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

2018-02-20沈艳彬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就业观大众化大学生

沈艳彬

摘要:面对现如今就业的严峻形势,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们的就业观念导致的。那么如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的就业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

如今的人才市场化、择业自主化,基本上完成了就业模式和就业体制的过渡。国家普及高等教育,高校实行扩招后,大学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这也使得大学生的就业观逐步发生变化。

一、大学生的就业观现状

1.注重薪酬待遇。

2.注重“稳定”工作。

3.男生更看重个人的发展,女生更看重就业地域和环境。

4.就业准备不足。

5.存在迷茫阶段。

二、当前大学生择业特点

当代青年大学生崇尚鲜明个性,与众不同,自主独立,在择业中也表现出不轻信、不盲从、不附众的特点,他们更期望在择业中融入更多的个性元素,结合自身兴趣特长自由择业。但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择业中不会完全盲从,无主见,表现得较为理性自主。大学生就业模式由原来单一的“统包统分”衍变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人才流动性逐渐增强。在积累了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后,从一个跳板过渡过另一个较高发展平台,成为很多毕业生面对初次择业时的选择。

三、因素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现实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不再只着眼追求所谓的远大理想,而是转向注重物质。从调查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都很看重薪酬待遇,择业的期待值过高。大学生对社会提出各种要求,却不知自己还达不到社会的要求。他们片面地认为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的增大,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负面因素及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着当今大学生。受外界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和物质利益诱惑,一些大学生迷失了自我,扭曲了价值观,在就业态度上越来越看重个人价值,物质水平。另外,眼见通过请客、送礼、拉关系就获得好工作、好岗位,大学生开始不积极主动找工作,一味想着攀龙附凤去找个工作,白白地丢失了好多宝贵的就业机会。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大众化,使得各高校的学科专业随着大众化规模不断增长,有时往往没考虑到地方的经济情况,社会的产业结构,专业设置是不是合理。各高校如能充分考虑本校的办学特色和地方情况来设置专业,这将让学生的就业与社会需求更加对口。另外,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各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规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但有的高校只单纯以教材为依托,授课形式流于表面。学生不感兴趣,大大影响了听课的质量。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使得学生很少与社会接触,参与社会的工作和活动较少,即便是一些团学活动,也只是少部分学生组织者与主办方交流。这也让很多的大学生一直躲在象牙塔内,无法了解到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家庭是孩子成才的摇篮,家庭的教育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身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能安定下来。从大学生入学志愿上来看,就夹杂着不少家长的意愿,家长把自己的职业规划放在了孩子身上,或者说是家长自己未完成、未达到的一些方向。在今天,大部分父母为子女选择就业单位,就业岗位的现象仍很常见。总体而言,家庭对大学生就业观的积极影响:提供可靠经济支持,创设更多就业机会,让学生放心,就算大家都舍弃了他,还有父母呢!消极影响是大学生不急着找工作,因为有父母养着,找到的工作除了让自己满意,父母也得满意,所以大家一窝蜂地都把目光投向了事业单位、公务员等,这也是近几年这些单位的招考过分火热的原因之一。

总结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普及教育阶段,大众化教育的实现,使高等教育走出了“象牙塔”由“少数人特权”变为“多数人的权利”,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与此同时,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给大学生就业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显,成了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同时,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在择业上产生了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心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必须予以关注和解决。 开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生硬的说教方式肯定不适合当代的大學生,必须要不断改进方式,改良方法,寓情于理,结合实际,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念。因此要建立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生涯师资队伍,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做好就业工作。特别是对大四的学生,有条件的进行一对一就业指导。面对现实,仅依靠国家出台就业政策是不够的,大学生应着手于提高自身主观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乐观,当一次、两次就业不成功时,不要退缩和畏惧,要以此来磨炼自己的意志,养成奋斗不息、顽强进取、坚强勇敢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正确对待挫折,保持健康的心理,要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参考文献:

[1]王谦.大学生就业观念浅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2]孙祥,王小虎.市场经济下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变化及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1,15(2):74-77.

[3]李海朋.浅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业月刊,2011(05)

[4]董墨菲.就业,你准备好了吗[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2)

猜你喜欢

就业观大众化大学生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愿去民企”体现毕业生务实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