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在林中梦正圆
2018-02-20陈依妮
陈依妮
湘西,古称“五溪”蛮地,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是湖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在这片森林覆盖率达70.24%的绿地上,溪流纵横,群峰竞秀,古木奇花,珍禽异兽,苗族风景,皆在其中。
近年来,湘西自治州着力开展绿色、文化、开放、和谐“四个湘西”建设,其中,绿色建设首当其冲,这一战略定位,如灯塔,指明了湘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前行的方向。
“导”出森林城市大蓝图
早在2010年,湘西州就以中国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挂牌为契机,提出了将全州1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一个“生态文化公园”来整体规划、建设和管理,为即将应时而生的森林城市建设铺垫了坚实的绿色平台。
2015年,为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号召,更好地满足全州各族群众对美化生态环境的期盼,湘西州抓住国家支持民族贫困地区发展、推进精准扶贫和建州60周年等历史机遇,作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大决策部署。
“我们追求的不仅是‘国家森林城市这个称号,更是为了让湘西的地更绿、水更净、天更蓝、空气更清新、城市更美丽,让生态文明深入人心。”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一语道出了创森的动力与目标。
大道至简,湘西人说干就干。
高位推动——
湘西州委、州政府迅速成立了“千里生态走廊”建设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并相继印发和编制了《关于实施千里生态走廊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定》《湘西州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等文件。
州委党代会、州委常委会议和州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和部署创森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纳入全州“五个文明”绩效考核和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內容。州委书记、州长先后11次调度创森工作,分管副州长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议。市州28个职能部门分别下发了指导性文件,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细化责任,全州上下形成了党委政府“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专抓、州直28个部门牵头、多元投入、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为全州299万各族儿女的共同心愿。
规划引导——
一份科学编制规划是搞好森林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此,湘西州按照“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发展理念,以优化森林绿地结构和提升城市生态功能为目标,科学构建起全州“一群一圈二带三廊四区”森林生态网络系统。
计划到2020年,全州建起完备的“森林—湿地”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实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美丽湘西”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目标。
财政驱动——
众所周知,湘西州是全省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扶贫任务最重的深度贫困地区,而造林绿化需要大投入,经费从哪里来?湘西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州委、州政府在创森决定中明文要求,要积极争取上级造林绿化的政策和项目资金,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科学整合发改、林业、交通运输、国土资源、水利、住建等部门项目资金;建立州、县市生态财政补贴制度,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州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创建工作经费和以奖代补资金;建立造林绿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鼓励各类企业和公民个人投资造林绿化,鼓励企业和个人认建认捐认养古树名木及公共绿地;积极开展林权抵押、林农联保等小额贷款,增加林业信贷投放。多元化的融资机制为湘西创森撬动了巨大能量。三年来,全州累计投入创森资金41.13亿元。
“建”出绿满城乡新气质
初夏的湘西,天蓝水清,绿意葱茏。从高速两旁到城区绿带,从街边公园到秀美村庄,满眼绿色满眼风光。
城市增绿色——
如果说钢筋水泥构筑了城市了基本骨架,那植树造林则为整座城市补充了源源不断的“绿色血液”。
位于湘西经开区的湘西文化公园占地面积约40公顷,园内银杏、桂花、樱花、香樟都长势喜人,形成了一片州府新城绿色人文生态景观带。每当夜幕降临,伴随着欢快的乐曲,男女老幼自发地聚集在广场,跳着健身舞,打着太极拳,走着健康步,这里已经成为吉首市民休闲、健身的首选之一。
