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缅产能合作 推动“人字型”中缅经济走廊建设
2018-02-20杨永梅
摘要:从地缘上看,缅甸是连接东盟和中国之间、东盟与印度之间的桥梁,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重要成员国。中缅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经贸往来频繁,产能合作领域广泛。为深化中缅务实合作,2017年11月,外交部部长王毅访问缅甸时提议,建设北起中国云南,经中缅边境南下到曼德勒,然后分别延伸到仰光新城和皎漂经济特区的“人字型”中缅经济走廊,该倡议与缅甸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高度契合,缅方高度赞赏并积极回应。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有关专家、企业家代表希望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助推缅甸经济提质增效、快速增长,建设合作共赢、增进民生福祉的中缅经济走廊。
关键词:产能合作;推动;“人字型”中缅经济走廊;建设
“人字型”中缅经济走廊(以下简称中缅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在缅甸的具体化,路线图。根据倡议,走廊将把缅甸西部和北部較为贫困的地区和缅甸中部、南部较为发达的地区连接起来,昆明到曼德勒、曼德勒到仰光、曼德勒到皎漂三个方向都可以培育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以通道为主,以沿线大中城市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众多缅甸乡镇为网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进一步加强中缅两国在交通、产能合作、双边利益、民心沟通等方面的紧密联系,推进中缅各地更加均衡发展,提高两国人民特别是缅甸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中缅关系又好又快发展。目前,中缅经济走廊的建设思路、构架体系、重点项目等尚缺乏顶层设计,云南作为中缅经济走廊的开端,省委、省政府和各边境地州高度聚焦、积极推动中缅经济走廊由倡议变为战略。德宏州与缅甸山水相连,民族跨境而居,经贸、人文往来历史悠久,合作机制基础夯实,是全省对缅口岸最为密集、边境线最长的地区,是中缅经济走廊的门户枢纽。经过改革开放40年,全州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对缅甸北部和西部地区具有较好的带动性和辐射性,充分利用现有的产能合作平台和机制,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以产业促进中缅经济走廊交通、电力、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和技能学习提高的机会,提高沿线群众的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切实改善民生水平,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等建设提供典型示范。
一、开展中缅产能合作对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形成新的投资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根据倡议,中缅经济走廊境外段的缅北地区资源较为富集,但经济普遍落后,民族武装冲突较为频繁,曼德勒延伸到仰光新城、皎漂经济特区的两条线,虽属缅甸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但投资不足、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较为突出。推进中缅产能合作,可以盘活沿线各城市、各地区的资源,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前提下,依托中缅双方各自的规划、资源禀赋及市场规范,进行资源及能力的再配置,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产业布局与集群网络,形成新的投资点和经济增长点。
(二)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民生的改善
中缅经济走廊倡议提出后,各方高度关注,中缅两国经济发展的能力、财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中国开展产业界合作的愿望较为强烈,能力也较强,缅甸作为目前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政府希望通过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就业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民生水平,人民普遍希望把中缅经济走廊建成一条惠民富民之路。通过产能合作,一是可以夯实沿线地区的经济和产业基础,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二是为沿线地区的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人们的收入。三是带动沿线地区餐饮、住房、商品零售、电子商务等传统服务业的发展,进而间接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切实改善民生。
(三)有利于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
孟中印缅四国既有历史遗留的民族、宗教、边界等问题,也有经济发展水平、合作目标及意愿、资源禀赋、国际战略等方面的差异,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较为缓慢,目前还停留在召开联合工作会议层面,项目建设、构架协议、合作机制等实质性合作工作尚未有效开展,进一步加强中缅两国农业、电力、旅游、现代制造、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产业的合作,为中缅经济走廊提供产业支撑,以双边带动多边,进一步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
二、全方位推进中缅产能合作的基础条件
(一)中缅产能合作的地缘优势独特
