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价值哲学维度

2018-02-20

学术交流 2018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精神传统

林 辰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23。随着文化在全球交往中战略意义的提升,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掌握文化话语权,实现文化资源的全球配置成为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关切,其中,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41。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下,坚定文化自信不仅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思想引擎,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理解和阐释,可以从价值哲学的维度展开。

一、价值哲学视域下的文化自信问题

作为重要的哲学范式和解释模式,价值哲学蕴含的视角和方法为从根本上理解和把握文化自信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参照,不仅从“实然“的意义上揭示文化演进发展的规律,而且从“应然”层面塑造文化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标准等,进而以规范和引导的方式深刻影响着文化自信的实现过程。

(一)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回顾历史,每逢盛世,与之相伴随的往往是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而文化的兴旺繁盛也被广泛认为是塑造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跃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类的历史就是文化不断形成、发展的历史。

文化是一个包含着众多层次的概念,其中居于表层的、外围的部分相对多变,居于内在的、核心的部分相对稳定。与具体的有形文化、规范制度相比,价值观居于文化的最深层次,内在而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判断、选择和行动。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的核心是由价值观构成的”[2]。文化自信的内核就是对本民族所秉持的价值观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自觉的持守,是对这种价值观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规范的认可和遵循。在传统社会中,由于社会发展速度较慢,因而由风俗习惯、宗法观念、乡规民约构成人们默认的行为模式和规范,长久以来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图景的展开,社会分层日益多样化,价值取向愈发多元多样化,因此形成一套与当前社会主义实践相适应、能够凝聚全社会共识、汇聚全社会力量的价值观念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是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和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全球文化交往中的价值观交锋形势下形成的,是面对新形势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的新特点形成的,是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的具有最大公约数的价值主张和价值取向。在当前意识形态交锋的国际环境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利于持续强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近代以来文化自信问题的突显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自我”的本质总是在与“他我”的比照中确证并实现的,民族文化往往是在与异质文化的交往和映照中实现自我认识和发展的。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厂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过渡,生产力大幅提高,商品产量愈发增加,扩大市场、寻求销路的渴望日益强烈。地理知识的丰富和新航路的开辟为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提供可能。利益的驱使和日渐先进的交通方式,为资产阶级的全球性奔走、开发和落户提供条件。回溯当时的中国,由于缺乏工业革命的浸润,资本主义没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农耕社会的经济文化仍占主导地位,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让国人还沉浸在天朝大国的幻想之中。撬开中国国门、摧毁人们幻想的是坚船利炮和廉价商品,战争上的接连失利、先后签订的若干不平等割地赔款条约让一直以来自视甚高的中国接连遭受重创。曾经引以为傲的中华文化遭到无情诘难,百不如人成为笼罩在国人心头的愁云。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再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后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4],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这个认知进程生动地描述了国人心态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降,一次次的失利和重创使得中国在外部上遭到了“他者”的否定,在比较中产生了对“自身”的否定,伴随国运消沉而来的是文化的失落、价值的失范、思想的萎颓。西强我弱的状况使得“西学东渐”成为流行思潮,有识之士从器物、制度、文化等层面提出了不同方案,比如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理念的“经世致用”思想、以“中体西用”为理论核心的洋务运动、以“救亡图存”为诉求目标的维新思潮、以“民主、自由、平等”为理想的革命思潮和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等等。但以上种种方案并没能让业已凋敝的中国彻底走出困顿,一次次的失败更加剧了国人对自身文化的怀疑和对西方文化的恐惧,甚至崇媚。

让失落的中国文化重寻自信,让失范的中国价值重新构筑,这个历史任务和时代课题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迎来了破解契机。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和中国旧的封建主义文化相比较可以被艾奇逊们傲视为‘高度文化’的那种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一遇见中国人民学会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即科学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就要打败仗”[5]。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我们走过的道路既不是“中体西用”也不是“西体中用”,既不是“复兴儒学”也不是“全盘西化”,而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道路,这条道路的科学之处在于既能够让代表先进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又能够让古老的中国文化说“现代话”。可见,文化自信问题随着近代以来的文化转型愈发突显。

(三)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的走向正在经历从区域化转向全球化、从离散时空转向同步时空的过程,国家间的较量博弈较之从前变得更为隐蔽和柔性,从经济、领土、武力等刚性的“硬实力”对抗逐渐转向文化、价值观、感召力等柔性的“软实力”感导上来。在这样的世界大势下,文化因素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日益成为国力竞争的重要话语和关键场域。文化自信命题是在对世情、国情、党情和近代历史的准确研判和深刻把握基础之上提出的,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既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在思想观念上的反映,也能动地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回顾历史,每个国家的强盛无不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每个时代的繁荣无不以文化的昌明为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6]。生发在丰厚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秀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是达成价值共识、明确价值理想的思想基础。同时,文化自信也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价值动力和价值取向,是开展文化创新创造、传递中国价值的必然要求。