“创森让湘西披上了绿衣,尤其像我这样退休的人,天天来文化广场健身游玩,舒适极了。”今年69岁的李建国家住在公园旁边,他高兴地对记者说,这里绿树成荫,风景如画,每天来走一走,啥烦恼都没了。
吉首市作为州府所在地和全州创森工作的主战场,累计投入资金14.14亿元,大力推进“三园两河”绿化攻坚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增绿地面积377.73公顷,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0多项,建成大坡气象公园、凯莱湿地公园、沿江城市风光带等城市绿化精品项目20余个,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
三年来,湘西州在城区绿化增速提质和拓展空间增绿上狠下了一番功夫。全州大力推进城区“添花、添色、添景、添绿、添园”工程,启动实施了州府新城绿化美化工程、保靖樱花园林景观工程、永顺溪洲森林公园建设、龙山皇仓坪森林公园建设等一批城市生态精品工程,全州城区绿化覆盖率由35.33%提高到41.87%,城区道路绿化率由75%提高到81.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46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260天以上。新建和改造城区公园、绿地广场、游园、休闲地100个,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333公顷,新增公园绿地面积340万平方米。
如今,随着森林城市建设的推进,一股清新绿色之风已吹向全州,一幅自然和谐的城市森林景观映入眼帘。
通道靓花颜 ——
从原寨阳乡曙光村起,途经庄稼、寨阳、矮板等村落,一直到矮寨镇平摊村,有一条绵延13.2公里的生态长廊,这便是峒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古韵绿道。每到周末,到这里观光、游玩的市民上万人次,它不仅架构起城市与乡村之间骑行、散步的通途,也成为了吉首郊区的一抹靓丽风景。
“它将矮寨至吉首沿线星罗棋布的景区、公园、湿地、古村串珠成链,一步一景,十步一画,它是吉首的后花园。”州林业局创森办工作人员陈昶睿介绍说。
谷韵绿道只是吉首市通道绿化的一个小小缩影。全市以“一江一河”风光带、城市主次干道为脉络,辐射城市重要区域和节点,加快推进道路景观绿化、城市出入口和环城生态圈绿化等项目,完成人民路、世纪大道等30条城区主、次干道等地绿化55.49万平方米,完成国省县道以及乡村公路两旁绿化8803.34公里,有效地将山水特色、民族特点和生态元素融入了绿化建设。
为全面打造千里生态走廊,湘西州还成立了创森公路绿化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湘西州公路蜿蜒穿行于山岭之中,公路可用地不宽裕,绿化难度大的实际,科学系统地将公路绿化划分为通道大苗绿化工程、重要地段绿色精品工程和通道视线内荒山绿化工作三大类,对州内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等主要旅游通道沿线进行了生态景观打造,实行“补缺、加密、加厚、增色”绿化,一路一树,一地一景,充分体现了公路文化品位。
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全州累计投入资金3060万元对1067公里的公路实施了绿化,建设了生态景观林带6667公顷,打造了“畅、安、舒、美”的公路行驶环境。2018年,全州将再投入3000万元,新增或提质公路绿化322.4公里,道路绿化率达到83.08%以上。
公路是一座城市的大动脉,河流则是它永葆生机的源泉。
正是夏季草长莺飞时,万溶江风光带景色格外美丽,沿岸花紅柳绿,水面波光潋滟。谁能想到三年前这里曾经黄土遍地,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作为创森的重头戏,吉首市高规格、高标准对万溶江沿线进行了河滩整理边坡绿化,修建绿道、游步道、亲水码头等设施,在全长8公里的沿河风光带设计了自行车道和游步道相组合的城市慢行系统,种植景观植物60余种,打造了四季有景的园林和湿地景观走廊。
三年来,湘西州还对酉水、武水、沅江等河流、水岸沿线和100座中、小一型水库及重要水源地区域实行林木禁伐和封山育林,对宜林地实施植树造林,建设水源保护林2518.44公顷,构建水域保护绿色屏障。
乡村绘美景——
走进坪朗村,错落有致的古民居坐落在青山绿水间,纵横交错的青石板路串联着家家户户。自2012年矮寨大桥通车后,这个神秘的村落也与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加贴近的距离。
“坪朗村从以前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转变成现在的‘秀美村庄,这几年的变化真不小!”村支书龙南初感慨万分。近年来,村里充分利用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绿色湘西”、秀美村庄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切实加强植树造林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使村庄绿化率和道路绿化率均达到95%,森林覆盖率达77.56%,林木绿化率达84.92%,有灰毛牡荆、楠木等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45株。林业工程打造了这里树木葱茏、鸟语花香的美丽风光,也让这里成了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度假园区。
