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生命or“生命”?

2018-02-20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23期
关键词:财团院长公立医院

《life》一开篇,故事主要矛盾地,韩国著名私立医院——尚国大学医院的院长李甫训,即在自己管理十余年、刚刚被私企吞没的医院中,充满阴谋性地死亡了。这是全剧矛盾的起点,似乎也预示了剧集旨在揭露的,韩国医疗黑暗生态的最终走向。

在韩国,医院分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目前,公立医院占全国医院总数的5%,95%为私立医院。而近年来,私立医院又因私人资本染指过重,瞒天过海的医疗事故、过度治疗、人工关节植入被滥用、低阶位医生工时过长、工作过劳等韩国医疗内部存在已久的积弊,而饱受诟病。

《life》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以来源现实、还原现实的方式,拷问这个社会,究竟救死扶伤、守护生命的医者使命,和以逐利为本的资本逻辑间的博弈,有没有赢家。

充满欲望的医院内部管理

剧情开篇即死亡的院长李甫训,生前一向受人尊敬,作为众多医生们的“将领”,他坚定地认为,“如果把患者看成摇钱树,那么医生也就没有气数了”,从而与收购医院财团一方公然对立。

但他却突然迷雾重重地死亡了。去世前夜在副院长家喝酒,意外坠楼;有目击者表示,事发当天,副院长曾与其有过口角之争;而此前,两人关系不好,也是院内人人皆知的事情。可尸检报告与其他人证却都表明院长之死与副院长无关。

此外,李甫训死后还被揭露,其私人账号于生前曾收受过一笔医院的医疗救助金,更为蹊跷的是,以人品来说绝不会做出挪用公款之事的院长,在生前被急诊科医生艺镇宇质问时,却选择了默认。

院长之死成为疑问,剧情矛盾加剧,收购医院的财团空降了医院经营事务管理者,即医院社长具胜孝。

具胜孝一到医院就开始抱怨医院入不敷出。“我活这么久第一次见到这种销售表,怎么都是赤色的?”他认为尚国大学附属医院作为私立医院,不是慈善机构,而是赚钱的医院。

新官上任三把火。具胜孝当即宣布医生开始绩效考核,并与工资直接挂钩;还将患者的信息贩卖给保险公司,这样他们就可以减少赔付概率,甚至有理由拒绝支付赔偿金;并联合财团下的医药公司贩卖药品,实现共赢。

除此之外,他还试图将急救中心、小儿科和妇产科,三个不仅烧钱还赔钱的部门,派遣到远离首都圈的小城市,以此来解决医院经济问题。

与此同时,暂时没有院长的医院管理层也呈现混乱,副院长觊觎院长之位开始两面三刀、私下运作;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在院长竞选时拐弯抹角刺激副院长“燃起斗志”,只因自己早已觊觎副院长之位;此外,偷偷另寻下家的急救科长,以及要求急诊拒收病患、从而落得轻松的癌症科长……

一时间,医院内部从医生到护士,人心惶惶;从管理权力到经营欲望,喷薄欲出。

医院:“生命”的考问与追寻

混乱中,医院上下逐渐形成两派完全不同的意见。

一派以具胜孝为首,他们认为医院要治病,更要赚钱。

一派是以去世院长为首的理想派。他们认为医院不能和公司类比,医生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不能用利润来衡量。

比如作为医院利润失衡中心即将被剥离的三个部门,每天平均接收患者500人,一个月为15000人。

“如果没了看病的地方,这些病人又该怎么办?也许他们可以转向别的医院,但长此以往,原本过劳的医生同行就得承受更多压力。”医院出现罢工和医生抱团现象。

对这一决定,具胜孝的解释是:医院是公共财产,不就意味着应该平等地提供给这个土地上的所有公民吗?“曾宣誓要不分人种、宗教、社会地位,只为守护对患者的义务,现在祖国的边缘地区正是需要你们的时候。难道因为地方偏僻,你们就不去了吗?”

但与此同时,具胜孝自身也在经历着“生命”的矛盾与考问。

当具胜孝成功地运用系列商业化举措,消灭了医院的财政赤字,转而开始盈利后,财团会长却迫不及待要求他更进一步,提出将尚国大学医院由非营利法人机构变更为营利法人机构的方案,为此甚至不惜要将尚国大学医院降级。

逐利和嗜血,是商人的天性,尝到盈利的甜头之后,便会期待更大更多的甜头。具胜孝虽然被诟病为不懂医疗的冷血管理者,却也是会偷偷溜进手术室学习手术工具,为累倒在地睡觉的医生披上衣服的真实社会个人。

最终,具胜孝反转,他不再持有纯资方立场,关键时刻,他用自己的智慧和远见,帮助尚国大学医院成功避免了被拆分降级、成为营利机构的命运,并因此彻底得罪了医院所属财团。

因此,剧集结尾时,具胜孝被财团解除职务。离开时,他对医生们说:医院从替普通人看病的机构,逐渐转变成为有权势之人维持健康的场所已然是大势所趋,这种本质性的变化,你们的抗争又能够坚持多久呢?

具胜孝的思考和疑问,无疑也是编剧李秀妍本人的。

位于首尔的大医院情况尚且如此,偏远地区的中小医院状况更为惨烈。剧中胸外科主任周景文曾供职的地区医院,由于资金不足,请不起足够的大夫,基础手术都做不了,一心想用自己苦心练就的医术治病救人的周景文因此灰心离开,而此医院也在他离开后不久宣告关闭。

编剧借剧中系列人物故事、冲突在诉说:韩国公立医院的比例正在逐年下降,私营医院已经取代公立医院成为韩国医疗资源的主力。这一现状意味着,在医院这块原本的净土,医者仁心将成为历史,救死扶伤、守护生命的职业使命将让位给以逐利为本的资本逻辑,医疗资源将日渐流向利润丰厚的地方。

编剧李秀妍在剧作播出之前曾说,这些医疗界不为外人所知的内幕,哪怕只是一丁点,也想能够把它展现出来。

故事最终以医院医生们共同集资向医院独立财团运营方向转变而落幕。只是,商业化趋势不变,相同的命运,能避免吗?《life》将医疗行业根深蒂固的现实疼痛和危机层层展露,发人深省,值得花费时间,深入感受。

猜你喜欢

财团院长公立医院
As Light as a Feather
Looking Forward
院长的春节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院长究竟该拿多少钱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国际财团如何设置石油金融“陷阱”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