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螟虫的为害及其综合高效防控

2018-02-20敖礼林

科学种养 2018年11期
关键词:稻株螟虫二化螟

敖礼林

水稻螟虫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和褐边螟等,多是水稻上为害很严重的害虫,发生范围广,随着水稻栽培制度和方式等的演变,此类害虫的为害也出现新特点,难以用单一或简单的方法防治,只有采用科学精准的综合措施才能收到满意的防治效果。

一、为害特点

1. 三化螟

长江中下游及以南是三化螟广发、重发地区,黄淮等地也有发生,但为害不重。以老熟幼虫在稻蔸内越冬,下年春季气温升至15~16℃时化蛹并羽化。长江中下游地区1年发生4代,海南和台湾等地1年发生6~7代,广东、广西、福建等地1年发生4~5代,长江以北地区1年发生2~3代。受温度、湿度和食物源等影响,各年不同虫态历期不尽相同,一般卵期6~15天、幼虫期22~35天、蛹期7~23天、预蛹期1~2天。

三化螟成虫昼伏夜出,有强趋光性和趋嫩绿性,羽化当晚交配;雌蛾第一天始产卵,第二、三天产卵达高峰;雌蛾多数产卵2块,也有产3~4块的;每块卵有40~100粒。越冬代成虫受寒冻等影响,体质较差,产卵相对少而小。生长嫩绿又旺盛的水稻苗和分蘖盛期、孕穗期、水层较深的稻田等,易引来雌蛾产卵。雌蛾喜将卵产于距水稻叶尖5~8厘米处的叶背或叶面。

水稻分蘖、孕穗和抽穗期最易受侵害。刚孵出的幼虫有的向叶下部爬移,有的在叶尖吐丝垂挂并随风飘移至其他稻株上,选择合适部位在30~40分钟内侵入稻茎内为害。水稻分蘖期,幼虫在距水面1~2厘米处的稻株基部蛀入,引发枯心和心叶纵卷等。水稻孕穗和抽穗期,幼虫主要从嫩弱或穗苞有缝处侵入,取食稻花,过3~5天再为害脆嫩的穗茎并蛀入稻茎内,慢慢向稻茎下部蛀食,4~5天后达茎秆基部并咬斷稻茎,引发白穗。刚孵出的同一卵块幼虫喜在附近水稻植株上为害,易导致几十或上百株水稻枯心或白穗。幼虫可从一根稻株转移到另一健株为害,一根稻茎内多只有1只幼虫取食。1龄期幼虫能转株为害孕穗期水稻,引起孕穗白枯;2、3龄幼虫可转株为害灌浆期的水稻,引发枯穗和白穗。茎秆粗实的水稻品种,幼虫不易咬断,受害较轻。老熟幼虫会转到健株基部,咬1个羽化孔化蛹并羽化。

2. 二化螟

多以4龄以上幼虫在稻蔸内越冬,也有在禾本科等杂草茎内越冬的。长江中下游地区1年发生3~4代,黄淮流域1年发生2代,东北地区1年发生1代,海南和台湾等地1年发生5代。二化螟卵期5~15天,平均9.6天;幼虫期25~44天,平均33天;蛹期6~14天,平均8.6天。

下年春季气温上升至10~11℃开始化蛹,气温上升至16~17℃开始羽化。土温达6~7℃时,未老熟的幼虫会转移到油菜、小麦、豌豆、蚕豆、大白菜等越冬作物上,并蛀入茎秆内取食为害,直至化蛹和羽化。成虫趋光性和趋嫩性强,多在晚上产卵,雌蛾交配后1~2天产卵。水稻苗期和分蘖期,雌蛾多将卵产于距叶尖3~5厘米处。水稻拔节后,雌蛾将卵产于离水面5~6厘米的叶鞘上。每头雌蛾一般产2~3个卵块,每块有50~85粒。

刚孵出的幼虫,喜群集于叶内为害,引发枯鞘,2龄开始转株为害。分蘖期水稻受害,造成枯心;孕穗和抽穗期受害,引发枯孕穗和白穗等。幼虫转株为害力比三化螟强,易导致受害群株出现。老熟幼虫多在水面2~3厘米处稻株基部茎内化蛹。

3. 大螟

长江中下游地区1年发生3~4代,广东、广西等地1年发生4~5代,四川、贵州等海拔在800~1 000米的地区1年发生2代,海南和台湾等地1年发生6~8代。大螟卵期6~13天,幼虫期14~52天,蛹期7~32天,成虫期6~12天。

