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辽贺正旦使研究

2018-02-20睿,柴

学术探索 2018年6期
关键词:辽国契丹中华书局

徐 睿,柴 锐

(1.云南民族大学 办公室,云南 昆明 650031;2.云南省教育出版社,云南 昆明 650034)

宋建隆元年(960年)建国,辽保大五年(1125年)灭亡,两国共存165年,期间两国战和不定,关系复杂,在这一百多年中,双方互相派遣使节。作为联系两国的重要纽带,双方互相派遣的使节形成了包括贺正旦使、贺生辰使、告登宝位使、告哀使、吊慰使、遗留使、馈赠使、回谢礼使等名目繁多的国信使群体。以往学界的研究侧重于将国信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单独研究国信使中的某一类使者的情况极少。宋辽贺正旦使作为宋辽国信使中极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其相对固定性对于研究宋辽两国的关系具有很大的价值。笔者拟从这一角度入手,在研究宋辽两国正旦使的同时,管窥宋辽关系史,并以小见大,从侧面了解宋辽时期的民族融合,这对于全面了解宋辽关系史具有一定的补充意义。

一、宋辽互遣贺正旦使概况

“正旦者,岁事之始”,[1](P4856)即正月初一,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春节。贺正旦使全称贺正旦国信使,是恭贺邻国春节的使者,多为一正一副。宋开宝八年(975年),宋辽两国第一次互派贺正旦使,其年,宋“以校书郎宋准殿直刑文庆充贺契丹正旦使”,[2](P45)“契丹遣使耶律乌正来贺正旦”。[2]至宋宣和二年(1120年),宋“以右司员外郎假太常少卿周武仲贺辽正旦”,[3](P1162)直到宋宣和四年(1122年)“辽主弃中京出奔,自是使命遂绝”。[3]笔者在聂崇岐先生《宋辽交聘考》附《正旦国信使附表》[4]及张亮采先生《补辽史交聘表》[5]的基础上,据《宋史》《辽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廿二史考异》《钦定续通志》《辽史拾遗》《范太史集》《三朝北盟汇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杨龟山集》等文献的记载,统计从开宝八年(975年)至宣和四年(1122年),期间148年,明确见诸史料的,宋遣使至辽贺正旦101次,辽遣使至宋贺正旦96次。其时间段可以分为早中晚期三个阶段。

两国早期遣使贺正旦时间段为宋开宝八年(975年)至景德元年(1004年)。该阶段实际上又可以分为宋辽试探性遣使贺正旦阶段(975~978年)和宋辽绝和阶段(979~1004年)。《辽史》卷八《景宗纪》载:“保宁六年(974年)三月,宋遣使请和,以涿州刺史耶律昌术加侍中与宋议和。”[6](P94)此次议和后,开宝八年(975年),宋辽两国开始试探性地互遣贺正旦使,开宝九年(976年)以宋太祖国丧罢使,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三年(978年)皆互遣使贺正旦。遗憾的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征伐北汉,辽出兵救援北汉,宋辽关系崩坏,进入了以争夺燕云地区为主的25年战争时期,至景德元年(1004年),宋辽两国订立檀渊之盟,双方约为兄弟之国,这才重新开启了交聘通道,互相派遣使节。这一阶段中,宋遣使至辽贺正旦3次,辽遣使至宋贺正旦3次。

