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成效探析

2018-02-21

新疆社科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入户网格化网格

史 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①新疆社区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基层治理体系必须从实际出发,使党的领导有效覆盖、全面扎根。2017年以来,新疆各地社区党组织根据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关于“把党组织建在每一个社会管理细胞中间,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的决策部署,以及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关于“网格化管理是标本兼治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需要”的重要指示,着眼于补齐基层组织建设“短板”,积极探索深化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取得了很大成效。新疆各地社区党组织通过加强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党建精细化、信息化,延伸了基层工作“触角”,打通了基层“神经末梢”;形成了“支部建在一线、党员干在一线、作用发挥在一线、维稳处突在一线”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推动了党组织从“浮在面上”向“沉入基层”的转变,扩大了党组织工作覆盖面,细化了社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党员干部的责任,充分调动了基层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小网格成了党的政策的“宣传部”、群众生活的“服务部”、维稳情报的“信息部”,构筑起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铜墙铁壁,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一、网格化+延伸组织触角,确保党组织全覆盖

过去,一些社区党组织,六七个人组成的“两委”班子管理上千户、几千人,顾不上、抓不了、管不过来,政策“棚架”与工作“空转”的现象很普遍。自从成立了网格支部,初步构建起“民情联系无遗漏、社会信息底数清、服务管理零距离、宣传发动全覆盖、网格管理无盲点”的社区党组织管理服务运行机制,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实现社区党建网格化

按照“完整性、便利性、均衡性、差异性”原则,以“有利于落实总目标、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宣传发动群众、有利于推动工作”为标准,一般设置三级网格党组织。一级网格以社区为一总片区,成立社区党委;二级网格按照小区界线、路巷范围设立若干网格支部,网格支部书记由社区政治坚强、能力过硬的党员担任;三级网格具体到辖区单位、居民住宅区,设置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都建立党小组,把社区干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及其他下沉的党员干部定点落实到每一个网格,均担任网格长、网格员,划片包户,实现对辖区居民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服务。

(二)实现社区党建管理精细化

综合考虑人、地、物、事、情、组织、房屋和承担任务的情况,充分发挥各网格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掌握民情、解决矛盾、维护稳定等作用,把社会管理服务做到群众的家门口,实现社区管理在“网”上完善,公共服务在“格”中见效,安全稳定在“面”上实现。在这一网格化党建新模式下,从几百人的小区到个体经营的店铺,皆在网格之内,形成了“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工作新格局。党组织的触角延伸至每个单位、每家店铺、每户家庭、每位党员,延伸到辖区的每个角落,并做到“一触即发”,迅速反应。网格员对划片包户责任区内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出租房屋、信教群众,以及“四项”活动等包干负责,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构建“一竿子插到底”的基层治理体系,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扎实、有效。

二、网格化+构建反恐维稳最小单元,推进落实维稳责任全覆盖

新疆是反恐维稳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在“三期叠加”的严峻复杂形势下,“三股势力”勾联藏匿的窝点主要在基层,拉拢、争夺的重点是个体群众,打击、防范、治本的关键在基层一线。网格党支部紧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强化责任意识,“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维稳措施,有效延伸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触角,使“小网格、大防范”体系更加细密。

(一)统筹各驻社区力量,做到包片入户全覆盖

在三级网格党建管理模式中,第一书记统筹“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社区干部、警务室民警、寺管会干部、包联领导、下沉干部等各方驻社区力量,共驻共建,群防群治,精准落实“入户访查、排查风险、教育转化、发动群众、宗教管理”等上级下达的各项维稳措施和工作要求,重点围绕压实责任,打牢辖区社会稳定的基础。比如和硕县特吾里克镇实现各方驻社区力量“包片入户”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社区稳定工作“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

(二)聚焦总目标,构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社区网格化党建模式不同以往传统的社区党建模式,更需要信息共享、信息互动。为了推动反恐维稳常态化、长效化,各社区党组织紧紧抓住完成建户立档、入户摸排、完善信息、一体化核查、精准核实等维稳任务契机,实现网格化管理与新疆入户走访、基础工作小助手、百姓搜、一体化联合作战平台、精准核查等手机APP,以及新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智慧综治系统等系统平台管理相结合,不断拓展信息平台的信息采集、数据统计与分析、信息互动、情况查询、工作交流等功能,极大提升了网格化信息管理水平,有效延伸了维稳防控体系的触角,真正让维稳“组合拳”落到实处。

(三)建立“早安排晚研判”机制,确保社区党组织情况清、动态准、处理快

“早安排晚研判”机制,使社区各方维稳力量当日收集信息,当日研判处理,做到早安排明确任务、派工到人、责任到人,晚研判落实派工完成情况,把“找隐患、找漏洞、查问题、摆短板”作为重中之重,制定解决措施,及时处置和化解网格中出现的可能影响稳定的问题。一般矛盾纠纷在网格内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或维稳隐患经社区研判后立即处理,力争事不过夜。比如焉耆县焉耆镇解放社区作为维稳后进社区,过去一些矛盾纠纷闹了几个月,社区党组织还一无所知。网格化运行一段时间后,有了显著的变化,一些矛盾和维稳隐患通过晚研判被发现,做到防患于未然,真正实现了“小事调解不出网格,大事化解不出社区”,社区党组织对社情民意的掌握和反馈更加及时、准确。

