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协调工作

2018-02-20程德奎

大经贸 2018年12期
关键词:协调企业发展企业管理

程德奎

【摘 要】 企业管理是一个较为严谨、具备一定科学水平的组织系统,企业内部的各部门的每一位员工必须达到同一步调,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内部的协调是每一个企业所必需关注的内容,也是企业统筹规划各种资源的有效保障。为保障企业内部的协调,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协调的理论概念,探究协调在企业中的应用原则,为企业进行协调工作给予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协调 企业发展

引 言

当前世界的经济逐渐溶为一体,各种商品的销售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范围之内,各个企业在当前的市场形式中正在进行创新,以适应未来波谲云诡的市场环境,而加强企业内部的协调工作是企业进行创新的有效手段。加强企业内部的协调工作,重点在于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明确各部门的职能,提升企业的工作能力。提升企业的协调,需要改变传统的经营生产模式,转化工作方式,加强员工为企业服务的功力。新时代下,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所设立的部门也随之增多,员工的数量增多,不利于企业开展自身的协调工作。

一、企业协调工作应用原则

(一)调研以及明确主要矛盾的原则。企业在开展协调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时刻进行调研,并且明确当前阻碍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并且需要首先解决其眼前所面临的难题,针对当前发展的障碍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障碍的具体方法。有效解决当前企业所面临的障碍,可以对企业的效益做到最大程度的保护,避免企业在经营生产中所面临的种种风险。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障碍较多,无法达到企业当前发展的标准,为使调研工作有效进行,需要妥善处理好企业内部协调工作的各种细节,从当前的一些细枝末节入手,解决每一位员工、每一个部门的发展障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协调发展。

(二)以集体利益为中心。在企业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矛盾的时刻。面对这种状况,必须以集体利益为先,当企业的利益侵害到社会利益的时候,必须以社会利益为首要保护对象。企业的效益通过集体的利益所表现,其具体表现为,在企业的经营生产中,员工必须听从组织对其的安排,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自身的价值,时刻以创造更多的企业效益为首要的发展目的。企业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发展理念可能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其可以与上层领导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是在命令下达的一刻,员工必须遵从。个人的利益关乎着一家的得失,企業的利益则关乎着众多家庭的得失,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员工不可为一时的利益蒙蔽的双眼,需要认清事情的本质,作为正确的选择。但是企业不能为了自身的发展过分侵害员工的利益,其应为员工提供保证其生活的薪酬待遇,给予其陪伴家人的时间,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企业的腾飞。

(三)严格遵从相关法规。企业在经营生产中必须遵循国家所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这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准则,任何企业不得违背。企业发展所制定的战略要想在未来获得更大的优势,必须遵从国家的法规,这样企业才会适应市场环境。遵循当前法规,可以保障员工的利益,满足员工的需求。企业内部人员应学习国家法规,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这样才会符合国家利益以及企业利益。

(四)灵活处理事务。当前的市场环境较为复杂,企业内部的发展环境与市场外部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便导致企业发展不能协调。企业在生产经营时,应明确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各部门甚至个人,使企业的管理工作更具效率。面对发展的差异,企业需要灵活处理其所面临的事务,使利益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采用灵活处理事务的原则,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额生产积极性,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为企业的竞争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协调工作于企业当中的体现

(一)目标协调。企业进行协调工作,其根本性的目的在于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发展目的。通过企业内部的协调,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完成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协同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企业与员工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在企业严谨的组织系统中,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需要各个部门的每一位员工完成分配到自身的任务,即企业的每一部分都需要尽到自身的责任。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企业的核心,每一位员工的责任是企业的分部,通过上层领导机构制定决策,每一个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可以保障企业发展的整体目标,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步伐相统一。步伐相统一是指企业内的各个部门需要严格所规划的决策执行,保障各个部门之间的进程大致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在企业的经营生产中,组织关系的和谐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激情,并且扩展企业在市场中的经营范围。企业在一定时期希望取得的成就,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脚踏实地的共同进步。尽管企业的目标以及工作进程已经制定地较为详细,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导致生产进程不能按照计划进行,所以需要各部门的步伐相统一,在相互帮助的大环境下实现企业的发展。

(三)员工之间的协调。企业需要员工发挥作用才可以仅从日常的经营生产,这些员工之间的关系交错复杂,这些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的平稳状态。由于每一个员工所处的职位不同,其业务水平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存在差异,对企业的发展理念以及发展战略的理解不同,对未来个人的成就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妥善处理员工之间的关系,尽量保障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利益不受到侵害。员工之间的协调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员工的思考方式,为企业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企业协调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会议协调。采用会议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我国当前较为常见的方法,可以充分吸纳来自底层员工对企业建设的建议,并且对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障碍进行认识了解。通过会议的方式,调和当前企业部门发展的不良关系,使企业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发展,保障企业可以在同一时间对企业内的各种资源进行规划,将企业的权利牢牢掌握在管理层手中,帮助企业制定出更为有效地策略。企业通过开会制定的策略,可以使企业的发展更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帮助企业在未来获取更大的效益。这便是通过会议将众人的力量发挥出来,努力形成具备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员工的价值。通俗而言,会议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信息交流会议。信息交流会议是由企业领导机构所举行,通过分析当前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与会人员充分表达自身的意见,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交流,并对各部门的任务进行新一轮的划定,保证资源可以被最大化利用。

2、态度表决会议。态度表决会议是由主要领导对未来一段时间公司的发展战略或者部门的工作计划做出阐述之后,由与会人员共同分析此种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表达自己的态度以及意见,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改善,商讨出最为有效的方案的会议。

3、对策分析会议。对策分析会议是指企业当前的发展已经收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出现了一些問题,如果不能脱产处理好这些问题,企业未来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企业的效益会受到损失。与会人员通过认真研究分析所出现的阻碍,根据科学方法或者以往解决问题的经验,对此次事件的解决提出对策,以期企业可以度过未来的难关。

4、培训会议。培训会议是引进新的技术设备、科学理论或者采用新的发展战略,为使企业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这些技术设备或者理论方法而采取的培训,这种会议以讲授为主要方式,其目的便是使管理人员得以了解,以便更好地管理本企业的工作。

(二)开展现场协调。当阻碍企业发展的状况发生时,开展现场协调是企业最快速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现场协调可以对当前的矛盾进行综合考虑,将环境、情感以及发展等因素融入其中,将危险扼杀在萌芽当中。现场协调可以再最短时间内实现企业生产的稳定。并且,现场协调可以充分了解当事人对事件的看法,缓解当事人内心的抵触情绪,更容易掌握事情发展的详细细节,对事件做出更为公平的判断。

(三)进行结构协调。当前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盲目扩展自身的部门,使企业内出现了较多的冗杂机构。这些冗杂机构的存在,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进行企业内部的结构协调,可以裁撤多余的企业机构,为企业节省资金,同时可以明确企业内部的责任分工,将责任明确到个人。并且可以对表现不良的员工予以警戒,督促其更好的工作。

(四)注重机制协调。企业应注重自身的机制协调,这样做可以保证企业管理决策的践行力度,利用机制对员工的行为加以调节,提升其工作能力,规避企业在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企业内部的员工因为机制协调,会提升自身的责任感,在第一时间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使企业在未来更具竞争力。

四、结语

企业协调工作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任何一个企业应重视自身协调工作的开展,妥善处理企业与员工、部门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明确责任分工,贯彻落实企业管理决策,充分利用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提升创造力,保障企业在未来可以获取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虎成.文化管理与战略管理互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协调企业发展企业管理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