中期遣使贺正旦时间段为宋景德二年(1005年)至元符三年(1100年)。自澶渊之盟签订,宋辽进入了百年和平时期,每年互遣贺正旦使在景德二年(1005)定为惯例,其年,宋遣“职方郎中直昭文馆韩国华为契丹国母正旦使,衣库副使兼通事舍人焦守节副之;盐铁判官秘书丞张若谷为国主正旦使,内殿崇班閤门祗候郭允恭副之;自是岁以为常。”[7](P1370)这一惯例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得到了比较好的执行,期间嘉祐七年(1062年)、嘉祐八年(1063年),史料中未见双方遣使贺正旦;绍圣元年(1094年)至绍圣三年(1096年),史料中未见辽遣使贺宋正旦。除了上述几个年份,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双方都能够恪守互遣正旦使的惯例,坚持遣使贺对方正旦。至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辽道宗殂,其年按照惯例,宋应遣使吊唁及贺新帝继位,双方不遣使贺正旦,“自是年以后,宋、辽二纪皆不载贺正旦、生辰使”。[3](P1161)在这一阶段96年间,据史料可考的,宋遣使至辽贺正旦94次,辽遣使至宋贺正旦91次。

晚期遣使贺正旦时间段为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至宣和四年(1122年)。自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起,贺正旦使在正史中便鲜有记载,但在其他一些史料中仍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辽乾统六年,“春正月,宋遣刑部侍郎马防等,来贺正旦”;[5](P133)辽天庆三年(1113年),“宋遣罗选侯益等充贺生辰及正旦使入国,道梗中京,阻程两月,不得见天祚而回”;[8](P151)辽天庆五年(1115年),“春正月 ,宋遣监察御史假太常少卿李弥大来贺正旦”;[5](P143)宋政和六年(1116年),“司封员外郎陶悦、知霸州李邈贺辽正旦”;[5]辽天庆九年(1119年),“遣使耶律怀义、副使留嗣卿,如宋贺正旦”。[5](P145)宋宣和二年(1120年),周武仲“迁右司员外郎假太常少卿,接伴大辽贺正旦使”。*[宋]杨时撰:《龟山集》卷三十六,《四库全书》集部。据此条,应该是辽遣贺宋正旦使,宋以周武仲为馆伴使。而张亮采先生以为宋“以右司员外郎假太常少卿周武仲贺辽正旦”,当为讹误。宣和四年(1122年),宋在与金国签订海上之盟的前提下,打破澶渊之盟,出师北伐,宋辽关系断裂,再无使者往来。这一阶段,宋遣使至辽贺正旦4次,辽遣使至宋贺正旦2次。

二、宋辽贺正旦使的选派

“信使往来,议论国事,折冲御侮,呼吸成变,一言差忒,实系安危。”[9](P1)贺正旦使作为国信使的一部分,包括正使和副使,他们以国家使节的身份出使,代表的是国家形象,执行的是国家的政策。宋辽两国实力相若,既有表面上体现的友好邦交,又不失为两厢竞争的仇雠之国,关系极其微妙。故而贺正旦使对于两国的关系有着重大的影响,这使得贺正旦使的选任极为重要。

“宋遣国信使副,例由中书枢密会同审择,进名请旨。”[4]据聂崇岐先生《宋辽交聘考》可以看出,宋遣辽贺正旦使多为当朝名士,很多在宋史里面入传,如韩国华、张若谷、苏颂、王存、韩忠彦等。王慧杰在其论文《宋朝遣往辽国的贺岁使节述论》[10]中,将北宋遣往辽国的贺正旦使种类概括为政府官员充使、社会名流充使以及外戚成员充使。关于宋遣辽国国信使,据聂崇岐先生总结:“宋之大使,多为郎中,员外郎或少卿监等五六品官,低者至派校书郎,太常博士等七八品京职;若三四品之尚书,侍郎及清贵著称的翰林学士,虽偶亦奉使,但前后仅二十余次。至两府执政则未闻有入国者。其副使多为诸司使副兼閤门祗候或通事舍人之类,位高者亦不过为诸州刺史或团练使。”[4]可见,宋遣辽贺正旦使正使多用文臣,副使多用武将,且品级不高,正文副武体现了宋重文抑武的国策,同时,文臣为正使更利于礼仪应对,而所遣使臣品级不高则是因为宋始终视自身为正统,视契丹为胡虏,为敌国,如《起居郎毕公夷仲行状》载:“充北朝贺正旦国信使,与北人习射,一发中的,以为偶然,再发又中,敌人以为神”。[11](P270)当然,在表面上,北宋还是尊重辽国的,其选派贺正旦使虽然品级较低,但多数都假官出行,如李弥大便是“假太常少卿充契丹贺正旦使”,[12](P11777)至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才取消假官,冬十月“己酉,以主客郎中知制诰王曾为契丹国主生辰使,宫苑使荣州刺史高继勋副之;屯田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李士龙为正旦使,内殿崇班閤门祗候李余懿副之;旧制出使必假官,继勋本秩既崇,不复假官,自是为例”。[13](P1794)

