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课堂的语文探究性学习

2018-02-19洪丽玲

新教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探究性智慧探究

洪丽玲

未来已来,互联网正在赋予教育全新的理念,而智慧课堂——一种将现代信息手段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新型课堂,正以崭新的面孔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基于互联互通、数据应用、交流交互、多元呈现、个性创新的学习空间,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通过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交流等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的一种方式。本文试述基于智慧课堂的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一、基于智慧课堂的语文探究性学习的优势

真正的学习是探索认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应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基于智慧课堂的探究性学习,因为融合了现代技术而更具优势、更有实效。

1. 智慧课堂,创设良好的探究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打破了教学上的时空界限,让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教材的互动、人与数据的互动成为可能,实现了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重对话,为学生探究分享提供了平台。近两年,笔者参与了学校智慧课堂TBL(Team-Based Learning)模式的教学实验。这是一种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团队合作学习模式,它依托Hiteach平台交互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媒介——人手一个IRS(即时反馈器)和每一组配有一个共享平板,开展教学活动。即时反馈系统可以实现全班学生对课堂上的问题、调查、评价的回应,平板电脑可以即时上传、展示学习的成果,并以可视化的方式记录下探究的结果与伙伴分享。信息技术的支持,使探究活动能够真正开展且高效完成。

2. 智慧课堂,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智慧课堂环境中的探究性学习,有趣而灵动。当下,越来越多的教学软件平台关注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在系统中设置了丰富而生动的互动模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教学的互动手段都是请学生举手,再从举手的人里面挑一个来回答问题。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启用系统中的抢权功能,学生可以按下遥控器或平板上的按键来抢得作答权。每当教师启动这项功能时,总会看到学生兴奋与专注的神情。再如,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会随机挑学生来答题或发表看法,有时会刻意挑选平时比较少发言的学生。在智慧课堂里,计算机以随机方式挑选号码,每一位学生都有被挑中的机会。除此之外,还设有翻牌挑人、随机挑组、小组计分板等互动形式。在这样充满情趣的课堂中,学生的探究热情被点燃,学习活动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3. 智慧课堂,构建新型的探究性学习生态。智慧课堂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将学习的权利交予学生,给学生留足自主探究和协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智慧课堂里,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他们更像是教练,负责拟定学习目标、指导学习方法、观察学习行为、指出学习问题、提示精进之处。学生在“教练”的协助、同伴的互助、平台的辅助中,探索未知,寻求真知。在这样的新型课堂里,知识的获取必须靠学生的探究和发现,而不是靠教师的传授和讲述。因此,科技成了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伙伴。学生依靠科技搜索研究,互动反馈;教师依靠科技进行教学诊断和补救学习。在技术的帮助下,“无缝学习”发生了,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学习成了连贯而持续的探究过程。

二、在智慧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策略

1. 课前导学,探究从翻转开始。互联网时代,催生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传递信息,而是在课前借助网络平台推送学习材料(包括文档、视频、音频等),布置学习任务单。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并可以与教师、同学进行线上交流。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应符合语文学科的特性,能促使学生有目标、有系统地对文本进行初步认知。如中高年级文本阅读通常可以设计课前“三读”:(1)印象阅读——读出主题、乐趣或疑惑;(2)读懂内容——提取与主题相扣的重要词语或句子,概括段意和主旨;(3)读出写法——分析作者写作的主线、架构、取材、技巧、特色、风格等。学生借助网络平台上的学习材料,完成学习任务单,并拍照上传;教師线上浏览,了解学情,以此作为设计课堂探究主题的依据。

2. 数据分析,探究从未知出发。智慧课堂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化课堂,教师借助即时反馈系统中的实时数据统计功能,通过动态数据分析,获取学情信息,精准定位教学,引导探究方向。例如,三年级下册《太阳》一课,这是一篇说明文,它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为了了解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情况,教学伊始,教师出示了几道前测题,一一罗列文中几个句子,利用IRS反馈器,选择相应的说明方法。教师从获取的数据中了解学生的“未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3. 同侪互助,探究在深度中推进。所谓同侪互助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对探究的问题作出深入思考后,向学习伙伴说明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听取对方的想法。在交流想法的过程中,促成学生对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形成自己的判断。在智慧课堂中,同侪互助式学习通常有这样的过程:学生针对问题,通过反馈器,选择接近自己观点的选项。教师借助数据统计功能,了解回答的情况。当结果出现较大分歧时,教师便让学生进入小组中与同伴交流。在同侪学习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对同一问题再次作答,并通过反馈系统获悉哪些学生的想法发生了改变,了解改变的原因。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学生的思考“看得见”,学生的探究“摸得着”。

4. 多维互动,探究在广度中开展。传统教学中的互动模式,是由教师选择和处理文本信息,设计若干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获取相关知识;智慧课堂中的互动模式,是由教师、学生、文本、网络资源、交互平台共同来进行的教学,实现人与人、人与网络的交往互动,为探究活动搭建广阔的空间。如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教师向学生提出探究主题:设计思维导图,说明恐龙进化为鸟类的演变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形成思维导图;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完善思维导图;通过作品的传送,展示思维导图。在项目的驱动下,在人与资源、人与技术的多维互动中,课堂由原来静态的、预设的形态转化为动态的、生成的形态,学生的探究从浅表、低阶的学习,逐渐走向深层、高阶的学习。

5. 学会学习,探究从能力落足。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以项目为驱动,以任务为引领”,在搜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同时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曾在教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后,就“圆明园要不要重建”这一话题,让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形成观点,需要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判断。探究的过程,正是学生发展能力的过程。

以上是笔者近年来在智慧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些尝试与思考。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还需深入课堂,不断探索,寻找一条合适的路,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让智慧的学习真正发生。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宁化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探究性智慧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