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活动中对话策略的思考

2018-02-20葛昭佑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小班语言表达预设

葛昭佑

学前儿童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绘本丰富的画面正好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在品读绘本画面的基础上,与幼儿进行互动,引发有效的对话,也成为幼儿园阶段绘本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之一。本文所指的绘本阅读中的对话策略主要包括教师的提问策略、幼儿的对话情况以及教师的回应策略。

绘本阅读活动往往注重“品”和“味”字,这就是绘本的魅力所在,而幼儿的品读能力有限,如何让幼儿能够在自身阅读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品读绘本,愿意就绘本内容进行交流表达,乐意与教师、同伴、父母对话也需要一定的有效策略。本文就绘本阅读中教师层面上的巧设提问和妙予回应两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并将经验进行梳理、分享。

一、品绘本之味,巧设提问

1.品提问设计性,思考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师精心挑选的绘本题材,要在自我品读的基础上挖掘绘本价值点,从而有目的、有设计地进行提问。教师要针对阅读目标、幼儿年龄特征及其认知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问题。在预设与生成提问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围绕绘本的关键点预设问题,关键性提问在绘本活动中往往起着提纲挈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是要围绕幼儿的生活经验预设问题,提问要启发幼儿思维,引发幼儿探究行为,唤起幼儿已有知识经验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因此绘本阅读中教师的提问设计应该围绕幼儿的生活经验展开。如在阅读《大卫,不可以》时教师的提问就可以围绕这些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经历展开,引发幼儿联系身边的事物进行思考。在绘本阅读集体教学中幼儿教师提问一定要明确问题的目的,为什么提问,提问哪些内容等都应该在组织活动前事先准备好。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表现会生成新的问题,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幼儿的反应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恰当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2.品提问指示性,思考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①提问要具体,避免过于抽象

教师在提问时,问题要通俗易懂,问题的表述及词汇是幼儿已经能理解的。如在《驴小弟变石头》中,教师问小班幼儿“你和爸爸妈妈有没有特別难忘的回忆?什么事让你觉得很幸福。”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难忘”“幸福”“回忆”“感动”这些词汇比较抽象,对小班幼儿来说太难不能理解。遇到此类问题,要尽量从具体的案例出发,带幼儿一起解读驴小弟离开爸爸妈妈时的心情,可以提问幼儿:“当你离开爸爸妈妈的时候你是怎样的感觉?”

②提问要具体,避免提问过于宽泛

提问过于宽泛,同样会给幼儿的思考带来障碍。例如在绘本《驴小弟变石头》快结束时教师提了一个总结性的提问:“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哪位小朋友知道?”而小班幼儿很难直接解读到教师的提问用意,往往回应找不到方向。教师的问题应该更具体一点:“驴小弟去收集小石子的时候离开了爸爸妈妈,你们一个人出去玩的时候要不要告诉爸爸妈妈,为什么?”

3.品提问层次性,思考浅表与深层的关系

①提问应具逻辑层次性

提问应该有严格的逻辑性,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多层设问,层层递进。例如教师在组织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时,先是让幼儿读故事,然后教师提问:小兔子用什么动作说明了对妈妈的爱?小兔子为什么要张开手?小兔子到了哪里?他们看到了什么?你能把看到的东西比成对妈妈的爱吗?案例中教师的提问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通过一步步阶梯式的提问,既能够帮助幼儿理清整个绘本的故事情节和脉络,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

②提问应体现年龄层次

依据不同的年龄特点展开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绘本集体教学中的提问也应该要体现年龄层次。针对图画设计三个层次的提问:第一个层次——观察画面,描述画面;第二个层次——理解画面,进行画面外的想象,引导幼儿发现前后画面的联系;第三个层次——详细而连贯的画面描述、故事因果关系的判断与分析。教师的提问必须突出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小班幼儿绘本的提问可以是引发幼儿观察、描述、回忆和比较。小中大班幼儿发展水平、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年龄层次要体现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深浅层次。

二、酌幼儿之话,妙予回应

绘本阅读中幼儿的行为表现和语言表达往往反映的是幼儿对绘本的理解和思考程度。教师则可以从中巧妙捕捉有效信息,积极采取适宜的回应策略支持幼儿深度阅读。

1.给予示范性回应。

示范性回应的时机要适时准确,如当幼儿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出现停顿或困难时,教师可以采用绘本或自身的语言进行示范,以帮助幼儿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完整性。

2.精予总结性示范

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当幼儿的回答相对片面或不得要领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总结性的回应策略,帮助幼儿梳理和概括,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如在绘本阅读《活了100万次的猫》中,教师让幼儿讨论都见过什么样的猫。幼儿有的回答相对零散“白色”“黑色”“大的”“小的”“调皮的”“贪吃的”等等。对此教师就可以总结性回应“小朋友们见过各种各样的小猫,有不同颜色的,有不同形体的,还有不同性格的……”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和概括性的发展。

3.巧予追问性回应

当幼儿的回答仅仅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或是比较单一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追问性的回应策略来促进幼儿理解的深度及广度。如在绘本阅读《鼠小弟的背心》中,教师让幼儿猜测:“接下来,谁会来借鼠小弟的背心穿?”幼儿往往会答出很多动物的名称。但教师不能就此为止,因为幼儿的理解还较浅。教师可以适当追问“为什么”让幼儿的思考不仅仅停留在猜测的结果上,而是深入到猜测的依据上。

4.妙予启发性回应

在绘本阅读中,也会出现幼儿对于教师的提问不会回答或是回答有偏。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绘本本身的线索或幼儿的已有经验来给予幼儿一定的启发,以帮助幼儿思考和理解。如在绘本阅读《好饿的毛毛虫》中,教师问幼儿:“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不同时间里,毛毛虫所吃东西的数量各是多少?”幼儿一时难以作答。 对此,教师引导幼儿通过重点阅读和回顾的方式去发现毛毛虫所吃东西的数量与日期的对应关系。

【作者单位:太仓市沙溪镇幼教中心直塘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小班语言表达预设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