德宏三面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掸邦、克钦邦接壤,国境线503.8公里,占滇缅边境线的25.2%,距缅甸北部国家级口岸木姐4.5公里、八莫港70公里、曼德勒387公里、内比都670公里、仰光981公里、皎漂港1000公里。缅甸国土面积67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400多万,土地资源,气候条件优良,发展水电、旅游、现代农业、现代服务等产业的资源禀赋优良。州内傣、景颇、阿昌、德昂、傈僳等世居少数民族与缅甸的掸、克钦、崩龙等民族为跨境民族,同宗同源、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经贸人员往来频繁。德宏在缅甸曼德勒、腊戍、八莫、密支那、内比都五个驻缅商务代表处,为中缅务实开展商务、科技、文化、农业、旅游等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合作提供信息咨询、沟通协调等服务。
(二)中缅农业合作的比较优势明显
截至2017年底,全州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2家,专业合作社达1790多家,家庭农场200多个,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和机械化率分别为52%和55%,遮放贡米评为“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德宏小粒咖啡入选中国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后谷咖啡、迪思坚果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世纪90年代末期,德宏州企业积极参与境外替代种植,拉开了中缅农业合作的序幕,州内的后谷咖啡、景成集团、金星公司、景罕糖厂、瑞丽农场、盈江农场等40多家企业在境外发展了柠檬、甘蔗、橡胶、水稻、烟草、咖啡等种植和初加工基地,种植面积100多万亩。州科技局、农业局等职业部门主动作为,在缅曼德勒成立了“中缅农业合作示范园”“腊戍中缅甸合作玉米水稻高产样板和优质引种示范地”“中缅八莫农业综合试验站”“中缅腊戍农业综合试验站”“中缅勐古山区农业综合试验站”等建设有序推进,为中缅农业合作提供有效的平台和技术支撑。在国家层面,正积极构建中缅农业合作机制,2016年6月,中缅双方成立了“中缅农业合作联委会”,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在中缅农业种植、科研、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培训、水产养殖、农业合作导向、搭建平台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并形成了会议纪要(新浪财经 2016年6月29日,中缅农业合作联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内比都举行)。中缅农业合作的平台、机制、主体等基础工作不断夯实。
(三)中缅能源产业合作基础良好
德宏地处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之间,两江有提供3000万千瓦以上的装机优势,境内的瑞丽江、大盈江流出中国后汇入国际河流伊洛瓦底江,水能资源丰富,一山联两国、一江联两国的特殊地理环境,为中缅两国开展水电开发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截至2017年底,缅甸太平江一级水电站1、2、3号机组建成运行,500千伏德宏变、220千伏的瑞丽变等主辅德宏电力回送输配电网建成,有9条输电线路直接为缅甸边民供电。主管线为2500多公里的中缅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于2015年建成通油通气,以境外能源资源深加工为主的进出口加工业逐步发展壮大。
(四)中缅现代工业合作的基础不断夯实
以北汽瑞丽基地、银翔摩托、瑞丽普华农机、启升电视为代表的“两车一机一电”制造业,从无到有,产业链不断延伸。德宏企业高度重视与缅甸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如:银翔摩托年出口缅甸70多万辆,在缅甸设立4S摩托售后服务店达400多家,其品牌影响力超过本田、铃木等。英茂集团、大康牧业、杨程食品、正信蚕桑茧等加工业快速发展,芒市食品工业园、弄岛畜产品加工产业园、雅戈尔瑞丽服装产业园、陇川丝绸产业园、银翔摩托产业园等特色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州内现代工业体系的建成与缅甸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条件以及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民生改善型产业的发展计划高度契合。拟建设的中缅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曼德勒,早在1990年就建成了面积为1249公顷的产业园,截至2017年底,有1250多家私营企业、大企业390多家、中型企业320多家,涵盖食品加工、个人用品、家电、金属矿产、农业机械及零部件等产业,中缅双方工业产业互补性较强,产业链极易对接。
(五)中缅现代商贸物流合作平稳发展
截至2017年底,全州有物流企业170多户,瑞丽大通现代物流国际中心、中缅跨境电商产业园、陇川电商产业园、畹町长合现代物流基地、宏星好运瑞丽大数据中心投入运营,瑞丽、芒市国际物流园区加快推进,2013-2016年瑞丽连续4年成为全国电子商务百佳县,瑞丽姐告跨境电商小镇建设成效显著,姐告免税购物岛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缅边交会连续举办17届,瑞丽口岸流量四项指标多年排名全省第一。瑞丽大通公司在缅甸70%以上的大中城市设立了境外物流服务机构,为适应中缅现代商贸物流合作发展的需要,金融保险机构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对出入境车辆开展保险业务。
三、中缅开展产能合作面临的困境
(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低
随着龙瑞高速、瑞陇高速的建成通车,大瑞铁路的快速推进,德宏与全国的公路网、铁路網将实现有效对接,但由于受缅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影响,从德宏出境后的缅甸木姐—曼德勒—皎漂等公路等级低、拥堵严重,目前木姐—曼德勒—皎漂高速公路、瑞丽—八莫公路改造、中缅铁路建设等项目推进缓慢,芒市国际机场虽然获批,但开通芒市—曼德勒、芒市—仰光的国际航班短期内存在一定困难,境内高等级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与境外交通基础落后形成较大反差,基础设施互连互通水平低下制约着中缅产能合作的顺利推进。