其次,文化自信事关文化安全。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思想基础和价值保障。第一,文化自信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思想武器。意识形态问题关乎旗帜、关乎制度、关乎道路。只有立足在共同的文化传承、文化价值、文化理想而生发出的文化自信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守住阵地,才能有主动权应对日趋激烈的“制脑权”争夺。第二,文化自信是抵御不良文化冲击的价值根基。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发展让交往变得更加便捷,但也为不良文化的进入、滋生和蔓延提供了便利,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理性审视自身文化,客观看待外来文化,既不盲目自大拒斥他国先进文化,也不妄自菲薄矮化本国文化,在甄选与辨别中实现文化的交往互鉴。第三,文化自信是应对价值观渗透的精神支撑。作为最稳定、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核心价值观历来为人所重视,争夺价值观制高点,鼓吹价值观的普世意义成为不少国家的重要战略。对此,只有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拨开纷繁复杂的现象迷雾,透视其中的本来面目和真实意图,进而自觉坚守并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最后,文化自信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精神独立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安身立命之本。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抛弃或背叛自身精神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不仅不会发展起来,反而会沦为他者思想上的附庸、现实上的附属,因此保持民族精神独立、坚守自身价值立场关乎国本。一方面,文化自信为民族精神独立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区别于人的独特精神基因,正是这种独特精神基因内在地决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文化自信为民族精神独立提供了明确的价值指引,文化自信的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这种价值观建立在中国独特历史文化背景和独有文化发展道路之上,体现了中国价值、中国标准,为民族精神独立性提供了价值滋养。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7]从历史沿承、现实基础、未来走向等方面来看,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

(一)文化自信源自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文化自信形成和发展的文化沃土。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8]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毛泽东说过,“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9],这进一步论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第一,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深邃的哲学思想,是文化自信的价值渊源。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价值追求,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涵养了中华文明,也塑造了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秉持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团结统一的国家观、民为邦本的治理观、舍生取义的义利观、修齐治平的人生观等,成为潜移默化型塑人们观念的价值共识,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根与魂之源。

第二,优秀传统文化富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是文化自信的认同基础。“认同”意指一种心理体认上的肯定性、情感上的趋同性,是达成共识的前提。从个体层面看,认同体现为“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10],从群体层面看,认同被认为是“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11]。优秀传统文蕴含的诸如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等,这些文化基因已经深入思想、融入血脉,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构成文化自信的认同基础。

第三,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道德理念。优秀传统文化是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其中包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道德理念是塑造民族精神的独特道德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2],这一论断进一步确认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根本作用。

(二)文化自信源自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动力,是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千磨百折的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精神指引和行动力量,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和实践行动,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文化自信的强大精神支撑。

首先,革命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摆脱苦难屈辱的奋斗史,是文化自信的事实支撑。革命文化形成于中华文明危难之际,生长于民族革命斗争之中,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革命文化可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视角理解,广义的看,革命文化是指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看,革命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组织并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与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形成革命文化精神。其中,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精髓所在,不仅在革命时期激发斗志,使得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摆脱压迫和欺凌,而且在新时期仍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其次,革命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创造性,是文化自信的价值支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多样的展现形态,其中包括革命遗址、革命书籍、革命文件、革命人物故居等物质形态,也包括以三大法宝、三大作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苏区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为代表的具有时代印记和民族特色的精神形态和制度形态。革命文化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都是宝贵的革命文化资源,记载了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民生凋敝的苦难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创业史,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奋斗史,舍生忘死、勇于战斗的英雄史,这些都是文化得以自信的重要依托。

最后,革命文化确证了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的人民性,是文化自信的力量支撑。群众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和观点,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5 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并发展的,许多革命故事和革命史料都记载了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党群关系,也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用革命文化带领群众、武装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赋予了文化自信不竭的力量源泉。

(三)文化自信源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的文化,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和历史发展要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理解和把握先进文化,其优越性来自指导思想的真理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以人为本的理想性,这些理想信念是文化自信之魂。

