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党的理论创新互动探讨
2018-02-20刘锋
刘 锋
(北京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24)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一系列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态度,由批判继承、发扬创新再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实践中得到了运用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由强调工具理性到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内涵时,由注重其时代性转变到实现其时代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层面上。当前,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应从内容与形式多层面上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深度结合,切实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大力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作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曾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P534)这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对待我国历史文化的一种科学态度。特别是载于1940年2月15日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中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文,毛泽东明确阐明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的条件和路径。即“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1](P701~708)这种有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方法,是毛泽东后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分深度结合、创立毛泽东思想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实现了批判地继承。当前,我国处于思想活跃、观念碰撞、理论交锋、文化交融的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就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一词作为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具体途径与科学态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明确提出的,即“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这是当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针和科学态度。同时,这一“双创”方针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的应有之义。
而思想理论的创新是社会发展实践的先导,其内在地要求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进行批判地继承、扬弃性地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视并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执政党。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理论强党是97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条宝贵经验。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同时,还要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来完善已有的理论、回答新问题、创造新理论。失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党的理论创新将迷失方向;同样,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作为精神基因和内在支撑,党的理论创新将会失去生命力和内在魅力。另外,党的理论创新的过程也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民族化与当代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历史、实践进行结合,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进行创造性地结合。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实践中的运用与体现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启动,政治环境逐渐宽松,长期禁锢的思想被逐渐打破,传统文化的“热浪”一波又一波地弥漫在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思想界、政界相继出现了“文化热”“国学热”等。1990年1月李瑞环在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情况交流座谈会上集中阐述了“关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若干问题”,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等方面对中华民族文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李瑞环的讲话在重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等一贯立场的同时,重点强调要对传统文化持理解的态度、尊重的态度等。党中央对传统文化的空前重视,弘扬与创新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不断兴盛起来。譬如,世纪之交思想界关于文化复兴的提出、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以及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等。另外,知识界、思想界的大部分成员能够“站在‘同情的理解’和肯定立场上,然后承认其中的封建或糟粕成分应该批判和抛弃”,[3]促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实践中得到了恰当的运用与体现,为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以及整个人类文明延续等相关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一是经济建设层面。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开放论、全面深化改革论等,并在改革开放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关于改革思想、革新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改革变法、创新发展。譬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改革等。《周易·系辞下》中也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当前,促进改革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中这些革新与发展思想的运用。另外,全面深化改革强调“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战略思维也从深层次上运用了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思想。
二是政治建设层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扎扎实实开展反腐败斗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实践进程体现和运用了我国古代的“仁政”思想、“法治”思想、“重民”思想等。具体来讲,儒家坚持“仁政”思想,法家坚持“法治”思想,直接体现在当前的政治建设实践当中。再如,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重民”思想具体包括“民本说”(譬如,《晏子春秋》里的“民,事之本也”;《淮南子》中的“民者国之本”等)、“贵民说”(譬如,孟子在《尽心》中讲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天之生民,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等)、“养民说”(譬如,孟子提出“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王夫之提出“严以治吏,宽以养民”之说)、“牧民说”(譬如,管仲的著述中《牧民》篇关于“地之不辟者,非吾地也;民之不牧者,非吾民也”,“欲为天下者,必亦用其国;欲为其国者,必重用其民”的思想等)、“舟水说”(孔子曾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等等。这些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都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思想支撑。
三是文化建设层面。开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与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实践,这都运用到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譬如,在具体的文化建设实践中,提倡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创造性地运用了传统文化中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的思想以及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恪守诚信等思想。
四是社会建设层面。创新与完善了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不断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扎实有效的工作。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汲取传统文化中“无为”思想、“和合”思想等。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实生物”“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厚德载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等。这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五是生态文明建设层面。中国共产党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环境保护国策,推动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实践过程无疑反映和运用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正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吕氏春秋》中也指出:“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思想都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历程之中。
六是党的建设层面。坚持不懈地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修、其、治、平”思想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得到了体现与发展。治国之道也即正己正人之道,后来不断发展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正己正人、修身治国,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先提升自己的政治自觉与道德修养,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三、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蕴含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基因