近年来,湘西州深入开展以“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和“治路、治尘、治污、治水、治乱”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三年行动”,对农村居民聚居区、自然村落、乡村道路、房前屋后实施绿化工程,开展了珍贵树木进农家活动,全州农村生态、文化、人居和发展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三年来,全州共完成村屯绿化造林4083.11公顷,通村通组公路硬化750.04公里,入户道路硬化552.89公里,安装村庄路灯9055盏,新建星级旅游厕所204座,挂牌保护古树名木6.8万株,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100个、示范村300个、生态村庄600个。
管护强根本——
地不仅要绿起来,还要守得住,这才是植树造林的关键。
在龙山县洗洛镇花簏村,有一棵远看如一把大伞的古树,它枝叶茂密,树干苍劲雄奇,须六七个成人才能合抱。68岁的村民杨玉香说:“我公公出生时树就有这么大了,它一直陪伴着村民。”目前,龙山县林业局已经对其进行了挂牌保护,经过检测,此树树龄520年,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榉木。
为守护创森成果,全州积极开展了森林禁伐限伐三年行动,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违法行为。为确保植树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还对州公路的植树管护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实行“三包一不变”措施。同时,加强养护人员绿化养护知识的充电培训,为更好地开展绿化养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湘西州还以“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项目为依托,大力实施长江防护林、石漠化治理、生态公益林保护、湿地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完成重点工程营造林10万公顷,落实生态公益林、天然林保护面积73.4万公顷,新增国家湿地公园4个,湿地保护率达到70.96%,建设县域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10个,乡镇、村级示范区40个,建设各级自然保护区30个,全民构建了武陵山区东缘生态安全屏障,全州“一园二水三山”生态屏障不断夯实。
历经3年的不懈努力,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愈发彰显“国家森林城市”的风采与光辉。截至目前,全州有林地面积89.68公顷,活力木蓄积量4463.6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0.2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46平方米……各项创建数据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创”出生态致富路
森林,不仅是天然氧吧、城市之肺,还是促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湘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90%以上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山区和林区,全州8个县市中有7个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县。俗话说:“靠山吃山,吃山养山。”湘西人爱林、造林、护林,视林业与农业同样重要,尤其重视经济林木的生产,因而有“高山松柏核桃沟,沿河两岸杨柳竹;三年粮食五年桐,七年油茶满山红”的千年名谣流传不绝。
产业发展生金——
每年三四月,位于保靖县的吕洞山片区万亩茶垄依山起伏,苗寨里的姑娘们背着茶篓在茶园中穿梭,忙着采摘头趟春茶,收茶的客商也络绎不绝。茶农们一背背一篓篓的鲜叶换成了一沓沓人民币,各个喜笑颜开。
“自3月9日开园生产以来,茶叶就一直供不应求,非常感谢这片树叶,靠这片神奇的树叶,我们得以脱贫致富。”马燕茶业产销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马燕介绍说,3月中旬以来,合作社向茶农收购鲜叶的价格都在100元左右,茶农的收入比往年增收30%以上。
走进永顺县连洞岗大型油茶示范基地里,村民王大叔正在地里忙着给油茶树修枝、锄草,精心护理着他日夜牵挂的“黄金果”。他期盼地说:“就等着它‘七胀球、八胀油,我们就有好丰收!”
据了解,自2016年永顺县出台《关于巩固油茶支柱产业促进精准脱贫“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以来,该县共完成油茶新造低改7933公顷,目前全县油茶种植面积已达1.97万公顷,并在该县石堤、首车、灵溪、万坪等乡镇建成4个高标准大规模油茶示范基地,已实现贫困户2368户 8926人精准脱贫。
除永顺外,龙山、古丈等县也在通过油茶产业实现帮扶一批,带动一批,脱贫一批。油茶已成为湘西州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当家产业”。
三年来,全州共发展油茶、茶叶、柑橘、猕猴桃等特色产业面积23.87万公顷,总产量206万吨,产值256.45亿元;培育州级以上的龙头企业131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96 个,扶持家庭农(林)场1972户,专业大户2775户,其中168家休闲农业营業收入突破10亿元。
到2017年底,湘西州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0万人,504个贫困村退出,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273元,全州进入了减少贫困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群众获得感最强的时期。
