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创新发展的探析

2018-02-20蒋艺祖

大经贸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经营模式家族企业创新

蒋艺祖

【摘 要】 社会经济市场下的企业正随着其不断发展而发展。众所周知,组成国内私企的重要组成就是家族企业,它们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其所具备的优良特性包括内部管理成本低、效率高以及企业归属感强、团队协作能力强,尽管如此,在家族企业中根深蒂固的传统经营方式仍有较多弊病。对此,企业一定要主动让其传统的观念发生改变,开发出适用于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针对自身存在弊病采取专项方案进行改进,使企业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即针对家族企业传统经营方式的改进与改善给出的解析与研究。

【关键词】 家族企业 经营模式 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家族企业应该适应时代发展,顺应时代潮流一同成长。想要家族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下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就必须注重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积极对自身的经营方式做出调整与改进。传统家族企业经营方式的弊病主要体现在对科学管理方式的认识不全、企业决定决议权过分专一以及人才资源对其成长的限制。家族企业想要长久发展不断成长,就必须早日针对这些弊病做出反应,研究出适合企业自身的解决方案。

一、国内家族企业的成长状况

首先我们要知道,国内家族企业的发展重心是中小企业。家族企业下的中小企业充斥了制造行业、餐饮行业以及建筑业。和另外几种模式的企业相比,由于其体积小数量大,领先于其他企业的成长速度。但是相应的,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很多隐患也积攒了起来:第一企业管理者个人能力的成长速度赶不上企业的成长速度,第二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存在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因为私营企业在创立初期就没用将企业的管理模式系统化、对企业进行科学经营的观念匮乏。再者就是在企业的经营方式上存在问题,因为在其企业中大部分高层都是其亲信,在经营管理企业事务时难免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对利益进行合理分配。很多企业创立者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企业事务与私人事务不能很好协调。

(一)对经营方式的分析

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下的私营企业大部分都有家族企业的影子,这些企业的经营方式都和家族企业的传统经营方式相同。这种经营方式的优点:

(1)容易管理。因为家族企业高层成员大多是企业主的家族亲信,在企业创立初期很容易管理也正因如此家族企业内部制度清晰简洁,对于企业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有不小的帮助,给企业内部事务的处理与协调营造了良好环境

(2)資产划分清晰。企业事务大多由一人做主或由其亲信处理,企业的资金产权界定明了,责任与权力的划分清晰明了。企业资产的拥有人、企业事务的最终决定人都为一人。家族企业传统经营方式的弊端主要包含这几店:

第一点,针对企业事务易做出错误决议。在传统家族企业体制下,企业事务的最终决议常常是企业主个人做出的,企业主往往会把亲属与其他员工区别对待,这就会对企业的管理工作造成影响,使企业的管理制度在员工心中的公信力降低,使企业的长远发展得不到依仗,在各种事务的区别处理中易滋生诸多问题;第二点,资源整合方式匮乏。传统家族经营方式往往会因为其内部权力与资产归属过于集中导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资本愿意加入,企业获得不到大量的新鲜血液,企业的长远未来得不到保证;第三点,企业员工没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在培养人才的资源配置上通常会把亲信放在首位,家族外企业成员往往在工作中会由被压制,提升自身的机缘渺茫,得不到企业股权的好处,几乎不能进入企业的核心领导群,无法将自身能力最大化的展现出来。

二、对我国家族企业特征的分析

国内家族企业的成长不及国外企业,很少的家族企业才有机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结合对国内家族企业的了解,这些特点广泛存在于国内家族企业中:第一点,家族企业成长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都由亲信支持和提供,家族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家族其他成员;第二点,家族对企业的股权拥有完全控制权。由于企业本身的体制的特别,决定了其家族成员在企业中占有绝对的控股权。在国内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的控股率综合达到90%以上;在这些企业中,企业所有者更是有对股份的完全掌控;第三点,家族企业中高级领导者多为家族亲信。在国内,很多企业的CEO实际上就是企业主,附属公司的领导层也是受其委派的,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第四点,企业所有权的世袭制。因为国内家族企业大多出去创立初期,为企业选择下一任时,困于传统观念而不是唯才是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企业走得更远,才产生了所有权世袭制的状况。

