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电量焦虑”与“知识付费”

2018-02-20周慧虹

项目管理评论 2018年2期
关键词:狂欢节焦虑症智能手机

文/周慧虹

周慧虹,文化学者、评书人。

身处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俨然成为现代人的“标配”产品。然而随着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屏幕越来越大,耗电量亦呈现直线上升之势。于是,一种名为“低电量焦虑症”的不适正向普通人袭来。

“低电量焦虑症”指的是当看到手机低电量提示,有些人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甚至痛苦的情绪。据英国通信运营商O2近期进行的调查,在2 000名受访者中,近25%的人承认自己每天为电池电量的问题焦虑;近50%的人表示自己受低电量焦虑困扰超过五年。可以说,“低电量焦虑症”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许多人的正常生活。

何止手机使用,当前,面对社会竞争的加剧,个人基于知识上的恐慌,在学习方面亦存在着“低电量焦虑症”。现实生活中,确有不少人对于学习有着较为迫切的诉求,他们期望能利用业余时间随时给自己“充电”,使自己可以更好地跟上形势发展,努力胜任肩负的工作任务;最不济,也希望能借此开阔个人视野。

应该说,适度的学习焦虑未必是坏事。一个人若能将学习焦虑积极转化为学习动力,有的放矢,久久为功,很大程度上能够成就其工作与生活,助推善于学习者在个人成长道路上走出一道美景。虽然开展学习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支持,然而很大程度上,更离不开学习者内在能量的有效激发,对于知识的汲取若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学习效能理应可期。

值得庆幸的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为人们崇尚学习提供了更多选择。只要愿意,你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海量的学习内容,可以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为自己的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学习尽可能地达到预期目标。尤其当前,各类知识付费项目颇为走俏,让互联网增添了不少有深度、有价值的内容。从专栏订阅、内容赞赏、有偿问答等各种形式,到“全国各个领域最有学问的老先生姿态谦恭地服务你,你付了费,就是君王”“你的实用生活智库”等各种诱人的宣传营销,使得知识付费与人们在学习方面的“低电量焦虑症”深度契合,继而一拍即合,不断孕育出一个潜力巨大的知识消费市场。

喜马拉雅FM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2月1日到3日的第二届“123知识狂欢节”,内容消费总额达1.96亿元,实现了对首届知识狂欢节消费总额近4倍的超越。与此同时,“得到”宣布用户过千万;“新世相读书会”上线一小时,收入即突破了百万元。凡此种种,令人欣慰,毕竟新时代条件下知识获得追捧,正愈益体现出其价值。

一方面是知识收获其应有的礼遇,令人欢喜;而另一方面,知识付费繁荣表象下隐藏的问题,则不免令人忧虑。许多知识付费的参与者在“低电量焦虑”的困扰之下,极易深陷于“买买买”的消费冲动。在一些人眼里,花钱不过是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安慰,他们看似一刻不停地“充电”,然则效率极低,甚至根本就没有充进去丝毫“电能”。

关于知识付费,有专家指出,在塑造“知识网红”、急于内容变现的过程中,如何挤掉海绵中的水,不让知识付费沦为用户的冲动型消费商品,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解决之道,固然需要相关平台进一步优化机制、过滤内容,让真正的知识更广泛地传播,除此之外,更需要参与者保持头脑的清醒与行为上的理性,不过分执迷于学习的外在形式,更多地专注于学习的实质,通过寻找切合个人实际的充电方式,努力持续高效充电,不断化解自己的“低电量焦虑”。

猜你喜欢

狂欢节焦虑症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座矿
动物狂欢节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购物狂欢节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巴西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