生态旅游结果——
在大湘西黄金旅游线路上,一南一北镶嵌着凤凰和矮寨两颗绿色明珠。
从张家界南下,有着“百年路桥奇观、千年苗寨风情、万年峡谷风光”美誉的矮寨国家森林公园是许多游客心中的旅游圣地。一座矮寨桥,十二道生态峡谷,三十七处地质奇观,数百种野生动植物资源让游客感受山高谷深绝美景观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创森”给矮寨景区带来的美丽生机。
借着创森的东风,矮寨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重点实施了公路硬化、游步道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同时,对园区内的森林资源景观实施了提质和植被恢复工程,完成了红枫园、梅园、桂花园等10余个观光植物园建设,提高了公园的综合服务功能,优化了公园的生态景观,增加了公园生态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
傍晚的凤凰古城,青山如黛,碧水作纱,抬头远望,南华山与古城形成了“古城偎在森林中,森林依在古城边”的和谐画卷。
这是凤凰县启动“青山抱古城”项目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为森林城市建设献上的一份厚礼。为改变过去古城周边缺绿少绿、林象较差的现象,遵循生态、自然、朴实、文化和创新的理念,凤凰县林业局对古城周边山体实施以乡土树种为主体、层次分明、色彩和季相变化丰富的绿色生态景观改造,同时,辅以适度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最终发挥生态、景观、游憩等功能,为凤凰古城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截至2017年底,全县完成投资8700万元,完成绿化施工112.7公顷,共栽植樱花、紫荆、栾树等20余种9万余株大苗,全县绿化率高达71%。闻名国内外的古城游,品质由此得到大幅提升,终于实现了州、县两级政府20余年青山环抱古城的梦想。
近年来,湘西州秉持显山、露水、透绿、彰文的生态旅游发展理念,以打造“土家探源”和“神秘苗乡”两条精品游线路和一批生态乡村、山水乡村、森林乡村为重点,通过实施“千里旅游走廊生态景观建设工程”,将全州有历史记忆、区域特色、民族风情的地方,如珍珠般串联起来,精心打造了以凤凰古城、芙蓉镇、乾州古城为重点的古城古镇旅游产品,以猛洞河漂流、坐龙峡为重点的生态旅游产品,以花垣十八洞、凤凰山江、龙山惹巴拉为重点的“乡村游”产品,使“神秘湘西”成为了中外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
2017年,全州共接待游客4450万人次,旅游产值325亿元,较2015年,分别增加32.35%和49.84%。“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传”出绿色理念润人心
绿,不仅种植在城市空地里,更要播撒在每个人的“心田”里,湘西人深谙此理。
近日,一批印有“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共创国家森林城市”字样的小盆栽绿色植物“走进”了吉首市各机关单位办公室,大家纷纷点赞,“这些绿色植物不但赏心悦目,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康养身心呢,感谢‘创森带给我们福利呀!”
此次“绿植进机关”活动由吉首市创森办组织,共定制了3000余盆小型绿色植物,免费派送至各市直机关单位办公区域。此举不仅旨在提升大家植绿、爱绿、护绿的环保意识,也呼吁大家积极用实际行动为湘西州“创森”贡献力量。
“创森,不仅要在“面子”上绿起来,更重要的是让绿色根植人心,引导广大市民牢固树立‘建绿、爱绿、护绿的生态文明意识。”湘西州林业局长罗亚阳一语道破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为铸就绿色湘西之魂,湘西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老司城遗址保护条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等一批生态文化保护政策,以政策护就绿色文化内化于心。
走进吉首,主要干道两侧、公交站牌、公共交通LED屏幕,最显眼的位置总能看到“创森”的宣传标语;打开《团结报》,登陆湘西网,收听飞扬101电台,总能看到、听到湘西创森的报道与专题;拿起手机,每天都能收到吉首早报定期发送的创森小知识,“吉首青年”等微信公众号的创森推送报道。
湘西州在“铺天盖地”宣传的同时,还不断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拓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
全州充分利用全民义务植树、清明文明祭扫、爱鸟周等大型活动为载体,结合创森活动进机关、进社区签名传递等方式,给干部职工和市民朋友发放倡议书、绿色植物、印有创森字样的围裙和环保袋等,大力宣传创森意义和创森知识。以民族文化和节庆活动为依托,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为载体,新建生态文化和科普教育基地80余处,举办全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万人签名接力、生态文化公园建设电视辩论赛、寻找“湘西树王”活动、湘西最美林业人评选活动、绿色湘西摄影大赛等生态文化活动25场次。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校园,创森已然成为湘西州的全民行动和共同追求。
踏浪碧海豪情在,又见东风卷潮来。激荡着绿色发展的豪情,湘西州大地奏响了生态优先的和谐乐章,活力湘西正大步迈向跨越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