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中东欧思想文化研究选粹

2018-02-20

学术交流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东欧俄罗斯国家

赫勒对马克思思想的重构与解读:以“需要”为视角

于萍在《理论月刊》2018年第4期撰文指出,赫勒认为,在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中,“需要”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具有独特的价值,它是贯穿马克思思想的一个中心线索。因此,赫勒写作《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的目的不仅是分析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更重要的是以需要为视角,来解读马克思的整个思想,进而提出赫勒自己的理论。1.以“需要”为视角解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赫勒认为无论是劳动力价值,还是剩余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界定都离不开需要,都是建立在需要基础上的,可以说马克思的整个政治经济学体系都是建立在需要基础之上的。2.以“需要”为视角解读马克思的哲学。赫勒认为人是对象性的存在,必须通过对象来实现自身,因此,人的活动和需要也都是对象化的,总得指向一个对象。赫勒在《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中,也把需要的内涵定义为“对象化的需要”。在对象化活动中,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表现和确证,人的意义也正是在对象化过程中产生的,足见对象化活动对人的重要意义。3.以“需要”为视角解读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并提出激进革命思想。赫勒提出了“激进需要”的概念,这是他在对马克思思想解读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激进需要的提出不光是为了人的发展,更迫切的是为了人的生存,所以,无论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还是从个体生命的角度来看,激进需要都是工人阶级最迫切的需要。可见,激进需要是坚决反对并消除把他人当作手段和工具的需要、全面革命的需要、追求解放的需要。

(杜 娟 摘)

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观的理论缺陷

孙民、齐承水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撰文指出,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用了专门的章节来分析历史唯物主义。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卢卡奇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中,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存在一些理论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卢卡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够透彻。他把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推广到广义的社会生活中,所以在卢卡奇看来,历史唯物主义被庸俗马克思主义理解为纯粹性的历史性范畴。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仅仅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结构的表现形式。毋庸置疑,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历史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生活和人类发展命运的基础上的,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因此,在这个层面上,卢卡奇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存在偏差。第二,卢卡奇对历史唯物主义中实践概念的过度夸张。在早期卢卡奇时代,他过度夸张实践的认识方法, 以阶级意识至上来解读实践概念,实践成为思想直观的产物。对卢卡奇而言,对马克思实践思想中劳动概念的理解不到位,而仅仅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这种阶级意识的行动去透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这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实践概念理解的偏差所在。第三,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中历史辩证法的不足。卢卡奇重视社会历史的方法,而忽视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思想的误读。从本质上看,卢卡奇对辩证法的理解此时处于抽象的主观思维层面,并没有跳出黑格尔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框架。

(杜 娟 摘)

古米廖夫欧亚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

韩亚静在《西伯利亚研究》2018年第1期撰文指出,在俄罗斯欧亚主义思想流派的发展中,古米廖夫的欧亚主义思想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吸收古典欧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古米廖夫欧亚主义的理论体系更系统,成为新欧亚主义重要的思想基础。古米廖夫提出的进取性理论和民族周期学说相当独特,它体现了古米廖夫对文明的不同划分,向世人展示了对历史的不同解释。古米廖夫的哲学思想建立在非常丰富的史料研究基础上,基本上排除了不可靠和未经核实的材料。古米廖夫的哲学思想对历史和史学中很多“盲点”做出了解释,既适用于世界历史的任何阶段和地域,也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历史。古米廖夫的理论是多门学科的成功综合。古米廖夫的理论部分取自古典欧亚主义,大部分由他个人研究提出,具有独创性。因此,在欧亚主义的整体发展中,古米廖夫欧亚主义有它的地位。古米廖夫欧亚主义理论本身也可以视为一种独立的历史哲学,而不仅仅局限于欧亚主义。古米廖夫欧亚主义也是俄罗斯思想发展的延续,对俄罗斯属性做出较为客观的判断。历史进程中的俄罗斯,既向往西方欧洲文明的先进与开化,又摆脱不掉东方文明对它的渗透和影响。俄国向往西方,却又常常摇摆于东西方之间,一直寻找自己的民族归属。俄罗斯的努力结果却往往不理想,西方世界对俄罗斯有一种本能的恐惧,而东方文明自然的认为俄罗斯就是西方国家,俄罗斯是孤独的。无论俄罗斯如何向往西方,如何向西方靠拢,东方精神却已深深渗透到俄罗斯文明深处,使俄罗斯文化成为东西方文明的混合体。古米廖夫的文化思想为这种事实和俄罗斯自我文化的寻找,提出了一种卓见和思考。

(巨慧慧 摘)