三、网格化+联系服务群众精细化,推动群众工作全覆盖

联系服务群众是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也是网格化覆盖的重点。过去社区工作人员疲于应付上级各项任务安排,加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后,开创了社区基层组织管理工作“上面千条线,基层一张网”的新格局。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实现党建工作和管理服务的水乳交融、无缝对接,目标是确保党的群众工作优势覆盖所有城乡居民、流动人口、宗教界人士及信教群众、收押收教人员亲属。其基本制度是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实现“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寺管会干部、警务室民警、社区干部、下沉干部等各方力量协调整合、优势互补全覆盖,夯实基层组织的群众基础。

(一)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机制,有效解决群众工作鞭长莫及、浮在面上的问题

按照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让基层党员干部的重心“沉”到社区居民的家中,有效扩大了党组织和党的群众工作覆盖面,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扭转了基层工作落实中存在的“空谈、空转”现象,促进了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矛盾纠纷在一线解决、稳定隐患在一线消除。比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入户走访为基础,推行“四包五定六到位”群众工作法,建立各级干部包村(社区)驻村(社区)、包户入户常态化机制。“四包”,即州县(市)乡(镇)村(社区)各级领导包联,做到包村(社区)驻村(社区)全覆盖。“五定”,即做到包户入户全覆盖。一定服务管理网格。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网格内划分划片包户责任区,及时做好公布监督工作。二定评估分类标准。根据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网格管理划片包户工作台账,确保实有人口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三定入户走访要求。划片包户干部按照入户走访工作要求,做到责任区“一口清”、包户情况熟知率100%。四定入户工作内容。包户干部实行“一岗双责”,除日常业务工作,要落实承担责任区内的服务群众、维护稳定、脱贫攻坚等工作。五定社区工作模式。推行社区工作“晨会安排、每日清单、当日研判、每周汇总、按月考核、季度小结”的“六步法”,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统筹领导社区各支维稳力量,做到事不过夜、案无积卷。“六到位”,即维稳措施落实到位、干部作风转变到位、群众工作覆盖到位、社区治理推进到位、脱贫攻坚实施到位、党的组织建设到位,做到工作效果全覆盖。实行“四包五定六到位”“网格化”管理后,网格员挂牌上岗,零距离服务,增强了服务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畅通了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居民对基层党组织的归属感,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对广大群众的向心力。

(二)加大精准帮扶力度,传递党组织温暖

依托网格化管理,无论是对网格内治安管理重点对象、特殊群体的帮教,还是对贫困、残疾人员的帮扶,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帮助,都比过去更加精准、到位、及时。比如库尔勒市团结社区各网格支部针对弱势群体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年迈无儿女等不同原因,分类采集信息,认真进行研判分析,进一步完善低保户、困难户的动态管理,切实做好“点对点”的结对帮扶。同时,各网格针对不同对象制定不同的帮扶方案,有的给予资金、政策帮扶,有的给予就业、技能帮扶,有的给予精神、爱心帮扶。通过切实有效的帮扶,真正达到解困难群众之难、暖困难群众之心、惠困难群众之实的目的。将网格党支部深深扎根于群众中,把群众的需求当成“指南针”,才能把事情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才能提升党建工作的渗透力。网格化管理使党组织成为社区居民的主心骨,使党员成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让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四、网格化+引领各族群众,确保群众受教育全覆盖

过去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认识不到位、思想上不重视,上面喊破嗓子,下面纹丝不动,自从把党组织建成网格后,依托多种形式的宣传载体,以及各网格支部党员干部入户走访、动员群众,使经常受教育群众的覆盖面大大提升。

(一)做好入户走访全覆盖工作,确保受教育群众全覆盖

在包片入户走访中,社区干部及各支驻社区维稳力量,牢牢把握稳定和服务两大主题,针对社区不同社会群体和工作领域,落实各项措施及政策,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员,着力解决好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尊重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组织、引导社区党员干部、入党 积极分子、妇女代表、宗教人士及其他群体通过“自己主动讲、群众相互评”等方式发声亮剑,使每个信教群众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宗教活动是合法的,自觉抵制非法宗教活动,远离宗教极端。

(二)依托各种宣传载体及方式,确保宣传教育常态化

通过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周一升国旗宣讲、发声亮剑、揭发检举大会、草根宣讲员宣讲,以及包户入户等多种方式,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用群众易接受、听得懂的“包谷馕”式的语言,开展面对面宣讲,讲政策、讲稳定、讲团结、讲变化、讲发展、讲规矩、讲感恩,确保新疆工作总目标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入脑入心,让各族群众更加自觉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深刻揭批“三股势力”利用宗教裹挟群众、图谋分裂祖国的险恶用心。通过面对面、点对点的宣传,激发各族干部群众爱党爱国情怀,增强“五个认同”,同时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最大限度地把人心凝聚到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上来,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积极创新教育群众的文化活动载体,确保争取、凝聚人心有效果

社区党组织紧跟形势需要,以文化人,在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教育群众。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了群众精神层面的需求,而且达到了“以文聚人心”的效果,营造了健康、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

实施网格化社区党建模式,推动了党组织从“浮在面上”向“沉入基层”的转变,扩大了党组织工作覆盖面,细化了社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党员干部的责任,充分调动了基层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注 释: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6页。

猜你喜欢

入户网格化网格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追逐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西平县谭店乡开展计生“十入户”活动
浅议房屋征收稳评入户应注意的问题——以某旧城区改建项目入户调查为例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网格化”环境监管的实践探索——以山东东营为例谈“网格化”环境监管开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乌兰浩特市和平街为例
建房审批一站式服务 治违控违网格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