相对于宋遣辽贺正旦使的选拔,辽国遣往宋贺正旦使的选拔则相对简单。其正使基本上是深受契丹国主信任的萧姓或者耶律姓的契丹人,如耶律乾、萧知可、耶律德寿、耶律少宁、萧日新等,而副使则多为精通汉语、知晓礼仪,了解北宋情况的汉人,如吕德懋、张俭、田文、徐备、王式等。据聂崇岐先生总结:“辽之大使,最低者为诸卫大将军,诸州观察使第为数甚少;最多者乃属诸卫上将军,各镇节度使,甚至伊离毕、枢密副使、或签书枢密院事之执政大员亦有秉节出疆者。其副使资序,最低每不在诸司副使之下,大都为诸卫大将军,诸州观察、防御、团练等使。大卿监,或少卿监带馆阁职事之流;间有派遣签署枢密院公事、或节度使时,但仅一二见,并非常例。”[4]与宋遣辽贺正旦使文正武副相反,辽遣宋贺正旦使多以武官为主,文臣为辅,盖因契丹以武立国,而萧姓及耶律姓多为武将,汉人则多为文臣。当然,作为正使的武官也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素质,统和二十三年(1005年),耶律合住作为辽遣宋贺正旦使,辽圣宗评价其人“智而有文,晓畅戎政”。[14](P1321)

三、宋辽贺正旦使职责

宋辽贺正旦使体现的两国之间平等的交往关系,澶渊之盟后,双方约为兄弟之国,遣使贺正旦成为一种常例,因路途遥远,两国多于八九月份向对方派出贺正旦使,确保当年十二月底进献贺表并礼物,恭贺明年正旦。贺正旦使作为两国外交政策的执行者,成为宋辽沟通关系的重要渠道。然而,宋辽两国在和平的基础上依旧是坚定的对立关系,这样的对立关系又赋予了贺正旦使超越本身职责以外的特殊职责。两国互遣贺正旦使,又不经意间加强了各方面的沟通,这对于民族融合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 本身职责

1. 贺正旦节

贺正旦使其首要职责为恭贺对方正旦节。澶渊之盟时,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萧太后为叔母。故宋遣往辽贺正旦使多分为贺国主正旦使、贺皇后正旦使以及贺国母正旦使。辽贺宋正旦使也分为贺皇帝正旦使和贺皇太后正旦使。

宋贺辽国母正旦制度始于景德二年(1005年),“职方郎中直昭文馆韩国华为契丹国母正旦使,衣库副使兼通事舍人焦守节副之;盐铁判官秘书丞张若谷为国主正旦使,内殿崇班閤门祗候郭允恭副之。自是岁以为常”。贺辽皇后正旦制度始于天圣三年(1025年),“度支副使、兵部郎中姜遵为正旦使,内殿承制、閤门祗候许怀信副之;右正言、直史馆张观为契丹妻正旦使,东头供奉官、閤门祗候赵应副之。专遣使贺契丹妻正旦始此。”[15](P2388)辽贺宋国母正旦始于天圣三年(1025年),“契丹遣彰胜军节度使萧穆古、潘州观察使郑文囿来贺皇太后正旦,辽使贺太后正旦始此”。[15]而辽专门遣使贺宋皇后正旦则未见于史书记载。