冷战结束后中东欧部分国家选择议会制政体的原因

杨友孙在《俄罗斯研究》2018年第2期撰文指出,部分中东欧国家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作用下选择了议会制政体,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这些国家都曾经在二战之前有过较为稳定的议会制的实践。其中,匈牙利从13世纪末就建立了议会机构,是世界上最早的立法机关之一。该国在几百年里实行着类似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议会一直是国家的重要权力机构。一战后,1919年8月1日,从奥匈帝国独立出来的匈牙利仍然选择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只是不久后被霍尔蒂·米克洛什(Horthy Miklós)摄政并建立了独裁统治。阿尔巴尼亚在1925—1928期间实行了类似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年)的议会制政体。拉脱维亚在1922年2月15日出台的宪法确立了议会制政体;爱沙尼亚在1920年出台的宪法确定了“超级”议会制政体;捷克斯洛伐克1920年2月的宪法也将国家的政体确立为议会制。冷战结束后,这些国家普遍选择“向二战前看齐”,采取了议会制。其次,这些国家选择议会制度也有现实政治需要。冷战结束后,在几乎所有中东欧国家,都需要重新立法和建立新的国家制度,议会的作用迅速上升,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在新兴中东欧民主国家,立法机关复兴了”。在立法机关变得强大的情况下,如果国内未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人物,则容易出现议会控制制度设计话语权的局面,从而选择议会制政体。而选择总理总统制的国家往往有一个强力人物。强力人物一般不甘心做“议会”的总统——来自议会选举产生的总统,而是希望做“国家”的总统——来自全民选举产生的总统。

(巨慧慧 摘)

俄罗斯法治转型进程中的法律自治

刘洪岩在《北方法学》2018年第2期撰文指出,从本质上来说,法律自治体现为法律相对于其他社会控制机制具有独立性,即宗教、道德、政治等因素不能对法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法律自治在法律与政治之间划出了界限,为法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法律自治作为法治社会的当然特征和现代法治国家建构的基础,近现代以来,虽然各国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侧重点有所差异,但确立法律作为社会行为最高的世俗评判标准和法治社会建构的终极目标,俨然已经成为现代法治文明的基本共识。俄罗斯的现代法治转型历时二十余年,已经形成其独特且自成体系的法律体系和制度规则,以及法律职业共同体。俄罗斯法治改革首当其冲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建立排他的、封闭而能够自我完善的法律系统,以排除其他因素 (特别是政治因素) 可能对法治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法治现代转型的基本价值为导向,俄罗斯法律自治的建构内容及目标,一方面对现有法律体系进行重构、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加合理和高效;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革新法律制度,以回应社会对民主宪政的强烈诉求,在积极培育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同时,为俄罗斯司法改革的顺利推进及法治国家的构建提供必要的制度基础和人才储备。这一进程虽步履维艰,但有理由相信: 随着俄罗斯近三十年法律职业共同体组织规模的不断壮大,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不断提升,以及法律体系及制度规范的不断完善,法律自治能力一定会成为俄罗斯法治现代转型的动力之源和智力支撑。

(孙 琦 摘)

俄罗斯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徐向梅在《国外理论动态》2018年第1期撰文指出,转轨26年来,俄罗斯经济发展跌宕起伏,恢复和增长屡被各种外部冲击打断。经济依赖能源增长的潜力已消耗殆尽,结构转型却由于各种因素的掣肘始终难以得到有效实施。评估一个国家的未来本就是一件难事, 而俄罗斯又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不过几个基本层面的特点还是可以判断的。第一,在未来较短的时期,经济会继续摆脱危机的进程,保持一个较低速的增长。第二,从长期看,经济增长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前景依然不明朗。首先,俄罗斯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差距会继续拉大。俄罗斯自己的三个预测方案对未来几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的预期都低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其他国际组织的预期也类似。这意味着俄罗斯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将会继续下降,俄与世界经济龙头国家的差距会继续拉大。其次,俄罗斯经济目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依然是难题。俄政府倡导摆脱能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已多年,但当前国家预算法案的制定依然基于对国际油价的评估。再次,支撑经济起飞和持续增长的关键要素缺乏。长远看,一个经济体发展需要的要素很多,但要想实现经济起飞,需要有几个关键的要素,如资本、市场和劳动力资源。这在当前的俄罗斯都是稀缺的。资本、市场、劳动力不足,以及石油依赖导致国家层面和居民层面的创新驱动都不足,结构性问题很难解决。

