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2018-02-21周前程

新疆社科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现代化

周前程

近代以来,现代化是中国面临的最大实践课题,也是历史发展的主线和社会发展的逻辑线索。但由于现代化本身的复杂性,学界在考察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时,很少关注现代化本身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逻辑转向问题。这样的研究很容易把近代以来的历史分解成不同的片段,割裂历史本身的整体性及其发展的连续性。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或者忽略中国现代化不同发展阶段的联系,并在追求科学性的名义下把完整的现代化发展过程切割为互不相干的几个部分,进而相互否定;或者忽视不同历史阶段现代化的本质区别,笼统地冠以现代化之名,把复杂的历史过程简单化。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现代化的种种争论、误解甚至歪曲都与这种历史研究方法有关。因此,按照中国现代化逻辑的演化进程全面考察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对科学看待现代化探索中的历史人物和实践,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的决心和信心都是有益和必要的。

一、现代化与资本主义

众所周知,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的炮舰压力下开启的,西方的坚船利炮及其威力给中国人留下了现代社会的第一张历史图像。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不仅打开封闭已久的国门,也昭示着现代化开始强势介入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能否迎合这一潮流将决定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但人们不能由此推断出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后很快就知道什么是现代化及怎样实现现代化这一根本问题。事实上,中国现代化是在外来侵略和内部传统势力阻扰的双重压力下逐步深入与展开的,经历了艰巨和复杂的探索过程,鸦片战争仅仅是这一探索历程的起点。

近代中国最早对西方现代文明进行阐释的人是魏源。尽管禁烟名臣林则徐从鸦片战争中清王朝的惨败预感到了中国面临的危机,萌发了认识西方、学习西方的意识,因而主持编写了《四洲志》《华事夷言》《各国律例》等介绍西方的书籍以启蒙国人,由此被后人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①,但他并没有对西方文明进行界定,也没有提出应对之策。魏源则根据自己的见识和了解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②的口号,并将“西方长技”理解为“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③这种对西方现代文明的理解及应对方式显然没有脱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传统模式,更没有产生“用夷变夏”和改革“中学”的意识,最终也因官僚士大夫阶层的保守与无知而没有付诸实践,没有在社会上产生多大的影响。但这些对西方文明的认识毕竟在封建传统中打开了一个缺口,起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为国人进行了现代化的思想启蒙,促使先进分子去思考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鸦片战争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开端,魏源则成为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最初探索者。

承继魏源进行现代化探索的是洋务派,他们开启的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理论指导的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系统探索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其基本立场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④。后来,张之洞又提出了“以商务为体,以兵战为用”⑤的主张,因而在洋务派那里,“西用”的内涵是随现代化实践的展开而不断拓展的。但总体来说,洋务派主要从器物层面理解西方现代文明,把它仅归结为军事及相关工业;更重要的是,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目的是保持中国的“体”,引进西方“长技”是为弥补“中学”的些许不足,而不是用西学取代或替换中学,即,不以现代化作为目标。这表明洋务派对西学的认识虽比林则徐、魏源更进了一步,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现代化探索的深入,但还没有有意识地追问什么是现代化,以及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一决定中国命运的根本问题。这决定了洋务派对西学的学习无论是目标还是方法都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他们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制度的地基上建构现代社会的目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洋务派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促使中国的先进分子认识到片面的军事现代化不可能取得成功,更不可能改变中国被动挨打的状况。为此,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西方式现代社会的目标及实现途径,由此导致维新运动的兴起。康有为指出,“今天下言变法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故今欲变法,请皇上统筹全局,商定政体。”⑥把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拓展到制度层面,这是维新派对现代化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为了实现制度变革,康有为提出了效仿日本的主张,“臣以为日本变法之学,确有成效,中华欲游学易成,必自日本始。”⑦尽管维新变法最终失败,但它对西学的理解及实现途径促进了中国人对什么是现代化及如何实现现代化的认识,构成了中国现代化探索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环。

1900年间的八国联军侵华及清廷反抗的失败,消除了在中国推行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最后政治障碍。自此,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中国社会走向西式现代化成了全社会的共识,剩下的问题是怎样实现这种现代化及由谁来领导的问题。即任何阶级要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发挥作用和影响,就必须提出自己的现代化方案,争夺现代化的领导权,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因此,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消除了中国社会要不要现代化的争论,进入以何种方式走上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以及由谁来领导中国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