在改革开放40年的探索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与思想底蕴。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创造性地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一国两制”论、“共同富裕论”、“和平发展论”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譬如,“改革开放论”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尚变的思想。《周易》中的“否极泰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就是例证之一。“一国两制”论则是对传统文化中“大一统”的整体性思想运用。而“共同富裕论”是传统社会中关于大同社会、均田地、等贵贱思想的创造性运用。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是直接继承传统文化的思想结晶。众所周知,小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小康”最早源出《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邓小平曾用“小康之家”“小康社会”来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与发展前景,这都是运用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充分体现。“和平发展论”则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为贵”“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协和万邦”等思想,是中华民族关于“推崇仁爱、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高尚品质的创造性扬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基础等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具体来讲,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蕴含了传统文化中民本观念等。而与时俱进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与理论精髓之一,其源头就是《周易》中关于“与时偕行”的论述。正如有论者指出,“与时俱进”源出于《周易》中的“与时偕行”,是对“与时偕行”的时代化改造,而改“偕行”为“俱进”,寓意虽未发生任何变化,但从字面上看的却更使人感到通俗易懂,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习惯。[4]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等,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地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优秀成分而提出的。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包含了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基因,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蕴含了传统文化中推崇和谐、亲邻友善的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则是对传统“仁义道德”观念和义利观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传承发展。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中国梦思想、“两岸一家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肃贪倡廉,激浊扬清”观点、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等,包含了大同理想、崇尚和合、以民为本、法治传统、革故鼎新、清廉从政等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具体来讲,中国梦的构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了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下为公、共享大同的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发展了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仁”的伦理、“天下”情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发展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肃贪倡廉等观点发展了传统修身与廉政思想,等等。可以说,在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与理论创新的演进轨迹中,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作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并将5000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治国理政的思想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对待传统文化的“双创”方针,并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意味着故步自封,而是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5](P201~206)2017年1月,党中央作出了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决定,为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科学的态度对待我国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实践中强调要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关于“一带一路”的倡议构想注重借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经验与优良做法,在对外交往中善于运用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精华,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更是强调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等。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完善与发展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安邦之道。
四、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飞跃
如果从文化的维度审视中国共产党97年来的探索历程,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积极传承、善于弘扬和勇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此外,就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轨迹来看,中国共产党是在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的基础上,以更高的境界传承、弘扬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演进轨迹,可以发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应有之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实践中也得到了创造性的运用。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才蕴含着丰富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展望未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应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应用与发扬,善于总结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同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既要看到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实践层面,也要切实关照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文化维度,只有这样,党的理论创新才可能真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演进而与时俱进。特别是在当下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或者地域性文化的传承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承发展深受经济强大的国家和地区渗透。面对西方话语霸权和思想文化渗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着力传承创新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文化是全球化语境下的身份证与识别码,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灵魂血脉与精神家园。新时代,文化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但曾几何时,“要不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五四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学人的问题”;[6](P96~97)而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则成为学人们新的关注点。新世纪以来,无论是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自信力量的强大,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这都依赖于党的理论创新中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
所以,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中,要从内容与形式多层面上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深度结合,大力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这将是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面向未来的可能发展之路。坚持文化传承创新,要求培育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全盘西化和文化折中主义等,进而在继承发扬传统优秀文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造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新时代尤其要注重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譬如,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构建“‘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融合机制,更好地发挥‘一带一路’在中华文化传播中的巨大作用”,[7]让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百花园中发挥独特价值,展现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此外,就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而言,这主要就是“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敬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等。[8]应当有理由相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将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富有智慧的方案与思路。更有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发展实践中,始终坚持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将不断实现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