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2018-02-20陈惠萍

中外医疗 2018年33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不良反应临床疗效

陈惠萍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8.33.086

[摘要] 目的 评价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门诊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20例入组,抽签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入组60例,均常规对症用药治疗,观察组联合粉尘螨滴剂治疗,持续2年,对比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退出对象3例,对照组退出5例。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TNSS、RQLQ、TNNSS评分分别为(2.8±1.5)、(12.6±4.3)、(1.5±1.0)分,(5.6±2.5)分、(20.4±7.1)分、(4.7±3.2)分,低于治疗前(12.7±3.3)分、(45.1±10.6)分、(10.1±3.6)分,(11.2±4.3)分、(44.8±9.5)分、(11.0±5.2)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19、21.450、17.378、8.350、15.258、7.652、7.217、15.354、7.68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3%高于对照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5,P=0.007<0.05)。结论 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增效作用,但同时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粉尘螨滴剂;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11(c)-0086-03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等下呼吸道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3]。粉尘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最常见的变应原,接触粉尘螨也是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的常见病因之一,理论上采用粉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进行脱敏治疗,可以降低变应性鼻炎发生风险,增进疗效。该文采用对照研究,以2015年1月—2016年5月门诊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20例入组,评价粉尘螨滴剂治疗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選取该院门诊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纳入标准:①参照《变应性鼻炎临床实践指南》明确诊断为变异性鼻炎[4];②年龄4~18岁;③治疗前1周症状总分(TNSS)>4分,皮试检测粉尘螨++~++++;④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肾功能严重低下;②药物禁忌证,如多发性硬化症;③依从性差 。退出标准:①误漏诊;②新发重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③未能获得随访;④医师要求终止研究。入选对象120例,每入组1例对象便抽签分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6.4±1.5)岁;病程(11.2±4.5)个月;二手烟12例;合并分泌性中耳炎、鼾症、鼻窦炎9例。观察组6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6.3±1.7)岁;病程(10.8±5.1)个月;二手烟13例;合并分泌性中耳炎、鼾症、鼻窦炎10例。两组对象、性别、病程、自评出现嗅觉减退、二手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患者的各种资料时,患者知情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开瑞坦,国药准字H10970410),1次/d,2~12岁,体重≤30 kg,5 mg/次,体重>30 kg,10 mg/次,12岁以上,1次10 mg,连续3个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国药准字Z20025252),每侧鼻孔1揿(每揿为50 μg),1次/d(总量为100 μg),急性发作使用。做好个人的卫生,适量运动,勤晒被褥、枕头、床垫,清理空调过滤网等,减少接触螨虫的机会。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特异性免疫治疗,将粉尘螨滴剂(国药准字S20060012,C1480007681)滴在舌下,含服3 min左右吞咽,每日固定时间用药,递增期用药。14岁以上用粉尘螨5号,14以下用粉尘螨滴剂4号。每日按照1、2、3、4、6、8、10滴用药,持续2年。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24个月)鼻症状总分表(TNSS)、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表(RQLQ)、鼻炎伴随症状总分表(TNNSS)[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对象2年内急性发作使用内舒拿、开瑞坦次数,治疗前后血清抗体IgE水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量表评分

观察组退出对象3例,对照组退出5例。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TNSS、RQLQ、TNNS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12.3%(7/57)(舌局部异常、胃肠道反应1例、其他3例)高于对照组0.0%(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5,P=0.007<0.05)。

2.3  内舒拿、开瑞坦使用情况与血清IgE水平

观察组2年内内舒拿、开瑞坦使用次数低于对照组,两组对象治疗后IgE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特异性免疫疗法是变应性鼻炎治疗重要疗法,研究并不少见,从该次研究显示来看,采用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后TNSS、RQLQ、TNN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则为(2.8±1.5)分、(12.6±4.3)分、(1.5±1.0)分,相较于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TNSS 评分低于对照组(5.6±2.5)分、RQLQ评分低于对照组(20.4±7.4)分、TNNSS评分(4.7±3.2)分。其他文献未得出类似的结论,一项基于9个RCT663例对象的Meta分析显示,观察组使用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可以降低鼻部症状评分[Z=4.66,SMD=-1.82,95%CI(-2.58,-1.05),提示免疫治疗并不能提高鼻部症状控制效果,且鼻部症状评分的差异并没有该次研究的大(-1.92<2-3)[5]。另外一項国内应用尘螨变应原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与本文相同,不良反应发生率[OR=1.3,95%CI(0.89,1.90),P=0.17][6]。

可能原因为:①该次研究入选对象未排除分泌中耳炎等其他伴随疾病的对象,鼻部症状更为严重,同时慢性症状比较明显;②该组对象的年龄较低,学龄前并不少见,呼吸道发育不成熟,其它文献报道的IgE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治疗前200~1 000 U/mL之间,治疗后可上升,也可下降,即使未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IgE也可出现下降[7-8];③并非盲法对照研究,特异性免疫疗法客观上还起到了安慰作用。

综上所述,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增效作用,但同时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李全生,魏庆宇.变应性鼻炎临床实践指南: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推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22(9):482-486.

[2]  胡思洁,魏萍,寇巍,等.变应性鼻炎患病率及危险因素Meta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31(19):1485-1491.

[3]  邹祺缘,沈暘,洪苏玲,等.大气污染对儿童变应性鼻炎患病风险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25(2):93-97.

[4]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1):6-24.

[5]  张倩,亚森江·阿布都热依木,曲亚明,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14(11):1373-1379.

[6]  吴婷婷,孙开宇,张岑,等.国内应用尘螨变应原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4(4):488-492.

[7]  刘晓颖,王静,王群,等.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早期疗效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6,31(3):190-194.

[8]  陈其国,汪琼,林世光,等.影响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0):10-13.

(收稿日期:2018-08-28)

猜你喜欢

变应性鼻炎不良反应临床疗效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从寒郁少阳辨证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不同疗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螨过敏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儿的疗效观察
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气道炎症及预后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