清末新政是清廷统治者试图争取中国现代化领导权、实现自己主导的现代化的最后尝试。这一改革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后果和影响,都远远超过了维新派倡导的“戊戌变法”,其最终失败则证明在旧的封建统治阶级领导下或由他们来主导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行不通的。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有新的领导力量来开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走向领导中国现代化的前台的。为此,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明确提出了以革命手段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目标。“革命之目的……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⑧这是近代第一个较为彻底的以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的运动。辛亥革命的失败则证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寻找新的理论、新的工具、新的道路,孙中山在十月革命后转向社会主义,整个社会急剧向左转就反映了这一历史潮流。

为此,1915年,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先行者掀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从精神文化层面对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历史反思:中国对西方现代化的理解有没有错?还是中国学习的这条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本身就是错的?基于前者,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西方现代化的基本精神是“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⑨。学习、理解西方现代化必须以“科学”与“民主”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再以不妥协的精神与传统宣战,并扫除之,才能使中国走向现代化之路。陈独秀认为,过去学习西方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看到中西文化是本质不同的两种文化,是不可能有选择地学习而成功的。“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数百年来,吾国扰攘不安之象,皆由此两种文化相触接相冲突者,盖十居八九。”⑩由此,陈独秀从六个方面阐释了“何为现代人”,倡导“科学与人权并重”。梁启超也认为,“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在他们看来,只有把“德先生”和“赛先生”请来,用新人格、新观念、新思想、新价值来彻底“改造国民性”,中国才能建立起现代化的制度和社会,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基于后者,中国部分先进分子迅速反思西式资本主义现代化本身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纠正资本主义现代化弊端的思想和方法而被引入中国,这为中国社会在“全盘西化”论者的主张失败后迅速转向社会主义奠定了思想前提和社会基础。

总体而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期间经历了要不要现代化、何为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等不同的发展阶段。现代化并非中国社会内部孕育而成这一历史境遇决定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历程本质上是对西方现代化的认识与模仿,要不要学习西方、学习西方什么、怎样移植西方现代化于中国社会以建构“资本主义的中国”等问题长期困扰中国人。这既有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本身的复杂性和中国人的认知问题,也有文化的差异、传统的束缚等原因。这些因素决定了这一时期的中国现代化探索必然是一个失败与挫折相伴的、曲折的、逐步深入的过程。

二、现代化与社会主义

以西方模式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屡经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消极影响,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分子把现代化目标由西方转向东方。首先,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中国人民认识到,现代化除了资本主义模式还有社会主义模式,除了欧美道路还有俄国道路,从而把现代化与资本主义区分开来,为中国人突破西方现代化模式提供了实践基础和思想、理论前提。这是中国现代化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毛泽东同志曾十分形象地指出了十月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和影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十月革命成为中国现代化探索道路的历史转折点。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其后果使中国人以一种批判的眼光来审视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现代化的历程,进一步破除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迷信,促使中国人转向社会主义。李大钊曾说,“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于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可见,中国的现代化目标由走资本主义道路转向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人民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现代化潮流作出理性选择的产物。

在救亡图存的背景下,中国现代化探索更注重实践效果,而非理论的推演。这是十月革命的成功实践使中国人把中华民族的前途与社会主义相联系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影响后来现代化探索的重要因素。因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最早从日本传入中国并风靡一时,但由于没有实践的支撑,影响极其有限。“从1899年中国人第一次提及马克思到20世纪最初的10年晚期,中国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是非常有限的,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政治与思想也没有什么重大影响。”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为何选择社会主义时曾说,“俄式系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路,只此方法较之别的改造方法所含可能的性质为多。”正是由于十月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之说近于新闻杂志、集会演说,无不喋喋蜂起,……于是经济事情、社会思想皆以一变,而社会主义亦传播各地。”这说明正是由于有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示范效应,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社会主义才迅速为中国人所接受、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思潮。就连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也推崇社会主义,认为这是纠正西方现代化弊端,适合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方案。他说,“法美共和国皆旧式的,今日唯俄国为新式的,吾人今日当造成一最新式的共和国。”可见,中国的现代化探索由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既是反思西方现代化弊端的结果,也是受俄国现代化展现的新气象所吸引,更是对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探索历程的总结。