在遣使主体方面,贺正旦使又分为皇太后遣使与国主遣使(皇后遣使未见诸史料)。如辽圣宗统和二十三年(1005年),“ 十一月戊申,上遣太保和卓颁给使韩简,太后遣太师博诺、政事舍人髙正使宋贺正旦”。[16](P162)

2.递交国书

先进的手机终端设备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催生了种类众多的APP,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外界信息,拓宽了获取知识的渠道。同时,新媒体环境带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新媒体中出现的多种思想,让大学生能从更加多元的视角来看待世界,这样不但实现了学生思想的开放性发展,还能让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强化,而创造性的培养正是当前教育体系中重点关注的方面。

不管是贺皇太后、皇帝还是贺皇后正旦,也不管是太后遣使还是国主遣使,贺正旦使都携带贺正旦国书并敬献恭贺对象,同时将受贺方回书带回。

如大宋皇帝贺契丹皇帝正旦书曰:

“正月一日,伯大宋皇帝致书于侄大契丹圣文神武睿孝皇帝阙下:玉历正时,布王春而兹始;宝邻敦契,讲信聘以交修。方履新阳,益绥多福。其于祝咏,罔罄敷言。今差朝散大夫、守太常少卿、上骑都尉、渤海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吴中复,供备库使、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骑都尉、广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宋孟孙,充正旦国信使、副。有少礼物,具诸别幅。专奉书陈贺。不宣。谨白。”[17](P318)

大宋皇帝回大辽皇帝贺正旦书曰:

“正月一日,侄孙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叔祖大辽圣文神武全功大略聪仁睿孝天祐皇帝阙下:岁更四气之端,礼庆三朝之会,邻邦讲好,载驰使乗之华;函牍摛辞,兼致币仪之厚;缅惟眷睦,第切感欣。今长宁军节度使耶律宽等回。专奉书陈谢。不宣。谨白。”[18](P360~361)

国书关乎国家颜面,宋辽两国对此都极为慎重,甚至为国书形式发生过争执,元祐元年(1086年),辽“国信使萧洽等称:‘南使过本朝生饩录目无大宋国贺正旦或生辰字。今所赐饩录,却有大辽国贺字,乞除此四字,方敢收留。’寻面谕以久例,岂可辄有更改?直至回程,终不收受。诏雄州移牒北朝涿州,其录目俟萧洽过界,牒送讫奏”。[19](P8715)

3.敬献贺礼并接受赏赐

(二) 特殊职责

1.获取情报

宋辽两国之间,既有澶渊之盟盟约中的兄弟关系,也是互相倾轧的对立关系。两国之间除却宋初25年的战争及后期宋金联合灭辽,总体上保持了较为和平的关系,在信息沟通并不发达的宋辽时期,双方所派遣的使节成为了解对方、刺探情报的另一种形式。