(杜 娟 摘)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中东欧整体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扈大威、房乐宪在《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3期撰文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促成欧亚大陆形成欧洲一体化、欧亚联盟一体化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三大合作架构鼎立的局面,具有深远地缘政治影响,也为中国-中东欧次区域合作带来新机遇。第一,中东欧促进中欧交往的地缘区位优势得以凸显。中东欧国家由于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位于中欧物流新动脉必经之地,其地缘区位优势得以凸显。在“一带一路”倡议布局下,中东欧国家正在由北大西洋两岸商贸往来格局下的边缘区,变为欧洲通往亚太的经贸门户,成为贸易、商品流通的要冲。这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注入新的内涵,也改写着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第二,“16+1”合作将更重视互联互通等“一带一路”合作重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实现双方发展战略的对接,推进贸易、产业、投资以及生态环保的合作,深化城市、港口、口岸、产业园区的合作,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协助当地增加就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这鼓励区域、次区域国家间经贸合作,与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次区域关系非常契合。第三,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对落实“一带一路”合作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特点和原则,也符合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为中国-中东欧“16+1”合作提供了更宽厚的合作框架和更具活力的指导原则。当然,中国与中东欧合作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不仅要妥善处理好与欧盟整体层面关系,也要重视与相关当事国的双边合作及次区域合作的微妙平衡;既要发挥高层领导人定期会晤的战略引领作用,也要下功夫探讨强化双方人文交流的更多合适渠道,夯实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既要重视双边政治互信建设的战略性意义,更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务实经贸合作。这是确保这一新型合作机制健康发展的基石。

(孙 琦 摘)

中东欧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与欧盟出口影响的比较

孙玉琴、苏小莉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撰文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积极拓展中东欧市场,国际范围内的关税壁垒逐渐减少,通过贸易便利化措施促进贸易发展正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贸易政策选择。通过分析中东欧贸易便利化对中国与欧盟国家产品出口的影响,比较其对两者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陆路和港口基础设施水平、非关税贸易壁垒流行程度对中国产品出口中东欧存在显著影响,而中东欧陆路基础设施、海关程序处理的负担显著影响欧盟对中东欧的出口量,且中东欧各项贸易便利化措施产生的贸易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基于结果的比较分析,可以明确提升中东欧双边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方向,即我国应致力于提升中东欧陆路和港口基础设施水平,降低中东欧非关税贸易壁垒。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正加大对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我国应利用这一契机,优化和完善现有运输通道;其次,在重点合作国家选择上,考虑到波兰在中东欧的经济地位,同时中东欧还是我国商品进入欧盟的重要中转站,因此可以首先加强中国与波兰在贸易便利化领域的合作,将其打造成中国与中东欧贸易便利化领域合作的典范,对其余中东欧国家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第三,降低中东欧非关税贸易壁垒也有利于我国拓展中东欧市场,考虑到中国与中东欧在农产品贸易方面较高的互补性和契合度,重点应该加强双边在检验检疫电子证书领域方面的深度合作,加强在食品安全、标准化、认证认可等领域政策的落实和工作的对接;第四,充分重视中东欧国家对外合作中的欧盟因素,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拥有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影响和干预成员国对外合作。中国与中东欧在基础设施建设、减少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便利化领域的合作,要特别注意与欧盟享有统一权能领域的法律法规对接,减少来自欧盟作为统一对外贸易主体的阻力。

(王 巍 摘)

极化发展理念在俄罗斯的确立

刘锋、刘涛在《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8年第2期撰文指出,纵观俄罗斯(苏联)区域政策演进历程可以发现,苏联时期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居于统治地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致力于恢复本国经济和试图追赶世界经济的脚步,这种状态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可能是均衡的,俄罗斯当局也逐渐认清并接受了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趋势,俄罗斯联邦个别区域发展速度的加快被看作客观的市场趋势。因此,2002年6月17日通过的《关于完善制定、批准和实施俄罗斯联邦主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法令确定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极化发展,即向支柱区域集中提供金融、行政管理、人力和其他资源,随后创新积极性向周边地区扩散。俄罗斯方面开始重视支柱区域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区域发展管理定位的转变和向极化发展政策的过渡是非常迫切的。但是总体而言,这一时期俄罗斯的区域发展理念仍然处于过渡阶段。《俄罗斯联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构想》(2005年)在俄罗斯区域发展理念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里程碑式的作用,该构想提出区域发展的新范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均衡政策向极化发展政策过渡,国家支持“增长引擎”和由此形成的新的国家主体构架。该构想在区域发展理念上的一些变化表现为:主张建立能够对落后地区的创新活动和投资产生积极影响的区域增长极;在行政区划方面,划出一定的支柱区域,提供比其他地区更优惠的发展条件;在管理方面,国家对“支柱地区”进行投资,鼓励其发展内外经济联系,取消各种限制。这种想法也成为制定《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构想》(2008年)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说在俄罗斯,极化学说得到官方的认可是在2005年俄罗斯地区发展部颁布“俄罗斯联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构想”之后以及“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发展战略”的制定期间。