第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真理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进程中形成的文化,是经过实践检验得出的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真理。理论的真理性只能在对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上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体现在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的科学揭示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揭开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并通过“消灭哲学”从而“实现哲学”,进而通达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真理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第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时代性。文化总是体现为特定时代的文化,是社会存在在社会意识上的反映,在与时代的交互运动上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性,一方面体现在思想内容的现代性上。一定的文化总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体现了特定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组织和带领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进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思想表达;另一方面表现在其功能站位的时代性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批判并超越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形成于时代并指导时代。

第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民族性。文化的民族性是民族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独特历史记忆、稳定的思维方式、共同的文化符号和独特的价值观念等,一切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文化总体现在特定民族的精神生活中。先进文化的民族性,首先是指文化主体的民族性,先进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并带领中华民族在革命建设和实践探索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同于“古”也不同于“洋”的文化;其次,是指文化理想的民族性,先进文化的理想目标体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伟大复兴共同理想的统一,表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同于其他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理想,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最后,是指文化价值观念的民族性,价值观念作为文化当中最持久、最稳定的力量,从根本上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差异。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

实现文化自信,就必须对自身的文化有清醒自觉的认识,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其他民族国家优秀文化资源的学习和借鉴,对核心价值的进一步培育和践行。因此,文化自信的实现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目标或口号,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的展开和深入,一是要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二是要理性对待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三是要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集思广益,充分吸收借鉴人类优秀的文化文明成果。

(一)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之本,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实践的精神旗帜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 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聆听时代声音, 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13]。实现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首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生命力和历史穿透力在于并不囿于其经典文本的教条解读,而是在于其开放性和未完成性的理论品格。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一定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壮大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我们进一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结合,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向纵深。

其次,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回应时代问题中激发理论活力。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引导时代走向、回应时代关切、解答时代之问的过程。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创造性地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使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实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最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引导力和感召力。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的,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汇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从而发挥其改变世界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一方面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理论和实践工作的最高标准,另一方面是要创新传播形式,把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转换成通俗易懂、具体形象的“群众语言”,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引导力和感召力,从而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古今融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

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实践中积淀并继承下来的物质文化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14]。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呈现与时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当代人们所接受的内容、形式、语言和表达,关键在于坚持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方面,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活力的现实要求。所谓“创造性转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包括在理念上、内容上、表达上、形式上等各层面。包括以“现实为尺度”、以服务现实为旨归、以创造行为特征;“创新性发展” 是指中华传统文化的提升超越,重在阐发立足现实并解决当今时代问题的创新内容。其体现的主要是注重传统文化思维、紧扣时代需求创新发展、致力于文化的提升和超越。运用这样的发展思路释放传统文化能量、激发传统文化生命力,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5]。

另一方面,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继承并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需要。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需要举全社会之力共同推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从文化氛围、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综合考量。一是要对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甄别鉴定。事实表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能否形成与之配套的文化价值观支撑尤为重要。而长久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其中既有进步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面,也有落后的、阻碍社会发展的方面,因此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辨别过程,是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方面。这种甄选识别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既需要培植专业的理论队伍也需要促进从理论成果到形成制度的有效转化。二是要不断推进传统文化从文化资源经由文化产业实现向文化产品的转变。这种转变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通过文化产品使得传统文化资源不再只是典籍中的条框和博物馆中的展品,而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娱乐消遣等紧密结合的观念和物品,使传统文化能够在人们的当下生活之中取得生生不息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从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的转化过程体现为生产性转化,是激活传统文化由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向的重要环节,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互学互鉴:广泛吸纳人类优秀文化文明成果

一方面,差异性是不同文化之间互学互鉴的基础。从系统论的整体性视角看,每种文化模式都是人类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因而具备开放性特质。马克思指出:“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化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仿佛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16]可见,在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只有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才能实现不同文化文明的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包容性是不同文化之间互学互鉴的前提。世界上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之所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包容性。历史地看,“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习近平指出,“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 不是要搞自我封闭, 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 别无分店’。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 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17]。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文明的交流和对话是以承认文明的平等性和多样性为前提的,平等性是文化交流的基础,多样性是文化沟通的条件。维护文明多样性,尊重文化差异性,是冲破文化隔膜、搭建对话桥梁的必然要求。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尊重文化的民族性。承认文化的民族性就是认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价值,国家不论大小强弱,其民族文化都应得到同等尊重,也始终尊重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三是要正确认识和开掘文化的创造性。历时地看,文化的创造性应立足于吸纳以往人类社会创造全部文明的有益成分,让优秀的文化基因释放现代能力;共时的看,文化的创造性应充分借鉴一切文明创造的有益文化成果,积极发现新形势新变化,广泛吸收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使先进的文化发展成果能够为我所用。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精神传统
虎虎生威见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