以幼虫在稻蔸和茭白、玉米茎秆、甘蔗或田间野生植物茎内等越冬,下年春季气温上升到9~10℃时老熟幼虫化蛹,气温15~16℃时羽化。雌蛾羽化后2~3天开始产卵,1只雌蛾可产卵200~300粒,多将卵产于距田埂3米以内的稻株上。未老熟的越冬幼虫,将转移到白菜、油菜、小麦等越冬作物上取食,继续生长发育,大大延长了越冬代的化蛹和羽化期,此特点与三化螟和二化螟有很大不同。羽化的雌蛾有很多将卵产于禾本科杂草和春玉米等上。大螟喜欢在杂交稻上产卵,具有叶片浓绿、茎秆壮实、植株高大、叶鞘抱合较松等特点的水稻易引来雌蛾产卵于叶鞘内侧。刚孵出的幼虫头2天会群集于苗期水稻原叶鞘内取食,2天后幼虫从变黄的叶鞘转移到同蔸水稻的其他稻株上为害,引发枯鞘和枯心苗,4~6天后幼虫再次转移到附近稻株上为害,引发更多的枯心。幼虫3~4龄时,为害能力增强,第三次转移扩大为害,引发成片的枯心。水稻孕穗期,幼虫会侵食幼穗和花粉。水稻抽穗后,幼虫从剑叶鞘处蛀入茎秆,致白穗发生。大螟幼虫期,每条虫能造成5~6株水稻枯心。大螟幼虫能多次转株为害,虫孔较大,且会从虫孔排出较多粪便,这与三化螟和二化螟不同,易于区分。大螟1个卵块孵出的幼虫,能引发稻株集中枯心60~80株或引发枯孕穗或白穗15~20株。

二、发生规律

1. 与水稻品种有关

不同水稻品种对螟虫的抗、耐虫能力不尽相同,不过抗、耐虫是相对的。叶绿色较浅、茎壁厚实、茎细髓腔小、维管束硅化细胞多、叶鞘气腔较小的水稻品种,较抗、耐螟虫;叶色浓绿、植株高大、茎粗髓腔大的水稻品种,对螟虫的抗、耐能力较差,易引来大螟、二化螟等为害。

2. 与水稻耕作制度和播期有关

单季稻改双季稻,有利于三化螟的发生与为害;双季稻改单季稻,三化螟为害下降,二化螟和大螟发生趋多。单季或双季都种杂交稻,给大螟和二化螟为害提供了条件。双季早稻以二化螟为害为主,双季晚稻以三化螟为害较多。

水稻分蘖、孕穗和抽穗期如与螟虫产卵或卵孵化期相吻合,受害就会多而重;反之,则受害少而轻。

3. 与温湿度有关

晚稻等采取机收,留茬高,有利于螟虫越冬,提高了虫源基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稻田冬季休耕(种),对幼虫越冬有利,会大大提高虫源基数。稻田或周围冬种油菜和蚕豆等,会提高和丰富大螟等的食物源,对下年的水稻有不良影响。单、双季稻共存有利于稻螟虫的发生与为害。

冬春季气温高或偏高的年份,螟虫的发生会多而重;反之,为害减轻。冬春季三化螟等化蛹期雨雪冰冻天气多时,许多幼虫和蛹会死亡,虫害将明显减轻;反之,为害会趋多、趋重。螟虫羽化、产卵、卵孵化和低龄幼虫期,如遇连续多天降雨(特别是大雨)、低温,许多成虫、卵和幼虫会因雨水冲刷和低温染病等死去。

4. 与稻田环境有关

稻田有益微生物和寄生虫多时,螟虫的为害少而轻;反之,则受害加重。稻田有益生物多时,短时间内可导致70%~90%的螟虫死亡。适宜的降雨量、較高的田间湿度和较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螟虫致病微生物的繁殖与侵染;稻田适宜的温度、较适的湿度和使用杀虫剂较少或使用无公害杀虫剂时,则有利于寄生蜂等的繁殖和寄生。偏施和过多施用氮肥,栽植株高较高、茎秆较粗的水稻品种等,螟虫发生多且重。

三、综合防控

1. 农业措施

①搞好稻田翻耕和田间卫生。春季适当提早翻耕稻田和四周其他地块,将稻茬翻埋土中,能沤杀大量越冬虫或蛹。冬季清除稻田和四周杂草,并将稻草和稻茬等集中烧毁和深埋地下,可消灭大量越冬螟虫。