但是,举起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旗帜,并不意味着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必然成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确立以后,如何找到实现途径并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更严峻的挑战,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和近代现代化探索历史的总结,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主体定位为包括农民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并通过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坚持不懈的教育与引导,在广大劳动人民中培育社会主义思想,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主义的群众基础,使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模式,并最终在与国民党的竞争中赢得了中国现代化的领导权。毛泽东同志对此指出,谁有资格作中国的领导者要看两条:一是能不能解决中国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二是能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他说,“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他还说,没有新式工业是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国受列强欺负的主要原因。“消灭这种落后,是我们全民族的任务。老百姓拥护共产党,是因为我们代表了民族与人民的要求。”就此而言,国共之争本质上是在中国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的道路竞争,是中国“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在这个意义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止是一个政治事件,更是一个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意义与内容的重大社会事件。“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则表明中国的现代化通过社会主义来实现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选择。自此,“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正是由于这一选择所包含的深厚历史底蕴、人文价值,使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方向,也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整体图像。美国学者莫里斯·梅斯纳对此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10月1日所庆祝的革命,其意义不亚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其政治摧毁的范围不小于那两场革命,在为社会发展的空前新进程而开辟道路方面,其重要性不亚于那两场革命,其世界范围的影响也不小于那两场革命。”因此,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当时中国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件大事。它奠定了中国社会发展和繁荣的基础,也为世界上其他被压迫民族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光辉道路。

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经验和理论准备不足,尤其是对什么是现代化及怎样实现现代化的认识不是很清楚,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其一,对国情及其复杂性认识不清。中国现代化建设只有立足于现实的国情之上才能取得成功,而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复杂性及其面临的严峻的国际环境,使中国人民对其科学把握面临重重困难。其二,对现代化的认识存在误区。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的历史联系使人们很难在理论和实践中把现代化的普遍性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特殊性进行区分,由此导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哪些需要借鉴资本主义经验的问题上难以放开胸怀,以至把一些反映现代化基本规律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而加以拒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就是这种心态的极端反映。其三,对社会主义认识模糊。没有区分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忽视中国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导致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照抄照搬苏联的经验和做法。这些认识上的混淆进而导致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把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等同于社会主义,从而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陷入困境。中国的现代化到底是什么样的,应该如何建设,这对中国人民而言仍然是一个尚待解决并必须尽快予以解答的难题。

三、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模仿欧美现代化模式的失败和模仿苏联现代化模式的挫折使中国人认识到,无论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仅以现代化的普遍性特征和原则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是不能成功的;中国革命的成功则提醒人们,立足中国的特殊国情探索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内容及其实现形式是唯一可行的途径。由此强调把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自然成为中国现代化探索第三阶段的基本逻辑。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逻辑结论:一是中国现代化面临的问题是具体而独特的,其解决方案也必然有自己的特点,这已为中国式革命道路的成功所证明;二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在中国的破产,使中国社会义无反顾地走向了社会主义道路;三是改革开放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表明,只讲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不讲中国的特殊性必然使中国现代化建设陷入困境。换言之,近代以来中国模仿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甚至提出了全盘西化的主张,但是没能在中国实现西方式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模仿、照搬苏联经验搞社会主义,最终遭受严重挫折。究其原因,在于以往的探索只讲现代化的普遍性(尽管对资本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即,按照现代化的普遍特征,中国的现代社会应该是什么。这种逻辑的结果只能是用抽象的理论剪裁具体的实践,照抄照搬别国模式,失败是必然的。而立足中国国情来探索现代化,就不仅要按照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来探索中国应该怎么做,更要弄清楚在中国具体条件下能够建设怎样的现代化。既强调现代化的普遍性,以建设现代化的中国,又要强调现代化的中国特殊性,以建设中国的现代化,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找到适合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基于这一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探索即是围绕现代化如何符合中国特殊国情、体现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这一问题而展开的。

