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空间的德育教育模式研究

2018-02-20孙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道德德育

孙艳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过程中也融入了德育教学,这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道德教育信息资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学校德育的渠道;开发利用网络的德育功能,把网络作为德育的有效手段;把学校的德育工作与网络结合起来,在德育教育领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资源,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构建德育管理和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过程的网络德育教育新模式。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科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而网络是大部分学生放松娱乐的主要阵地,重点是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等。所以作为学校和德育老师,要积极进军“网络平台”,争取让德育工作在网络平台中有一席之地,并且愈来愈大,让网络空间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结合学科内容,创建德育网站

开辟网络德育课堂首先要创建德育网站,这是从事网络德育工作的基础。德育网站的内容设计要区别于传统教材,不仅要丰富多彩、有新意,还要贴近学生生活,能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除了网站建设,还要开辟网络德育课堂,建立数字化的德育资源库,通过丰富多彩的栏目设置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德育资讯,利用网络基地营造主流文化氛围,塑造美好心灵。可以在网站上设计虚拟校园、虚拟家庭、虚拟社区等,通过虚拟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做人的道理,达成道德认知;还可以设置互动频道,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以及校长、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交流,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学校信箱、知识之门、时政追踪、德育短波、网站链接等栏目也可以拓展德育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兴趣、爱好在网站上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由原来被动的德育客体变为主动发展的德育主体,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达成认知,形成能力。

二、建立班级网页

班级网页是班级网络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老师可以辅导学生自己创建班级网页,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信息收集能力。通过班级动态、社会时事、道德事件、学习资源、交流讨论、心灵独白等栏目设置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满足学生道德需求,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道德问题,形成主流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网络的资源丰富多彩、形象生动鲜活,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由于学生经验不足、鉴别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所以老师在建立班级网页的同时要加强班级网络资源的管理工作。

三、建立个人主页

辅导或帮助学生创建自己的个人主页,为学生建立一个可以畅所欲言、存放心灵的“网络家园”。这对网络德育工作有以下帮助: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个人主页的访问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对个人主页的互相访问加强学习交流,提高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念;最后,学生还能通过对自己个人主页的个性化设计,增强自信,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辨别能力、分析能力、策划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审美能力等多种能力。个人主页的建立,變抽象为生活,变说教为画面,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兴趣。

四、开发网上论坛、微信和微博

交流讨论是提高道德认知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利用网络交流隐蔽性、开放性、超时空性、即时性等优势,开设诸如学校热线、教师寄语、家长建言、学生心声等网上论坛,建立学校和社会、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渠道。利用微信、微博、QQ、E-mail等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平等对话。开发各种形式的线上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线上的交流讨论。讨论的内容应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解决现实道德问题。可以是学生遇到的道德事件,也可以对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就老师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意见。由于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实现了对现实角色身份的剥离,所以学生在网上交流的时候更容易讲真话,吐露心声。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矫正和解决问题。在具体运用这一方法时,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注意语言艺术,把握启发时机,贴近生活现实,切忌空洞的道德说教。在讨论主题的设计上要坚持科学性、思想性和人性化相结合的原则,使德育的内容与德育的目标一致,同学生多样性的道德需求一致。

五、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内容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的内化,将思品教育转化成学生的实践,使学生在具体的体验中升华情感、内化道德体验,使学生的道德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情感,并将其付诸实践。例如,学习“学会做好事”,教师在教学的一开始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展示他人做好事的一些片段,有的人扶老奶奶过马路,有的人捡起路边的垃圾,有的人帮助社区老人捏肩膀、打扫卫生,有的人陪老奶奶锻炼身体……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到社会实践中,让学生走进社区,帮助独居老人打扫卫生、捏捏肩膀,并帮助他们正确锻炼。小学生虽然付出了辛苦,但是受到了老爷爷、老奶奶热情的接待,感受到了丰厚的“回报”;小学生意识到做好事可以得到心里的温暖,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爱意,从而在生活中自主做好事,为美好社会的建立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第一阵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使其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利用网络空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德育与心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作者单位:灌云县下车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