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学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学的新建构

2018-02-20魏梁樑

大经贸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经济学发展趋势

魏梁樑

【摘 要】 我国经济学主要立足于本国实际国情与经济学普遍原理,对国内系列经济问题进行合理探究。结合本人所学的知识,认为这是一种深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内容,并将其进行本土化处理的理论知识,具备中国特色主义特点与中国实践性特点。然而,在长期的发展与实践过程中,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矛盾问题愈加尖锐,亟待解决。针对于此,文章主要根据本人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学发展趋势与经济学新建构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经济学 经济建构 发展趋势

前 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逐渐步入大国建设体系当中。结合近些年的经济发展来看,我国占据全球经济的领先位置,并且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大國。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中国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以往研究美欧经济内容,过渡到研究本土经济内容。主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及趋势,形成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长足发展提供创新力量。

1 基于改革开放背景下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根据历史学科知识不难得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各大产业较之从前相比,基本上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效益,且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温饱问题初步得到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实行了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本政策,主要立足于我国当前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某一段时期的发展现状,制定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改革政策,规避以往过度借鉴西方成功改革经验的问题。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国家政府积极发挥政府督导作用,并因势利导与市场基础作用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作用的经济体系[1]。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实践,市场经济规模已经初步形成。然而,介于我国改革开放仍旧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各方面经济发展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水平,导致贫富差距问题较为明显。举例而言,服务行业出现明显市场垄断行为,使得收入出现明显差距问题;国内储蓄和投资货币较高、但实际消费水平较低,导致国际贸易出现明显不平衡问题。长期以往,中国经济发展所呈现的贫富差距状态愈加明显,有悖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初衷目的。

2 基于中国经济学视角下国内中等收入陷阱分析

毋庸置疑,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呈现以9.9%的经济增长速度的经济现象,从原本收入较低的国家正逐步迈入中等经济收入社会。尤其在201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逐渐进入稳定趋势当中,如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增速、低端产品价格有所回转等。但是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介于外汇管制的影响以及海外投资限制影响,国内民间投资借贷情况明显增加,通货膨胀率随之提升。与此同时,根据2015-2016中国出口贸易报告来看,出口贸易呈现出负增长状态,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慢[2]。

最重要的是,改革开放在带来经济建设成果的同时,自身经济结构存在的不足也愈加明显。如国内贫富差距明显增加、收入差距明显增加、市场经济体制缺陷等。但是这并不是只针对我国而言,受到之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复苏缓慢。再加上中国刚从低收入国家步入到中等收入国家,难免会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为及时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必须时刻把握好改革开放赋予的时代机遇,从中获取创新力量,要么很难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3 经济学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学的新建构分析

以下是本人结合自身的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学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学的新建构问题,仅供参考。

结合本人所学的历史知识与政治知识,认为中国经济学发簪必须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当中,并根据中国特色实践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不良问题。在此过程中,我国应该把握改革开放机遇,将中国经济学建构在特定的理论框架中,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中国文化特点,丰富我国经济学新建构体系,形成一种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与经济实力的中国经济学理论。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学的新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内涵,不能一昧地凭借过往的主观经验进行实践,忽略普遍共性特点。也就是说,建构中国经济学应该结合思想哲学基础,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赋予中国经济学新的力量。如此一来,我国经济学理论势必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全新的指导方向[3]。

在新建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世界经济中心的不同导致各国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有所不同。然而,世界经济中心的变化或者转移势必会对我国经济学发展趋势产生直接影响。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学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学新建构必须依照世界经济中心变化情况,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重点。如从经济制度、社会关系、基本国情等方面入手,结合经济学理论中心转移现状,明确中国经济学新建构趋势。

结 论

面临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国必须紧密结合本国实际国情与以往历史经验,不断完善与建构自身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并在此过程中,积极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构建一套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特点的经济学理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势必会得到完善发展,进而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坚实力量。

【参考文献】

[1] 周文,孙懿. 经济学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学的新建构[J]. 经济学动态,2014(11):41-46.

[2] 刘晓军. 经济学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学的新建构[J]. 现代经济信息,2017(15):19-20.

[3] 方和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思考[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09):12-17.

猜你喜欢

经济学发展趋势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经济学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