(二)境外发展环境较为复杂
德宏与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接壤,缅甸中央政府、克钦独立军、德昂民族解放军在503.8公里的边境线上交叉控制,多支民地武与政府军长期冲突不断,且短期难以结束,每次冲突发生均有一定数量的缅甸边民进入德宏的边境地区避难、投亲靠友,缅甸西部若开邦罗兴亚人与佛教徒矛盾尖锐,时而爆发流血冲突事件,缅甸仰光、曼德勒等多地也发生过教派冲突,百万罗兴亚人无家可归,部分集中到缅甸北部,中缅边境不稳定的局势加剧,多条贸易通道被迫中断,中缅边交会等不能如期举办,在缅甸种植的果蔬、粮食、橡胶等难以按季收获,中缅边境的稳定和谐受到极大影响,产能合作也受到影响。
(三)双方形成共识的难度加大
缅甸民选政府实行平衡外交战略,加大了泰国、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开放力度,西方国家抢滩缅甸市场的力度不断加大,泰国、日本控制了迪洛瓦、土瓦、皎漂等经济特区的建设主动权,西方国家的媒体和NGO组织密集进入缅甸,丑化甚至黑化中国,引发了缅甸民众对中国的不满,对中国进入缅甸项目持反对和抵触情绪,中缅跨境铁路、陆水联运通道等建设推进困难,民选政府政治转型困难,推出的系列新政未达预期效果,经济增长乏力,民生水平提高不快,民众对新政府的满意度不高。缅甸政治、经济局势不稳,民族宗教冲突不断等问题对德宏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开展产能合作形成阻力。
四、加强中缅产能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沟通,凝聚共识
根据中缅甸经济走廊建设的倡议和构想,在国家层面,由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交通部、生态环境部、文化旅游部等部门组成中方联合工作组,主动与缅方联合工作组对接,把产能合作作为中缅经济走廊发展的重点项目加以规划实施,并制定出台具体的意见或方案。在州级层面,由发改、旅游、文化、交通、外事、商务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或项目推进工作组,利用地缘相近、族缘相通的优势和现有的合作平台和机制,发挥现有五个驻缅甸商务代表处的作用,积极与缅甸沟通协调,加大宣传和技术普及,形成以德宏为门户枢纽,以中国产能优势为依托,加强中缅产能合作的共识。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联通水平
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替代,既存在梯度转移现象,也存在反梯度转移现象,决定空间转移方向的主要因素是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因此,要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支持,充分利用亚投行、丝路基金等资金,创新投资方式,加快推动中国瑞丽—缅甸木姐—曼德勒—仰光—皎漂高速公路,曼德勒—密支那—瑞丽的公路改造、瑞丽—八莫、章凤—八莫公路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瑞丽至皎漂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适时开通芒市—曼德勒、芒市—仰光的国际航班,加快推动印度洋国际大通道建设,为中缅国际产能合作夯实基础。
(三)建立健全合作机制,鼓励企业走出去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推动中缅两国建立健全国际产能合作的体制机制,切实保障中方企业在缅甸的合法利益,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鼓励后谷咖啡、银翔摩托、启升科技、景成集团、大通公司、金星公司等合作基础良好的企业加大与缅甸产能合作的力度,大力发展农业、旅游、能源、矿产资源、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充分发挥缅甸劳动力红利优势,通过产业促进缅甸经济发展和民生水平的改善。如:在旅游业方面,鼓励双方企业合作发展海岛游、边境游、自驾游、历史遗产游等;在农业方面,充分用好瑞丽、畹町两个粮食进口口岸的政策,鼓励州内企业开展农业种子、化肥、农业机械、大米加工、水产养殖加工等的合作。
(四)搭建平台,为产能合作提供服务支撑
产能合作成效受资金、土地、人力资源、技术、营销、贸易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中缅两国在资金的丰裕度、人力资源素养、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国际产能合作涉及的许多问题靠企业自身难以解决,在积极争取国家相应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巩固提升现有的农业、科技、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合作机制,建立德宏对缅甸群众高产粮食、烟叶、甘蔗等种植技术的普及与培训的长效机制,以德宏职业学院、澜湄国际职业学院为主体,加大对缅籍人员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为产能合作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建设好“曼德勒中缅农业合作示范园”“中缅八莫农业综合试验站”“中缅腊戍农业综合试验站”“中缅勐古山区农业综合试验站”等项目,为中缅农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撑。建设好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加强中缅双方金融保险合作,为产能合作提供融资保险等保障。
参考文献:
[1]德宏州中缅关系研究所.缅甸经济研究,2017年第4期、2018年第1、2期
[2]德宏州委州政府政策研究室编著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发展研究.德宏民族出版社,2015.
[3]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编.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杨永梅(1972- ) , 女,云南保山,德宏州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