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呼唤“思趣活来”
2018-02-20刘艳
刘艳
2017年9月,全国小学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经过一个多学期的使用,给我们一线教师感受深刻的地方有很多,其中一点无疑是识字量的增加,相比苏教版教材,部编本每篇课文所承载的识字任务更重,基本在11-17个之间不等,这让我们的识字教学面临较大的挑战。本文立足低年级,重点探讨教学中的识字策略,力求使课堂高效有趣。
一、摒弃教学模式化,随文勾连整合
根据以往一般的生字教学“套路”,我们通常是这样做的:所有生字在ppt上带拼音整版呈现,让学生拼读,再指名让小朋友认读,难读的生字重点提醒正音,接着去拼音认读,打乱顺序再认读,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些生字的。这样一来,读课文、理解词语、写字等教学的时间往往捉襟见肘了。所以我发现,这样模式化的集中识字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没有学习期待,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完成其他教学目标的时间;再者,部编教材的生字大多在13个左右,而人的短时记忆容量在“7+2”单位,所以,在这么短时间之内,学生能记住几个呢?因此,我个人更倾向于随文勾连整合来识字。
二、探究字源,激发识字兴趣
部编本每篇课文识字量都很大,哪些生字需要重点教呢?杭州下城区小语教研员曹爱卫老师给出了一个标准:对于带有新偏旁的字,不仅要帮助学生认识偏旁,还要帮助学生理解新偏旁表达的意思,从而达到准确识记,实现迁移运用。
以前在教中高年级的时候,我常常发现学生会把“彩虹”这个词语写成“彩红”,如今教了一年级,才知道,原来最开始认识“虹”这个字的时候,学生可能就没理解它的意思,导致了在今后学习中的误用。在部编本教材一下《彩虹》这篇课文中,“虹”这个生字是要求掌握的二类字,“虫字旁”也是本册书后新出现要求掌握的偏旁,为了达到准确识记的教学目标,在出示课题后,我让学生质疑为什么“彩虹”的“虹”是“虫字旁”呢?顺势出示了“虹”的甲骨文<E:\小学科学2018-11期217-256\Image\7-11.png>,你发现了什么?会观察的学生马上就发现:像有两个头的龙。是的,甲骨文的“虹”,就像彩虹的样子,古人认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大虫”,在雨后下来喝水,所以,在造字时就用“虫”作偏旁。
这样通过呈现字的演变过程来认识理解“虹”这个字,我想学生今后再遇到“彩虹”这个词,一定会在脑海中浮现出生动的“大虫”形象,又怎么会再写错呢?
三、掌握构字规律,认识一类字
(一)认识并掌握形声字的特点
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 80%左右是形声字。比如,在以下《动物儿歌》一文中,集中出现了“蜘蛛、蚂蚁、蜻蜓、蚯蚓”这些带有“虫字旁”的生字,虽然前面已经学过形声字,但这篇儿歌无疑是形声字教学的典型,让学生再次巩固“声旁表声、形旁表义”的特点,再补充“螳螂、蝈蝈”等,让学生知道虫字旁的字以后还会学到很多,实现从“一个字”的教学走向“一组字”的教学,也让学生有了学习期待。
(二)认识象形字的特点
每个汉字不仅仅是符号,它的背后更承载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象形文字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原始的字体,而中国的象形文字更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让学生在接触汉字的初始阶段,就认识并懂得象形字其实就是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难怪,部编一上第二课就安排了一篇象形字《日月水火》,本文教学就要让学生初步感知“每个象形字都像一幅画儿一样,中国的汉字多么奇妙呀!”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就会慢慢地主动去想象“牛”这个字与“牛头”这幅画的关系,去想象“鸟”这个字与鸟儿样子的关系等等,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象形字的认知也就慢慢建构起来了。
四、巧妙迁移,词串识记
在生字学习中,给生字组词是常用的一种方法,比如在部编教材一下《荷叶圆圆》这篇课文中,一般老师要求学生给“珠”字组词,那么通常学生会组词“珠子、眼珠、露珠、珠宝”等等,无疑,学生是拓展了词汇,但是这样的组词还是零散的。原文中是这样的“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在初步认识了“珠”这个字后,老师可以试着这样来引导——
“见过小水珠吗?小水珠长什么样?”
“我见过的小水珠和课文中一样,亮亮的,圆圆的。”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眼睛里黑色的部分,也是圆圆的,亮亮的,那么我们可以说——什么珠?”
“眼珠。”
“我们伤心的时候,眼睛里面流下来的,圆圆的,亮亮的,可以叫——什么珠?”
“泪珠。”
“那课文中,圆圆的亮亮的小水滴,可以叫——”
“小水珠。”
……
看,把“水珠、眼珠、泪珠”串成了一个词串,一个词串就是一个有意义的记忆单位,学生容易记忆,也有助于词语意义的建构,更清楚明白“珠”这个生字的意思。
五、巧妙设计动动手,识字兴趣将更大
对于语文课来说,除了写字环节,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动嘴,也就是说,学生只调动了他的视觉与听觉感官,时间一长,难免坐不住。如果也像理科一样,能有动动手操作的环节,我想,这样充满着“意外”的识字课堂,学生必定会很喜歡。
再以《青蛙卖泥塘》教学片段为例,在教学“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这句话时,老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周围”这个词语,于是她准备了很多“绿茵茵的青草”,奖励学生拿着这些“绿茵茵的青草”,贴到黑板上去(黑板上已经贴好了泥塘),学生基本都能准确地贴到泥塘的四周,在动手贴的过程中,学生也就理解了“周围”这个词语。
生字教学,教学定法,却有规可循。它只有基于理解才能深刻。我们只有有意识地做到从生字的纵向演变、横向联系,回归文本等角度去思考,设计教学,才能让生字教学变得趣味十足又扎实灵动,识字课堂呼唤 “思趣活来”。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御窑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