②选好水稻品种。尽量选用茎秆壁厚实、茎秆髓腔小、叶鞘硅细胞多、茎秆含硅较多、叶色相对较浅的水稻品种。

③合理安排耕作制度和播期。尽量不在同一小区单、双季稻共存种植;改单季稻为双季稻,或双季稻为单季稻,有利于控制螟虫为害;根据情况适当推迟单季稻播种期和避免一季晚稻与中稻在同一区块混栽,有控制螟虫为害的作用。稻田四周或附近最好不要种植小麦、玉米、茭白、棉花、甘蔗等,尽量减少螟虫的越冬场所和食物源。

④合理灌排水。冬、春季稻田灌深水(最好淹没稻茬)5天以上或冬季翻耕稻田,能基本消灭越冬螟虫。根据螟虫、二化螟的为害特点,水稻拔节期排干稻田水,过10小时左右速灌水深10~12厘米并保持3~4天,可杀灭大量螟虫的蛹和幼虫。

⑤合理施肥。要重视腐熟农家肥和硅、钾肥的施用,以提高水稻的抗、耐虫能力。严禁偏施或过多施用氮肥,以免加重螟虫为害。

⑥稻田养鸭。自水稻分蘖始期起至灌浆期,每亩稻田养鸭10~15只,可高效控制螟虫和杂草。

⑦诱虫灯诱杀。螟虫成虫发生期在稻田安装太阳能诱虫灯,可大量诱杀成虫。

⑧科学收割。机收水稻要尽可能降低收割高度或收割后尽快清除稻茬,以消灭茎秆中的螟虫,减少虫源。

2. 药剂防治

①防治标准的确定。三化螟最佳防治期是卵孵化始期至盛期和1龄幼虫期,二化螟是卵孵化盛期至枯心刚出现时,大螟是卵孵化高峰至2龄幼虫前。

水稻分蘖期,当每亩有三化螟卵块50块以上时,应用药防治;每亩卵块低于50块的田块,可用药挑治。孕穗期和抽穗期的水稻,每亩有三化螟卵块30块以上的,可定为防治对象。三化螟卵孵化盛期以前,抽穗已超过89%或卵盛孵末期稻株大肚不足10%的田块,可不用药防治。

二化螟防治对象田的标准是早稻分蘖期枯鞘率7%~9%、常规水稻枯鞘率5%~7%、杂交中稻枯鞘率3%~4%、孕穗期枯鞘率1%以上。

水稻孕穗末期、破肚抽穗和齐穗期,如遇大螟卵孵化盛期,应根据情况用药防治。与小麦、玉米连作的水稻,分蘖期大螟所致枯鞘率超过2%的田块,要定为用药防治对象。

②微生物农药防治。三化螟等卵孵化前1~2天或刚孵化时,用100亿活芽孢/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00~400克,对水50千克喷洒,防效为70%~95%。三化螟等卵孵化期,用100亿活芽孢/克青虫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亩喷洒药液50~60千克,防效为80%~95%;或者用100亿活芽孢/克杀螟杆菌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70~100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防效达85%~90%。

用1.8%阿维菌素乳油50毫升,对水30千克喷洒,可防水稻苗期螟虫所致的枯心;用该药剂70~100毫升,对水30千克喷洒,对螟虫所致的水稻抽穗期白穗有较好防效;水稻蜡熟期用该药剂50毫升,对水30千克喷洒,可防螟虫伤株。

③化学农药防治。三化螟等卵孵化盛期,用25%杀虫双水剂防治效果好,还可兼治稻苞虫、稻蓟马和稻纵卷叶螟等,每亩每次用药100毫升,对水50千克喷洒。3种螟虫卵孵化期,用50%杀螟硫磷乳油防治,每亩每次用药70~80毫升,对水50千克喷洒;或者用50%嘧啶氧磷乳油防治,每亩每次用药70~80毫升,对水50千克喷洒;或者用50%水胺硫磷乳油防治,每亩每次用药70~90毫升,对水40千克喷洒。

用90%晶体敌百虫500克,对水400~500千克,将秧苗浸泡于药液中10分钟,可杀灭秧苗上的多种害虫。

(作者联系地址:江西省奉新县畜牧水产局  邮编:330700)

猜你喜欢

稻株螟虫二化螟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基于触感引导的小型水田行进底盘自动对行方法
水稻螟虫为害烈多措并举防效好
Analysis of a Peaked Carbon Emission Pathway in China Toward Carbon Neutrality
宁南县桑螟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桑树螟虫性诱绿色防控技术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基于触觉感知的水稻行弯度测量装置设计与试验
水稻螟虫防治与思考
基于茎基部分区边缘拟合的稻株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