就内容而言,邓小平同志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系统理论思考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弄清楚在中国境况下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进行纯理论的探讨。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其在具体国家中的表现区分开来,以便为中国开创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奠定理论基础。通过这一反思和系统总结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区分了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并通过对具体国情的分析,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在中国语境中统一起来,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照此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是立足并体现中国特色。根据中国特点和现实国情来探讨中国现代化道路,确定其具体内容和形式,这是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其核心意义就在于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标准,这样既可摒弃苏联模式的影响,也为吸收西方国家现代化的经验提供了条件和可能,进而找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和途径。邓小平同志说,“搞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没有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就不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的现代化。二是坚持社会主义。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探索时肯定了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唯一道路,明确排除了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可能性。他指出,“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他还说,“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可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长期历史探索得出的结论,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探索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原则。三是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这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核心追求。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全部活动都是围绕着现代化而展开的。因为只有实现现代化,中国才能富强,中华民族才能振兴,才能免于列强的侵略和欺凌。邓小平同志指出,“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这话意味着,只有促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才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才在中国有存在的地位和价值。因此,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逻辑与目标,是衡量当代中国一切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标准;社会主义则是本质属性,离开了这一本质,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必然与以前的探索一样将一事无成;中国特色是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必须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点,即,必须是中国自己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围绕“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中国的现代化”这一根本问题,历经挫折后才把握到的建设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和规律。

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后,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解决了“怎样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目前所处的阶段是“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在这种情况下,要坚持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尽快发展中国的经济,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由此,发展生产力自然就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邓小平同志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按照这一思路与逻辑,邓小平同志立足于不发达的现实国情,遵从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基本价值,结合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构建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框架和蓝图,为中国现代化的飞速发展设计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目标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的继任者们在探索“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根据中国现代化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改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并在实践中不断拓展现代化的内涵,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定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目标模式和实践路径,越来越接近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目标。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回答了“什么是现代化”、“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等一般理论与实践问题,而且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怎样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等根本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才取得了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时自信地说,“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擘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一天天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正在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因此,立足于中国特色来探索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内容与形式,使中国国情、现代化、社会主义在中国语境与实践中统一起来,这是中国现代化探索的逻辑必然和历史结论。

总之,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在中国实践中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现代化探索得出的必然结论,它表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现代化逻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即由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一步具体化为“什么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的基点由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中国应该做什么转变为按照中国国情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够做什么,这一立场的转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也彰显了中国的现代化探索由被动应对转向了主动创造,这为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立足自身特点、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广泛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四、简要结论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线、历史演变的主轴,也是各种复杂表象下潜藏的历史底蕴,中国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就本质而言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追求现代化的历史。在现代化的历史探索中,中国现代化的内容和逻辑经历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次第转换。这一目标的形成既是历史自身发展的产物,亦是中国人民主动选择的结果。

就发展过程而言,中国现代化探索大体经历了以资本主义为目标的现代化、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现代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的现代化三个阶段;就逻辑而言,中国现代化作为对西方冲击的回应,期间经历了两次逻辑转换。前两个阶段的逻辑转换实现了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的分离,打开了中国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使中国现代化探索在内容、道路、理论等方面都与先前的探索有了本质的区别。但就现代化自身逻辑而言,这两个阶段主要追求现代化的普遍性,解决现代化的有无问题,即,按照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中国应该怎么样。这总体上是一个被动应对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先进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诉求,首先是对西方冲击的一种本能回应。”第三个阶段实现了由追求现代化的普遍特征到追求现代化在中国的特殊规律的逻辑转换,即,在实践中更多地强调中国的现代化能够是怎么样的,别人的经验对我有什么用。这中间虽然还有应对的因素,但主体对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主动把握及方法选择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期间逻辑的转换、内容的变动和现代化建设主体角色的变更,一方面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历史与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相互碰撞而形成的结果,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合乎逻辑的结论,也是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探索现代化的主体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辟表明:立足本国国情,紧跟世界潮流,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强盛的最重要因素。正是执着于此,中国人民不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也避免了苏联、东欧国家所犯的颠覆性错误,并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实践,不断创新和发展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辉前景。

注 释:

①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21页。

②《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5页。

③魏源:《海国图志》(卷二),《筹海篇三·议战》,《李文忠公全书》(朋僚涵稿卷2),第15页。

④冯桂芬:《校邠庐抗议》[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11年。

⑤张之洞:《札司局设局讲习商务》[A],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一)[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4页。

⑥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76页,第250页。

⑧《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A],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M],北京,光明出版社,1985年,第586页。

⑨王栻主编,《严复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页。

⑩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A],《独秀文存》[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7页。

猜你喜欢

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边疆治理现代化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现代化之路:共和国70年特展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在各种现代化方案中选择我们的制度
台湾军队现代化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