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起第一书记责任切实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2018-02-20郑广建
郑广建
组织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的客观要求,是进一步实现脱贫扶贫目标、如期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抓手,是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培养锻炼干部的具体方法。党中央明确要求组织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河南驻村第一书记取得的成绩
河南省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起步最早、选派人数最多。2015年8月以来,全省有1.2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奋战在广大农村一线,全力以赴做好扶贫脱贫攻坚工作。目前,驻村第一书记新老轮换工作正在有序展开,为持续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组织保障。
——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新成绩。通过各级党组织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努力,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创新发展,全省4100多个软弱涣散的行政村党组织实现了强筋壮骨,其中,3500多个派驻村的党支部成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在基层的组织力实现了有力的提升,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战斗力。
——村级组织治理能力大幅度提高。驻村第一书记科学指导村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组织和团结村民共同决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深入细致地入户排查调研和沟通协调,成功化解一大批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满足了村民需求,理顺了群众情绪,规范了村务管理。
——村“两委”的服务能效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村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凸显,党员干部带头致富,服务群众的意愿、能力和效果明显提升,村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在村民中的威信进一步提升,村干部和村民关系更加和谐,大幅度提升了党在农村的影响力。
——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繁荣。驻村第一书记按照精准扶贫和脱贫的要求,精准识别贫困户和规范填写档卡,创新工作思路和帮扶手段,理清村组发展思路,引进资金和脱贫项目,培育和发展脱贫产业。全省共协调引进资金超百亿元,引进致富项目8000余个,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超5000个,培育和成立专业合作社5500多个,近5000个贫困村脱贫。
——村级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飞速发展。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大力争取和奋斗下,全省新建村级道路30000多公里,新打饮用水井和灌溉水井近50000眼,新建和改建桥梁8000余座,安装路灯近25万盏,解决近16万名群众看病就医方面的实际困难,帮扶贫困家庭学生16万余名。
二、河南驻村第一书记面临的难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河南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随着新一轮轮换工作的展开,还面临着一些难题。
从政府层面来看,任务繁重。河南是传统农业大省和农村人口大省,整个农村总体上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全省还有52个贫困县、4300多个贫困村、317万贫困人口,要在2019年年底全部脱贫,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协调难度大。扶贫和脱贫攻坚涉及组织、扶贫、发改、农业、水利、教育、商务、卫生等多个部门,特别是还有奋战在一线的1.2万名驻村第一书记,要想沟通和协调多部门形成合力,存在着较大的成本和压力。
从农村和村民层面来看,农村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实力有限,全省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有限,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的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村“两委”战斗力有待提升,村“两委”换届压力较大。全省村党组织负责人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领导和组织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村“两委”换届对村组织工作带来较大压力。村民素质有待提升,特别是在对脱贫工作认识方面不健康思想依然存在。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和最难脱贫的地区和村民,当前不少贫困户仍存在“坐等靠要”“炫贫争贫”和“自暴自弃”等不健康思想。
从驻村第一书记层面来看,角色转换有压力。驻村第一书记大多数长期在机关工作,习惯了城市生活,对农村的现实情况和风土人情不太了解,对农村和农民的诉求认知需要一定的时间熟悉。随着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轮换工作的开始,特别是以老带新工作的开展等,新驻村第一书记如何快速融入农村和农民存在较多的现实问题,如何迅速进入角色、全面准确掌握情况、掌握与群众打交道的方式方法等存在较大困难。
三、做好河南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的着力点
为了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2019年,河南全省所有贫困县、贫困村要全部脱贫,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此,需要做好几项重点工作。
——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党组织要树立“一盘棋”的整体观念,把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考虑,通过统筹协调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根据扶贫脱贫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原则要求、时间节点有效开展工作,整体推进。牵头部门要加强统筹谋划,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在人员选派、督促指导、管理考核、支持保障等方面密切配合,共同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驻村第一书记的派出单位、驻村所在地的县乡党委和政府,都要切实履行监督管理的责任和支持保障的义务,构建双向信息互通机制,共同为驻村第一书记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进一步提升战斗效能。通过培养锤炼亲民爱民的宗旨意识、涵养勤俭朴素的革命作风、磨砺艰苦奋斗的拼劲韧劲,提升驻村第一书记的自治协调、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把好选人用人关,挑选政治上强、作风上硬、思想觉悟高、有培养潜力的干部充实到驻村第一书记队伍中。强化责任担当,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使驻村第一书记明白入村是为了什么,增强当好第一书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责任和任务,要持续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下一名群众,推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进一步培育服务技能。组织学习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的好理念、好方法、好作风和好成果。驻村第一书记要端正思想,克服镀金、官僚、急功近利等思想,真正急群众之所急,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驻村开展工作要真正做到调研先行、因地制宜、依法依规办事,处理好与村党支部、派驻地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的关系。此外,还要严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廉洁纪律。通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凸显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的先锋模范作用。
——进一步加强督查考核。通过督查考核有效促进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重点督查考核各级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情况、派出单位开展联村帮扶情况、乡镇党委落实管理责任情况、第一书记履职尽责情况等。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督查掌握真实情况,及时发现、总结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各项工作的跟踪问效,促使各级党组织和第一书记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工作。通过督查考核,奖励先进,惩罚落后,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战斗力,通过实际成绩来培养干部、发现干部、奖励干部和提拔干部。
——进一步营造舆论氛围。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展现驻村第一书记的风采和取得的成绩,传播社会正能量,提升社会影响力。整合省、市、县的各类宣传平台,积极与国家宣传平台沟通,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信等宣传媒体,宣传报道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讲述第一书记的奋斗故事,展现驻村工作的突出成效,促使整个社会进一步关心、理解、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激励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在农村扶贫脱贫第一线安身、安心、安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