”的问题,纵观历史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存在随着农业政策调整而周期性波动的特性。在农民增收乏力背景下,1984年开始推广耕作经济作物,1992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要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规模调减主要口粮耕种,增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在此期间粮食产量还是逐年攀升,因而又在1998年大力推广饲料作物耕作,逐步形成“粮—经—饲”耕种结构。在大量调减口粮种植政策指导下,主要口粮产量从1998年开始滑坡,粮食安全问题在2003年爆发,2003年粮食产量跌至4.3万亿吨,不及1991年的粮食产量水平。2004年粮食问题成为国家头等问题,经过不懈努力,此后粮食产量得到了十二连增,至今突破6万亿吨。在粮食持续增产的背景下,中国粮食供给是否过多?对土地资源是否存在掠夺性利用?这些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正是中央基于中国经济新常态和国内外粮食供求新态势做出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新理念、新战略、新思路。藏粮于地是基础,藏粮于技是动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筑国家粮食安全新机制[7]。要将粮食生产能力藏于土地中,做好轮作休耕,防止土地资源被进一步掠夺性利用。传统上为了保持土地高产,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惊人。据统计,全国农药年使用量30多万吨,化肥施用量5900多万吨,直接进入水体和土壤[8]。中国传统可持续农业的魅力在于一块土地耕种三四千年还能保持极高的产量,如何在新时期中推行轮作休耕下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在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实施。根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决策部署,“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关键在于严格保护耕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及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保证土地粮食产出能力;深化农业科技同农业产业的融合,推进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打破部门、区域、行政之间的界限,推动科研院所、农业院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的紧密合作、协同创新,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解决农机推广最后一公里;升级改造农机装备产业,加强科研机构、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进一步提高大宗农作物机械国产化水平,加快研发经济作物、养殖业、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发展高端农机装备制造;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和职业农民的培训,实现农民人的现代化。以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健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跨区域调剂市场。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长,这种不断增长的土地需求一方面威胁着农村耕地的数量,使耕地数量屡屡触及中央拟定的红线,另一方面,不同区域之间的城市建设用地存在相差巨大的“级差地租”,且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极其紧张。据统计,沿海各省市2010年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在2001年已经用完,部分城市预测2020年用地指标将在未来3~5年内用完。未来20年我国将有超过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巨大,仅依靠国家用地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需求,城乡建设用地处于空前的剧烈变化状态。同期而至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生态化等因素导致耕地数量锐减,18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8]。可见沿海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十分紧张,其配给的建设指标并不能满足其飞速发展的经济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且由于开发较早、地区人口密集等资源环境的约束下,越来越难以开垦出高标准农田,依靠开垦新标准农田来获得城市建设用地指标难度越来越大。传统商品粮生产基地每年本身就面临着高标准农田建设,荒地开垦、土地整理,开垦出来的农业用地指标可以顺理成章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但问题是如何最大化其价值?地方政府垄断着土地市场,占有着城乡土地差价,但产生这一差价的根本原因在于因城市经济发展辐射作用带给土地的附加价值,一般来说地区经济越发达,对土地的需求越大,城乡土地差价越大;土地越靠近城市,地理位置越优越,土地差价就越大。因而东西部地区在城乡土地差价、耕地占补平衡严峻程度中都存在地区差别,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不仅开垦出的耕地指标可以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而且之前结余指标只能在本省内交易也变为可跨省交易。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东西部关于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的有效对接,设立交易市场将指标投入市场中进行交易,将东部地区对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巨大需求转移到有结余建设用地指标的地区,使其可以实现土地出让价值最大化,将得到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3.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行价补分离。东北的大豆、新疆的棉花在2014年开展“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试点,其原因就在于传统保护农业所施行的粮食收储制度在新时期中越来越难以维续。

多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推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内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飞涨,农业生产成本也不断攀高,国际上受能源价格暴跌海运成本下降等方面影响,出现国内粮食价格高于国际粮食到岸价,即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例如玉米等产物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产得出来却卖不出去,只能转化为国家收储库存,产生粮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现象。当然粮食的进口是有关税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根据我国对主要粮食品种实施进口关税配额管理的要求,我国承诺关税配额内每年进口粮食的最高数量为小麦963.6万吨、玉米720万吨、大米532万吨,在关税配额数量内进口的粮食实行1%的关税,但超过关税配额数量的进口,必须征收百分之65%的关税[9]。如今我国各项进口远未超过关税配额管理规定的数量,显然如果超过规定的关税配额数量的粮食,在增收65%的关税后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但国内粮价居高不下,如何提升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何抵御国际粮食市场的冲击,回归市场配置决定粮食价格,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如何实现粮食收储方面的“去库存”,实现储备粮收储工作健康、可持续运行?都是一个时期需解决的问题。从2013年开始,国务院责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研究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研究显示,之所以现在的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出现以上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实际操作中赋予了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制度过多的“保收入”的功能[9]。实践证明,政策性收储确实不应该承担过多的保收入功能,而应该回归平抑市场价格波动和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的政策初衷。价格应该反映供求关系而不应该是调节收入和收入分配的工具。事实证明,以价格保收入是保不住的,还影响了市场价格机制作用的发挥。解决问题的思路在于“价补分离”,核心就在于将以往托市收购中隐含的保收入功能分离出来,由补贴制度分担,农户按市场价格出售粮食,国家制定目标价格并根据其销售数量给予补贴。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手段,只有充分尊重市场机制才能真正协调城乡资源自由平等的双向流动,单靠行政手段、政策指令强制控制只能适得其反。

(三)需政策兜底地区

1.政策上坚持脱贫攻坚。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世界反贫斗争的辉煌篇章。党领导下的脱贫攻坚战在过去五年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降到了4%以下[10]。尽管如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旧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只有摘掉贫困的帽子,乡村振兴才会有底气。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已是决胜的关键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是充分发挥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贯彻好落实好。在反贫困政策蓝图中,中央明确了“六个精准”的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为此,脱贫攻坚工作必须实现“四个创新、四个转变”,即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减贫脱贫成效转变[11]。对那些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应保尽保,通过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以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但同时扶贫工作中也需防止陷入所谓的“福利陷阱”,扶贫必先扶志,对绝大多数贫困人口,不能靠发钱养人的办法扶贫,通过劳动实现脱贫致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才是永续性的脱贫工程。脱贫攻坚首先是立足于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授人以渔。一旦将能通过自身脱贫的人都纳入社会保障兜底范围,就可能会陷入“福利陷阱”,财政难以承受,社会的活力也会受到损害。

2.保障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近年来,我国农业规模经营迅速推进,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企业迅猛发展,成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的生力军。与此同时,小农户的平均农业经营规模也呈逐步扩大态势,小农生产是否会退出生产领域成了一个亟待讨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一节专门就“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进行了决策部署,指出“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注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直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薄弱环节,抓住了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难点所在;对于推动农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发挥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到实处,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必须切实做好“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篇大文章。试想到了2030年我国总人口到达14.5亿,即使城镇化率到达75%,仍将有3.6亿人口生活在农村,按18亿亩耕地不减少计算,人均5亩地、户均也不过20亩是一个历史性常态。而且在四川、贵阳等省份耕地面积狭小,“巴掌田、鸡窝地”非常普遍,大国小农是我国农业发展需要长期面对的现实,小农户的长期存在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根本上,只有保护好小农,防止小农在推进规模化经营进程中被挤向边缘,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推动农业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发展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