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2018-02-20周蓼蓼
周蓼蓼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浙江早在2015年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6%,作为全国城市化最快的省份之一,正由原来的追求城市化速度向提升城市化质量转变。2016年,浙江出台《新型城市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新型城市化要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逐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大力培育城市人文精神,促进人的素质提高,使全体居民更多更好地共享城市化发展的成果。2017年,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要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浙江在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同时,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新型城镇化与职业教育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以人为本,它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城镇化。这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要使农民和农民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得到转变。[1]
本文研究的职业教育范围很广,除各类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之外,还涉及到岗前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民工职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职业教育的内涵在于让受教育者通过教育或培训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的知识、技能并具有特定的职业道德。和其他教育不同的是,它培养的是具有一定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劳动者,重视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能力。
职业教育的这些特点决定其在“人的城镇化”进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职业教育在探索发展路径时也必然要求其符合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求,以期自身可持续发展。而新型城镇化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主要也通过“人”这个核心产生。“人的城镇化”无疑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定程度上带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职业教育也影响着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可以说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中国在进入21世纪后,经济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也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规模和招生人数急速扩大。一方面,职业院校的建设扩张形成了新的大学城或职教集团,促进了新的城镇的产生,或者扩大了学校所在城市的市域规模,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培养了城镇化需要的人力资源。城镇化促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增加,有效解决第三产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其提供人才储备。[2]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相对成本较低,易调整,针对性较强,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够提升农村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水平、素质和受教育程度,还促进了这批人的岗位变动,增强职业技能,使其逐步适应融入城市化,又为社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促进了新型城镇化“人的城镇化”的提升。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程度上带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下“新城镇人”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同时,后者反哺于前者,带动职业教育的发展。[3]城镇化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向新型城镇转移,一定程度上增强地方政府的财力。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需要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政府的支持程度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的发展。新型城镇化赋予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使命,也促使其改革与转型,在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诉求下寻找自身发展道路,促使其改革与转型升级,以求更好地发展,两者互为促进。
二、浙江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求不匹配
一是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城镇化的发展不匹配,不能满足农村转移人口的实际需求。浙江大部分的职业院校强调职前教育、长周期教育,忽视短期培训,有些对从业人员理论要求不高的,可以几个月掌握技能的,学校并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应培训,造成效率不高、教育资源浪费的局面。
综合看浙江省49所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其中文史类占了62.36%,工科专业尤其是一些技术性较强的电焊等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也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需求的却开设较少,这与实际不匹配。[4]农村转移人口到城市后,他们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学习并掌握技能知识,让自己更好地融入城市。由此可见,浙江的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和社会实际诉求存在差距。
(二)职业院校的培养范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求不匹配
目前浙江的职业教育主要由职业院校开展,受教对象大部分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这种形式实际上与职业教育的培养范围不匹配。不同的主体,包括从事职业活动或将要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员对职业教育也会有不同的需求。据相关统计,浙江省49所高职高专院校、424所中等职业院校,主要招生对象是初高中的应届毕业生。虽然部分学校也有提供对外的一些技能培训和资格考试,但教育精力有限,加上师资缺乏、场地不足等多种因素,导致不能让农村转移人口全部或大部分接受再教育和培训。[4]浙江虽然新型城镇化的速度较快,但由于新城镇人文化水平较低、技能较弱等因素,又缺乏接受正规有效的教育培训,导致难以融入城市生活,未能实现安居乐业,新型城镇化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因此,培养对象的范围还过于狭窄,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转移后的培训和再教育需求。