(巨慧慧 摘)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波兰的译介与传播

陈立峰在《中国比较文学》2018年第2期撰文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波兰的翻译有过两次高潮,一次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得到译介的主要是解放区作家和“鲁郭茅巴老曹”等现代文学经典作家;另一次是进入21世纪以后,得到译介的主要是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当代作家,同时海外华裔作家和获得语作家作品也得到大量译介。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波译中国现代文学是以意识形态为主导、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审美取向为主导的话,那么进入21世纪以来又加入了商业消费、市场翻译等更为多元化的因素。波译中国当代文学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对异域东方的神秘好奇、窥探与想象,因此中国神秘文化图景或带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得到青睐;其次是潮流性的70后美女作家;最后是所谓持不同政见的流亡作家。进入21世纪,中国文学在波兰的翻译出现了三种渠道:一是延续以前的学院翻译,以汉学家为翻译主体,与之相关的是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战略、大学课程设置以及学者的学术兴趣等方面;其次是开始出现民间自由译者,与民间相关的是译者的个人生计、中国文学偏好、出版社意志、读者反应及其背后的市场大手和商业规则;最后是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与中国作协等相关的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文化推广。但波兰汉学家对此译本评价并不高。政府推介工程对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有所裨益,缺点是官方色彩较重,选目不够精良,有的作家作品入选过多,不具有代表性。这一时期还有一个重大变化是海外华人或华裔用华语或居留国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翻译的大量涌现,而且被译介作家数量也有大幅增加。

(孙 琦 摘)

当代俄罗斯学位授予制度改革及启示

王莉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年第3期撰文指出,俄罗斯采取了与欧美国家完全不同的学位制度,其研究生教育主要以副博士研究生教育为主。从入学基础、培养时间、毕业要求等方面看,俄罗斯副博士研究生相当于欧美国家的博士研究生,目标是培养科研和教学人才。在研究生入学人数、学位申请比例逐年下降及社会各界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严重关切的背景下,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针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包括调整最高学位委员会职能、优化论文答辩委员会网络、扩大培养单位学位授予权、竞争式指标分配等一系列措施,对我国的研究生学位授予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第一,建立博士学位授权点与博士招生指标协同增长的模式。为避免单一授权点培养规模过小容易形成学术孤岛,难以营造学术研究氛围,难以产生人才培养效益等问题,应尽快完善博士学位授权点与博士生招生指标协同增长的模式,保证学位授予点有相对稳定的生源,为学科的持续发展提供后备力量。第二,提高博士生招生计划的弹性。参考俄罗斯采取的“控制招生+自主招生”的模式,在现有博士生政府招生计划的基础上,设立高校博士生招生的调节性招生计划,同时,由博士生招生计划管理部门联合国家教育督导部门、学位管理与质量保障部门加大对自定计划培养单位及博士授权点的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完善内外结合的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第三,设立博士生招生与培养综合信息平台。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系统管理手段,整合全国博士生教育相关基础数据,构建相关责任主体充分沟通与有机联动的博士生招生计划会商机制与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招生计划等核心资源。

(王 巍 摘)

匈牙利高等教育演变特征

吕芳、马燕超在《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撰文指出,匈牙利高等教育改革以国际大背景为依托,顺应国家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的需要,不断调整自身教育政策。如果说早期的匈牙利高等教育以政府集权管理为方向,那么21世纪以后的匈牙利高等教育则是以欧盟为中心、国家法律和监督机制为保障进行的国际化发展。第一,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适应性。匈牙利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过程与其社会体制的演变有相当的一致性。第二,政策法规发展的完善性。匈牙利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够持续有效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有一套不断发展完善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随着匈牙利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其最终建立起以《高等教育法》为基础,以众多政策法规和政府官方文件为辅助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这为匈牙利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第三,监督机制的长效专业性。有效的质量监督与保障是匈牙利高等教育持续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HAC作为匈牙利高等教育质量监督保障机构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多年的监督保障过程中,HAC在积极开展高等教育院校认证的同时,也对高校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评估,以保障高校能够不断的向前发展。第四,培养体制的国际连通性。匈牙利高等教育培养体制并不只是简单地对高校学生进行教育培训,为匈牙利国家发展输送后继力量而制定的,它同时也是匈牙利政府根据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发展方向,通过与其他国家或者国际组织相互协作、互相参与对方高等教育活动以满足双方需要而制定和变化的。

(王 巍 摘)

猜你喜欢

中东欧俄罗斯国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新民粹主义:中东欧政治现象的解读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的政治新动向
同舟共济
中东欧政治体制转轨20年的得与失
2010年中东欧国家选举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