贺正旦使一般情况下在对方都城觐见恭贺对象,国母、国主、皇后的特殊身份以及都城在国家的特殊地位,都为贺正旦使提供了了解对方国家极高的平台,而了解国主以及国家的整体情况成为贺正旦使公开的秘密任务,胡寅的《论遣使札子》中甚至记载“以遣使为名而实行间探”。[21](P228)如皇祐三年(1051)八月乙未,“户部判官、屯田郎中燕度为契丹国母正旦使,内殿崇班、閤门祗候张克己副之。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王珪为契丹正旦使,东头供奉官、閤门祗候曹偓副之。使至鞾淀,契丹使刘六符来伴宴,且言耶律防善画,向持礼南朝,写圣容以归,欲持至馆中,王洙曰:‘此非瞻拜之地也。’六符言恐未得其真,欲遣防再往传绘,洙力拒之”。[22](P4105~4106)又如宋景德三年(1006年)十月“乙亥,以太常博士王曙为契丹国主生辰使,内殿崇班、閤门祗候高维忠副之。户部员外郎、直集贤院李维为国母正旦使,崇仪使、雅州刺史张利涉副之。太常博士段晔为国主正旦使,如京副使孙正辞副之。维等使还,言契丹主见汉使强服衣冠,事已,即幅巾杂蕃骑出射猎矣。官属随帐,皆自办器械糗粮。始,孙仅使时,所过官属路左献酒,及维至则已变改,然而遇汉使益厚。又言蕃法极严,罪死者必屠割惨毒”。[23](P1428~1429)而《文献通考》记载李维言及:“大凡蕃法极严,罪死者必屠割惨毒。敌主尝云,契丹风俗薄,非同汉人可以文法治也。”[24](P2713)又有政和七年(1117年),李弥大为贺辽正旦使,“时传闻燕民欲归汉。徽宗遣弥大觇之,使还,奏所闻有二:‘或谓彼主淫刑灭亲,种类叛离。女真侵迫,国势危殆为可取;或谓下诏罪己,擢用耆旧,招赦盗贼,国尚有人未可取;莫若听其自相攻并。’”[12](P11777)在这个时候,宋虽然未下定决心,却在李弥大奏闻的基础上对辽国形势甚为关注,为数年后与金国联合灭辽埋下伏笔。

与了解对方情况、刺探情报相对立,贺正旦使作为国家使者出访,对所在国国情也必然知之甚详,却又需防备被对方套话。如韩粹彦为北朝正旦使,将行,宋帝嘱托:“北人不自安巧,为词端以钩索我情,或设张苛礼,疑误使人,前奉使者数不称旨至抵罪。”[25](P245)又如元丰五年(1082年)十一月,“上批:‘河北缘边安抚司谍知辽人令贺正旦副使赵庭睦觇朝廷西事,虑敌人因语言探测虚实,其当酬应之辞,三省、枢密院同议定,札与馆伴。’”[21](P7985)而王岩叟为馆伴使时,辽贺正旦使耶律宽曾经“求观元会仪,岩叟曰:‘此非外国所宜知。’止录笏记与之,宽不敢求进”。[27](P10894)

贺正旦使自本国都城出发,过边境直到对方都城,他们在受贺国的所见所闻都成为本国了解对方的重要材料,如陈振孙书录解题曰:“熙宁正旦国信录一卷,天章阁待制窦卞熙宁八年使辽所记”,[28](P187)余靖庆历三年使北所记“庆历正旦国信语录一卷”。嘉祐三年(1058年),祖无择为贺辽正旦使,其友梅尧臣作诗《重送祖择之北使》[29](P6~7)送行,言其当画其路途所经山川地图:

文章世德已能传,得桂高枝二十年。

持节欲同苏武劲,下帷曾似董君贤。

衣裘衽领无嫌左,饮食杯盂暂厌膻。

一过范阳应感慨,归来图画彼山川。

2.协商问题

宋北方国界接壤辽南方国界,边境线漫长,双方边民通常对此没有明确的概念,因此,双方时常发生领土纠纷,就较小的纠纷,可以依托如贺正旦使一般的国信使在出使时顺便解决。如嘉祐元年(1056年)十二月“癸酉,契丹国母遣奉国节度使、骁卫上将军萧扈,起居郎、知制诰、史馆修撰韩孚;契丹遣怀德节度使耶律煜、广州防御使韩惟良来贺正旦。扈等言阳武寨天池庙侵北界。中书、枢密院按旧籍,阳武寨地本以六蕃岭为界。康定中,北界耕户聂再友、苏直等南侵岭二十余里,代州累移文朔州,而朝廷以和好存大体,命徙石槵。未几,又过石槵之南,遂开堑以为限,天池庙属宁化军横岭铺。庆历中,北界耕户杜思荣侵入冷泉村,近亦有石槵为表。乃诏馆伴使王洙以图及本末谕扈等。王洙持地图谕扈等”。[30](P4462)