(三 )农民职业教育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求不匹配
在现行的职业教育体制下,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捉襟见肘。据浙江省某农村技能项目调研所得,仅有17%的农村学员认为培训内容适合自己,65%的学员认为培训对实际生活的帮助不大,18%的学员表示对参加此类型的培训兴趣不高。他们对于政策及技术信息的获取途径则较分散,大部分来自于电视、手机、网络,只有5%的人选择从培训中获得。可见,浙江省的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农民的实际需求还不大匹配,也说明农民对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识不强。
政府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的培训机会不多,当地的农村职业培训如乡镇社区学校等承担当地的技能培训责任,但在实际政策落实上,由于需要各级部门的层层落实,到农村的培训基地时,却往往不尽人意。
三、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浙江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职业教育的最主要功能是服务,一是直接服务,以技术技能服务社会;二是间接服务,通过人才培养来服务社会。[5]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形势下,职业教育发挥服务功能必须与新型城镇化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才产生真正的教育和社会效益。因此,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如图1所示。
图1 职业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示意图
(一)加强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职业教育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应该与新城镇发展中的产业需求密切结合。学校设置的专业应与城镇化发展和市场需求对应度高,要根据职业岗位和专业设置相对接的原则,密切结合地方和区域产业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6]一是创建区域职业教育调查机构,探寻市场性强的专业,并对区域内职教院系的就业状况做分析,了解职校生的就业情况。二是对区域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设置多个重点专业进行改革。三是建立动态的专业设置调整机制。专业设置不能一成不变,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市场需求。新城镇化下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有效调整,并要注重专业的实用性。
在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和规划,以凸显实际操作能力为特色。职业教育不能采用一般大学的培养模式,也不能采用一样的考核标准,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以适应新城镇化的区域产业和人力资源的需求。
(二)拓宽职业教育的覆盖面
一是促进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多样性。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优质教学和企业的实训资源相结合,开展“订单式”培养。职业院校应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设置专业,创立品牌专业,通过多层次办学模式与企业合作,与企业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方式,双方共同研究培养模式,以企业员工为标准培养职业教育的学员,使他们较快地上岗工作适应社会。
二是壮大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在职业院校的教师配置上,要加大力度和资金投入,合理设计专业结构、专兼结构,聘请行业企业的领军人物和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授课导师,形成工学人才培养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团队。职业院校是一类特色教育,它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立品牌,比如,可以聘请一些行业内知名企业家和大咖来校授课,传授业内的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
三是加强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发展、技能培训等方面实现社会服务功能。通过教育和培训,让更多的农村转移人口掌握新技能,提高整体素质,获得社会需要的职业资格,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和新农村的新发展,让他们真正实现自身的改变和提升,适应新环境。
(三)实施对农村劳动力的分层专项教育
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劳动力与土地之间的联系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从劳动力与农村之间的密切程度来看,农村劳动力可以分为三类:依旧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以及在城市安家的“新市民”。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促进这三类人的发展。针对这三个类型,需要设立不同的分层专项职业教育机制。搭建一个针对性强的职业培训平台,高度重视他们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第一类的农村留守劳动力最适合转型为“农业工人”,如何让他们接受职业培训,适应新型农业的发展,与时俱进至关重要。一是调动留守劳动者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二是在贯彻一个贫困户培训一人的原则下,采用教练培训法,培训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技术,重点培训基础产业和特色产业技术。三是构建一支专业性强,实干的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师。第二类是农民工,这类人是联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纽带,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城打工,已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壮大和稳定农民工队伍对农村脱贫致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需要通过城乡分担机制的职业教育模式来对他们进行长期稳定的教育培训。第三类新市民则是由各方面逐步适应城市、并落户生活的农民工组成的,他们大多收入稳定并且规模持续扩大。对于新市民来讲,他们因长期生活在城市,家庭慢慢转移到城市,其生活和工作都逐步市民化了,他们以新市民的身份融入到城市,他们的思想、知识、生活、行为等各方面都决定着他们市民化的程度,市民化程度又决定他们是否融入城市。这些就要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了。
实施和完善对农村转移人口的职业教育体系至关重要。政府方面,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新市民积极性,健全新市民职业技术培训体系,加大资金专项投入,统筹各部门加强合作,并制定相应的优惠与激励政策。教育部门方面,须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尤其是对16~20周岁的青年劳动力,推动进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十三五”时期正是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期,职业教育在促使这类人群适应并融入城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推动他们逐步实现平等享受新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