三、对我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探析

家族企业只有针对传统管理方式的特点进行改进创造出新的企业管理方式,才有可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洪流下坚持下来。家族企业的公司化进程,健康长远的成长道路,都离不开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善和创新。以下是对如何改善创新国内家族企业经营方式的探讨:

第一点,合理划分所有权与经营权。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时,就十分有必要研究学习一些成功企业的经验,对企业合理划分权力有很大好处。合理划分权力以后的企业,其成长的动力及其市场竞争力的来源就是人才了。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能够选贤任能,筛选出公司的优秀人才重点培养,让他们来接手一些企业的事务管理工作。同样,这种做法也带来了一些隐患,对企业会造成很大影响。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两者领导观念不一致、矛盾加剧还有就是薪酬超过同行水平。怎样才能处理好委托者与代理者之间的联系,在双方利益都不受损的情况下降低雇佣费用就是权力分拨后应该面对的难关了。

第二点,降低家族控股比例。在企业成长起来后,家族控股的好处就会开始被许许多多的外在因素压缩,因此降低家族控股比例就不失为一种好的战略措施,核心举措就是社会化、多元化。降低家族控股比例不是单纯的压制企业发展而是帮助企业瘦身的方式。合理降低家族控股比例,可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一种对家族企业经营方式的探索和改善。

第三点,控股模式的转变。控股模式的转变实际上是将家族控股的部分交由企业的管理层手中,让股份在尽量少受到家族干扰情况下依据企业的需要进行分拨。由家庭成员持股变为家族企业领导层持股是对公司人员的合理激励,促进了管理者把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合二为一,将企业的收益提升至最高。针对企业不同的实际情况则可以从下面寻找方法:

第一种,购买股份。企业可以根据公司人员在企业日常事务中的工作状态和情况来进行考核,拿出一部分没有私人转让权的股份让员工购买,有了股份以后就可以领取到企业的红利。还有很多企业在管理人员退休后允许他们卖出股份。

第二种,支配干股。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所有企业管理层人员,在较为特殊的时期才会被采用,在企业奉献很久的管理者等。这些管理者们在取得干股后在一定期限内是没有这些股票支配权的,在约束时间结束后仍在位工作的管理者才能有拥有这些股票的支配权。

第三种,约束股票。管理者可以以一个较低的价格购买企业股票,同样,他们开始并没有这写股票的支配权,当企业股票价值达到一定指标时,持有者就可以随意支配其股票。

第四种,管理层控股。允许他们通过购买企业股票来变股东,这样做不仅仅可以提升他们的工作激情,还可以提高他们对企业事务的责任心以及对企业股权的参加。

第五种,延时付薪。在企业与管理者沟通后,将其一些薪酬折算为企业股票,设有一定期限,不到期则不能支配,到期后或個人原因与企业协商后方可自由支配

四、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停发展的今天,国内的家族企业和家族企业家们正在面临着巨大考验。为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对家族企业经营方式的改造革新就至关重要,只有紧随时代脚步,跟紧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积极做出变化才能更好的成长扩大企业规模,响应社会需求。在对家族企业经营返回时的改良革新过程中,企业领导者也要积极改变传统老旧的思想,大胆抛弃陈旧的经营模式,给企业员工做好表率,提升员工积极性及其企业归属感,同时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企业领导者要试着去发现适合企业的人才和资源,注重培养企业“本土”员工。这样才能让企业拥有长久的发展与成长。

但如今家族管理模式依旧是世界企业管理模式的主流。在很多发达国家、企业中仍为家族管理模式的不在少数,且发展良好企业规模庞大。国内企业的家族式特征不是由谁规定的设定好的,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优胜劣汰的最终选择,是适应时代适应社会资源的改良创新。家族企业管理模式被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选择,证明了它在某种程度上是适合国内市场的。中华文化的主体就家,家族观念不仅是中国人的生活的中心,同时也是我国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而言之,在国内的私企中90%采用的是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就证明,家族式企业能存在是有它的道理的,但时代依旧在改变,家族式观念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1] 黄海杰,吕长江,朱晓文.二代介入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8(1):6-16.

猜你喜欢

经营模式家族企业创新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家族企业的“感情困境”
传·承
家族企业传承模式的风险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