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柳滩式锂矿床
2018-02-20杨合群
西北地质 2018年3期
成矿区带:南巴颜喀拉-雅江成矿带(Ⅲ-31)。
建造构造:晚三叠世末期花岗岩体[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17.4±2.2)~(220±2.2)Ma(乔耿彪等,2015);二云母花岗岩体锆石U-Pb年龄为(209.6±1.3)Ma(魏小鹏等,2017)]侵入于古元古界和三叠系中,外接触带发育7 000余条花岗伟晶岩脉,其中锂辉石伟晶岩脉124条。大红柳沟矿区圈定伟晶岩脉99条,富含锂辉石的伟晶岩脉都远离花岗岩,查明有24条锂辉石伟晶岩脉,稀有金属矿物集中于石英-锂辉石带中。
成矿时代:侏罗纪。伟晶岩中白云母Ar-Ar同位素年龄为185~156 Ma(周兵等,2011)。
成矿组分:Li(伴生Be、Ta、Rb、Cs、白云母)。
矿床(点)实例:(新)皮山县大红柳滩锂矿床,和田市大红柳滩西、阿合栏杆锂矿床,和田县阿克沙依、阿克塔斯锂矿床。此外还有锂矿点15处。
简要特征:锂辉石矿主要分布于中粗粒伟晶结构带中。矿石矿物主要为锂辉石,少量锂云母、绿柱石及铌钽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钠长石、白云母、微斜长石等。平均品位:Li2O为1.179%,BeO为0.061%,Ta2O5为0.007%。
成因认识:晚三叠世末期造山运动,使陆壳重熔分异的花岗岩浆向上侵位,非常缓慢地结晶分异,当残余富含流体岩浆聚集于岩浆房顶部,受北西向断裂破碎带影响向上贯入,并随伟晶岩浆温度和压力缓慢下降,最终在侏罗纪早期形成伟晶岩型锂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