3.私觌

私觌是使节以个人的身份接受贺国国主及官员的礼物,或者自发购买物品(可能有国家授意,但表现为自发行为)。严格意义上讲,私觌并不算是国家赋予贺正旦使的特殊职责,但使节私觌的普遍性仍值得我们关注。除去上文所说受贺国官方赏赐给贺正旦使的礼物,在向贺正旦使表达善意的方式中,赠送礼品是最常见不过的了,如元丰六年(1083年),“先是,辽使郑颛来贺五年正旦,颛明辩有才智,颂为馆伴,上命副使张山甫谕颛以近令颂修信录,欲以固两朝盟好。颛感激称谢,见颂益恭,私觌礼物,皆异常时。上遣使谕旨曰:‘闻北使以卿儒学酝籍,赠遗特殊,今以上龙茶、琉璃器赐卿,可予之,以答其意。’颛复遗颂异锦一端,即日进之”。[31](P8171)从这一段史料可以看出,宋帝并未直接赏赐辽贺正旦使,而是通过大臣赠送的方式交给对方。

另一方面,尽管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在边境开通榷场互市,互通有无,但边境地区的榷场所销售的货物往往受到两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并不齐备,很多对方所需要的货物无法通过榷场贸易得到满足。而都城的物产必然比榷场丰富,且不受如此多的限制,甚至碍于身份,能够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贺正旦使在一般情况下八月、九月间便出发,一般能够提前到达,以免错过贺正旦节的时间,于是贺正旦使经常在都城购物,弥补榷场的不足。如元丰二年(1097年)三月辛卯,“上批:‘西驿交市,旧法除卖于官库外,余悉听与牙侩市人交易。提举市易司近奏并令市易上界管认一切,禁其私市,闻戎人甚不乐。昨正旦使所须物,本务又不能尽有,不免责买于市肆,今会其赢数亦不多,宜令仍旧。’”[32](P7226)

四、宋辽贺正旦使对于民族融合的影响

宋代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周边形势,沿边地区先后有辽、金、西夏、吐蕃、大理、高丽等众多少数民族政权,民族融合始终是宋与周边政权关系的主流,不论是战争、开设榷场、岁币、和亲,还是互遣国信使,都使得宋代成为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北宋与以契丹族为主体的辽国并存百余年,民族融合也始终是二者交往中的主流,双方互遣贺正旦使,对于加强联系,互相了解,共同促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也有着很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宋辽并立时期,战和不定,关系复杂,两国的边境线虽然不至于处于完全封锁的状态,但绝大多数地区被双方严格管控,除了少部分地区设置了榷场用于交易,两国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频繁,互遣的近两百次贺正旦使,使两国架起了一座联系的桥梁。和平时期基本上能做到一年一次相互派遣贺正旦使,这样频繁地、有规律地派遣使节,既维持了两国之间的和平关系,又增强了两国之间的好感程度,为民族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互遣贺正旦使是了解对方的重要手段,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 年), “ 时契丹主在幽州, 朝廷以为疑”。宋朝担心辽国南下,于是派遣贺正旦使程琳使辽,“琳还,奏彼尝虐用其民,恐叛不附,特以兵来厌伏耳”。[33](P2334)《宋史·李维传》载:“契丹请和,以为贺正旦使。真宗方幸西京,维还诣行在,具言其待遇礼厚,必保盟好。”[34](P9541)派遣贺正旦使成为获取对方情报,了解对方国情的重要手段,以上两则史料记载,如果没有贺正旦使准确的情报反馈,恐怕宋朝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决断。

陆游的《家事旧闻》中载:“辽人外窥中国礼文。”[35](P191)可见辽国仰慕中原地区的文化,想要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天圣三年(1025 年)李维出使, 契丹主隆绪“使赋两朝悠久诗”。[34](P9542)不仅将中原文化带到辽国,使者也将辽国先进的养马技术带回了中原,苏颂诗文《契丹马》题注记载:“契丹马群动以千数,每群牧者才二三人而已。纵其逐水草,不复羁馵。有役则旋驱策而用,终日驰骤而力不困乏。彼谚云:一分喂,十分骑。番汉人户亦以牧养多少为高下。视马之形,皆不中法相,蹄毛俱不剪剔,云马遂性则滋生益繁,此养马法也。”苏颂将养马法带回中原地区, 对于促进中原地区的畜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宋贺辽正旦礼物,“遗以金花银器、白银器各二十件,杂色罗纱绫縠绢二千匹,杂彩二千匹”。[7](P1370)而辽贺宋正旦礼物通常为:“御衣三袭,鞍勒马二匹,散马百匹。”[18](P319)双方贺正旦礼物各有特色,宋朝作为传统的农耕大国,礼物以金银、布匹为主,辽国作为一个游牧国家,礼物以马匹等牲畜为主。双方礼物的赠送与认同,使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发生了碰撞,碰撞后又开始互相融合,双方由不同的生活、生产观念向更加趋于一致的价值观转变,民族融合的进程迈出了一大步。

综上所述,宋辽两国贺正旦使是两国关系的产物,从最初的试探性遣贺正旦使到太平兴国至景德年间因战争而中断,再到澶渊之盟重启定为常例并持续近百年,又到后来宋辽关系破裂,使节不遣,无一不与当时两国关系严丝合缝。另外,贺正旦使除了践行其本身所肩负的职责与有关特殊职责外,也促进了宋辽两国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了解,成就了宋代作为中国民族融合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一百八十三《彭韶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太祖纪》)[M].中华书局,1977.

[3][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八十三《辽史》)[M].方诗铭,周殿杰,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聂崇岐.宋辽交聘考附正旦国信使附表[J].燕京学报,1940,(27).

[5]张亮采.补辽史交聘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6][元]脱脱,等.辽史卷八景宗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95.

[8][宋]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卷二十一《政宣上帙二十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宋]司马光.传家集(卷四十二《章奏二十五》)[A].四库全书[M].

[10]王慧杰.宋朝遣往辽国的贺岁使节述论[J].贵州文史丛刊,2005,(4).

[11][宋]毕仲游.陈斌校点.西台集(卷十六《行状》)[M].陈斌,校点.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12][元]脱脱,等.宋史(卷三百八十二《李弥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4][元]脱脱,等.辽史(卷八十六《耶律合住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6][元]脱脱,等.辽史(卷十四《圣宗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7][清]厉鹗.辽史拾遗(卷十五《礼志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18]舒大刚.宋集珍本丛刊(第十二册《苏魏公文集》清钞本,卷二十六)[M].北京:线装书局,2004.

[19][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六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0][清]厉鹗.辽史拾遗(卷二十四《国语解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21][宋]胡寅.崇正辨斐然集(卷十一《论遣使札子》)[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七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百四十六《契丹中》)[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5]乐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宋]赵鼎臣.竹隐畸士集(卷十七《行状》)北京:中华书局,1983.

[2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三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7][元]脱脱,等.宋史(卷三百四十二《王岩叟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8][清]厉鹗.辽史拾遗(卷十《道宗纪》)[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29][宋]梅尧臣.宛陵集(卷五十九《重送祖择之北使》)[M].1910.

[30][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95.

[3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三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95.

[3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九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95.

[3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零一)[M].北京:中华书局,1995.

[34][元]脱脱,等.宋史(卷二百八十二《李维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5][宋]陆游.家事旧闻[M].北京:中华书局,1993.

猜你喜欢

辽国契丹中华书局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宋朝官员:公费出国也不去
宋朝官员为什么不喜欢出国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王安石为何不愿出国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神智体”里奥妙多
“一国两制”由契丹人首创?
若干契丹大字的解读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